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体育节发言稿【五篇】(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2023-07-28 12:30:11   来源:发言稿    点击:   
字号:

在重大节日来临时,在庆祝某项活动时,会有一些教学代表或学生代表发言,这时候就要写发言稿。那发言稿怎么写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二、明确发言稿特点1.老师带来一份教师节到来时学生代表的发言稿,请同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体育节发言稿【五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体育节发言稿【五篇】

体育节发言稿范文第1篇

一、谈话引题:

在重大节日来临时,在庆祝某项活动时,会有一些教学代表或学生代表发言,这时候就要写发言稿。那发言稿怎么写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明确发言稿特点

1.老师带来一份教师节到来时学生代表的发言稿,请同学们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这庆份祝教师节的发言稿先向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再向老师表明自己的感激之情等,最后再一次祝福。发言稿的语言热情洋溢,情感真挚。

3.讨论:那要是写竞选干部的发言稿,应该写什么内容,怎么写呢?

学生交流得出: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

4.写过发言稿或读过发言稿的同学讲一讲,你们写过或读过什么发言稿?都写进哪些内容?要注意什么?

5.教师总结:不同场合所写的发言稿内容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境而定。注意语言要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三、尝试习作

1.学生根据习作提示选择写作情景,选择相同情景的同学可以组成合作小组一起写作。

2.明确习作要求:①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②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

3.学生尝试写作。教师作巡回指导。

四、评改交流

1.教师根据巡视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指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结合评改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评价方向: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是否符合当时的场景,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

2.小组交流评改。

3.全班学生互评互改。

4.推选几名学生根据情境说一说自己的发言稿。(老师可作为主持人创设一下情境)

5.教师小结作文情况。

教学建议:

1.明确写发言稿的特点是本次习作的难点,所以可以给学生读几篇发言稿,也可以让学生为讲讲自己见过的发言稿,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发言稿,体会到发言稿的作用。

2.由于习作时还需想象当时情境,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现场来写发言稿。写好后可让学生当众说一说,增强现场感。

3.要在生活中积极创设写发言稿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实际运用中学会写情真意切、言辞恰当的发言稿。

例如: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

你们好!

我是郑楠的家长。首先感谢学校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能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我感到十分荣幸。

我的孩子郑楠,刚上小学时,我们就选择了光明小学,事实证明了一切,我们的选择千真万确,一年多来,我的孩子成熟多了,她的行为朴实,勤奋刻苦,不事张扬,不求虚名,得到了周围人的肯定。借此机会,我感激各位老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老师们落落大方的举止、谈吐不凡的气质、生活朴实的作风、勤奋好学的精神,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孩子,使她既学会了读书,又学会了做人。让她在这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此,我代表与会的家长们对各位老师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谢!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是老师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重视孩子的“健康”

这里的“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培养从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起,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使孩子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忠告各位家长一句: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不要看电视,玩电脑。我们可以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我们家凡是让孩子读的小说杂志全是我们家长读过的,这样会方便与孩子交流沟通。

三、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有收益。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常对孩子讲“我们不求无怨无悔,但求无愧于心。”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孩子考砸的时候,帮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体育节发言稿范文第2篇

【关键词】翻译;
民语广播;
重要性

当前,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媒体单位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基础工作到战略高度等方方面面,千方百计提升节目质量,对广播工作者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少数民族语广播与汉语广播相比,除了节目的运营方式、传输方式、节目内容的精炼新颖程度以及广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各种要素之外,少数民族语广播多了一项业务――翻译工作。翻译是少数民族语广播的首要基础工作,是民语广播在多媒体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年轻一代的民语广播工作者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母语教育,对翻译工作认识不够深刻,加之相关部门对翻译工作缺少足够的支持和激励政策,导致年轻民语广播工作者很难翻译出精准、精炼、出彩的民语广播节目。在这样的形势下,年轻一代民语广播工作者要通过学习、训练和实践,从专业的角度努力夯实专业基础和语言规范,掌握并熟练使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严格恪守翻译工作的“三贴近”原则,才能为广大少数民族听众翻译制作出极富民族特色的高质量节目,促进民语广播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1 翻译在少数民族语广播中的重要性

什么是翻译?借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简单地说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①。百度百科也指出“翻译(信息转换与传播行为),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②无论翻译一词如何界定,本人认为它是源于人类需要交际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通过翻译相互交往,人类文明成果、先进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翻译传播开来等等。由此可见,翻译是在不同语言信息之间进行转换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少数民族语广播而言,翻译工作在一系列节目制作过程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少数民族语广播稿源基本都是汉语稿,均需经过翻译方可广播。由于在招收少数民族广播工作者的时候都要求有高学历文凭,而目前又没有专门的民语广播专业,所以所进之人一般是有母语能力的其他专业的高等学校毕业生。这些人虽然会母语,但由于长期接受汉文化教育,已习惯了汉语言文字的写作和表达方式,从而使得这些人在写稿件时普遍使用汉文写作。同时,少数民族语广播由于采访经费紧张,纯母语采访摘录的稿件少之又少,所播稿件基本都来源于现成的汉文稿件。特别是重要的文件和引用的稿件就直接采用汉文的通稿。所以要将这些稿件内容传播给本民族听众,就必须通过翻译。可见翻译工作是少数民族语广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其次,少数民族语广播是以“声音”语言为媒介的,语言表达是否精准、顺畅、接地气是衡量少数民族语广播节目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吸引听众、留住听众是我们播音主持人播送每一句话所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播音主持人的音质、情感表达方式等因素之外,稿件内容如何用言词表达占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稿件翻译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播音主持人播出稿件的顺畅程度。同时,译文是否精准、精炼、出彩也是少数民族语广播吸引听众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2 当前少数民族语广播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当前的新闻传播正处在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民语广播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民语广播工作者只有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修炼好自己的“内功”,特别是基本功“翻译”,以确保翻译制作出极富民族特色的高质量的节目,来吸引更多的听众、观众。但是,目前很多少数民族语广播工作者在注重掌握新媒体的同时,却往往忽视对基本功的“修炼”,忽视翻译的重要性,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播节目的质量。

2.1 少数民族语广播工作者自身对翻译工作不够重视

首先,由于当前广播事业的影响力受到其他媒体的冲击,业内逐步衍生出一种现象:缩减翻译、对稿的时间,有些学者还提倡口译播报。如果是一般水平或者刚刚进入广播行业的新人,尚且不说翻译水平,录播是没问题的,但是句子和句子之间的“接头”、“卡口”肯定是很多的,这样直接影响到听觉效果。即便是汉语水平和民语水平都非常高的民语广播工作者可以做到口译播报,但是播出来的内容要达到精炼、精准、出彩的程度还是很难的。尤其是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语序表达方式式不同的情况下,播音过程中难免会有接头,一旦在直播的情况下出现口译错误是无法补救的。

其次,当前民汉双语教育的发展举步为艰,也没有高校开设民汉双语广播专业,所以民语广播工作者在民汉翻译方面普遍存在“先天不足”。虽然目前各级党委、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实施了一些相应的政策,但是由于受到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经济、教育、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出现要么懂母语学生太少开不了班、要么教母语的老师缺失等情况,所以没有形成连续、规范、有序的民语教育机制。很多少数民族居住地方虽然实行双语教育,但也只将民语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幼儿园、小学阶段简单使用,导致少数民族学生互相交流时掺杂汉语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也就是说少数民族语除了在家庭和农村习得外,正规的学校教育是非常少的。况且很多新生一代的少数民族语广播工作者从小生活在县市级以上城市,日常生活中甚少使用少数民族语,加之在学校受教育时间长,深受汉语影响。这些因素都成为了年轻民语广播工作者翻译工作中的“硬伤”,从而导致他们不仅无法做到精准翻译,甚至很多时候翻译出来的稿件是汉语语序,而不是本民族语言表达语序。

2.2 相关部门对翻译工作的支持、激励政策不够

一方面,与新疆、等地相比,云南广播电视行业中的民语播音员没有翻译这项稿费,与汉语播音员拿同等额的稿费;
另一方面,在全国来讲翻译作品不能算科研成果;
即使是在出版社,翻译稿费也是相当低廉的,仅为每一千汉字30元―100元不等。这些都是对翻译工作认识不充分所致。此外,教育部门也没有开设独立的少数民族语翻译专业,导致少数民族语言专业毕业生进入相关翻译、广播岗位后培养周期长,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少数民族语翻译、广播工作。

3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语广播工作者翻译水平

广播工作者作为一名信息的传播者,首先必须保证所用语言的规范性,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种节目类型的风格,尽量做到语言精准、精炼、出彩,这就要求少数民族语广播工作者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努力提升翻译水平。

首先,要树立求真务实的求学态度,努力夯实专业基础和语言规范。学习是年轻人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年轻人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年轻民语广播工作者面对翻译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和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更应知难而上、查缺补漏,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学习来夯实专业基础和语言规范。从基本的语音、词汇、语法开始,再到写作、翻译,循序渐进,从专业角度系统掌握母语规范。在此基础上饱览群书,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提升文采,要清楚词汇量是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基础。此外,报纸、杂志、字典、小说等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其次,要掌握并熟练使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让译文更加通顺、更加出彩。不同的语言之间,语序、表达方式、认同感、社会环境等等都存在差异,我们在翻译时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活用各种翻译方法。比如:音译“+”解释性名词、直译、解释性的翻译方法、省译法、拆句、合并、增译法、正反译法、倒译等各种翻译方法都是我们经常涉及到的,所以必须熟悉这些翻译方法。翻译过程中,如果拘泥于原文的表达形式,就达不出效果。

最后,要严格恪守翻译工作的“三贴近”原则,争取翻译出最接“地气”的广播稿。少数民族语广播面对的是本民族听众群,翻译出来的稿子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本民族群众、贴近本民族生活的“三贴近”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以外,还要深入到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了解本民族文化知识、风俗习惯,学习丰富的语言、词汇,才能翻译出让本民族听众满意的稿件。

原稿内容再好、再精彩,如果不能很好地用少数民语翻译过来,也就无法吸引少数民族听众。所以翻译工作决定着少数民族语广播播音主持人所播节目的水平,攸关节目的优劣,关乎听众的认知程度和对本民族广播的认同感,进而影响着少数民族语广播事业的发展。年轻一代民语广播工作者只有自觉加强母语的规范学习训练、认真钻研翻译方法技巧、严格恪守翻译“三贴近”原则,才能为广大听众翻译制作出极富民族特色的高质量节目,促进民语广播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危羚.广播音响报道使用教程[M].2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6版.商务印书馆,2012.

[3]中国翻译工作协会.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11.

注释:

体育节发言稿范文第3篇

高校学报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的教育功能

高校学报是高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2]。国内学者指出,高校学报在研究生培养中具有教育者的地位[5]。由于科研人才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过程,学术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决定了它育人的必然性,编辑资源决定了它育人的可能性,其自身发展决定了它育人的必要性,其社会责任决定了它育人的迫切性[6]。青海大学学报现有的4位专职编辑均从事过教学和科研工作,使其协助学校培养新人成为可能。硕士研究生阶段正是人生充满活力与创造的阶段,他们是科研的生力军,高校学报编辑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耐心培育,精心挖掘,目的是在硕士研究生作者群体中形成一种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使研究生论文真正成为高校学报稿源中值得重视的一部分;使高校学报充分发挥其积极的辅助教育功能,从而间接地帮助研究生养成扎实、认真、严谨、潜心钻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科研作风。高校学报编辑的教育指导作用高校学报是很多研究生发表首篇学术论文的园地,编辑的指导将对他们以后的学术写作态度、风格和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学报编辑对研究生承担着重要的指导任务[3]。高校学报编辑应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由于高校学报刊发本校研究生的稿件居多,这给编辑与硕士研究生及时联系和面对面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编辑应结合审稿专家的意见与自己在编辑稿件中所发现的问题与作者进行直接沟通,对稿件内容较新,但缺少写作经验的作者,应及时地帮助他们找出科研设计的欠缺之处,结果和结论与理论联系之处,耐心指导作者提炼研究内容,组织文章结构,补充重要数据,指出语言表达的欠缺之处,指导作者在图表的设计上要有自明性、要清晰,要能解释结果。帮助作者正确著录参考文献,并指导学习国家相应的标准和编辑常识。而这些知识和技能,研究生是很难从导师那里全面学到和学会的。所以在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高校学报编辑发挥了独特的指导作用,在稿件加工处理过程中,高校学报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并履行了教育者的职责。另外,同硕士研究生作者面对面沟通时,通过诚恳的言语、热情周到的服务,即尊重了他们的劳动成果,让他们清楚问题在哪里,以后如何避免,又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7]。对于研究生投来的综述性质的论文,我们要将《学报》主要是通过约稿的形式获得综述型论文的要求告知他们,并欢迎其将研究内容部分投稿给学报。

接受研究生论文要注意的问题

体育节发言稿范文第4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修订稿”)在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以及附录等各个方面,都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实验稿”)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与完善。改善后的课程标准在很多方面实现了进一步的融合,将对今后的语文课程改革起到更积极的引领作用。

    一、平衡性:语言文字的运用和思想文化修养提升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修订稿在“课程性质”中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段描述进一步清晰了语文课程的定位,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不是知识性课程,也不是理论性课程,而是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学习不在于掌握静态的语文知识,获得知识的“带宽”。语文也不是单一性课程,或语言学、或文字学、或文章学、或文学,而是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因此,语文学习不能只顾及一方。语文学习的任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培养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二是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两者密不可分,高度融合。

    因此,我们绝不能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随意曲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观点。工具性一旦和思想文化绝缘,语文教育必是死的,最终将只剩下躯壳;
人文性一旦和语言文字脱钩,语文教育必是虚的,最终只能使语文不像语文。

    这属于本体论范畴,它应当是语文教师的思考基础与认知背景,如果缺少对这一点的正确认识与基本理解,就会影响日常教学行为。但前些年,不少教师过于注重人文性,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对内容的理解感悟,注重拓展延伸,注重旁征博引,忽略了对语言的含英咀华,忽略了文本形式。很多时候,语文课偏向了文学课。而近些年,在强调“语文味”的背景下,有的教师教《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仅要求学生体会主人公答辩的机巧睿智和文章层层推进的写作手法,字里行间弘扬的民族志气、民族自尊和对文化认同的坚持,则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只成为一种点缀和装饰。还有的教师上公开课不愿教《清贫》,即使勉强教之,也只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上,不敢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方志敏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去感受其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以为这样的教学会缺失“语文味”。可以说,在今日的部分语文课堂上,人文精神枯萎、终极关怀泯灭、工具理性泛滥的情况又开始占上风。①

    修订稿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当前,社会上时有人批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道德教育,怀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语文教育,对欧美的母语教育也羡慕不已。其实,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历来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教化、思想的陶铸,当前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也都极其重视德育因素。修订稿的价值取向是继承了传统的,也符合全球教育趋势。修订稿进一步理清了语言文字运用和思想文化修养提升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使我们认识到工具性和人文性必须兼有,必须统一,万不可偏废于一方。任何改革,最怕的就是走极端,课程改革也是如此。语文课程的“双性统一”体现了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也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教育思潮逐渐靠拢的大趋势。

    二、时代性: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未来公民素养培养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修订稿在“前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这一“新的课题”,修订稿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作了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在实验稿中已被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理念,体现出语文教育必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体发展与和谐发展,体现了语文水平高低是学生多方面因素综合体现的思想。

    修订稿中的“语文素养”,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其内涵和外延比实验稿中有所扩展,涵盖了科学技术普及所带来的新要求。如修订稿“总体目标与内容”的第十条明确指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这一要求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有更具体的描述,此处不作引用。

    “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这一修订稿中新增的内容,向我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教师应适当改变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和技术素养,使他们成为跟得上时代节拍的21世纪合格公民。

    就媒体素养看,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早就把媒体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之中;
台湾、香港也已在21世纪到来之时,在语文课程中纳入了媒体素养。美国基础教育界于2007年推出了“21世纪技能”计划,该计划期望以核心学科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还有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②

    当今时代,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技术素养,已不再是某些专业人员所特有的素养,而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提高学生的这些素养,语文课程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这一点,修订稿已发挥了风向标的功能。如何让生活在数字化信息世界中的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客观地分析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和实践的新课题。

    修订稿还有一处新的表述,同样是一盏导航灯。在“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的阅读要求中,增加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在2009“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中,上海学生在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564分,位列全球第一(比第二名的韩国高出26分),达到6级和5级水平的分别为3.6%和20.1%。但是,上海学生在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539分(比韩国低3分),达到6级和5级水平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9%和12.8%。可见,上海学生在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与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成绩差异高达25分,在总成绩高于oecd平均值的参与国家和地区中差异最大,说明上海在不同文本形式的课程内容上分布不均衡。③尽管这只是上海学生的表现,尽管非连续文本不仅仅出现在语文课程的阅读中,但随着非连续文本,如清单、表格、图表、图示、广告、时间表、目录、索引等在生活中日益重要,阅读非连续文本的能力,已成为未来公民的素养之一。

    此外,修订稿对综合性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也体现了对未来公民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

    三、累积性:学段目标、内容的设置与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尊重之间的进一步关注

    修订稿和实验稿一样,仍是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呈现“学段目标与内容”的。相比实验稿,各学段中各板块的目标与内容,梯度更明显,层次更清晰,内部一致性更强,学段间的衔接更紧密,更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例如,关于“现代文阅读”,第一学段针对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提出相应阅读要求:“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针对叙事性作品,提出能“复述……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针对叙事性作品,提出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针对说明性文章,提出“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针对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提出“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学段针对文学作品,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对简单议论文,提出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对新闻和说明性文章,提出“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对科技作品,还提出“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对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提出“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可见,每个学段的阅读要求,都建立在该学段学生的阅读基础、认知规律、思维特征之上,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阅读的内容随着学段的增高而呈现出多样化,阅读的要求也随着学段的增高逐步提升。譬如,同样是叙事性作品,第三学段的要求就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更进一层;
同样是说明性文章、非连续性文本等,第四学段的要求明显高于第三学段。

    写作同样如此。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三学段定位于“习作”,第四学段定位于“写作”。概念的变化,带来的是理念的变化、目标的变化和要求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呈现了不同学段的特色和差异,也体现了对写作过程的重视。而有些要求则在不同的学段反复强调,并螺旋式上升。如对想象力的培养,第一学段明确“写想象中的事物”;
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第三学段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第四学段强调“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泰勒曾提出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项基本原则,强调每一个后继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在加涅看来,人类学习的复杂性程度是不一样的,是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推进的,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④

    修订稿的目标与要求以累积性的方式组织安排,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有利于提醒教师去帮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切不可不顾学生实际,一味拔高教学要求。只有避免了这样的“好心办坏事”,才有可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此外,修订稿适当降低了第一、第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降低要求,也许是更多地考虑到全国各省市教育的均衡,以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学科课程标准在有些国家是最低标准,在有些国家是最高标准,就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看,则是基本标准。如果课程标准要求过高,且偏重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的话,会造成教育方针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因此,类似识字量这样的调整,体现了对每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关注。

    修订稿新增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明确了“先认先写”的300个字。同时,在第三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中强调,“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四学段强调,“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去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也强调了这样的理念与要求。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义就在于它的非物质性,在于书法所积淀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所以,这样的要求不为过,完全符合书法的价值取向。我们要通过教学彰显这样的价值取向,让写字的过程,让整个语文教育的过程,成为育人的过程。

    除上文所涉及的各方面体现出了修订稿在实验稿基础上的改善之外,修订稿在“实施建议”部分也作了相应调整,尤其是针对近些年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强化了某些要求,如“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等。可以说,修订稿在对课程静态结构的设计和对课程动态教学的引领之间也实现了进一步的融合。

    就目前世界各国母语课程标准来看,有些国家提供了“内容标准”,有些国家提供了“学习水平分类”,修订稿中尚未有这方面内容,这恐有修订组专家们的立场。确实,标准不是圣诞树,不必什么东西都往上挂,一切都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基于标准的教学,亦应如是。

    注释:

    ①谭轶斌《语文:须立“现代文明人”》,《语文学习》2010年第10期。

    ②靳昕,蔡敏《美国中小学“21世纪技能”计划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体育节发言稿范文第5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修订稿”)在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以及附录等各个方面,都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实验稿”)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与完善。改善后的课程标准在很多方面实现了进一步的融合,将对今后的语文课程改革起到更积极的引领作用。

一、平衡性:语言文字的运用和思想文化修养提升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修订稿在“课程性质”中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段描述进一步清晰了语文课程的定位,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不是知识性课程,也不是理论性课程,而是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学习不在于掌握静态的语文知识,获得知识的“带宽”。语文也不是单一性课程,或语言学、或文字学、或文章学、或文学,而是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因此,语文学习不能只顾及一方。语文学习的任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培养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二是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两者密不可分,高度融合。

因此,我们绝不能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随意曲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观点。工具性一旦和思想文化绝缘,语文教育必是死的,最终将只剩下躯壳;
人文性一旦和语言文字脱钩,语文教育必是虚的,最终只能使语文不像语文。

这属于本体论范畴,它应当是语文教师的思考基础与认知背景,如果缺少对这一点的正确认识与基本理解,就会影响日常教学行为。但前些年,不少教师过于注重人文性,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对内容的理解感悟,注重拓展延伸,注重旁征博引,忽略了对语言的含英咀华,忽略了文本形式。很多时候,语文课偏向了文学课。而近些年,在强调“语文味”的背景下,有的教师教《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仅要求学生体会主人公答辩的机巧睿智和文章层层推进的写作手法,字里行间弘扬的民族志气、民族自尊和对文化认同的坚持,则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只成为一种点缀和装饰。还有的教师上公开课不愿教《清贫》,即使勉强教之,也只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上,不敢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会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去感受其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以为这样的教学会缺失“语文味”。可以说,在今日的部分语文课堂上,人文精神枯萎、终极关怀泯灭、工具理性泛滥的情况又开始占上风。①

修订稿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当前,社会上时有人批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道德教育,怀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语文教育,对欧美的母语教育也羡慕不已。其实,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历来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教化、思想的陶铸,当前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也都极其重视德育因素。修订稿的价值取向是继承了传统的,也符合全球教育趋势。修订稿进一步理清了语言文字运用和思想文化修养提升之间水融的关系,使我们认识到工具性和人文性必须兼有,必须统一,万不可偏废于一方。任何改革,最怕的就是走极端,课程改革也是如此。语文课程的“双性统一”体现了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也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教育思潮逐渐靠拢的大趋势。

二、时代性: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未来公民素养培养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修订稿在“前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这一“新的课题”,修订稿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作了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在实验稿中已被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理念,体现出语文教育必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体发展与和谐发展,体现了语文水平高低是学生多方面因素综合体现的思想。

修订稿中的“语文素养”,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其内涵和外延比实验稿中有所扩展,涵盖了科学技术普及所带来的新要求。如修订稿“总体目标与内容”的第十条明确指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这一要求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有更具体的描述,此处不作引用。

“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这一修订稿中新增的内容,向我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教师应适当改变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和技术素养,使他们成为跟得上时代节拍的21世纪合格公民。

就媒体素养看,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早就把媒体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之中;
台湾、香港也已在21世纪到来之时,在语文课程中纳入了媒体素养。美国基础教育界于2007年推出了“21世纪技能”计划,该计划期望以核心学科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还有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②

当今时代,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技术素养,已不再是某些专业人员所特有的素养,而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提高学生的这些素养,语文课程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这一点,修订稿已发挥了风向标的功能。如何让生活在数字化信息世界中的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客观地分析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和实践的新课题。

修订稿还有一处新的表述,同样是一盏导航灯。在“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的阅读要求中,增加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在2009“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中,上海学生在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564分,位列全球第一(比第二名的韩国高出26分),达到6级和5级水平的分别为3.6%和20.1%。但是,上海学生在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539分(比韩国低3分),达到6级和5级水平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9%和12.8%。可见,上海学生在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与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成绩差异高达25分,在总成绩高于OECD平均值的参与国家和地区中差异最大,说明上海在不同文本形式的课程内容上分布不均衡。③尽管这只是上海学生的表现,尽管非连续文本不仅仅出现在语文课程的阅读中,但随着非连续文本,如清单、表格、图表、图示、广告、时间表、目录、索引等在生活中日益重要,阅读非连续文本的能力,已成为未来公民的素养之一。

此外,修订稿对综合性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也体现了对未来公民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

三、累积性:学段目标、内容的设置与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尊重之间的进一步关注

修订稿和实验稿一样,仍是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呈现“学段目标与内容”的。相比实验稿,各学段中各板块的目标与内容,梯度更明显,层次更清晰,内部一致性更强,学段间的衔接更紧密,更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例如,关于“现代文阅读”,第一学段针对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提出相应阅读要求:“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针对叙事性作品,提出能“复述……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针对叙事性作品,提出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针对说明性文章,提出“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针对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提出“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学段针对文学作品,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对简单议论文,提出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对新闻和说明性文章,提出“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对科技作品,还提出“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对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提出“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可见,每个学段的阅读要求,都建立在该学段学生的阅读基础、认知规律、思维特征之上,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阅读的内容随着学段的增高而呈现出多样化,阅读的要求也随着学段的增高逐步提升。譬如,同样是叙事性作品,第三学段的要求就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更进一层;
同样是说明性文章、非连续性文本等,第四学段的要求明显高于第三学段。

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泰勒曾提出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项基本原则,强调每一个后继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在加涅看来,人类学习的复杂性程度是不一样的,是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推进的,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

修订稿的目标与要求以累积性的方式组织安排,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有利于提醒教师去帮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切不可不顾学生实际,一味拔高教学要求。只有避免了这样的“好心办坏事”,才有可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此外,修订稿适当降低了第一、第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降低要求,也许是更多地考虑到全国各省市教育的均衡,以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学科课程标准在有些国家是最低标准,在有些国家是最高标准,就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看,则是基本标准。如果课程标准要求过高,且偏重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的话,会造成教育方针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因此,类似识字量这样的调整,体现了对每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