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五篇】(全文)

发布时间:2023-07-19 08:45:09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范文第1篇发挥教师考核机制的导向作用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变得多元化,部分教师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五篇】

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范文第1篇

发挥教师考核机制的导向作用

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变得多元化,部分教师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不同的理解,有的教师仅仅把它看作一份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责任感;有的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上课迟到早退,随意调课;有的教师把本职工作当成“副业”,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做生意赚钱上;有的教师则忽视个人修养对学生“身教”的重要作用,课上课下表现不同;有的教师标榜思想“自由”与“解放”,散布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言论,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需要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指标体系,用来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考核。指标体系必须客观、公正地反映和涵盖师德要求。同时,学校应当成立相应的机构,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标准,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师德考评机制。要将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学习进修、职务晋升、出国深造、职称评定、考核评优等直接挂钩。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采取定期聘任与终身聘任相结合的方式,推行聘任制,试行合同管理,要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优胜劣汰、合理流动的原则。

创新师德教育的内涵和方式

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要求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观念,引导和督促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个人素质,并使其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汲取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能和方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研究新时代给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师德教育在新的环境下有何特点和规律?如何进一步提高师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以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学校在校园网设置了专门的师德论坛,建立了师德QQ群,由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名师”、“河源市师德标兵”荣誉称号的教师担任论坛版主、QQ群主。版主或群主定期收集各种最新的师德教育信息,并将其到网上,围绕其展开各种专题研讨。参与研讨的教师通过交流、体会、反思等环节形成思考,由版主或群主将其中有新意、有见地的优秀言论或文章遴选出来,放在置顶的位置,供其他教师参考。并将优秀言论结集成册印发,此举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师德建设中,要结合教师自身道德成长与发展的特点,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使他们逐步适应新时代教师角色的要求与变化。

以教师为本,加强人文关怀

首先要从关爱教师的成长出发,充分尊重和理解教师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建立平等、宽松的工作环境,从而使教师的个人发展成就得以满足,对个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其次,实行民主管理,合理地对教师进行控制、监督、制约。教师不应该只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还应当是学校各项政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学校应当给予教师参与制定相关政策、制度的权利。这样既可以使政策更具现实性,还可以营造民主氛围,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学校要充分考虑物质与精神、长期与短期、团队与个人、正向与负向的各种激励因素,激发并真正地调动所有教师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欲望,以个人的成长促进教师整体的发展,进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四,要注意处理好教育教学中的特殊事件。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信息优势正在逐渐减少。教师对学生的说服力、影响力在减小,尤其是面对中职学生这样一种特殊的教育对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特殊事件。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必须尊重教师的付出,理性看待教师的教育教学,从教师与学生的各个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事件,尽可能地让这些特殊事件得到圆满的解决。此外,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不仅影响着教师个人的生活与成长,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把对教师的关怀体现于教育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具体特点,全过程、多方位地进行人文关怀。

以校园文化促进师德建设

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实践证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加强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师德建设,能够有效地改变教师的精神风貌,促进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形成积极健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风格与氛围,凝练出具有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尊重科学、乐于奉献的学校精神与学校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师德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育人”的理念,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要将教师放到校园文化建设主力军和主人翁的地位,不断创新、不懈努力,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营造育人环境为目标,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品德、素质、行为来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促进学校管理向科学、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当然,以校园文化建设促师德教育必须要由“外学”与“内省”相结合。学校可通过师德培训、学习典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强化教师与教学、生活的联系,加强教师对师德教育的认识,并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反思自身道德实践的能力,引导教师在自己的生活和教育实践中不断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这样的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教师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好地搞好师德建设。

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范文第2篇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
职工素质;
思想教育;
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5(C)-0148-01

在生产力要素中,劳动者是起主导作用的首要因素,物质要素只有被劳动者所掌握和使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现代社会中,普遍认可一个不争的话题――“人是企业的最大资产”。以人为本,其核心是如何提高人的素质。人素质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既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包括心理素质、艺术素质、身体素质等。要想提高人的素质,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认识到提高素质的重要性。其次要制定相应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他们自觉地学习。最后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他们提高素质提供必要的便捷的条件。

一、加强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一支优秀教职工队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为配合形势教育,学校分别邀请了省委、市委、县委党校教师来校作“三个代表”、“双思教育”等讲话精神的学习,使教职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关键是抓住人的思想,因此必须以人为本,坚持把教职工的自我教育和组织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整个教职工队伍的素质,拒绝和抵制不良作风。

学校应该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到教师队伍建设最为关键的位置,组织广大老师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新时期教师必备的教书育人的能力,认真履行教职工的职业责任,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同时也强化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学校也应加强对教职工队伍的管理,对有损教师职业形象的行为、职业道德水平低的老师,给予批评教育;
对品行优良、关心学生的老师给予相应的表扬。

二、找准关键点,全方位提升职工素质

以我院为例,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关键是要有一支一流的教职工队伍。近年来,我校围绕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着重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加大培养力度,着力提升教职工学历层次

学校要上台阶,最主要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教职工队伍,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大教师引进制度,每年都从全国各大专院校引进优秀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生,为我院师资提高新生力量。同时,也不断鼓励本院职工提升学历,目前已有大部分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有些已经拿到了硕士学历证书。我院还采用特殊人才引进手段,特别招入了一大批有特殊技能、特殊专业的专家来我院执教,全面提高了本院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第二,更新教职工知识,重视对教职工的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时代,各行各业知识更新很快,尤其是汽车行业,高技术、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为此,学校十分重视教职工的进修、培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强对教职工的继续教育。

在“请进来”方面,学校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汽车驾驶、汽车修理技术培训。为增进专业课教师对汽车新技术的了解,学校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和教学管理能力,学校分别请来杭州教科所和浙江大学教师讲心理学、教学育、教材教法、学校德育工作等;
每年学校还举办班主任培训班,请全体教师参加了培训,大家一致反映受益匪浅。

在“送出去”方面,学校利用假期时间,选送教师到汽车4S企业实践和出国进修、新技术学习等各种培训。通过实践和各类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更重要的是使不少教师认识到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了不断学习、自我发展的紧迫感。

三、加大教育投入,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学校将职工教育视为增强学校实力和发展后劲的基础,大力增加对职工教育的资金投入。因我校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为留住优秀人才,在城区为新进教职工提供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住房等基本生活保障,鼓励教职工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学校还应注意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进行综合的参考评价,不断增强教师队伍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还需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在教师中实行工作量制和质量考核制,每月奖金按考核计发;
班主任工作实行考核制,根据班级考核综合得分发放班主任津贴,并对带班良好以上的班主任,根据学期考核给予奖励。

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
德育科研;
科研兴校;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042-02

德育科研是个系统工程,纷繁复杂。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旅游企业文化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气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多年来,我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以教学促学生素质的提高,将科研与日常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工作紧密结合,把德育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从而使德育工作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高。

思想上:用正确的

理念指引德育科研

(一)推广应用别人的成果也可以创新

有不少教师认为“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应看到应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同样也需要创新。比如,在应用过程中,必然要结合教师本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这就需要创新。因此,我们大力提倡“二次研究”:一是把别人的成果采取“拿来主义”,加以应用,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德育实效。二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达到更好地“摘取硕果”。

(二)普及德育科研知识,提高教师的德育科研能力

有少数学校和教师,缺乏德育研究能力,尚不具备独立进行新课题研究的条件。推广应用已有的德育科研成果,则可帮助他们克服搞科研的畏难情绪,提高他们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并使德育科研成果产生更大的辐射效应。此外,中职学校应加强科研业务培训,向教师介绍科研信息和教研信息,比如邀请一些科研骨干教师讲授科研政策、申报科研项目以及分享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三)平衡教师的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

如果身负过重的教学负担与课题研究任务,会在无形中消磨掉教师的精力与锐气,无益于其研究能力的提高。因此,应根据其身体特点、学科特点,给予其比一般教师少的教学工作量,使他们能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业务研究。

制度上:保证学校

德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健全德育科研工作机制,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我校坚持“发展为本、德育为先、科研引领”的发展思路,构建了“发现问题—立项研究—实验试点—反馈改进—形成成果—逐步推广”的德育科研模式,形成了校领导负总责、亲自抓,教研主管领导负实责、具体抓学校德育科研制度的落实情况,德育教研室统筹全校德育课程研究工作,全体教职工各负其责、人人抓的德育工作机制,从而整体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我校初步构建了“专业管理、班主任负责,副班主任配合,全体教职工监督”的德育工作模式。具体讲就是以专业班级为管理单位,专业教研室负责组织管理,实施班级评比;
以班为基本单位,班主任全面负责组织班级建设,班级考核与班主任的工作绩效挂钩;
把科任教师聘任到班作为副班主任,配合班主任工作,其工作考核与其工作绩效挂钩;
全体教职员工对全校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等进行监督,对违纪学生实施帮教,教师的帮教情况与师德月考核挂钩。这种德育工作模式分工负责,责任明确、齐抓共管,引导每一位教职工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加强了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

(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为鼓励教师积极投入科研工作,学校应在科研奖励方面出台具体的措施。如将科研绩效纳入职称评聘、评优、晋升的考核中,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在工资、奖励等收益分配上加以体现,使教师的积极性在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并能够进一步强化。因此,我校制定了《德育科研管理办法》、《德育教科研及成果推广实施及奖励办法》,通过考核、奖励等办法促进学校德育教师、班主任以及全校教职工对德育的重视和宣传。

(三)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为高质量科研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

为鼓励教师在科研方面出成果,应建立和加大科研基金,帮助教师解决在科研工作开始阶段的经费困难,为他们申报科研项目提供专项经费支持。经费主要用于资助教师、进行科研实验、购置实验材料等。对于校内资助项目,可采用滚动淘汰制度,对每一项目先拨给一部分启动经费,定期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中期检查和评审,根据课题研究发展和质量情况提出意见,决定继续资助或者停止资助,以督促课题负责人保质保量完成课题。

实践上:探索便于

操作和推广的研究内容

(一)心理辅导模式研究

人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都必须建立在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德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知、情、意、行缺一不可。这里要说明的是,心理辅导与德育,两者是交叉关系,有着许多密切的联系。自2004年起,我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心理辅导研究。经过几年的研究,于2009年成立了心灵成长协会,初步形成了中职心理辅导模式。这个模式可用6句话概括:即以了解每个学生为前提(新生适应能力调查与讲座),以创设良好氛围为基础(每年的“五·二五”(即“我爱我”)心理健康日活动),以班级为管理单位(班主任心理素养培训),以小组为基本活动形式(聘请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进行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帮助、互助、自助为基本原则,以每个学生参与并获得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的特点,确定了合作、责任、进取心理的培养目标,具体通过5个主要途径实施,即通过游戏辅导、小组辅导、个别辅导、讲座辅导和学科辅导对学生全面进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9年,我校被评为“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文明校园”。

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实践能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126-01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分支,2010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特殊教育作为八大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之一。特殊教育的对象特征以及需要特别设计的教学决定了特殊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对特殊教育教师也有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提高特殊教育的关键要素之一是需要数量充足、相对稳定、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

1.特殊教育教师现状探讨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以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进行解释,从个体角度看,教师专业化发展被定义为:“通过系统的努力来改变教师的专业实践、信念以及对学校和学生的理解”,它“强调教师个体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教师生命质量的成长”。从群体的角度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这个职业群体符合专业标准的程度,即职业专业化过程。在教师的个体和群体专业化发展中,教师的培养体系以及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2.特殊教育教师实践能力创新分析

2.1丰富课堂,让实践成为活跃因素

在普通的教学中提倡实践活动,如,师生讨论、情景设置、娱乐形式的授课等。“这些活动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度。特殊教育也是一样,也要用课堂的活跃度来实现课堂效率。一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设备。特殊教育的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障碍,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更具有单纯性,所以通过光、声等效果更能对其产生强烈的震撼影响。比如对智障儿童的教学,在辅导学生认识动植物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将很多相关信息呈现给学生,这要比教师单一通过讲述和人工图片快捷、形象得多,而且信息量大、汇总性强。最主要的是,以图文结合、图像和音乐的配合这种形式,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二是要让学生亲自动手,部分特教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比较差,有的知识内容要通过很多次客观记忆来实现教学目标。比如乘坐公交车,“普通学生只需要口述就能让学生学会乘坐公交车”,但对智障学生却达不到目标。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亲身实践,比如用教室过道模拟公交车厢,教师扮演乘务员,学生通过多次尝试,就能掌握乘坐公交车的要领,达到教学目标。三是强化师生交流。特教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更强,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全身心投入,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一方面通过生动的语言,包括用标准的哑语动作来表达授课内容,其中在表达时要时刻耐心,用重复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另外,要用更夸张的语言动作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功能开发。另一方面,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很多学生十分敏感,又有很多学生心智不全、性格偏执,教师必须要用爱心感化学生,用科学的心理辅导方法来引导学生走入课堂的教学正轨。

2.2强化师德建设

首先,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要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的培训。其次,建立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奖惩机制。各级各类特殊教育主管部门、特殊教育學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考核教师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在年度考核和评优、评聘职称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违反师德标准的教师要严肃处理。第三,真正建立健全师德师风保障机制。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充分尊重、关爱特殊教育教师,建立健全师德师风保障机制。保障特殊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分配、聘用、福利等个人利益挂钩。使教师真正感受到从事特殊教育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第四,加大师德师风宣传力度,创造有利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环境。教育主管部门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宣传优秀教师,尤其是在师德师风方面值得学习的表率人物,让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给教师以信心感和主人翁意识。

2.3进行研修培训

每学年由主持人组织全体成员、学员,以参与式为主要方式、以课堂教学实例为主要载体,开展不少于1次的集中研修。通过培训研修,开阔教师视野,加速特教理念更新,明悉教育教学重点。在具体工作中,主持人通过组织全体人员研修、组长研修、分组研修、小组内研修,并选送人员参与国家、省、市、区级特殊教育研修培训等活动,完成“专题集中研修”各项工作任务,达到规定要求。

3.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特殊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殊教育教师质量的保障。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质量提升的重要载体,希望有更多学者了解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关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提高特殊教育水平。

作者:宋满云

[ 参 考 文 献 ] 

[1]葛生卓.关于特殊教育教学有效性及实践方式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6,13:130. 

特殊教育学校师德考核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从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加强班主任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抓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努力使班主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加强班风建设

1.安排班级活动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安排,引导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活动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动之前要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班主任与学生一起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的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内外活动,如主题班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友谊中队举办一些联谊活动。

2.营造向上氛围 3.指导培养班干部

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
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
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
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班级考核评比

1.加强常规检查评比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将不断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并继续开展各项常规检查评比活动,每天公布检查结果。班主任要切实从班级自身出发,加强宣传发动,指导训练,将各项常规工作抓细抓实,力争主动、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切实抓好班风班貌建设。同时认真抓好班队课、夕会课等,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使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更合理化、规范化、艺术化。

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评比。本学期,围绕“规范秩序”的学校工作思路,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要求班主任协助个人可教师做好教学常规的宣传、指导、训练工作,同时将班主任考核与学科质量挂钩,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合格率挂钩,班主任要组织协调好各科老师合理安排拉差补差人员和时间,朝消灭不合格率的目标奋进。

(四)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1.期初排出特殊学生名单(贫困家庭学生、智力障碍学生、自控力差生),学校建立特殊学生档案。

2.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