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中国_9

发布时间:2022-06-29 20:25:03   来源:党团工作    点击:   
字号:

 中国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对广西农业发展影响很大,既迎来多重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广西只有构建特色农业生产结构,做到“你无我有、你小我大、你泛我专、你弱我强”,才能提高农业竞争力,迎接挑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特色农业;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02-0119-04

 所谓特色农业,就是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的实质是调整农业结构,突出产业特色,发展农村区域经济。特色农业是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主导的一个系统工程。

  特色农业产业化以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当地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追求特色农产品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广西要想提升农业竞争力,必须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发展特色农业是广西农业提高竞争力,迎接东盟挑战的客观要求

 2010 年 1 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政策涉及的主要是农业,农业也是中国-东盟第五次领导人会议中确定的面向 21 世纪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广西是我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前沿,广西与东盟地理上相邻,在气候上与东盟差异不大,农业结构相似,自贸区全面启动对广西农业发展影响很大。

 1. 贸易上的竞争。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之前的 9.8%降至 0.1%,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竞争将更加激烈。一是雷同产品竞争会很激烈。比如广西的大米和玉米等农产品与东盟部分国家的农产品雷同;还有如热带水果、木薯、甘蔗及畜牧产品等是泰国的优势品种,泰国的木薯、冻鸡、鸡蛋、猪肉的出口均居世界前列,这些产品同样也是广西重要的农产品,这方面的竞争将更为激烈。二是水果面临严峻挑战。在水果业上,广西位于亚热带地区,东南亚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广西可以种植的水果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都可以种植,甚至是终年种植、结果和收获,可以种植的土地也比广西多。而且东南亚许多国家包括越南的水果加工工艺技术已走在广西的前面。东盟一些国家把广西柑橘等水果列为“例外清单”,而东盟国家的荔枝、龙眼等水果将大量进入中国。三是传统产业受到冲击。尽管食糖被我国列为高度敏感产品予以保护,但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出口影响较大。四是畜牧水产受到制约。越南有相当部分的水产品是出口到中国的,而广西几乎没有什么水产品出口。冻鸡、鸡蛋、猪肉、海鲜等产品既是广西的强项,也是泰国的强项,自贸区建成后将“强强相遇”,影响广西相应产品的出口甚至在国内的销路。

 2.投资上的竞争。广西参与开发合作企业实力不强、规模不大,农业企业“走出去”不能享受国内优惠政策,竞争力受到影响。

 3. 服务上的竞争。国际市场对服务环节的要求是很高的,广西农产品参与竞争的服务差距是相当大的。如广西在供货时间、结算方式、依照契约等方面出现一些不确定性或不稳定性行为。

  面对挑战,如何才能让广西农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践证明,“特色农业+产业化=农业竞争力”。广西只有立足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立足。

 二、发展特色农业是广西把握机遇,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条件

 发展特色农业,是新世纪广西农业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也是广西把握机遇,实现农民增收的农业发展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给广西农业发展迎来多重机遇。

 1. 有利于扩大贸易规模。自贸区建成后,7000 多种产品将实现“零关税”,一些敏感性产品也逐年降低税率,自贸区内 20 亿人口的市场空间广阔,为广西农产品出口规模扩大提供极为有利条件。2010 年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累计交易总额达到 17.12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5%。

 2. 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广西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部分农产品销路不畅,但名优特产品仍供不应求,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广西的农业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发挥比较优势,避免产业趋同。比如要大力发展柑橘、香蕉、食用菌、冬季马铃薯等东盟国家不能生产或没有优势的产业。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单一性农产品将被多样性农产品所代替,农业生产将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农业的结构向优化方向发展。

 3. 有利于扩大投资合作。广西可利用一些东盟国家丰富的土地资源投资农业,提升海外投资收益。外国到中国投资生产的产品可以方便进入东盟市场,这将促进国际对广西的投资。

  特色农产品质高价优,适应市场的需要,通过把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结合,按照市场原则,利用比较优势,在竞争中形成难以替代的一种农业形态,有效避免农业陷入结构雷同、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效益下降、农民增收难的困境。

 三、广西特色农业发展新思路

 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在“特”字上,由于自然禀赋和经济条件不同,西方国家的农业都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广西发展特色农业要因地制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立足区情和优势,选准最能体现广西特色和优势的农产品以及重点区域进行扶持,通过创新机制和产业化经营,变区域比较优势为产业竞争优势,扩大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份额。

 (一)发展特色农业要以当地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坚持优势产业理念引领农业,做到“人无我有”

  “人无我有”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真经”,也是特色农业之魂。“人无我有”即是要发挥“独有资源、独有技术、独有产品”三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着力挖掘“独有资源”。广西属于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有“天然温室”之称,农业资源得天独厚。2007 年编写的《广西特色农业气候区划》详细介

 绍广西热量资源、光资源、水资源情况,并根据这些农业气候资源情况结合广西主要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需要,详细划分甘蔗、龙眼、香蕉、芒果、柑橘、沙田柚、八角、巴西陆稻等 8 个农作物气候区划,确定 8 个农作物优化布局的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农业气候区划指标和相应的种植区域。

  目前广西拥有荔浦芋头、水牛奶、巴马香猪、合浦珍珠、桂林漓江鱼、百色八渡笋等一大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有 23 个县(乡、镇)被评为中国特产之乡。特色主导产品有糖料蔗、桑蚕、木薯、亚热带水果、蔬菜等。此外,中草药、食用菌、经济林木、烟草、剑麻、禽畜等都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和市场潜力。而且这些特色农业规

  模逐步扩大,并且呈现向优势区集中的趋势(见表 1)。

 广西特色农业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今后要进一步挖掘广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互补型农业,突出特色优势。

  第二,充分发挥“独有技术”。广西农业的技术优势主要有:农作物杂交生产技术,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动植物保护技术,如生物农药、兽用疫苗;沼气等农村能源技术。部分东盟国家农业传统种植地区机械化程度极低,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相对短缺,特别是柬埔寨、老挝、缅甸等这些国家工业化程度低,广西水电建设、桥梁建设、水泥制造、采矿机械、农机具、农用汽车、农药化肥十分适合当地的市场需求,这是广西对东盟农业投资的独特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也表示,广西是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桥头堡”,东盟国家是世界水稻主产区之一,也是杂交水稻推广的重点区域,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对中国超级水稻进入东盟市场十分有利。

  第三,大力发展“独有产品”。广西与东盟国家农业由于技术水平、发展方向及消费偏好的不同,加上气候、宗教习俗等多种原因,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东盟一些国家不宜发展梨、桃、葡萄、柑橘等温带水果及蔬菜,畜产品主要也依靠进口;泰国佛教盛行,吃斋人数多,需要进口木耳、香菇、竹笋、莲藕、淮山、马铃薯、芋头等产品,广西的这些产品物美价廉,出口具有优势。

  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广西发展特色农业要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在热带水果上选择晚熟优质产品扩大种植,避开东盟热带水果的上市高峰,大力发展糖料蔗、桑蚕、柑橘、蔬菜、食用菌、无公害(有机)茶叶等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温带水果上重点发展早熟蜜柑、脐橙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水果以及早熟梨、葡萄等东盟国家无法种植的落叶水果,形成广西水果产业的季节优势、特色优势,提高广西水果竞争力。

 (二)发展特色农业要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实力为重点,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做到“你有我大”

  近年来广西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发展成效显著,糖蔗、蚕茧、木薯等多项产业中国第一,龙眼、荔枝、香蕉产量中国第二。其中糖料蔗面积、蔗产量、产糖量均占中国 60%以上;蚕茧产量 20 万吨,约占中国 1/4、世界 1/5,2005 年以来连续 4 年全国第一。广西的 35个糖料蔗重点县种植面积、蔗总产均占广西 80%以上,其中年产糖料蔗超 100 万吨的县达27 个,有 3 个县年产糖料蔗超过 500 万吨。广西糖料蔗、水果、优质粮、蔬菜四大产业年产值均突破 100 亿元,号称广西农业的“四大金刚”。广西蚕桑生产带动蚕农近 100 万户,蚕农售茧收入近 40 亿元,蚕农户均收入达 4157 元,有近 15 万农户成为“养蚕万元户”。

  良田少是农业生产的劣势,发展特色农业要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实力为重点,分析市场,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根据广西农业经济布局,要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不搞“小而全”,不搞重复布局,该调整的立即调整,该优化的马上优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把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通过科学规划布局使广西的资源储

 量、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均大于其他区域,实现产业开发的规模效应。

 (三)发展特色农业要以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做到“你泛我专”

  早在几年前,广西区政府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了要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战略重点。近年来广西通过贷款贴息等政策,着力扶强扶优龙头企业。狠抓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广西最大的制糖企业――东糖集团,造就了一根甘蔗的“传奇”,一根甘蔗进入榨机除了产出蔗糖,还出来三种副产品:蔗渣、桔水、滤泥。东糖通过“甘蔗-机糖-蔗渣-制浆造纸-废碱液回收-再利用,甘蔗-机糖-滤泥-生物肥-回田种蔗,甘蔗-机糖-桔水-酵母-酵母抽提物”三条循环产业链,将这三种副产品充分循环利用,每年可增产值超 10 亿元。目前,广西重点扶持的 35 家制糖企业总制糖能力 900 万吨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 350 多亿元,糖料蔗工业化加工率达 100%。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载体。发展特色农业要以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实行产业专业化分工,大力发展公司加农户、实体加农户、专业大户加农户等多种形式的贸工农一体化经济组织,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到“你泛我专”,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四)发展特色农业要以追求特色农产品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做到“你优我强”

  发展特色农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国产品要想在市场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实现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必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特色农业要按照“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的思路发展,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量的基础上抓增量与质量,坚持在最适宜的区域进行适度规模生产,保持产品特性。在实现产量增长的同时,大推优良品种,应用生态技术,抓好广西生态、信息、品牌“三大农业”。

  1. 科技兴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要求维持农业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使农业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我国农业必须采取农业和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我国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2. 分析市场,注重发展信息农业。多渠道多途径分析东盟市场需求,认真研究广西区内外市场情况,准确掌握农产品的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加强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与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以市场为导向抓好广西农产品产销加工,实现“产加销衔接、贸工农一体”,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特色农产品产量将会极大丰富。各地要在抓好鲜活农产品销售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农业的发展需要加工业的带动,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是提高农业附加值、带动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与东盟国家相比,除了泰国之外,中国在农产品加工业如肉类制品、蔬菜水果制品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把特色初级产品变为特色加工产品,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这

  样

 不仅可以减轻农产品集中上市的压力,还可以通过精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供应时间,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3. 提高质量,着力打造品牌农业。品牌就是竞争力,推进和实施广西农产品品牌建设,既是广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历史选择,也是广西农业走向世界、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当前市场供应充裕,品牌已成为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在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非名牌产品在买方市场形成后出现疲软的情况下,要走出困境,就必须争创得到市场认同的名特新优产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广西农产品有很多传统品牌,比如龙眼、荔枝、沙田柚、芒果、菠萝、贺县贡米、靖西香糯、德保黑米、荔浦芋、西山茶、金银花、茯苓、罗汉果,等等。2010 年,广西先后有昭平银杉茶、桂平黄沙鳖、东兴红姑娘红薯、天峨大果山楂、金田淮山和官垌草鱼等 6 个农产品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据统计,截至 2010 年4 月 28 日,广西获准登记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的农产品已有 7个。此外,还有 2 个农产品已通过公示,待审核发证。

  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垄断性,是保证特色农产品质量的前提。广西农业发展要狠抓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要尽快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区域划定、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使广西不仅仅是农业大省,还是农产品品牌大省,真正提高广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广西只有发挥本区的特色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向更高、更深层方向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从而占据中国-东盟这个拥有 20 亿总人口的世界主要农产品消费市场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韦鸿雁,广西特色农业概述[J],广西农学报,2005,(5).

  [2]张明沛,广西与东盟农业合作分析与措施[N],广西日报,2010-02-05.

  [3]王文英,梁凯昌,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24 日胜利闭幕[EB/OL],广西新闻网,2010-10-24.

  [4]杨汗军,颜菊阳,广西名优农产品打进北京高端市场[N],中国商报,2010-02-02.

  [5]剧小贤,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竞争力[EB/OL],桂经网,2009-06-01.

  [6]林艳华,庞娟妮,袁隆平入主广西农业智囊团,助推超级稻走向东盟[EB/OL],广西新闻网,2009-11-10.

  [7]发改委,广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效显著[J],世华财讯,2010-03-05.

  [8]袁琳,贺亮军,“优势”拳头打出“特色”招式[N],广西日报,2010-06-15.

  [9]刘爱中,浅谈中国生态农业[J],今日财富,2009,(12).

  [10]广西 6 个农产品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EB/OL],广西农业信息网,201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