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化学反应论文【五篇】【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3-08-14 08:10:06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体积的显著变化容易导致结构的塌陷[13-15],开发嵌锂后结构稳定的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Wang等指出,空心圆锥形结构可以有效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结构应力和体积变化[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化学反应论文【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化学反应论文【五篇】

化学反应论文范文第1篇

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体积的显著变化容易导致结构的塌陷[13-15],开发嵌锂后结构稳定的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Wang等指出,空心圆锥形结构可以有效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结构应力和体积变化[16],从而显著提高其循环稳定性。受该工作启发,本研究组通过引入碳来调整高价锰被二价锰离子还原的速率,利用水热法和Ostwaldripening机理实现低结晶度氧化锰的溶解再结晶,以及结构导向剂对晶体的诱导生长,然后通过反应器内温度场、浓度场控制,使其满足氧化锰圆锥形结构生长所需要的动力学条件,成功制备了氧化锰空心圆锥体/碳纳米复合材料[17],如图1所示;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高的电化学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复合材料中的碳加速氧化锰的还原速率,从而显著降低嵌锂温度(380°Cvs.700°C),成功地将氧化锰/碳复合材料转变成单晶锰酸锂空心圆锥体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现出高的比电容量(127mAh•g-1vs.理论容量148mAh•g-1)、高功率性能(100mAh•g-1,50C)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00次)[18]。因为赝电容材料的电化学反应仅仅发生在材料的表面,减小颗粒尺寸还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活性[19-21]。本研究组利用结构导向剂对晶面的诱导生长,通过控制反应物界面温度浓度梯度,制备了多种超细超薄层状化合物,显著提高了其电化学活性。采用双表面活性剂六亚甲基四胺和水合肼对晶面进行诱导生长,并控制界面的反应-扩散速率,利用水热反应实现了不同厚度氢氧化镍纳米片的可控制备及自组装,得到的超薄氢氧化镍纳米片组装形成的花状结构具有最优异的电容特性,明显优于较厚纳米片的组装体[22];
基于水热环境中强碱溶液对二氧化锰纳米线表面微区的反应-扩散速率,制备出具有超高长径比的超细二氧化锰纳米线(直径约3-6nm),显著提高了其比电容量[23],且其电化学性能优于Tang等和Xiao等课题组报道的二氧化锰纳米带[24]、纳米管[25]等结构;
通过控制反应速率和氧化锰的晶体生长习性,通过简单的液相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结晶度的超薄二氧化锰层状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锰的结晶度越低、比表面积越大,其比电容量越高[26]。通过构建超薄超细的纳米结构以及新型稳定的空心结构来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是切实可行的。超薄超细纳米结构可以提供更高的比表面积和电化学反应效率,进而提高活性材料利用率及其电化学性能;
空心圆锥形结构可以存储大量的电解液,保证快速的电子离子传输,并能够有效缓解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应力和体积变化,提高其稳定性。

2界面限域反应控制制备金属氧化

物嵌入介孔碳杂化材料氧化锰作为典型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储能材料,具有高理论容量、廉价等优势;
但是,当氧化锰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其电导率低、且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容易导致锰离子的部分溶解(2Mn3+Mn4++Mn2+),导致其功率特性和循环性能比较差,阻碍了其在电化学领域中的应用[27,28]。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将MnO2负载在导电化合物的表面。例如,Guo等成功地将MnO2负载在导电高分子/石墨烯复合物的表面[29],Xia等将MnO2纳米片生长在碳纳米管外表面[30]。采用上述方法虽然可以显著提高MnO2的电化学活性,但是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小,且MnO2留在外部,锰离子的部分溶解问题仍然存在。针对这些不足,本研究组提出了制备金属氧化物嵌入介孔碳纳米杂化材料的思路(如图2a所示)[31,32],这种结构不仅体现了介孔碳高功率特性与金属氧化物高能量特性之间的强耦合作用,而且避免了金属氧化物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而有效缓解了充放电过程中的溶解问题。制备过程主要利用多巴胺构筑固-液反应界面,借助聚多巴胺的氨基和羟基与金属离子之间的络合反应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通过碳化过程创新性地制备了金属氧化物嵌入介孔碳杂化材料,如图2b-2c所示;
氧化锰嵌入介孔碳杂化结构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高达266F•g-1,在60A•g-1的大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量仍保持150F•g-1,明显高于纯MnO2纳米线(75F•g-1,20A•g-1);
经过1200次循环后比电容量也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显著提高了其循环稳定性。在此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研究组还进一步设计制备了异质结构豆荚状氧化锰/碳纳米复合材料[33],有效解决了锂化反应过程中材料体积显著膨胀所造成的活性材料部分溶解和结构破坏等问题。在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利用多巴胺易于成膜的特点,借助氧化锰前驱体纳米线和氧化锰纳米线结晶度的不同,控制碳化过程中温度分布,使氧化锰前驱体纳米线发生原位分解,并断裂成高结晶度的氧化锰纳米颗粒,从而实现了豆荚状氧化锰/碳异质结构的制备,且颗粒与颗粒之间存在大量的空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这种豆荚状结构比氧化锰纳米线、氧化锰/碳核壳纳米线表现出具有更高的容量和充电、放电倍率性能,且经过1000次连续充放电测试,循环前后电极材料的结构保持高度一致性。基于多巴胺易成膜的特点,利用多巴胺构筑固-液反应界面,来制备金属氧化物嵌入介孔碳杂化结构是一种方便可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金属氧化物的电导率,并缓解其在电解液中的部分溶解,进而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3新颖三维结构的多元复合电极材料

对于纳米材料制备过程,通过组装等方法形成具有特定结构的复合材料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组装体系表现出的特异理化性能,使其在新能源等领域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Chen等利用超声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MnO2空心球复合材料[34],Zhu等利用静电自组装制备了石墨烯包覆蜂窝状MnO2纳米球[35]。但是,由于石墨烯不可避免地发生再堆叠以及MnO2与之界面只是物理作用力结合,导致二者的电容性能并不是很理想。因此,目前设计和制备具有显著协同效应和良好界面结合的异质结构并不容易实现。本研究组利用不同种类结构单元之间的协同效应及其界面耦合作用增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借助高锰酸钾溶液的强氧化性与固液界面的化学反应速率控制,组装了具有特定结构的rGO/CNTs/MnO2等三维复合材料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氧化锰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本研究组提出了通过在还原氧化石墨纳米片表面生长碳纳米管,构建氧化锰电子快速传递三维网络通道。基于CVD法在还原氧化石墨纳米片表面控制生长碳纳米管,有效避免了还原氧化石墨的再堆积,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强氧化性实现超薄氧化锰纳米片在碳骨架表面的生长,制备得到rGO/CNTs/MnO2三元纳米杂化材料(图3a)[36]。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在60A•g-1的大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量仍保持222F•g-1,明显高于单一组分的氧化锰超薄纳米片(仅52F•g-1)。基于上述研究工作,研究者进一步利用高锰酸钾强的氧化性在氢氧化镍(Ni(OH)2)纳米线和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表面构筑固-液反应界面,通过调节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搅拌速率等控制其反应和扩散速率,从而控制氧化锰在固体表面的成核生长,实现了超薄二氧化锰纳米片均匀生长在Ni(OH)2纳米线[37],以及超细二氧化锰纳米颗粒负载在导电PANI纳米纤维(图3b-c)[38],长时间超声测试后复合材料结构保持完整,其界面结合牢固。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组分,各组分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

4结论

化学反应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巴斯奈特 文化翻译观 奈达 读者反应论 源语 译语

一、引言

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 ida) 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20世纪60年代, 奈达提出了一套以读者反应为依据的翻译理论, 即“读者反应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研究领域“人类中心范式”的确立和翻译理论研究中文化学派的兴起, 翻译的“文化价值观”便逐渐成为翻译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人们不再把翻译看作是静止的, 纯语言的行为, 而把它看作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程。苏珊·巴斯奈特是英国沃瑞克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生院的教授、翻译家、诗人和文学家(廖七一,2001:186-7), 作为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的“文化翻译观”对翻译研究意义重大。

二、两者的翻译思想概述

1.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巴斯奈特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以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对当代社会需求和翻译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自觉的反思,提出文化翻译观,在翻译界引起强烈反响,使翻译研究柳暗花明, 前景豁然开朗。他们认为文本不是语言中静止不变的标本, 而是译者理解作者意图, 并将这些意图创造性地再现于另一文化的语言表现, 因而翻译绝不仅仅是复制和模仿, 而是文化协调和操控。

巴斯奈特认为文化是决定信息核心的关键因素, 她的“文化翻译观”主要内容包括:
翻译不仅是双语交际, 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

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 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

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 是译者用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

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

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 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曾文雄,2006:21)。

2.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奈达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或者言语接受者, 要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 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 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 看两种反应是否基本一致。奈达强调译文读者作出的反应须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时所产生的反应基本相同;

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 译者就应该对译文的种种表达方式进行修改, 务必达到两种反应基本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好比进行市场调查, 测验公众对市场产品的反应。对某种产品, 不管理论上认为它多么好, 也不管它陈列时显得多么美观,如果公众反应不好, 那就不会被接受。”,除非生产厂家要的就是这种反应(谭载喜,2000:141)。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读者反应论”存在的合理性。

三、两者的相似性

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和奈达“读者反应论”指导思想大相径庭, 但也不乏相似之处。毋庸质疑, 两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分别在其相应时期的翻译活动中显示出进步性。无论是“文化翻译观”还是“读者反应论”,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不同语言间的顺利交流, 减少信息交换中产生的误解和冲突。两者都遵循“忠实”的原则, 认为任何对异文化的曲解都是违背原意的。“文化翻译观”和“读者反应论”不同程度地奉行“功能对等”: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以“功能对等”为前提(80 年代中期, 奈达以“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 ,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主张最大限度地实现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功能等值。最后, 无论是以语言学为导向的“读者反应论”, 还是以文学为导向的“文化翻译观”, 对翻译而言, 都是对同一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方法。语言学方法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翻译, 而文学方法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翻译(马会娟, 2003:
71)。

四、两者的差异

1.对读者的期待。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要求译文读者对文化差别要努力适应、理解和吸收, 通过对译文的阅读了解异国风情、异国语言和文化特点以丰富本国语言和文化;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则努力迎合读者的要求, 适应读者的接受程度, 它不指望读者对原文的文化背景有深入了解, 而倾向利用读者本土文化知识来理解译文。

2.翻译目的。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意在文化交流, 文化第一位, 信息第二位;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旨在跨文化交际, 信息第一位, 文化第二位。“文化翻译观”要求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移植文化, 尽量保留差异;
“读者反应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倾向于消除文化差异。例如:“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最为人称道的一句, 根据“读者反应论”, 倘若译入语国家的夏天并不柔和可爱, 夏天就不应译出。

3.翻译策略。根据文化翻译观, 文化因子不可翻译, 只能移植或传递, 这就要求采用“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的策略。一些具有极强民族性的独特语言结构形式在其他语言中一般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 它们所表达的含义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中, 这时就应采取异化的策略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在翻译汉语小说时没有必要把中国人的行为模式通通都改成现代西方人的行为模式, 把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全改成西方人的认知, 因为上帝与如来佛还是不一样的(金惠康, 2002:
309)。中国译界大师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中国经典小说《红楼梦》就采用了异化的原则, 他们的译本可以让外国读者领略更多的中国文化和社会习俗。“读者反应论”在翻译技巧上侧重归化。归化强调译文的“地道”, 尽量使用译文读者喜闻乐见的、符合译入语表达规范的言语形式。奈达主张译文的行文应该很自然, 读者无须原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就能看懂, 这就要求在翻译中尽量少地搬用生硬的外来语, 而尽可能多地使用译文语言的表达法。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采用了归化策略,他的文本让读者感到故事好像是发生在英语国家一样。霍克斯将《红楼梦》译成The Dream of Gold en Days,这样一来, 对汉语中红色的文化含义也只好按西方文化对颜色的认知来重新定位。霍克斯的译文大大削减甚至改变了译文中中国文化的内涵, 也改变了中国人的行为模式。

4.内容与形式的侧重。“文化翻译观”以文化交流为中心, 倾向保留源语的原汁原味, 因而对内容和形式同样看重。巴斯奈特认为文学翻译失去了形式也就失去了精髓。诗的翻译, 不是复制原文, 而是创作相似的文本, 是种子移植;
没有诗的形式的保留, 功能对等根本无法实现(Bassnett & Lefevere, 2001:
4)。“读者反应论”以译文读者为中心, 倾向信息交流,因而更强调文本的内容, 原文中的诸多形式因素,如语言表达方式及某些行为模式等都被转换成了译文读者所熟悉的本土文化中的诸形式。奈达认为, 为了保留内容在何种程度上对源语进行形式上的调整取决于源语和译语间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大小。

五、总结

奈达“读者反应论”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 有其科学性和进步性,因为翻译如果不考虑读者因素,不估计或测验读者的反应,译文就不可能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频繁, 它的局限性也就凸显出来:
一方面, 以“读者反应”来判断译文成功与否, 对两千年来西方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意译之争, 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但这种理论的种种缺陷使其未能提出令人信服的翻译等值理论, 反而使人们对翻译等值问题的争论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 正如韦努蒂提出,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从某种意义上显示了其文化霸权主义倾向(马会娟, 2003:
67)。奈达是在其从事《圣经》翻译的实践中提出“读者反应论”的,他的“读者”是英语国家的读者,他的译文要以这些读者看懂为前提, 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的地位不可动摇。这种翻译理论使西方文化过度影响东方文化, 从而出现了文化的强势与弱势之分。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 它更符合时展的潮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网络将世界连成一体, 现代人以更为开放的心态, 不断调整、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文化构成心理。文化翻译作为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张以“异化”策略为主的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继承了奈达“读者反应论”的合理部分, 摒弃了不合理部分, 在现代翻译理论中展现了无穷魅力,一方面可以提高提高文化信息的信息度, 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 它反对殖民主义的翻译观和英美民族中心和帝国主义文化价值观,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和发展。

综上所述,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比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更符合翻译标准, 顺应时展和世界文化融合的潮流, 因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一.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3]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

[4]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5]马会娟. 奈达翻译理论研究.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化学反应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费耶阿本德 哲学 科学创新 促进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242-02

费耶阿本德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哲学家,是20世纪下半叶科技哲学家中的重要影响人物。同时与马斯库斯、卡尔波普、拉卡托斯称为“四巨头”。他以犀利的语言,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标新立异的科学观影响了哲学界。这些新颖的哲学观点集中体现在《反对方法》、《自由社会中的科学》、《告别理性》等著作中,费氏的哲学思想对科学研究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反对方法”

《反对方法》是费氏科学哲学思想体现的代表作。费氏主张无政府主义的方法论,认为社会不存在普遍的规则式原则,因此人们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也必须反对以普遍原则或规则指导科学家实践活动的理论。费氏反对科学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费氏认为“科学只是人所发明的以便应付环境的工具之一,不是唯一的工具,不是绝对可靠的”[1]。费氏的“反对方法”可以体现为以下两点。

1.1 费耶阿本德反对传统方法论中的教条式方法

费氏批判逻辑实证主义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倾向。费氏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批判[2]:第一,费氏认为认识史上没有固定的知觉和事实。则对同一对象在科学史上也会存在不同的观察事实,这是因为“科学家的产品都是作为一种在复杂社会和物质条件下的决心和行为的结果而发生变化”。第二,费氏认为传统科学方法论中流行的“一致性条件”、“发现的逻辑和辩护的逻辑相区分”的原则、“观察陈述和理论陈述相对应”的原则等等,都应该坚决取消。

1.2 费氏倡导非理性的科学方法论

费氏明确地指出,所有的方法论都有它们的局限性。不论任何一条法则,不论多有道理,也不论有多么可靠的证据,总有一天都会被违反,而且这种违反决不是偶然性所致的。费氏将这种非理性方法引入到他的开放性方法论中,其大大拓展了方法论的视域,以激发人们创立生动活泼的思维形式。

费氏认为,科学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使非理性方法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旧理论竞争时期,非理性方法是未成熟的新理论得以生存、发展并最后战胜旧理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与之理性的方法论规则比较来说,费氏更肯定非理性方法对科学发展发挥的作用。作者认为两个方法对科学发展的作用同等重要,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即要具备理性的思维,也应有非理性的奇想、激情。理性的方法往往会指导科学家在实验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但奇想和激情会激发科学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 科学只是多种文化中的一种,科学被非科学的方法和非科学的成果所丰富

传统看法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严格的区别,科学有自己特殊的方法,非科学没有。而费氏认为,科学只是多种文化之一,并非是凌驾于其他一切文化之上的科学[3]。非科学成分对科学的成果做出了重要贡献。原始的巫术、神话、宗教中含有丰富的知识,科学也只是众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费氏进一步发展了库恩范式的非理性的科学观,明确提出科学不可能排除非理性因素,科学的胜利常常有赖于非理性手段和方法,应把社会从一个在意识形态上僵化了科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1 费氏批判科学在文化生活当中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主张科学在文化生活中要保持开放

费氏反对理性主义者仅仅热衷于抽象的理性论证而不关心人们的文化生活实践。费氏认为这种趋势必须扭转过来,文化必须贴近人们生活[4~5]。费氏主张开放式、发散式的多元主义方法论的观点。如果我们要很好地认识世界,就必须使用一切方法,保留一切观念去认识世界,包括神话、幻想等。开放式的多元主义方法论,相对于抽象的规则和僵硬的教条主义来说,是有一定进步意义。

科学在文化生活中应当被大众所利用,科学在文化生活中应向大众保持开放,不应该封闭和保守。

IT产业是发展最迅速的行业,六十多年前第一台计算机用于国防,而现在电脑进入千家万户,电子产品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人们研制的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先进,体积小,存储大。科学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人类的文化又促进了科学的飞速发展。

2.2 倡导与科学实践的生活多样性

在现实的文化生活中,科学日益理性化和神圣化,使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单调,减少了我们在生活中的快乐,更削弱了我们在智力、情感与物质上的源泉。而文化生活多样性的作用不可忽视,不仅是培育全面发展人的需要,也是改善整个人类文明的需要。费氏认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与西方文化的生活方式并没有错,而是对特定环境适应的结果;它们是发现了一种美好生活的真谛”[5]。费氏主张文化生活的多样性。正因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互相学习,有所发展。当今科学社会,应当鼓励各个学科交叉合作。现代科学应以自由开放性的态度进行探索。“高校航母”浙江大学的办学成功就是一个发扬科学文化多样性的实例。

3 反对科学沙文主义,自由社会中的科学由公众裁定

费氏认为,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已是一种束缚自由的霸权力量,因此,必须把科学与国家、教育分离开来,才能克服科学的沙文主义霸权倾向,以便实现科学与教育的创新。费氏以批判科学著称,他对于科学文化霸权地位的批判是从科学的哲学反思走向社会学维度。他在社会学的立场上指出,科学受到偏爱不是由于它的方法也不是由于它的成果,国家权力赋予科学的优越性,只有科学与国家分离后才能克服科学沙文主义[6]。费氏认为自由社会中的科学由公众裁定,而他倡导的自由社会,实质是一种无政府主义,反规则主义,反理性主义的社会,它没有任何的规则为信条。费氏主张废除科学文化领域的特权,取消科学家的绝对领导权,倡导科学应由外行来领导。费氏批判专家无知的目的是强调对于任何事物都要研究了解之后再作判断。因此,专家的社会地位不应该因科学而高高在上。专家的意见应该服从民主判定。

总结一下费氏的观点就是外行或具有异常背景的科学家推动了科学,在所有的情况下,利用专家,但永远不要信任他们,永远也不要完全依赖专家。在科学界,所有的科学家都是平等的。费氏坚决反对科学沙文主义。

4 结论

费氏哲学有其先进之处,先进在鼓励人们创立生动活泼的科学思维,科学界人人平等。费氏哲学有其极端之处,极端在严重压制理性思想。费氏哲学对科学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辨证地认识费氏的科学思想,把理性与非理性思想结合起来,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习广博的知识,精通自己的学术领域,做一个有创新思想、有所成就的科研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M].周忠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217.

[2] Paul K Feyerabend.Against Method[M].London:NBL,1975:20-269.

[3] 费耶阿本德,陈健,等.告别理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3.

[4] 费耶阿本德,兰征.自由社会中的科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4:129.

化学反应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软硬酸碱理论 中学化学 应用

一、皮尔逊软硬酸碱理论

人类对于酸碱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入的过程,酸碱的概念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其中主要的酸碱理论包括: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布朗斯特―劳里酸碱质子理论、路易斯酸碱电子理论,以及皮尔逊软硬酸碱理论。

1923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G.N.Lewis)提出酸碱电子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称为酸,凡是可以给出电子对的物质称为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形成配位键生成酸碱配合物的过程。电子理论扩大了酸碱的范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的各个领域,不过电子理论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对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弱没有一个系统的标度,对酸碱的反应方向难以判断;
二是它包括的范围过于广泛,使得酸碱的特征不明显。

1963年美国化学家皮尔逊(R.G.Pearson)提出软硬酸碱理论(Hard-Soft Acid-Base ),根据酸碱对外层电子吸引力的强弱,以及极化和变形性的大小,将路易斯酸碱分为三大类:硬、软和交界酸碱(见下表1),并根据大量的实验事实提出“硬亲硬、软亲软、软硬交界就不管”的原理,即HSAB原理。所谓“亲”,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生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
另一是反应的速度。硬酸与硬碱,软酸与软碱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且反应速率较快,反之,形成的化合物较不稳定,且反应速率较慢。交界酸碱不论对象是软还是硬都能起反应,且稳定性差别不大,反应速率适中。

二、软硬酸碱理论的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软硬酸碱理论虽然只是一个经验总结,而不是定量描述,但是它可以对化学中许多现象进行一定的解释,且具有其他酸碱理论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以下是软硬酸碱理论在中学化学中的一些应用。

1.解释自然界中矿物的存在形式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常形成氧化物、氟化物或各类含氧酸岩矿物,如锂辉石(LiAl(SiO))、芒硝(NaSO•10HO)、菱镁矿(MgCO)、萤石(CaF)、重晶石(BaSO)等,这是因为碱金属与碱土金属都是硬酸,而O、F、CO、SiO、SO都是硬碱,符合“硬亲硬”的原理;
IB族与IIB族元素常形成硫化物矿物,如黄铜矿(CuFeS)、闪锌矿(ZnS)、朱砂(HgS),等等,在地球化学中Ⅰ族与Ⅱ族元素也被称为亲硫元素,主要是因为它们是软酸,而S是软碱,符合“软亲软”的缘故。

2.解释化合物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是溶质和溶剂之间发生的酸碱反应。水的酸碱性均较硬,易溶解硬酸与硬碱形成的化合物,而苯属于软碱溶剂更易溶解软酸,如I。在水中,软酸Ag与硬碱F形成的化合物易溶于水,而软酸Ag与软碱Br、I形成的化合物难溶于水,但像LiF那样硬酸与硬碱结合的化合物也是难溶的,这是因为F-与HO相比,F-属于更硬的碱,优先结合硬酸而排挤了HO。

3.判断化合物的稳定性

如不慎将汞洒落在地面上,应尽量回收,并对回收不了的汞用硫粉覆盖加以保护。常温下,汞不与氧气发生反应,汞与氧气的反应只有在大约350℃的温度下才比较明显,但是在大约400℃以上HgO却又分解为单质。汞与硫在常温下却很容易化合,且反应速率较大,形成非常稳定的HgS。这一现象无法用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或者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来解释,而用软硬酸碱理论来判断就较为简单:汞是软酸,氧是硬碱,而硫是软碱,软―软更容易较快的结合行成稳定的化合物。

4.帮助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傅―克烷基化反应用卤代烷直接烷化苯是很困难的,必须加入催化剂,最初使用AlCl,后经证明,许多路易斯酸可以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如BF、FeCl、SnCl等。此类反应用HSAB原则解释为:AlCl为硬酸,易与硬碱Cl结合形成AlCl离子,从而使烷基碳正离子R游离出来,而软酸R容易与软碱苯核结合,从而完成芳烃的烷基化历程。

5.解释重金属使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大量的基团,如氨基酸中的羟基(―OH)和氨基(―NH),很多蛋白质分子中还存在大量的巯基(―SH)。这些基团既有属于硬碱的又有属于软碱的,使得蛋白质分子对重金属离子普遍有很大的亲和力,它们容易结合形成络离子,络离子的形成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从而导致蛋白质变性。

参考文献:

[1]王舜,胡茂林.软硬酸碱理论及其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湖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1999,(S1).

[2]格林伍德.元素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化学反应论文范文第5篇

中文题名

(二号宋体)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题名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为便于数据库收录,尽可能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作者姓名

(小四号仿宋体)

作者单位(包括英文摘要中)

(小五号宋体)

(如果作者为两位以上,之间用","隔开;
如果多个作者为不同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上打上角标以区别,作者通讯地址应为详细的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及邮编和e-mail地址,必须用全称标注,不得简称。在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
作者单位,城市,邮政编码。如作者为两位以上,应指定联系人。)

中图分类号

(图书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论文进行中图分类的。)

中、英文摘要

(五号楷体)

(摘要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传达重要的可检索信息,其主要内容包括被报导的研究项目的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要用英语清楚、简明地写作,内容限制在150~180个英文单词以内。)

关键词(5号楷体)

(关键词是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论文中寻找文献,特别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论文应提供关键词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在审读文献题名、前言、结论、图表,特别是在审读文摘的基础上,选定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项取列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的规范性词(称叙词或主题词)。对于那些反映新技术、新学科而尚未被主题词表录入的新名词术语,可用非规范的自由词标出,但不能把关键词写成是一句内容"全面"的短语。)

正文(5号宋体)

文稿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gb3100-3102)。对外文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及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

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一级标题(小4号黑体)形如1,2,3......;
二级标题(5号黑体)形如:1,1.2,1.3......;
2.1,2.2,2.3,......;
三级标题(5号宋体)形如:1.1.1,1.1.2,1.1.3,......2.1.1,2.1.2,2.1.3,......引言或前言不排序。若论文为基金项目,请在文章首页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1.2.7图表要求

文中的图题、表题应有中英文对照(小5号黑体),并随文出现,图要精选,一般不超过6幅,请看具体要求。若图中有坐标,要求用符号注明坐标所表示的量(斜体),单位(正体)。若有图注,靠近放在图下部。照片应选用反差较大、层次分明、无折痕、无污迹的黑白照片,或提供*.tif格式的电子文档(分辨率不低于600线)。作者应自留底图。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祥见示例)(不划竖线)。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用符号),若单位相同可统一写在表头或表顶线上右侧。若有表注,写在表底线下左侧。表中重复出现的文字,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须全部重复写出。

参考文献(小5号宋体)

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列出的应确实是作者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或协作成果,应征得有关方面同意,以脚注方式顺序表明.参考文献选用顺序编码制,按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每条文献著录项目应齐全.文献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人,后加“等”或“etal”,作者之间用“,”隔开.外文作者或编者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且省略“.”。由于ei信息部进行收录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仅指英文)的录入工作,所以在稿件中参考文献中文期刊论文按中、英两种文字给出(英文参考文献不必给出中文)。

煤化工论文范例欣赏:

煤化工及甲醇生产技术探索

摘要:甲醇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它的用途非常广泛,普遍运用于燃烧材料、合成金属、工程涂料、医学消毒、日常生火等多个方面,在甲醇的制造方面,一般都遵循着煤气化碳――变换气体物质――精细蒸馏三大工序,在化工厂生产活动中一般将生产甲醇的工序称为“工段”。难点在于如何去调控操作所需的参数,本文通过对煤化工作的特性解析来引申出甲醇生产的要点,同时对生产技术进行一个流程上的模拟,更全面地去了解甲醇生产中需要多加注意的关键。

关键词:煤化工;
甲醇;
温度;
化学反应;
化学式

中图分类号:Q946文献标识码:A

1煤气化原理

在甲醇生产的流程中,煤气化是第一步,它是一种化学反应,将气化剂和煤炭资源中的可燃物质放置在一个高位环境下,然后使其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气体。在煤气化工段里使用的气化剂包括水蒸气、氧气等,在加入这些气化剂后,煤炭就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生成所需的气体。煤炭在加入气化剂后,经历了干燥、热裂解等热力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等,这些化学反应的速度取决于煤气化工段中的温度、热压、气化炉质量以及煤炭的种类,以下是煤气化过程中会出现的化学式:

吸收热量:C-H2OCO+H2C+CO22CO

发散热量:C+O2CO2C+12O2CO

变换反应:CO+H2OCO2+H2

从大体上来说,煤气化反应是化学中的强吸热效应,如果以动力和热力的角度来解析这类中和现象,重点在于对温度的把握,温度过高会造成气体流失,温度过低则无法产生完整的化学反应,导致生成的气体数量少、质量差。同时在增压方面应该适当地增加对煤炭的压力值,这样可以使化学反应的速度提高,对甲醇的生产效率起积极作用。

2变换工段

甲醇产品在合成时,一般调整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比例的方法是通过一氧化碳的变换反应来实现的,在甲醇生产的流程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分离都在催化剂的影响下进行,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碳氧分离工序对水蒸气的需求量相当大,水蒸气的生产成本在这道工段中会激增不少,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蒸气,节约生产成本,这将直接考验生产部门的气体生产技术和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变换工段中,煤气化之后的煤气物质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的效果影响到位之后,就可以生成氢与二氧化碳,在此时还会有小部分的一氧化硫转化为氰化硫,此时化学式表现如下:

CO+H2OCO2+H2

这是一个主要反应式,但是在主反应进行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副反应也会产生,生成甲醇的副产品,这些化学反应包括:

2CO+2H2CO2+CH

2COC+CO2

CO+3H2CH4+H2O

CO+H2C+H2O

CO2+4H2CH4+2H2O

CO2+2H2C+2H2O

化学反应在化工产业中要求平衡,在主要变换的化学反应中是一种发散热量反应的类型,这里的化学反应会使煤气化后的温度降低,温度适当降低有利于化学反应的平衡作用,但是如果温度太低,就会导致化学反应时间过长,效率越低,当煤气化工段的生成气体慢慢消耗殆尽时,就会浪费前一道工段的时间和成本,造成浪费。同时,温度还与催化剂的适应性挂钩,如果温度没有调整到位,催化剂的效力就无法发挥到最大值,这就会造成碳氧分离程度不足,必须加大催化剂的剂量,这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3甲醇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1.)气化压力的大小在其他的生产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如果改变气化压力,就会产生非常细微但是关键的变化。通常气压定格在2MPa以上的范围时,在煤气化工段里基本上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如果气压低于2MPa就会使气化炉的气化效果变低。所以,在煤气化工段中,一定要保证气化压力控制在2MPa以上,而且可以视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这样可以增加气体数量,提高生产效率。

2.)氧气与煤量的比例氧煤比例的提高,指的是在煤炭中氧气流量的增多,直观反映为在煤炭高温加热时,煤炭的燃烧反应量明显提升。同时因为氧气流量的增加,使气化炉的温度也得以升高,煤炭的气化反应会更加强烈,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数量会增加不少,但是生成的气化产物中,二氧化碳和水分的含量占了很大比例,而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含量会变少,所以,如果不仔细控制氧煤比例,就会使气化炉中的气化反应过强而导致生产甲醇所需的气体成分变少。

4甲醇生产工艺模拟

传统的烧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甲醇的需求量,而且单纯的燃烧煤炭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找到新的甲醇提取方法和更快捷有效的甲醇生产技术,在这方面,煤气化生产流程已经被初步运用于各大化工厂中,作为目前提取甲醇的有效方式,煤气化工段还需要更多的模拟和分析来增强其效率,简化其工序。

在模拟中我们假设煤浆和高压后的氧气依照固定比例放置在气化炉中,然后在高温作用下因气温及气压生成各种气体,其中包括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等,其中高压后的氧气进入气化炉可以通过设置烧嘴的中心管道和外环管道,而煤浆可以通过烧嘴的中环管道进入气化炉。在模拟环境下,我们还设置了激冷室,位于气化炉下段,激冷室主要是处理煤炭中的灰份。在煤气化工段进行到末尾后,会残留一些灰份物质,这些物质会在气化炉的高温中熔融,熔渣和热量汇聚,合成了气体,然后结合离开气化炉的燃烧室部分,经由反应室,进入气化炉下段的激冷室。这些气体在激冷室中将被极寒温度降低到200摄氏度左右,熔渣会立即固体化,然后生成大量的水蒸气,经水蒸气饱和后带走了灰份,从激冷室的排出口派排

出。

需要进行变换的水煤气在预热器中加入一部分进行换气和换热步骤,然后进入模拟的变换炉,这部分水煤气在经过煤气化工段后,自身携带了不少的水蒸气,变换炉中的催化剂进行催化作用进行变换反应,在第一部分结束后,另一部分的水煤气也进入变换炉,变换炉这时就会需要新的高温气体,模拟的变换工段里加入了预热装置,提前储存并加热生成高温气体,然后连入变换炉中与另一部分的水煤气进行变换反应,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成功后的气体将进入低压蒸汽室内降温,再次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再喷入冷水来清洗掉气体中的三氢化氮,最后气体进入净化系统,生产气态甲醇。

精馏工段的流程为四塔工作方式,首先甲醇气态材料在预热器中进行高温加热,再传输进预塔中部,在这里去除粗甲醇里的残留溶解气体与二甲醚等,这些属于低沸点物质。在加热后,气体进入冷却器进行气体降温,形成甲醇蒸气后进入预塔的回流管道。甲醇蒸气在经过回流后进入换热器,加热后进入加压塔,甲醇在加压塔中进行冷凝化处理,其中小部分送回加压塔顶部作为回流液。剩余的甲醇气体进入精度甲醇管道,最后由加压塔提供压力与热量,将冷凝的高精度甲醇视需求定制成液态或固态储存,然后将杂质或者甲醇残留物通过排污口排入废水处理器进行净化提取处理。

参考文献:

[1]韩雅楠.煤制甲醇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17):229.

[2]刘喜宏.浅谈煤制甲醇的前景与工艺流程[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0):22.

[3]陈倩,李士雨,李金来.甲醇合成及精馏单元的能效优化[J].化学工程.201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