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科技与生活主题素材

发布时间:2022-07-04 16:35:07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主题阐释

 科技的每一次革新都带来巨大的改变,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进。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互联网、智能手机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幻想,高铁和共享单车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北斗”随时随地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位置……真可谓科技改变生活,生活因科技而精彩。但科技也带来了一些困扰。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时代话题。

 高考对接

 随着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国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科技与生活的联系也越发密切。关注科技生活,写好科技生活,成为高考备考的必备利器之一。高考命题者也多次将目光投向这个主题。如 2020 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试题,将北斗卫星纳入材料,要求考生围绕“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展开联想;2019 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材料中的“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就是在引导考生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关系;高考全国|卷作文题以“‘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引导考生关注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还有 2017 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用关键词读懂中国”,所给的关键词“高铁”“移动支付”,引导考生聚焦科技发展,了解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立意解读

 1. 充分发 挥科技力量,共建美好生活。

 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 3D 打印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生活更便捷。而历史经验告诉

 我们,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科技,每一次科技变革,都推动了社会的前进。现在正处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期,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时期,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创造更多的一流成果,支撑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

 2.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谨守法律底线。科学技术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困扰。如果法律制度跟不上科技发展的要求,必然会成为制约它的短板。如大数据的应用,使得营销更为精准,但一旦信息泄露,电信诈骗便会趁火打劫;网络直播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展示多样生活,可一旦超过边界,便可能传播不良信息,甚至侵犯他人隐私,等等。所以,我们在利用好科技的同时,要谨守法律与道德,保护好个人权益,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 科技发展,需要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我国科技进步的目标。科技进步的根本,归根到底还要靠人才实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释放科技人才创造活力,就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把社会各方面的认识凝聚起来,形成合力,建立科技创新价值共同体;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还要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激发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立科学志、做科学家的兴趣和热情,让科学家成为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

 精典论据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习近平

 我认为科技让世界变得紧密很多,而且会继续让世界变得更紧密。——乔布斯

 科学在今天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人类精神所发展到的最高阶段。——郭沫若

 科学的唯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伽利略

  素材集锦

 G 5G 是如何改变生活的

 2020 年 6 月 6 日,我国 5G 商用牌照正式发布一周年。从去年 5G 发牌到现在,5G 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无人驾驶、智慧安防等场景应用得越来越频繁,5G 怎样融入我们的生活?未来,5G 还将有怎样的精彩?

 5G 创造中国高度。珠峰登顶,5G 先行。2020 年 4 月 30日,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完成 5G 基站在珠穆朗玛峰 6500米前进营地的建设开通,这是全球 5G 建设达到的最高高度。2020 年 5 月 27 日,承担珠峰高程测量任务的队员成功冲顶,我们通过 5G 直播镜头实时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信号的清晰度前所未有。依托 5G 技术,这次珠峰重测队员们不仅可以清晰通话、快速上网,没有到过珠峰的万千网友也能通过 4K 高清画面和 VR 视角,足不出户欣赏到珠穆朗玛峰的壮美与险峻。

 5G 创造中国深度。2020 年 5 月 28 日,经过与中国移动、华为公司的合作,山西阳煤集团新元煤矿建成全国首个井下 5G 网络,实现井上井下高清音视频通话、数据快速传输、设备远程智能控制等多种应用,可以说,井下所有工作面的作业情况都能实时回传。

 5G 创造中国速度。2020 年 1 月 24 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工建设,30 小时建成 5G 基站、3 天开通 5G 网络,让全世界见证了与时间赛跑的“中国速度”。

 5G 彰显中国智慧。2020 年 5 月 11 日,全国首个 5G 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在厦门投入生产。远远看去,一辆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从中远海运“玫瑰轮”船边 102号岸桥下交箱装船,101 号岸桥下卸船接箱,从厦门远海码头前沿行驶至经一路,自动避让道路上的障碍驶入F1 堆场,完成与轮胎吊精准对位、堆场落箱等系列操作,顺利完成装卸船作业流程。而操作人员只需要在一公里外对吊机进行遥控。这大大解放了人力。

 一句话主题

 5G 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象征:它是国家智慧的象征,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是国家方案的象征。

 速用片段

 5G 网络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它有超级的速度,一部 4G 左右的高清电影,1 秒钟左右即可下载完成。它是全源通信,将开启万物互联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现实,开启人类生活的智慧时代。中国对通信技术的研发,从 2G 时代的跟跑者,到 5G 时代的领跑者,中国方案入选 5G 标准。5G 的变化,与中国力量的升级换代同步。

  北斗智慧平台在预警山体滑坡

 “春厂坝滑坡正在滑动,已出现险情,请赶快联系居民立即疏散,过往车辆请先观察再通行。”2020 年 7 月11 日晚 11 时,四川阿坝州小金县春厂坝“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的人工智能预警广播系统发出了滑坡预警。当地干部群众收到通知后成功组

 织避险,避免了当晚突降暴雨导致局部滑坡造成人员伤害。

 自进入汛期以来,四川省出现多次暴雨天气,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此次小金县春厂坝滑坡是如何实现预警的?它的背后有怎样一支研发团队?

 成都高新区企业四川中科川信副总经理黄莹说,“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由该企业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共同研制开发,是利用北斗或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监测,通过云平台大数据智能综合分析,实现全天候全自动在线监测预警。目前该系统已经部署全国监测点位 3411 处、四川省点位 3277 处,3 次成功预警阿坝州小金县春厂坝滑坡、1 次阿坝州汶川县阿尔寨滑坡、1 次什邡市杨家山滑坡,参与甘孜州丹巴县泥石流应急抢险监测预警 1处、宜宾地震灾后应急监测预警 3 处。

 而“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从芯片到主板的研制,再到系统的组装,全部由团队自主完成,所用的芯片也全为国产。研发团队的专家在各自的岗位上精耕细作、并肩作战,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冲破了重重技术难关,才打造了这套安全监测系统,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装上一道安全线。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北斗导航系统,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正在随着“太空桥梁”不断延展。

 一句话主题

 惠及民生的中国北斗,是科学家夜以继日奋斗的结果,是中国方案的产物,是中国智慧献给世界的礼物。

 速用片段

 近年来,从在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实现实时监测、及时报警,到在广袤田野上大展身手,助力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再到在 7 万余艘渔船、650 多万辆营运车辆上守护交通运输安全,越来越“接地气”的北斗导航系统正在为各行各业赋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数据显示,如今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里,也已经有70%以上提供了北斗导航系统服务。相信随着北斗导航系统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它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助力。

  科技惠农喜丰收

 夏收时节,麦浪滚滚,麦香飘飘,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往穿梭于一望无际的麦海,好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在金色的丰收画卷背后,是农业科技的“硬核”支撑。

 抓起一把金黄的麦粒,河南驻马店驿城区林华明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我种的新麦 26,亩产至少 1200 斤以上。”尽管今年驻马店地区在

 小麦灌浆期遭遇了雷暴大风和大雨天气,但林华明的麦田并没有出现倒伏现象,长势十分喜人。林华明口中的“新麦 26”是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公布的四个超强筋品种之一,凭借抗倒伏、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优质高产等一系列优点圈粉无数,受到广大农民和粮食收购企业的青睐。

 有了良种,还要选准良法,粮食增产才有方向。

 山东莱阳种粮大户丁信北经营了 2000 多亩小麦,由于播种时天气干旱,土壤墙情差,今年春天苗少苗弱。丁信北都做好减产的准备了。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姜鸿明了解到丁信北的情况后,对其春季综合管理进行了科学指导。针对胶东地区小麦生产经常遭受干旱、倒春寒、病虫害等的问题,制定和推广了小麦抗旱节水技术、防冻减灾技术、种子包衣、一喷三防等技术。麦收前,看着滚滚的麦浪,丁信北感慨地说:“本来是让人失望的表田,结果丰收在望。种地,还是要相信专家啊。”

 新冠疫情为小麦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带来挑战,科技抗疫惠农成为新潮流。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云端”种地,而专家也开始试水线上技术指导。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各地专家与基层农技员、家庭农场主、种麦大户等共同建立微信群、QQ 信息沟通平台,精准预报重大病虫害,及时了解生产中的问题,提供综合技术解决方案。今年土壤墙情好、气温高,小麦生长普遍偏旺,小麦条锈病发病时间也比往年早,系统及时发布了重大病虫害预警。湖北荆州的小麦种植户周坤云承包了 230 亩地种植小麦,因为收到了小麦条锈病预警信息,及时下地查看,发现有 5 亩已出现较大面积病情,其余麦田也有零星染病现象,就及时进行了防控,没有造成大的损失。

 一句话主题

 粮稳天下安,科技惠农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速用片段

 种植是个古老的职业,人们学会种植以后才定居下来,才有了频繁的交流,才有了城市和现代文明。中国向来重农抑商,就是因为觉得粮食才是实实在在的需要。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连年丰产稳收,在经济结构中占比却越来越小,从事农业的人也越来越少。听老人们讲,解放前,一亩地小麦的产量为两百斤左右,长长的麦秆上顶着一个小小的麦穗。扑上去再多劳力,施再多有机肥,产量也不会有大的变化。而现在,一亩地产量可达 1400 斤,产量翻了好几番。而且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灌溉技术的推广,还有新农业机器取代了蓄力和人力,大大减轻了农民劳动的辛苦。现在一个七旬老人照顾的土地数量,可以顶上 20 世纪 90 年代一大家人!这背后,其实都离不开技术力量的提升。

  D 3D 打印心脏 “ 活了 ”

 2020 年 7 月 15 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消息:他们在实验室中用人类细胞 3D 打印出了功能正常的厘米级人体心脏肌泵模型。这一心肌模型长约1.5 厘米,具有了正常的心肌功能,能够像人的心脏一样跳动。看上去,就像一颗“活”的小心脏。

 研究人员指出,具有正常功能的心脏肌泵模型系统对于心脏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的成果可能会对心脏研究产生变革性的影响。新模型会成为研究心脏功能的宝贵工具,用于追踪心脏结构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变化,研究心脏病药物和疗法的效果。

 使用 3D 生物打印技术制造类人体器官组织,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2019 年 4 月 15 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者公布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他们以人体组织和细胞为原材料,用 3D 打印技术打印出了全球首颗“完整”心脏,包含血管、心室和心房等结构。这颗心脏大小与樱桃相仿,有收缩功能,能像真实的心脏一样跳动,但还不具备泵血等功能。特拉维夫大学生物技术学教授塔尔·德维尔表示,3D 心脏的组织和细胞来自病人本身,移植后有望显著降低受体排异反应。未来,他们将在实验室培养 3D 心脏,“教会”这些人造心脏如何像真正的心脏一样“工作”,然后将它们移植到动物体内进行测试。

 或许在未来,3D 打印器官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身上所有的部件都能被复制,人类可能会实现永生的愿望。但现在,3D 打印器官还处于尝试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句话主题

 3D 打印“活”心脏是人类又一次挑战 3D 打印技术。每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项技术的落地,也同样需要循环往复的实验、探究。

 速用片段

 几年前,人们呼唤 3D 打印人工器官不是梦;如今,3D打印心脏,能像人的心脏一样跳动。有梦想就会有期待,有期待就会有努力,有努力就会有结果。3D 打印技术如此,我们的人生亦如此。困境时期待顺境,顺境时期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期望中发展、进步的。生命无限,欲望无限,奋斗亦不止!

  被误读的指南针

 关于指南针,有两句流传甚广的话。一句是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说的:“他们(指中国人)有指南针,但并未真正用于指引船舶航行。…·…罗盘就像发射用的火药一样,对他们来说,只是纯粹的玩物。”另一句是中国大文豪鲁迅说的:“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呢?”此话或许有道理,但都与实情相悖。

 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