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五篇】【优秀范文】

发布时间:2023-07-20 10:45:04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发展至今,风景园林中成荫空间设计手法已较为成熟,即在各类绿地空间中应用植物造景,即乔、灌、藤本以及草本植物配置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的自然美及植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五篇】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发展至今,风景园林中成荫空间设计手法已较为成熟,即在各类绿地空间中应用植物造景,即乔、灌、藤本以及草本植物配置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的自然美及植物群体美,同时配合园林建筑营造形成荫影地,满足园林游赏的舒适性。

2成荫性空间类型

2.1林荫道

林荫道:成荫的林下道路空间,这是城市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成荫空间类型。指两侧树木茂密、浓荫夹道,供居民步行通过、散步和短暂休息之用的道路或带状绿地,如法国巴黎的爱丽舍田园大街、北京的正义路。林荫道的设计形式主要有3种:(1)林荫道设置在城市道路车道中轴线上,如上海肇嘉浜路。此种设计形式的优点是双侧居民有同等的入内休闲机会,同时可以高效地组织过往车流;
缺点在于市民进入林荫道时必然横越车行道,既不安全又影响交通。因而,此种设计一般适用于以步行为主或车流量较少的街道。(2)设置在道路一侧,一般为光照条件较好的一侧,以利于植物生长;
或沿山坡地、沿江可观赏优美景色的地带。(3)林荫道设置在车行道的两侧,与人行道结合,这样市民无需穿越马路,安全方便且不影响交通。树种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耐冷耐旱的树种择优选用,如梧桐、银杏、松柏等。其中以长势快、树冠枝叶大、绿化和遮阳效果好的树种为主,但不排斥经过长期驯化考验的外来树种。同时,还需考虑道路宽度、沿街建筑物高度及周围景观环境。华南可考虑香樟、榕树、桉树、红锦树、黄槿、木麻黄、梧桐树、白桦树、松树、蒲葵等。东部、中部地区可以选择香樟、广玉兰、枫杨、重阳木、梧桐、银杏、女贞、枇杷、鹅掌楸等。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可用当地现有的杨、柳、榆、槐、臭椿、元宝枫、松树、落叶松、刺槐、银杏、合欢等。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应选择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本土树种。同时,结合城市特点,优选骨干树种、市树或市花,如北京市市树国槐和侧柏。林荫道旁各类绿地可植复层混交植物群落,可以选择一些耐阴的小乔木和灌木,如大叶冬青、木槿、虎刺、九里香、大叶黄杨、海桐等。公路绿带一般位于郊野地区,可考虑选用少许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2.2疏林草坪

疏林草坪:树木成片栽植的土地,是森林的一种,即稀疏的森林。和森林的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树冠。在森林中,大部分树冠相连。因此,阳光不易到达地面,形成大面积阴影;
疏林会让阳光穿透到地面,但仍然提供一些阴影。在疏林中,也能找到一些灌木和草本植物。疏林在空间设计中多与草地结合,成为“疏林草地”,夏天可以遮阳,冬天同样能有阳光照射,草坪开敞空间提供游憩、活动场地,而林下的半开敞空间,景色多姿,变化丰富,深受游人喜爱。疏林草坪应选择有较高观赏价值、生长健壮、树冠疏朗开展、四季有景可观的树种。这种林下的草坪空间较为私密,是公园绿地中极受欢迎的一类区域。

2.3城市广场绿地

在这些公共空间中,城市广场绿地是需要考究的成荫性绿地类型之一,因为广场绿地本身的条件决定无法大面积林植树种,因而怎样在有限的空间中达到成荫性景观效果并提高游人使用率是重中之重。尤其在游客较为集中的集散广场,如出入口广场,要有草坪,更要有树荫,对于“城市广场中是否应该多种树、少种草”,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像城市中的广场、花坛等,如果把草地都改造成树林,虽然绿化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但空间却大大浪费,降低了公共绿地的利用率,尤其是在土层较浅、行道宽度不够的地方,种树就更不合适。因而,广场绿地要尽量利用少株、单株的种植来塑造成荫性景观空间。

2.4园林小品

园林小品中的成荫设施,如座椅、体育活动设施、儿童活动场、休息平台等,只有搭配成荫空间,利用率才会高,不然就成为摆设。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大量学习国外景观,广场建成后空无一人。这样的广场大多暴露在夏季烈日炎炎之下,植物配置惨不忍睹,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没有适宜的休息空间与舒适的体验场所。现如今绿地中休息座椅形式已经日趋多样化,从最初的条形座椅到如今的环形、方形等,座椅再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座椅周围的绿化环境。一般选择在林地边缘,阳光直射下可以形成阴影区域的位置安放休息设施。乔木冠幅要较大,分支点要高,夏季无落果、飞毛现象等。考虑心理安全因素,在乔木下应栽植低矮灌木及草本花卉,形成竖向丰富的层次结构,作为人们休息时的安全庇护。广场规则种植林中,围绕每个乔木种植池形成一圈休息场所也是不错的设计。

2.5其他类型成荫空间

倒影设计:水边植物树种,选择冠幅较大、形态优美的树种进行栽植,并且与水中倒影相映生辉。自然驳岸的水边常栽植柳树,南方地区树种选择性较多,如水杉、落羽衫、竹类、水松、木芙等。这些树种体态柔和,与自然水岸相融。规则式驳岸则不需要大量树种,密植成水边林地的效果,可以选择单株观形树种栽植于水中平台上,冠幅一般在2…m左右,不要太大,甚至观干植物也是不错的选择。还有许多利用阴影形成景观效果的空间类型,如园林建筑、景墙与植物的结合,居住区庭院景观的设计,园林入口处的标志植物,以及通过爬藤植物做成的景观长廊等。

3成荫景观的弊端

成荫景观环境会因自然现象的不足而造成一些不利条件。树荫东照西斜,一天之中随太阳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因此,阴影区域在一天之中不断变化,无法固定;
同时,由于季节变化,植物形体变化较大,林下阴影空间完整性较差。游人跟随树荫的步子移动,暴露在太阳之下的区域就会被人们舍弃。另外,由于大乔木分支点较高,西晒现象较为严重,难以弥补。

4以北京市各类城市公共绿地为例分析植物成荫性景观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概述

 

整体性设计(holistic design)概念的提出最早是针对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割裂,为强调空间形态的完整与功能的统一而提出的。这种观念认为城市是由不同的局部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美国城市规划师芒福德研究城市的第一个特色是整体论,他曾在他的著作《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中说:“通过局部去了解一个事物,那是科学;而从整体上去把握它,则是艺术。”①从设计艺术的角度而论,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潜在的联系,这一联系必须将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所处的外部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用整体性设计来体现。整体性设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用整体的方式对构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事物进行观察与研究,如不仅对公共艺术和公共艺术所处的环境,还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从地理、气候等角度研究城市自然系统。二是整体性设计的目的是在城市中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使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所处的背景环境具有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三是整体性设计注重的是设计过程的整体思维,并将这种整体思维用到公共艺术的规划与设计中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球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有1/4在中国。但是,在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下,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作为人类文明精华之所在的城市,原本城市文化、城市空间特色各异的城市,逐渐变得相似,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原本的地域空间特色,这种现象在中国尤其显得突出。我国的城市建设如何从规模走向质量,如何将城市空间特色纳入城市建设的多元目标中,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结合城市设计导入城市整体形象的营造,利用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介入城市环境与空间,并传承城市历史与文化,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概念与现象,它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

 

二、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

 

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作为一种观念与方法,是指对公共艺术及公共艺术所处的复杂的环境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公共艺术与人等综合背景环境的整体性为目标,从系统思维的角度,以整体性设计为核心,把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所处的复杂背景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设计体系进行设计与研究。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如图1)。

 

(一)系统环境观

 

系统思维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是把自然界作为系统考察的系统理论。它是一种逻辑抽象能力,也可以称为整体观、全局观。是在考虑解决某一问题时,不是将其作为一个孤立、分割的问题来处理,而是当做一个有机关联的系统来处理。系统环境观的产生是由于70年代世界工业的大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的焦点与中心,并促使人们以系统生态学的观点去衡量城市的功能、结构和动态发展等因素,以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作为生态系统的城市系统各部分之间,以及该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规律,其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中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始于60年代末,当时人们意识到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于是开始提出并关注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问题,这种思想是建立在全球整体环境上的,并从生态的角度寻求其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广泛使用,而实际操作起来概念却依然模糊。这有利于重新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操作目标,对现有发展模式做出理解与扬弃,以保持社会、经济、文化的有效发展。并且,其中文化的作用不可忽视,城市文化和区域文化的长期稳定,将会很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来讲,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资源共同发展与合理利用,任何环节的脱节与变化都将导致整个系统目标的偏离,这也正是公共艺术必须注重整体性设计的原因。

 

(三)人居环境科学观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一个侧面去研究、处理人类聚居问题。特别是在人类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全面地研究、处理人类聚居问题,是目前城市发展的需要。吴良镛在其著作《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明确指出: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居住环境②。吴良镛在著作中不仅构筑了一个学科的大系统,而且吸收了我国近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许多经验,并在一些重要的规划设计实践中进行理性分析,运用综合融贯、协同集成的思路与交叉学科密切结合,以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有关学科为基础,探索人与居住环境相关的诸多问题。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它不仅仅单纯是某一城市的某一局部景观中的设计,而应把它纳入整个城市的环境,乃至整个城市所依存的大背景、大环境去进行研究和设计。

 

此外,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还包括技术策略、设计方法、设计运作实施的保障制度、评价体系等共同构成了整体性设计的框架体系。

 

三、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主要层面

 

公共艺术是以社会公共空间和景观环境场所为背景的文化现象,设置在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环境、街道、广场和社区中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是构成某一特定景观环境的主体和视觉中心,在城市历史与文化呈现、空间形态、尺寸比例、色彩设计等方面均和周围环境形成协调的关系,构成与建筑及整个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完整。

 

(一)城市文化层面

 

城市文化是由人类长期聚居而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的城市由于其自然环境、经济与政治等背景的不同,其城市文化和空间特色也有所不同。一座城市的传统文化能够延续,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地域文化的延续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城市物质环境发生巨大转变时,城市的文化能表现出稳定性和生命力尤其显得重要。那么,城市的文化传统会积淀并保存下来,并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反过来会进一步强化城市地域文化的特性。

 

近30年我国城市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当我们沉浸在科学和城市化进程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引以自豪时,却猛然发现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我国大部分城市建设所沿用的是西方二战后因急需快速重建而产生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建设大多围绕经济展开,建筑风格也开始国际化,大拆大建使城市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与严重,我们的城市结构、空间形态、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空前高速的城市建设扼杀了城市的独立品格,而这种独立品格恰恰是与城市特有的文化息息相关的。因此,一座城市的空间特色发展,首先从其文化的内部结构和深层次中寻找根脉,发现规律,创造具有个性特色的城市空间。

 

(二)城市环境层面

 

城市开放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发展取决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世界的需求、政治体制的进步和文化艺术领域的开放,以及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协作。公共艺术的设计只有与城市整体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协调一致时,才能营造具有人性化和审美情趣的、城市环境多样又可供公众参入与互动的共享空间。

 

公共艺术设计是介于纯艺术与城市设计之间的艺术形式,它置于城市自然与人文的环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与特征,它关系到城市的个性、魅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公共艺术设计要考虑诸多的因素与层面,所以使得公共艺术的设计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一个城市花上千万元对一个小区进行开发建设,可能不会引起市民的关注,可在公共空间安置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可能会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与争议,这是由于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城市空间中某一景观的一个部分,它还是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体现,代表着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所以,从城市大环境和城市系统的角度建立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意识是非常关键的。

 

公共艺术设计的目的不在于创造和再现一件具体的实物,也不在于强调纪念或庆贺一个人及一个历史事件,而重在建立当下人与环境的一种新的关系,以及由此激发出人们不同的情感回应,以促成可供民众自由、轻松交流的公共空间,从多重性的意义上说,当代公共艺术在愉悦大众生活,激发和释放大众的才智与情感方面,的确可以担负起积极的社会职能

 

(三)建筑环境层面

 

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在很大的层面上要考虑艺术作品与建筑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在相互间的比例尺寸、风格样式、文化传承和色彩等关系上。在城市的广场及各种现代综合建筑物围合的城市空间,公共艺术担负着在空间上的组织与连接的作用,并形成以公共艺术为中心的社会与文化意义的城市空间。由于新兴城市在建筑样式上和传统建筑相比发生了较大转变,在使用功能上,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高大建筑、摩天大楼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这些建筑在材料上过多地使用混凝土和玻璃材料而使建筑缺乏生气,过于高大的外部造型和外部色彩在使用上的限制,使人在人为的环境中感受不到在自然环境中的轻松与自在。公共艺术以它独特的造型、色彩以及和建筑间的相互关系,有效地化解了现代建筑的冰冷。人们把这些艺术作品视作新城市中的一个部分,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建筑设施的实用价值,而更多注重审美和各种设施在空间使用上的整体需求。

 

结语

 

我国的城市设计,从概念的提出到发展历程也就30年多年的时间,而公共艺术的设计与理论研究在我国还处在探索阶段。虽然,在我国许多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这一文化现象并不鲜见,但从整体性设计的角度把它纳入到城市大的环境、纳入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项目中去进行整体的设计与研究还很欠缺。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论与设计研究,仅仅从公共艺术的角度,仅仅从公共艺术的起源、发展、功能等单一视角远远不能解决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问题。公共艺术的规划与设计必须有宏观的视角,必须从整体性设计的角度,利用系统环境观,从城市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等大的角度出发,设计与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宜人公共活动空间,以缝合被高速城市建设所斩断的城市历史文脉,凝聚散乱的本土文化,真正从人和自然的角度出发,满足城市居民物质与精神上的户外游息与审美诉求的需要,构建人文活动空间体系,建立城市公共空间所独有的艺术品格和魅力。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化;
公共空间;
城乡社区;
发展差异

一、公共空间的概念来源

对于公共空间的定义,最早的可以追溯于“公共领域”。当代的“公共领域”是介于官方与私人之间的社会公共空间,它是伴随近现代国家和社会的分离而兴起的。1958年汉娜・阿伦特出版《人的条件》,提到了“公共领域”的概念及其理论。1962年哈贝马斯出版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给予了“公共领域”新的涵义,他认为公共领域包括“教会、文化团体和学会,还包括了独立的传媒、运动和娱乐协会,辩论俱乐部、市民论坛,此外还包括职业团体、政治党派、工会和其它组织等”,它实际上是社会文化交往领域,是社会成员以公民身份介入政治生活的场所和民主公共论坛。

当今社会学对于公共空间的解释主要有两个:公共领域和公共可进入的空间。前者提出了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问题,而后者投入更多的关注在个人自由的概念上。本文基于‘公共可以进入的空间’这一层面的涵义,从城市几类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入手,如公园、街道、广场、宗教中心,以此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

(一)街道――城市公共空间的原型

由于西安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西安作为保存最为完好的中国古城。以明城墙为界,城墙以内是西安的旧城,以外是逐步建设的新城。新旧城区具有明显的功能划分。

这里,主要以钟楼为中心的四条主干街道和书院门步行街来进行说明。在钟楼,以钟楼为中心的十字交叉轴线式的格局特征明显。以钟楼这一具有深刻历史文化意义的地标性建筑为中心展开的东、南、西、北四条商业街道,形成了一片较为大型的公共空间,集旅游、观光、购物、休憩等多位一体的多样化商业核心区。在此之上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原有历史基础上进行的街道规划的承载容量与现有的交通流量相比,显得有些薄弱。以东大街为例,人行带的不断缩减,却仍然无法满足高流量的机动车通行,堵车的概率很高。尤其是南门通向钟楼的这一段路程,无论是北向车道还是南向车道,常常会有堵车发生。并且由于人行带的缩减,人们的步行活动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社区街道的客观容量与现实社区的发展水平之间产生了矛盾。而旧城以外的街道设计,则是为车辆通行作了最长远的打算,街道足够宽敞。比如南门外的路段,车道宽敞,行人道也足够宽。新城与旧城的区别,尤其在街道的设计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书院门这一条步行街道的设计,为旧城的发展添加了一丝新意。书院门步行街长220米,宽8米,在90年代经过改造之后,成为西安城市肌理中最具特色的一条古文化街道。道路的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文房四宝小摊贩以及一些玉石、古董的商贩小摊。街道保持中国古代街道的古朴特点,两边的建筑均为仿古建筑,形成一道独具特色的“景观墙”,从两旁的商铺到整个街道的设计,无不体现出整体和谐的特点。

除了像东、西、南、北这样的四条主干街道,与书院门这类的小的街区之外,西安城市社区内其它的一些街道设计,都基本遵循的因地制宜与尊重文化传统的原则,将历史文化价值观与现代特色紧密结合,构成了城市社区的原型。

(二)公园――对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空间

近些年来,西安对于公园的建设日益重视,尤其是旧城以外的公园建设。不难发现,由于西安特有的历史因素的限制,旧城内仅有三座较为大型的公园,分别是儿童公园(占地约22500平方米)、莲湖公园(占地60000平方米,水面占公园面积三分之一)、革命公园(占地150亩)。莲湖公园与革命公园都是历史较为悠久的公园,公园的设计除了保持原有历史文化价值之外,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公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儿童游乐设施的设置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西安城市的人口数量也不断增大,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开辟也随之向新城拓展。如曲江遗址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灞河湿地生态公园等。这些新城区的开辟,带动了公共空间的开辟,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旧城区对于公园绿地的需求紧张问题。

公园,是一个社区内流动性最大的公共空间之一。它是城市间自然界的体现,它能帮助你从日常的紧张忙碌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给你娱乐和运动提供一个足够宽敞的场所,也是增强一个社区的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重要资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西安城市社区内的公园在发挥原有功能的基础之上,也增添了新的功能,例如加强社区成员沟通交流的功能、承办商业性活动进而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的功能。比如革命公园会在周天的时候举办大型的相亲联谊会;
有两届的草莓音乐节则是在大明宫遗址公园内举办的,举办音乐节此类的商业活动也为该社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广场――休闲娱乐的综合性场地

广场,这个曾经作为政府发号施令、民众聚集游行示威的场所,在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之下,也有了一些新的改变。如今的广场,受到社会发展的限制,往往使其更适合进行文化活动,而非政治活动。广场的设计相较于公园来说,更好地与周边的城市建筑群所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同时也具备公园所发挥的一些社区功能,如休闲、娱乐、文化传播等。广场相较于公园而言,设计上更加简单,占地面积也更加小,穿插地设计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西安的广场主要分类有:1.市政广场,城市规划范畴之类的广场,主要体现城市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为周边广大市民提供交流、休憩的空间,如新城广场,新城广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承担的功能也比其它广场特殊。与省政府相对,政治特性更为浓郁一点。2.文化广场,依托历史文化建筑和人文气息较浓的场地周边而建,如慈恩寺入口处的大雁塔南广场;
3.商业广场,地处商业区,与大型商业建筑连接,地形平坦,步行为主,与商业建筑一层空间相互渗透,如民乐园万达广场;
4.街头广场,多与城市大型街道紧密相连,或在街道尽头,或在街道的两旁,多以线性与片状出现,主要满足市民休息等需求,如兴善寺东街线性广场。近些年,广场也成为大家广泛参与运动的一项重要场所,以此兴起的广场舞也成为中国社区的一个独特的标志。

在这里,主要对新城广场和民乐园万达广场作详细的说明。新城广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位于陕西省政府大楼南面,这一地理要素,决定了新城广场具备特殊的社区功能,便于政府发号施令这一政治功能。虽然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这一功能已逐渐削弱,被娱乐休闲等功能所取代,但是其特殊性不能被漠视。后期的改造,为广场添置了喷泉、景观灯、和平鸽等,这些人为的设计无不使广场更具有包容性,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居民参与。与新城广场不同的是,民乐园万达广场,这个广场依托万达这一大型购物商城所建立。广场上没有复杂的灯光、喷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就连行人休憩的座椅也是十分的少。但是这座广场利用其广阔的地理空间设置了一些小的摊点供人们消费,并且开设了咖啡馆,充分了利用了空间优势来进行商业经济活动,是有利于万达商城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该社区的居民提供了休闲的场所。

(四)博物馆、宗教中心等场所

博物馆、宗教中心这类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殊的一类,对于城市社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伴随着一些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和依托宗教文化发展起来的广场,成为了西安城市社区内另一部分对外开放的公共空间。这里,主要以乐游原为例作主要说明。如今的乐游原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内有青龙寺遗址。乐游原地势平坦开阔,园内种植樱花树与青龙寺内的植被相呼应。乐游原的特殊性在于宗教文化的传播功能。这片公共空间为信仰宗教的人们提供了场所之外,开阔的广场设计也不失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西安乐游原广场,则是很好地将场所与广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最好实例。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西安一座部级综合性历史大型博物馆。自从为游客提供免费的入场票之后,陕西历史博物馆,也成为了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这一公共空间因其博物馆的性质以传播社区记忆与社区文化的社区功能较其它社区而言更为凸显。这一特殊功能不仅仅是满足了西安本地社区民众的需求,同时因为具有历史传递的功能,也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前去参观,对于本地社区发展而言,既有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功能,同时也具有拉动着当地旅游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功能。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

从上述对西安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的分析,可以得出西安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些设计原则:

1.依托城市社区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古今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原则。具体可见以钟楼为中心的四大主干街道的设计,书院门步行街的设计。以钟楼、城墙的古建筑为主风格,街道的设计贴合现代需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则更不相同,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凸显文化的需求。

2.因地制宜,空间合理。针对西安特有的地理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在旧城内保持原有的公共空间的基础上,在新城开辟一些新的大型公共空间,以此来缓解社区居民对于公共空间需求紧张问题。保留旧城区内的原因建筑格局,沿袭旧城的古朴风格,在南门外开发一片较为宽阔的空地作为广场。

3.体现美感,提升品质。公共空间的设计,从休憩的座椅、地面砖面的设计、灯光的采用、喷泉景观的设计、植被的种植,都是精心规划的,旨在于体现城市文化风貌,坚持以耐用美观的原则进行装饰,打造城市社区的形象,凸显古都气质。

四、小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市社区的居民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政府对于这一需求的增长上作出了相应的回应,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公共空间的建设。从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公共空间开辟的类型也是越来越多,满足各类城市居民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供社区居民休闲、锻炼身体。城市社区内住宅小区也越来越注重公共空间的开发,增加绿色植物覆盖面积,加强小区内的生态环境建设,开辟各类广场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当今西安城区发展也出现一个特别的现象,近些年,依托各类高校成立的居民社区也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的开放性,无形中给居民提供了一块广阔的公共空间,供居民观赏花草、散步等等。但是不得不提到的是政府的关注点往往还是放在本社区的经济发展上,而对于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等需求的关注还是不够。居民社区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与有限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问题仍需要我们加以关注。(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2] 蔡永洁.城市广场:历史脉络・发展动力・空间品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中心;
公共空间;
交流

城市文化中心是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创造舒适生活环境的关键,可以说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中心是市民休闲、游憩的集会场所,是大量人群在这里获得生活信息的聚合地。在现代生活当中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发挥了其重要作用的趋势,其重要性正在受到市民、设计师、政府、开发商更多的关注。空间是与功能有着直接联系的形式要素。所谓功能决定形式,表现在公共空间里就是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态。

1 文化中心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文化中心的公共空间设计,最重要的在于空间的营造。城市文化中心是一个被引入文化符号的大型城市公共空间。空间设计是提供一种以交通为主导的对现存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和提供新的且强调与周边文化符号相联系的景观化的功能设计。公共空间中缺乏各种低强度接触形式的形式,从反面证明了他们的重要性。[1]在设计条件和渐进式的城市策略下,一般在设计中几个不同的功能区域通过组团空间和渐变的地形组织起来,在一个移动性原则的基础上对文化中心各个区域进行组织,通过几个区域联系起文化中心,从而达到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平面到立体的效果。

1.1 局部与整体

在公共空间规划中,对可持续的文化中心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寻找并确认可以使场地发挥“结构高效性”的机会。即针对文化中心的不同区域分别选择相适宜的用途,以期将项目打造成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文化、教育、都市和休闲活动完美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公共空间设计中针对文化中心的空间隔离问题应该做些规划,如在公共空间各个入口区加强文化中心与城市的联系,并实施统称为“城市交点”的设计创意。使整个文化中心被划分了几个大的区域:城市散步道、滨水区、入口区、生态停车场区等。文化中心通过道路系统、地块、建筑、空间等组成要素表现出复杂的动态性。在平面和竖向上都有变化。总体空间通过疏与密的对比,形成整体结构的变化与统一。

1.2 平面与立体

文化中心通过绿化、水景、墙体、铺装、竖向设立、地形及标高变化等来营造空间。所有的元素都是落实在一个空间构成的问题。如果想让公众获得良好的体验,空间的不断变化将是设计中要考虑的。设置有可提供人们进行向上或向下运动的阶梯和坡道,人们借助阶梯和坡道可以使自己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2]通过明显的高差与竖向变化,形成自然的地形起伏与空间错落。想要成为一个出色地文化中心,需要很漂亮的建筑,但单纯追求建筑的壮观是不对的。很多优秀的CBD,其伟大之处就在于地上,因此,步行系统是文化中心要努力关注的重点。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该创造出许多对比强烈的功能区域,如行人散步、慢跑和骑自行车的“空中长廊”,而另一侧则作为自由的休闲活动区域。一个整体的坡道连接两块活动平台,进一步增强了文化中心的空间感和通达性,同时还可以遮挡来自市区方向的视线干扰。同时也将两个不同的空间整合在一起。在不同标高基面还应该设置立体化的绿地系统,与人行系统立体空间相互交织、重叠、迂回,形成了复杂的多维空间体系,将多种复杂的空间、功能和活动整合为一体。

2 文化中心的发展与变化

城市的发展从来就是动态,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现代城市建设的规模极大, 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分期建设,城市发展的变化还需要不断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设计的文化中心需要在现在和将来建立一种弹性的关系。如果过于饱满和对称的对这一地区进行设计,那么这样的设计无疑会缺少对发展和变化的城市的适应能力。

而在时间对所设计的空间本身的影响方面,自然景观经过时间的洗练,叠加了无法计算的信息,所以也就有了无法计算的丰富资源。这其中包含了阳光,风力,湿度,等等要素,而且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不停留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每一个要素本身都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然后再作用在空间上. 在本次论文阐述中,文化中心不应该局限于一个静态的效果,而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单体建筑的风格不断变化,整体形象逐步清晰,不断成长,从而使文化中心得以延续和发展。

3 空间与公众的交流

公共空间需要人和人需要公共空间一样,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城市文化中心的结构性基础不仅仅是它所包含的建筑和街道,还包括在这些硬件网络下所生长起来的人际关系网。需要有视觉、场所和包括色彩、质感、比例、风格、性质、个性与特色等在公共空间中与公众之间发生感性的联系,[3]只有它在满足文化、交流以及其他休闲空间体系的时候,它的核心性才会被公众更好的体会

假设一种在空间与人之间探寻新的互动,文化中心与周边城市建筑的接线处是很模糊的,尽最大可能的与周边城市街区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格局布置以透彻的环境研究为动力。不同的功能区域通过渐变的地形组织起来,带来了流动和多样化的空间。区域为文化中心街区和周边相邻街区提供了设施。只有这样,文化中心在能够为公众提供一个运动、文化、交流以及其他休闲空间的时候,它才在居民生活中建立其本身的特性,承载起与公众的互动作用。

将基础设施与围绕文化中心的休闲区域联系在一起,加强空间中心性的新设施,这样文化中心就可以吸引到大量的使用者。通过将文化中心内的各个元素连接起来,在这些元素交接或重合的地方,高密度和复杂性的区域将出现。如果同时把公共空间的道路与文化中心外的城市步行道联系起来,优化重构公众空间与文化中心交互关系,创造一种人们能够享受参与文化中心活动的休闲空间。

4 空间的文化地域性

文化中心公共空间的设计不应是孤立存在的,设置不同的人文景点,营造城市文化中心的文化气息。使得各个不同功能分区既统一又各有特色。[4]设计要让公众能在公共空间中发现当地的历史和对城市文脉的延续。这样才能体现出场地的价值取向和特征符号。想要设计出最有特色、最重要的地域文化,具体地说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同时又不失地域特色。以此来感悟城市文化中心的历史和城市的文脉。

5 结语

在这次的城市文化中心公共空间解读设计中,我整合了以往设计的经验,在论文的形成过程中,设计基于景观学角度的理解,与建筑、生态和经济等各自的语汇相结合,就构成了文化中心的整体框架。并考虑环境可持续性、城市连通性和社会活力及公众参与等众多目标,希望在某些方面会有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丹麦).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日本建筑学会(日).《空间要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庄宇.城市设计的运作[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场所理论、人与环境

Abstract: The lost space is unpleasant, but a kind of the anti-tradition city space. It has no profits to users or the environment, and need to be redesigned. They have no the boundary which can be defined, and are not the continuous way to connect to each landscape elements, the pure space in modern city and architecture, possessing the hyperspace and hypertime feature, separates itself from the environm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city, and makes the people who live in it loss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ty. For rebuild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we must abandon the vacuity exiting in the large scale desig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fic and idiomatical sites.

Key words: public space 、site theory、human and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的人类的五种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我认为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在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的基础上,为了满足更高级的需求,我们需要创造具有场所精神、有特色、有文化内涵的人性化公共空间。

1项目背景

随着东北的振兴以及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以重工业著名的铁西区的面貌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市区内的大部分工厂迁入位于沈阳西部开发区,在整个区域内不再有重工业的污染,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宜居空间,可以说如今的铁西区向着宜居的目标一步步的靠近。该项目的改造恰是在建设宜居铁西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

2项目分析

2.1 区位分析:

基地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北一东路与兴华北街的交会口出,西邻阳江街,北临光明苑小区。与铁西重型文化广场相对。占地约0.38公顷。随着城市格局与肌理的演变,用地的性质经历了城郊空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城市绿地的演变。

2.2现状条件分析:

基地有围墙包围,外部需要跨域进入内部,唯有紧邻的小区可直接进入,因此地块基本属于小区内部的绿地,外部城市使用较少;
基地的地势呈现中心高四周低的趋势,有一定的起伏变化,中心最高点伫立着凉亭;
地块分布着是蜿蜒的小道,主要由石板铺设,贯穿基地内部;
绿化植物基本覆盖基地,主要丛生着杂草以及地被植物,少有灌木、乔木,乔木主要以行道树的形式存在;
夜晚存在安全隐患,人的活动很少。

2.3 SWOT分析

2.3.1优势:

①交通联系便捷,可达性强;

②地处道路交叉口出,容易形成良好的城市街道景观效果。

2.3.2劣势:

①属于临近城市主干道的城市开放空间,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②城市公共绿地被划入小区内绿地,有围墙包围,破坏与城市空间的联系。

2.3.3机遇:虽然属于城市的废弃空间,

①是对城市失落空间的再开发,激发出填补那些空间阻隔的创造力;

②可以发掘城市空间中未被发掘的资源,具有成为城市积极空间的潜在价值;

③基地有一定的高低起伏,可以创造丰富的高差,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3对基地的改造

3.1满足各类使用人群的需求

场所理论把对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等的研究加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可以很好地指导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公共开放空间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注重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加强多用途、多层次的绿化开放空间体系的建设,满足不同年龄、性别、爱好和收入的居民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需求。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及生理的需要。比如,景观及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布局设计中,要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的行为心理特点,还要充分考虑到老人及残疾人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落实在休息区、座椅尺度、专用人行道、坡道、盲文标识、专用公厕等细部设施的规划设计中,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游憩场所。

3.2创造绿化丰富的生态空间

植树、种草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改善空气湿度、防风减尘、吸纳有害气体、减弱噪声等作用;城市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减少地面又是排除热岛效应或温室效应的有力措施。绿色植物也是丰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重要方法。城市绿化要重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各品种组成的生态循环链效应, 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创造宜人、生态的绿色空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外,在植物绿化时,还可以当地的市树、市花为主要绿化植物,使市民产生自豪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级的人类需求。

3.3加强与周边环境的联系

现代场所理论认为,场所是由具体的实在物质、形状、肌理、色彩构成的,这些元素共同构成环境的特色(C·诺伯格-舒尔茨,1976)。任何场所的营造都应该充分考虑所在城市的环境与功能联系。在城市环境中,不同地区、时代有着不同的界定街道、广场、园林、院落等基本城市元素边界的语言,正是这些语言的组织使不同的场所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品质。城市不同场所类型在城市节点和标志性建筑的组织下形成城市可识别的整体环境特色。

4结语

“失落空间,是令人不愉快、需要重新设计的反传统的城市空间,对环境和使用者而言毫无益处。它们没有可以界定的边界,而且未以连续的方式去连接各个景观要素。现代城市、建筑,超时空的纯粹空间脱离了城市的环境、历史和文化背景,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丧失基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要重新建立这种人文品质,必须摒弃大尺度设计的空洞,重视具体的有特色的场所的营造。”

改造城市的失落空间就是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改善空间环境质量、增加文化内涵、加强与外界联系等方面改造城市的失落空间。使得居民在这些空间中从新找回归属感与认同感。人的情感与所处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反应。人的记忆,感受与价值等情感因素与空间资源之间会产生情感意义上的互动,所以个人就会产生对场所的依附行为。人在城市空间中各自的行为与文化,建构自己空间的意义。这些景观区域构成了城市空间的形象意义区。这样这些失落的城市空间将会从新称为具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5参考文献

[1] I. L. 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2]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3] 吕正化, 马青. 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