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挽诗角度析悼念戴妃的英文歌曲《风中之烛》

发布时间:2022-06-09 16:10:08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艾尔顿·约翰为悼念黛安娜王妃逝世而谱写的歌曲《风中之烛》在很多方面都类同于传统的英语挽诗。该文从挽诗的定义入手,从挽诗的主题特征和写作特点等方面对这首歌曲加以探讨,最后将其定性为一首挽诗。

关键词:挽诗 定义 主题特征 写作特点

1997年8月31日,英国王妃黛安娜(以下简称戴妃)在“狗仔队”的追踪下遭遇车祸,就此香消玉损,年仅36岁。其不幸殒逝令举国皆悲,世人也无不为之扼腕叹息。戴妃的密友,英国著名歌手艾尔顿·约翰(Elton John)为悼念她而谱写了《风中之烛》(Candle in the Wind),并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的戴妃葬礼上饱含深情地演唱了这首歌曲。该歌改编自约翰于1970年写给美国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同名歌曲。和黛妃一样,梦露去世时也是36岁。“风中之烛”用以形容梦露那绚烂璀璨但坎坷悲惨的命运,犹如风中的蜡烛,脆弱而摇摆不定,时刻有被吹熄的危险。但是在献给戴妃的这首歌里,“风中之烛”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她的精神被比喻成了风雨中照耀不熄的烛光,“纵使有霏霏淫雨,也不随落日而熄”。她的精神之光永在,她留在人们心中的印记难以磨灭。

为了便于理解,让我们先来完整地欣赏一下这首感人至深、情真意切的歌曲:

永别了,英伦玫瑰,

愿你盛开在我们心中,永不枯萎。

你是仁慈的化身,

关心颠沛流离的人们。

是你向我们的国家大声疾呼,

也是你轻声抚慰人们的痛苦。

如今你已安息在天堂,

繁星拼写出你的名字使你流芳。

依我看你的一生,

就像蜡烛摇曳在风中,

纵使有霏霏淫雨,

也不随落日而熄。

而你的足迹将永远

留在英伦最青翠的山峦。

蜡烛终究会燃尽耗完,

而你的传奇却将永远流传。

这可爱的人已离我们而去,

在没有你的笑容的空虚岁月里,

我们将永远高举这火炬,

来纪念英伦最值得崇敬的人。

纵使我们强忍伤悲,

现实依旧让我们潸然落泪。

无论我们使用什么言语,

都难以表达这些年你带给我们的欢愉。

永别了,英伦玫瑰,

愿你盛开在我们心中,永不枯萎。

你是仁慈的化身,

关心颠沛流离的人们。

永别了,英伦玫瑰,

我们的国家因失去你而失落感伤,

国人将会永远怀念你那悲悯的翅膀,

而这一切你已无从知晓。

依我看你的一生,

就像蜡烛摇曳在风中,

纵使有霏霏淫雨,

从不随落日而熄。

而你的足迹将永远

留在英伦最青翠的山峦。

蜡烛终究会燃尽耗完,

而你的传奇却将永远流传。

笔者之所以想到从传统英语挽诗的角度来分析这首歌词,是因为仅从诗歌这一名称上来看,诗和歌就是密不可分的。在希腊神话的九位缪斯女神中,掌管抒情诗的女神的形象是手中抱着竖琴,这表明诗神与歌神是同一个人,也说明诗与歌早在远古时代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和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方面,很多抒情诗被成功地改编成了歌曲,如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花园谷》(Garden Valley)和《柳园里》(Down by the Sally Garden),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的《偶然》(Hap)、《黑暗中的鸫鸟》(The Darkling Thrush)、《海峡炮声》(Channel Firing)以及他为悼念其亡妻而写的《野餐的地方》(Where the Picnic Was)等等不一而足。当然最耳熟能详、广为传唱的还当属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ang)。另一方面,很多歌曲其实具备了诗歌的特点,如押韵、意象、象征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尽管该歌是一首现代歌曲,但在很多方面都比较明显地借鉴或沿袭了传统挽诗的特点。首先从挽诗的概念来看,该歌基本符合这一类型的诗歌。《牛津文学术语词典》为挽诗下的定义为:“为悼念朋友或公众人物之逝世或认真思索某一严肃问题而做的相当正式的抒情诗。”(P66)M·H·亚布拉姆斯的《文学术语汇编》将挽诗解释为:“为悼念某人之逝世而做的正式的诗歌,通常以悼念者得到慰藉而结束。”(P72)就该歌而言,首先它是作者为悼念戴妃这一朋友兼公众人物而写的相当正式的一首抒情歌曲,其次作者也因相信戴妃的“传奇将永远流传”而得到了慰藉,因此从概念来界定,该歌完全隶属于挽诗的范畴。

其次从传统挽诗的主题特征来看,该歌也包含了挽诗的大多数主题。通常来说,挽诗一般包含一下几个成分:震惊、忧伤、孤独失落、怨愤、回忆美好过去、赞美或美化死者、愧疚、赋予死者不朽、得到安慰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成分都会在同一首挽诗里出现。比如震惊、愤怒和愧疚等成分就没有出现在《风中之烛》这首歌中。尽管戴妃离去得相当突然,但是在该歌中我们并没有读到任何震惊的成分。首先因为这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感情。其次戴妃的殒命虽在意料之外,却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处于媒体围追堵截下的名人不仅隐私权得不到保障,而且时刻都有遭遇意外的可能。挽诗中表现出来的怨愤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指的是对直接或间接导致被悼念人死亡的人的怨愤,另一种是对被悼念人本人的怨愤,因为丧亲者认为他们遭到了死者的遗弃。尽管我们知道包括作者在内的很多人都对导致戴妃遭遇车祸的“狗仔队”深恶痛绝,但不像忧伤,怨愤并不是所有丧亲者都会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且第二种怨愤常常被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是病态的,不易为世人所接受的,因此该歌便也没有表露出这一情感。该歌最后一种缺失的情感是愧疚,是一种只有当悼念者在死者活着时没有给予其足够的关心爱护,甚至对其疏忽冷落乃至虐待才会产生的一种心情。这是传统挽诗中最不常见的一种情感成分。究其在这首歌中缺失的原因,笔者认为,首先,作者和戴妃是密友,没有愧疚出现的情感基础,其次该诗主要反映戴妃和广大英国民众之间的关系,因此作者有意回避了这种涉及个人关系方面的情感。

除上述三种情感外,其它各种挽诗成分都在《风中之烛》这首歌曲中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首先,作者的忧伤体现在“纵使我们强忍伤悲,/ 现实依旧让我们潸然落泪”一句中。在残酷的丧亲现实面前,人们一般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的。这夺眶而出的泪水是忧伤感情的自然流露,是任何人面对亲朋好友离世时所无法掩饰的。作者没有运用更多的诸如“泪如泉涌”、“捶胸顿足”、“痛哭流涕”、“伤心欲绝”等修饰语,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忧伤难过尽显其中。

孤独失落感则体现在“在没有你的笑容的空虚岁月里”和“我们的国家因失去你而失落感伤”这两句中。戴妃那灿烂迷人的笑容曾带给过无数人欢欣鼓舞,使他们重新看到生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而今伊人已逝,音容笑貌也随之消泯,留给人们的只有那无尽的惆怅和空虚落寞的感觉。在作者看来,戴妃的去世,于人民,于国家,都是一笔巨大精神财富的损失。

同忧伤一样,回忆美好过去也是挽诗的一个必要成分。悼亡者追思过去的美好时光,死者生前的点点滴滴似乎都历历在目,仿佛放电影般在脑海中一一闪过。在该歌中作者并没有给我们提供过多戴妃各种善举的细节,只是用了一句颇具概括性的话:“无论我们使用什么言语,/ 都无法表达这些年你带给我们的欢愉。”便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戴妃和广大民众在过去时光中那和谐而融洽的关系。

赞美死者也是挽诗比较常见的一个主题。“你是仁慈的化身”高度概括了戴妃的生平事迹,具体到细节就是“关心颠沛流离的人们。/ 是你向我们的国家大声疾呼,/ 也是你轻声抚慰人们的痛苦”。“英伦最值得崇敬的人”是作者赋予戴妃的又一个极高评价,歌曲的英文原文是the golden child,指的是“备受尊崇的人”,这足以见得她在人民心目中无与伦比的地位。诗中还有一个隐含的赞誉,即作者说戴妃有“悲悯的翅膀”,这其实是把她比喻成了一个善良而富有怜悯同情之心的天使,这是戴妃在人们眼中美好形象的最恰如其分的缩影。我们知道戴妃生前极力从事慈善工作,以她的影响力号召歌星名人募捐。她关心爱滋病病人和有相近病毒的人的痛苦,体恤无家可归的人的窘况,她经常奔赴世界各地探视饱受疾病折磨和被地雷杀伤的孩童,因此深受人民拥护和爱戴。正如戴妃的弟弟厄尔·斯潘塞伯爵在其葬礼上的演讲中所说的:“戴安娜的实质是同情心、责任心、风度和美丽。在全世界范围内,她是无私的人道主义的象征,是维护被践踏、被摈弃的人们的权益的旗手,是一个超越国界的英国女孩子……”虽然传统挽诗中对死者的赞美有时难免会有夸大其词的一面,但在这首歌里,任何对戴妃的赞誉都是她应得的,换句话说,作者怎么褒扬戴妃也都不为过。

传统挽诗主题方面的最后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悼亡者赋予死者不朽,从而自己得到安慰。这在该歌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今你已安息在天堂”标志着戴妃已与上帝同在,这是典型的基督教意义上的不朽(又被称为宗教不朽或神学不朽)。作者也因此得到了慰藉,因而说道:“而你的足迹将永远 / 留在英伦最青翠的山峦。/ 蜡烛终究会燃尽耗完,/ 而你的传奇却将永远流传。”我们读到的不再是忧伤和失落,而是一种因死者得到不朽而获得的宽慰。用亚布拉姆斯的话来说就是:“当悼亡诗人突然意识到尘世的死亡是死者进入了一种更高级的生命,诗歌中就会出现典型的从忧伤和绝望到欢乐和肯定的逆转。”(P73)

最后从写作特点来看,该歌也使用了挽诗的一些常用技巧和手段。呼语、叠句、重复、质问、感情误置、意象的使用等都是挽诗比较常见的写作特点。如果歌词的首句是“永别了,黛安娜(王妃)”,那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呼语,但是作者却以“英伦玫瑰”代替了戴妃,这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众所周知,玫瑰是英国的国花,象征着爱情、美丽、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作者用代表着诸多优良品质的国花来代指戴妃,用以说明她在英国人民的心目中崇高地位。

“永别了,英伦玫瑰”在歌中出现了三次,这是典型的重复手法的运用。彼得·M·塞克斯在其《英国挽诗:从斯宾塞到叶芝的类型研究》一书中写到,重复是人们对创伤做出的心理反映之一。悼亡者心理上重复着这一令人震惊的事件,而挽诗则一再重复斯人已逝这一事实(P23)。作者使用这样的重复,是为了使自己或读者逐步接受死亡这一残酷的现实,用塞克斯的话来说就是这样做可以营造一个保护屏障,从而抑制或弱化最初导致创伤的震惊。

感情误置(pathetic fallacy)指的是把人的感情或脾性归于无生命的物体或自然现象,在挽诗里指的则是大自然中的万物和悼亡者一样表达或流露出同情和忧伤之情,共同参与到悼亡中来。比如雪莱为悼念英年早逝的济慈而做的《阿多尼》一诗中,感情误置就得到了恰当的使用。雪莱写道:“他曾爱过,曾熔铸成为思想的一切,/……/ 前来哀悼阿多尼。……/ ……/ 忧郁的滚滚沉雷,从远方发出呻吟,/白茫茫的海洋,在睡梦中也不安宁,/ 狂野的风回旋飞舞,惊惶失措,泣不成声。”(江枫540)《风中之烛》中虽然没有明显的感情误置,但“繁星拼写出你的名字使你流芳”这一句似乎残留着这一挽诗写作特点的痕迹。这里的繁星虽然没有如雪莱诗中的沉雷、海洋、狂风等呻吟流泪,但它们却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悼念戴妃——它们用自己在天空中的独特位置,拼写出了戴妃的名字,使其在空中闪耀,让世间的人们都能看得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颇有创意的寄托哀思的方式。当然,这里诗人运用了诗的破格(即诗人特有的创作自由,他们不仅可以违背正常的音韵、词序和语法,而且可以违背事实存在来写作)这一技术手段,因为星星是不可能这样去做的。无论如何,我们可以在这一句中看到感情误置这一传统挽诗特点的影子。

由此看来,不论从挽诗的定义,还是其主题特征和写作特点来说,《风中之烛》这首歌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首挽诗,而且是一篇悼念黛安娜王妃的杰作。值此戴妃逝世十周年(2007年8月31日)到来之际写下此文,以希冀能告慰和凭吊其在天国的英灵。

参考文献:

[1]彼得·M·塞克斯.英国挽诗:从斯宾塞到叶芝的类型研究[M].巴尔的摩;伦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85.

[2]珀西·B·雪莱著.江枫译.雪莱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克里斯·巴尔迪克.牛津文学术语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M·H·亚布拉姆斯.文学术语汇编(第七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