解析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发布时间:2022-06-07 20:35:0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虽然震级高、能量大的地震很少发生,但是由于地震具有突发性强、准确预测难、破坏力大等特点而成为建筑结构的最大忧患。从近年的震害来看,我国大多数建筑在地震中不堪一击,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在我国,最普遍的建筑形式就是民用与工业建筑。如果在民用与工业建筑中做好结构抗震设计,就能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从而在地震发生时,尽量避免和减轻地震造成的破坏。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民用与工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不足,然后介绍了民用与工业建筑结构常用的抗震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提高民用与工业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地震是天灾,它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国内和国外的大地震在近几年频繁发生以及地震带来的巨大损失,给世界敲响了警钟,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功能,造型的建筑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些主动和被动因素是建筑结构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抗震设计规范。

1、当前民用与工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1.1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

建筑结构设计得是否合理对建筑的抗震性能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果建筑在部分结构的设计上缺乏合理性,就会给整个建筑埋下安全隐患。工业建筑由于使用用途所影响,一般来说都比较低矮,在设计中,抗震性能的考量没有高层建筑那么严谨。相对于建筑的抗震性能而言,许多设计人员更侧重于建筑的空间使用。例如,在工业建筑中经常会出现单跨和不等高屋面厂房,而这对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来说是很不利的,所以要采取一些合理的处理措施进行加强,从而增加其抗震性能。

1.2设计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建筑设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由于职业素养不够,对设计缺乏严谨的态度,使得设计不够精细。比如说,对结构关键性的节点上表述比较含糊;没有扎实的力学知识,而过分依赖计算软件,由于粗心对一些结构特征明显的地方却选择了错误的方法进行防震。

1.3地基设计和承重柱计算高度设计不够合理

不管是什么样的建筑,地基都是最为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质量,关系着建筑结构的安全。在民用与工业建筑地基建设中,尤其是在民用建筑地基设计中,对建筑所在的地表地形往往缺少充分的勘探,只是用常规的方法对地形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加固,基地设计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这种情况使得建筑的地基不够牢固,承载能力不强。还有就是建筑承重柱的计算高度在取值上也往往出现错误,使得建筑结构体系存在缺陷,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2、工民建结构抗震的现状和技术

在我们的传统建筑,一般通过加强施工对象的结构,增加抵抗力。在对象结构的建设薄弱,或容易在地方的地震被破坏或加厚材料的方法地震。这种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但更多的投资,经济表现不佳,物体的整体结构,抗震效果并不好。还有一种更常用的减震方法,用于构建对象加强利用橡胶隔离垫的。该方法在结构上与现有的结构中,底部相,或在布置在上橡胶垫的中部,虽然比的方法的效果较好,但在实际的施工带来麻烦和困难,无法获得的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另一种方法是创建耗能阻尼系统,由主结构,并设置有防火阀耗能组件,当部件(或组件)或节点滑动或平移,消防设备可以产生强大的阻力来吸收地震能量,可以实现了减震效果,提高整体的抗震能力。这种方法所用的高柔性结构被应用,可增强该结构的刚度,减少的位移。这些方法可以达到减振效果,但是当我们从事结构设计,既要考虑到概念设计,依靠设计理念,实现全球地震的目的。

3、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我国的工业和民用的建筑物的抗震结构的设计不是非常的合理,使得抗震能力很弱,地震發生时,非常大崩溃的可能性,使得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一个很大的威胁。因此,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提高地震监测手段和技术,二是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从而达到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的目的。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一般分为很多种,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抗震设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震技术的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3.1柔性抗震

通过名字我们可以看出,主要的技术是通过消能隔震技术,该技术的出现,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使用时间。如果建筑物是使用地震技术一定要注意最显著房屋的抗震效果和多层建筑的下部,一般都在隔震建筑的设计硬土场地。这是因为当地震发生时,对建筑物的振动,其中该变形主要在隔离层,从而达到对阻尼效果。也就是在能量耗散的技术,是使用附加阻尼器来进行非线性滞后能量消耗,使地震能量被消耗,以减少或消除地震反应的损伤的需要。与振动隔离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的优点是能量耗散技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建筑结构。然而,能源消耗技术和隔离技术还属于新的抗震技术,其安全性仍处于研发阶段,中国的研发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才能够建设基金和两家技术将使得建造成本增加。

3.2刚性抗震

这种抗震技术是比较常见的地震技术在中国的一个,我们可以称之为结构的传统的抗震设计。它是由手段加强建筑结构,直接提高的抗损伤能力建设;建筑塑料设计,加强,提高了延展性的建设。因此它可以减少崩溃的可能性;建筑结构加固的设计的刚性,抗变形建筑物能力得到提高。地震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在我国,整个世界的范围内,它是最广泛使用的,设计主要是对混凝土的结构,通过建筑物的建造的提高,其中的横向力部分,如柱,梁,通过增强的进一步加强数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这项技术已经能够如此广泛的应用,因为理论是比较成熟和完善,它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经验非常丰富。但仍有在该技术的一些缺陷是建筑物的结构的刚度无论多少,毕竟是一个限制,只要地震的损害程度达到了极限,不仅不能降低地震破坏,也使得遭受地震破坏较大的建筑物。

3.3局部抗震

地震破坏机制的需要的地方地震技术中的细节,这是比较容易损坏到加固技术的抗震能力的建筑物部分进行了分析。地震P波和建筑结构和施工现场的连接将形成脆弱链接的主要部分。横波会导致直接建筑物倒塌。此外,是科学选择施工现场的需要,在施工前必须对岩土工程的施工现场,工程地质遗迹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环境条件各方面,以确定最合适的网站建设中,为了减少以建筑结构地震破坏的程度。最后,当地的抗震技术在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也可用于,需要提高施工技术和施工企业的质量,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这在地震时,建筑物的程度伤害可以减少。

4、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措施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充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设计人员应建筑结构的充分研究,并选择了地震效应是最好的解决各种设计方法的比较。

我国位于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很多地方都可以极大地受到地震灾害的影响,因此对一些容易发生工业与民用建筑面积的地震灾害,在施工现场的选择应充分认识建设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地形等环境因素,并尽量选择可以有效地减少,以消除地震影响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应避免在软土地区,非岩质边坡区,采空区的建设。否则,如果地震发生,很容易出现开裂坍塌,建筑物倒塌的现象。如果施工现场位于软土地区或土质不均的地区,应尽可能提高结构的刚度,抗震设计的刚性,提高钢筋混凝土的用量。此外,也可以是在表面和底垫带之间的建筑物屋顶的基座被设置,从而达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地震发生时,地震纵波要比地震横波的传播速度更快,所以,当地震波到达的建筑结构破坏,形成的主要部分的建筑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的接地第一意愿一个薄弱环节,那么波到达地面,将进一步削弱的薄弱环节,从而导致建筑倒塌。此外,以前的地震数据可以发现,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墙壁和地板是非常容易损坏,倒塌,因此在工业和民间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必须保证主体部分之间的连接站点质量,科学合理设计的部分的形式,壁和连接状态之间的结构的地板,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业和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有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抗震能力,但频繁的建筑物倒塌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楼脆脆”现象不仅是抗震设计的,因为不充分造成的。以工业建设的质量在我國民用建筑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在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设计师必须以人民为出发点的财产安全,在实践中积累的设计经验,并可以继续设计出更好的地震效应的建筑结构。此外,一些开发商为降低成本,经常使用的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也有一个致命的威胁。因此,无论是建筑设计师,还是开发商,施工人员应开始国家利益,人民的利益,不断提高中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5、结束语

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在我国,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以及不够成熟的建筑设计系统,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更是急需得到提高,因此,设计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建筑场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设计经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案。此外,开发商也应该充分重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思铭.试析民用建筑结构抗震理念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

[2]杨高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J].现代物业·新建设,2012(11).

(作者单位:河南长城铁路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