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五篇】【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3-08-14 18:50:09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用逼真的画面表达,虽不言情但情在境中藏。可是对儿童来说,由于古诗最大的特点是凝练,因此呈现在他们脑海中的画面,色彩不丰富,层次不分明,立体感缺乏。一言概之即单调,自然离“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五篇】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1篇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用逼真的画面表达,虽不言情但情在境中藏。可是对儿童来说,由于古诗最大的特点是凝练,因此呈现在他们脑海中的画面,色彩不丰富,层次不分明,立体感缺乏。一言概之即单调,自然离“逼真”的要求相去甚远。既然显性的画面都谈不上“逼真”,却还要他们硬着头皮去体悟诗歌所蕴含的隐性情感,这对于认知水平尚浅的儿童来说,的确有点勉为其难。如果没有老师的正确引领,久而久之,儿童见到古诗就顿生畏难情绪,何来阅读古典诗词的幸福感?

深 度

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过:“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他的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这话实在很有道理,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异曲同工。观照古诗教学,这份深度就应该来自教师对文本的细读和相关性阅读。

相关性阅读,就是要弄清古诗的写作背景和来龙去脉等等。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阅读完这个写作背景后,我深度梳理出来几个信息:(1)创作该诗正值盛唐;
(2)当时孟浩然四十多岁,李白二十多岁;
(3)李白敬仰孟浩然,孟浩然看重李白的才华,友情建立在才情基础上,彼此格外珍惜,才初次相见就款待并留宿10多天;
(4)再次聚首黄鹤楼距离初次见面一晃5年;
(5)湖北的武昌到江苏的扬州距离有一千二百多里。这5条信息,为这首古诗接下来的解读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细读,就是与文中的字词句交朋友,慢慢品味,细细体会,浸润其中;
细读,要靠老师的一双慧眼去发现、去捕捉。细读《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前两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叙事性的,我的解读充分聚焦在后面两句诗的四个字上:“孤”“影”“尽”“流”。因为从这四个字也能深度梳理出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四个阶段的“景语”:(一)“孤帆”。联系前面梳理出的第一条背景信息,当时正值盛唐,长江上应该是千帆竞发,不可能只有一条船,而李白为什么偏偏只看见一条船呢?答案是他眼里只有孟浩然,他舍不得朋友离开;
(二)“远影”。渐渐的,船帆远远的已经模糊成一个影子,李白还站在岸边,久久地凝视;
(三)“碧空尽”。在公元730年的时候,环境没有遭到污染,碧空的日子能见度是很远的,目之所及的范围是很广的,当时的科技决定了船帆的行走速度不快,“尽”字说明船已经走了好长时间,此时原本就模糊的远影才消失在蓝天的尽头,说明看的时间该有很久了;
(四)“天际流”。一般人送行,送到朋友看不见了,就可以结束了。何况李白已经送到朋友的船都不见了,总该回头了。为什么还要写长江水“天际流”?原来船帆的远影消失后,他还盯着向天边流去的水望着望着,想着想着……

古诗细读至此,我感觉找到了作者的情感脉搏,触摸到了诗人的灵魂,被深深地感染了。但如何引领学生体悟,让他们也捕捉到诗歌最本质的东西呢?

角 度

角度,就是做一次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这首诗。因为这涉及语文教学中很普遍的矛盾,就是古典诗词的历史性和当下儿童的经验距离问题。李白在黄鹤楼送别朋友是很惆怅的。再联系前面梳理出的第四、第五两条背景信息,可知当时交通不便,从武昌到扬州,相隔千里,一路波涛凶险,即使平安到达,再见的机会也是很渺茫的。他们前面两次的见面不也一晃就五年吗?而身处交通信息发达社会的现代儿童,他们游历名胜古迹真是“千里江陵一日还”,很难体会“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怅惘,这便暴露出当代儿童心理和古代诗人的愁思的错位矛盾。找到问题的症结后,我就要充分考虑:如果我是学生,会对什么部分感兴趣?大概会理解到什么程度?然后再去引领学生体悟诗人的内在情感,这才可能贴近学生,直入学生的心灵。

那么上述该用什么角度切入,才能串成一条知识的珍珠项链,从而让认知水平尚浅的“00后”学生体悟出李白内心的“情语”呢?我第三次深度梳理四个“景语”后,发现了“隐藏的那双眼睛”,那是李白送别朋友的一双深情的眼睛。“景语”是写在文字上的,眼睛却是隐藏在文字外的:(一)“孤帆”突出李白只关心朋友的船的那双定格的、静态的眼睛;
(二)“远影”就有一个目光移动的过程感,那就是李白视线的追随,本来近在眼前的船帆渐渐远去,都变成了影子了,眼睛却还看着;
(三)“碧空尽”这里李白的目光更是从追随到固定,就是一直看呀看,看到帆影消失了,还在傻傻地凝望着;
(四)“天际流”也就是说,船帆的那一点远影都消失了,李白还盯着向天边流去的水。照理说,送到朋友的船不见了,已经够深情的了,可是这里李白的那双眼睛还在望哪,孤帆越远越小,越难以辨认,却越是专注,专注到帆影消失还盯着那一片空空的流水。这说明,离别的忧愁使他痴了、呆了。

通过解读这双隐藏在诗中的眼睛,不难看出诗句动人的不仅仅是语言之内的景,景之外的目光更是从追随到固定到痴呆,这个过程蕴含的就是朋友真情,这样的景语才是深邃的情语。不从字面上把字面以外的目光还原出来,谈什么“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空中楼阁。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接受美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意象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174-03

李白诗歌英译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此后诸多传教士、外交官、汉学家、诗人、学者都翻译过李白诗歌,如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弗莱彻(William J.B. Fletcher)、小x薰良(Shigeyoshi Obata)、许渊冲等等。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艺术特点,甚至被认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另一个是声律)”[1]。“意象是诗词性质的集中体现,离开意象,诗歌的特性就丧失殆尽”[2]。由于意象具有形象性、非独立性、多义性、文化性、象征性等特点,意象翻译在文学翻译中尤为困难。本文拟选取李白著名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5个英译本为个案,从接受美学视角,对翻译过程中的意象再现进行评析。

一、接受美学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联邦德国,主要创始人为康士坦茨学派的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接受美学最主要的理论渊源是哲学阐释学和现象学美学,同时也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社会学、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美学、萨特的存在主义等理论中汲取了营养。

与以往文艺文学理论只认同读者对作品的被动接受不同,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作者-作品-读者关系中,并“不是单纯做出反应的环节,他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3]。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4]。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只是作者所赋予或作品所包含的,而是也包括读者所理解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在读者的阅读中才逐步得到实现。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既定的客观存在,也并非对所有时代所有读者都完全一样。

姚斯在哲学阐释学“前结构”“前理解”“偏见”“效果历史”等概念范畴的基础上,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个概念。期待视野指读者在接受一部作品前由其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一种审美期待。姚斯认为,每个读者都带着已有的期待视野开始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改变或实现这些期待,与文学本文的历史视野达到某种程度的视域融合。文学接受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建立、改变、再建立期待视野的过程。伊瑟尔借鉴现象学“图式结构”“具体化”“重建”等理论,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召唤性。伊瑟尔认为,文学本文只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图式化框架,这个框架在各个层次都留有空白和未定性,留待读者去确定、填充,也即具体化。这种留有空白和未定性的图式框架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它们使读者得以“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5]。

接受美学因其在文学作品的概念、读者的作用、读者的地位等方面的新见解开拓文学研究的新时代,同时也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审视视角。首先,在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之后,译界对翻译活动的本质有了重新认识。“翻译活动不再被看做是一种孤立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6]吕俊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实质上是一种对话的参与”[7],译者经历的两次视域融合,实际是两次对话,即译者与原文的对话、译者与译文读者的对话。其次,与读者地位的提升相应,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重视。再次,接受理论为译文的多样性提供了依据。需要指出的是,译者主体性和译文多样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居于翻译活动主宰地位,可以随心所欲。译者一方面受制于原语文本及其背后的作者,“原文文本对译者有一定的制约性,有被决定了的性质,它不是可以被随意解释的”[8],另一方面还受制于目的语读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译本的多样性始终被限制于一定范围之内。超过这一范围,翻译便不再称之为翻译。”[9]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意象翻译评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于玄宗开元十六年,即公元728年(一说作于开元十三年)。该诗是李白颇具代表性的一首七绝,古往今来,备受推崇,明人陈继儒曾誉之为“送别诗之祖”。诗中意象丰富,黄鹤楼、烟花、扬州、孤帆、远影、碧空、长江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动态画面。表面看来该诗句句写景,实际却句句抒情,情景交融,引发读者无尽想象,生成诗歌隽永意境。

原诗及5首译诗①如下:

(一) “黄鹤楼”意象

黄鹤楼故址位于今湖北武汉蛇山黄鹤矶头,为古代名胜之一。相传仙人子安曾乘鹤到此。诗人首句用之,给了孟浩然此番出游一个很高的起点。孟此去扬州,仿佛也像仙人般自由洒脱。Paul Kroll的译文(下称克译)把“黄鹤楼”译为“Yellow Crane Terrace”, John Turner的译文(下称特译)译为“Brown Crane Tower”,其余3位译者的译文(下分别称许译、孙译、杨译)则译作“Yellow Crane Tower”。经查,“terrace”有台地、台阶、梯田、排房等意,却并无塔、楼之意。也许是因为译者并未见过黄鹤楼,对该楼的形状不甚了解,才有此误译。而“Brown”是棕色或褐色,并非黄色。诚然,从外立面颜色来看,黄鹤楼确实有点棕褐色。但此黄非彼黄也,黄鹤楼的“黄”并非指塔楼颜色,而是与“鹤”组成“黄鹤”这一有特殊含义的名词,所以译者的理解有失偏颇了。此二误译可视作译者期待视野的消极影响。

(二)“扬州”意象

唐玄宗时广陵郡又称扬州,因此标题中的广陵和第二句诗中的扬州,指的是同一地点。作为历代文人墨客憧憬之江南名都的扬州,在本诗中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地名,更是一个带有浓厚文化意味的意象。标题中的“广陵”,许译和杨译选择了省译;
克译和特译选择了音译:Kuangling;
孙译亦是音译:Guangling,但加注解释了广陵这个地名所指地域范围的历史沿革。第二句诗中的“扬州”,克译、杨译皆为音译:Yang-chou/Yangzhou;
特译省译;
许译River Town,孙译thickly-peopled Yangzhou。笔者认为,杨译和孙译各有千秋,其他译文则略显不足。原语读者都知道广陵和扬州实是同一城市的不同叫法,但对于不知情的目的语读者来说,看到题中的Guangling和文中的Yangzhou,他们可能会困惑孟浩然到底是去哪里。所以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前理解,且避免标题冗长,可以像杨译那样,省略标题中的广陵,只翻译第二句诗中的扬州。又或像孙译那样,两种称呼都译,但对其中之一文后加注,表明两者为同一地点。扬州在唐代是两京之外最繁华的都市,时称“扬一益二”,意即扬州第一,成都第二。提到扬州,可能大家脑子里都会浮现出一副繁华景象,但到底如何繁华,建筑、交通、生活等等场景是什么样子,又会因人而异。因此扬州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该诗的一个空白和未定性。克译、特译、杨译都保留了这一空白,只是音译,未加任何注释;
孙译做了具体化,“thickly peopled”就是译者的填充,是译者期待视野和诗歌空白对话后的结果。这样做有利有弊,益处是一定程度上传递了扬州的特点;
弊端是将扬州的特点局限了,使译文读者只知其人口稠密,不解其风景秀丽风情旖旎。这样一来,空白过于确定,译文读者的想象空间受限。如果说孙译留给读者的空白过小,许译的空白则过大,大到有点脱离原诗。也许是践行“浅化”策略,许译的扬州叫River Town,尽管是大写,读者也很难把它和扬州联系起来,恐怕只能根据扬州曾称“江都”而略猜一二了。

(三)“烟花三月”意象

三月本只是表示月份的专有名词,无关情感,但因“烟花”二字,这个时间一下生动起来,“烟花三月下扬州”也因此被赞为“千古丽句”。也因为“烟花”二字,三月不宜再理解为确切月份,更宜理解为春天这个季节。此二字可算该诗最大的意义未定点,自诞生以来,已有多种阐释。尽管各种阐释都认为它是形容春景,但“烟”字作何解并无定论。且举三解为证:“指春天笼罩在蒙蒙雾气中的绮丽景色”[10];
“形容柳如烟、花似景的春色”[11];
“形容阳春的妍丽景色”[12]。5位译者在这个问题上也是见仁见智。克译:Among misty blossoms of the third month;
特译:’Mid April mists and blossoms;
许译:while willow-down and flowers reign;
孙译:In this flowery April clime;
杨译:In the mist and flowers of spring。“烟”在该诗中是一种比喻,是虚笔,只是交代当时的季节及其美景――柳如烟、花似锦的春天。如果译为“in/among/mid the mist”,就坐实了。假设黄鹤楼和江面真的雾气朦胧,诗人如何能目送孤帆直至影远,又何来碧空。就融合原诗视域、再现原诗意境而言,许译甚好,但前提是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一来中国诗词历来有柳如烟的比喻,willow-down巧妙暗含了原诗的“烟”字;
二来垂柳和繁花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春天的象征,译文既交代时间,又避开“三月”“四月”之争,保留了原诗的朦胧含蓄美。此外reign一词与上句尾词Crane押韵,为译文的音美增色不少。可惜,对于不谙中国文化的目的语读者来说,willow down带来的效果就要打折扣了。中国人见垂柳而知春天,但在英语文化中垂柳并没有这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因此很难达到相似反应。

(四)意象群:“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

这几个意象是本诗中最重要的意象群。所谓意象群,就是指“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当主体将若干意象表示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画面或动作并传达出内心的情义层次时,就构成了意象群。意象群的组合,构成了诗词的意象系统,形成意境”[13]。钱钟书先生说:“夫言情写景,贵有余不尽。然所谓有余不尽,如万绿丛中之着点红,作者举一隅而读者以三隅反,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无限在。”[14]这与接受美学的观点不谋而合。伊瑟尔认为,正是在一部作品的意义空白中,隐藏着作品效果的潜能。“一部作品的未定性与空白太少或根本没有,就不能称为好的艺术作品,甚至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15]文学本文的召唤结构就好比那着点红的万绿丛,有余而不尽,给予读者能动反思和审美想象的余地,让读者得以举一反三去寻找那无限姹紫嫣红,也即深入参与作品潜在意义的实现。以本诗为例,古今中外的读者从本诗的景中就阐释出了不同的情:与所敬爱的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对扬州的歆羡之情、对不能同行的惋惜之情等等。

这两句诗的5译文中,许译一减二增,可谓独树一帜。一减是指“孤”字省译,二增是指在天空前增译“无边无际”,在河水前增译“无穷无尽”。去lonely或solitary而添boundless和endless,再加上独一无二的rolling,译文离愁别绪减弱,豪迈气概增强,倒也符合李白诗歌激情饱满、境界开阔的特点。只是两处增译略有过度具体化之嫌,限制了读者对“碧空”和流向天际的“长江”的想象。去掉这两个词,译文并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情况下,译者填补空白或具体化未定性,会破坏原诗的含蓄和模糊美。

这一组意象群中,5译文差异最大的要数“长江”。克译、孙译:Long River;
特译、许译:River;
杨译:great river。细品原诗,“长江”确实既可以像克译和孙译那样作专有名词来译,特指长江,因为诗人告别的地点真真实实的就在长江边,也可浅化为像杨译那样的普通名词或许译那样某一条江的名字,因为诗人寄情于景的是江水,长江换成其它江河,比如湘江,比如珠江,诗人寄托的情感是一样的,情景交融的境界依然存在。

虽然5种译文在再现意象群时采用的词汇、句式、诗行、韵律不尽相同,但都传递出与原诗相近的景和情。究其原因,是因为译者力求接近原诗和诗人的历史视野,充分理解原诗,正确传达了原诗的图式框架。

接受美学因其对读者作用的肯定、对读者地位的重视、对文学作品意义的开放性态度,对文学翻译具有很大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翻译究其实质是一种对话和交流,翻译过程就是两次对话―原文与译者、译文与读者之间的对话。意象是构建中国古典诗歌审美空间的重要手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意象丰富,情景交融,意境隽永。通过对该诗5个英译本中意象翻译的探讨,本文得出一些启示:其一,翻译诗歌意象时,译者受个人审美趣味、审美经验、审美能力、所处历史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难免对意象意义、价值做出不完全一致的理解和阐释。其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尊重原文和原语文化,以原文为据,又要考虑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水平,采取适当翻译策略,使译文得到更好接受,唤起目的语读者与原语读者类似反应。

注 释:

①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70;
孙大雨.英译唐诗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01;
徐静.唐诗英译的意象图式概念识解运作.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49.

参考文献:

〔1〕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秦皇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3.

〔2〕〔13〕朱晓慧.诗学视野中的宋词意象[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37,26.

〔3〕〔4〕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63,64.

〔5〕〔15〕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43,44.

〔6〕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90.

〔7〕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76.

〔8〕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67.

〔9〕胡开宝,胡世荣.论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中国翻译,2006,(3):11.

〔10〕傅德岷,卢晋.唐诗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38.

〔11〕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395.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3篇

一.知作者,明主题。

中华诗歌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明确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并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如我校2011年三模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请简要评价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面对这样的问题,只要学生对陆游的生平遭遇有一定的了解,再根据其它信息,应该不难得出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二.析意象,品意境。

所谓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事物形象,是诗人思想感情显现的载体,古诗中,形象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事物。

意境是意象的艺术组合,它是诗人苦心孤诣创造的虚实相生的艺术空间,具有画意性、音乐性和超越性。要理解诗歌,就得仔细体味诗词中的意象,借助想象和联想,走进诗人所创造的意境,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怀。如08年扬州中考卷第10题:

阅读李白的两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⑴“杨花”与“烟花”都与杨柳有关,“杨花”能唤起读者对王昌龄 的联想;
“烟花”能表现扬州阳春三月 的情景。

回答此类问题,学生只需根据平时对“杨花”和“烟花”这一意象的积累,体会“孤帆”“碧空尽”,“长江天际流”这些意象所创造的意境,稍作思考,即可作答。

三.抓诗眼,读诗题。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抓住了诗歌的主题。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一场春雨的喜悦之情;
宋之问《渡汉江》中有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怯”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由贬所还归家乡,既渴望了解家中近况,又害怕听到家中近况的矛盾心情。

诗歌阅读中,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诗题,诗题往往体现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趣、手法等。如杜牧《山行》,表明作者是山中行走所见之景,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从题目中即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再如2011年南京中考卷《金陵酒肆留别》中,“留别”二字一看即知这是一首赠友送别诗,而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念。

四.品诗注,看题干。

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命题人所给的补注,可能是对作者写这首诗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能是诗中难读字句的解释,还可能是诗中涉及的典故等,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切不可轻易放过。如2011年泰州中考卷第7题: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7.⑴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
, 。

⑵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于命题人给出的注释,我们不应轻易放过,因为它是诠释这首诗的必要知识,题目中给出的注释对学生回答第三题,帮助很大。这就要求教者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学会细细品味诗注。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4篇

2009年9月28日,日本共同社与中国新闻社先后报道家在大连的蒙古族女性乌云其其格(80岁,自称是成吉思汗第34代后裔)透露“成吉思汗墓地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后,无论学界,还是网络,没有动静,都在沉默!

2009年10月15日,中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龙门石窟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人称中国佛教考古界“四大天王”之一的温玉成教授第一个站出来从学术上给出了成吉思汗陵墓为什么可能在川西的理由。

2011年4月29日至5月1日,温玉成教授和成都考古院研究员张雪芬到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考察成吉思汗陵墓之谜。甘孜报记者全程采访了考察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温玉成教授向笔者透露了成吉思汗陵墓为什么可能在甘孜州丹巴县境内的种种迹象和考古成果。

世界许多考古专家寻找成吉思汗陵墓780多年,最终结果一无所获

有秘密,就有人探秘。探之不得,穷追不舍。除了部分专家学者“纸上谈兵”、争辩不休外,还有许多人不远千里进行实地探寻。据说,在最近200年就有100多个考察队,四处搜寻成吉思汗陵墓之谜。就是最近20年间,这种探寻活动仍未停止,而且有不断升温的趋势。有些国家、有些机构甚至不惜投人、动用精密仪器、调动各种手段。但都一无所获,空手而归。

1939年6月,鄂尔多斯蒙古王、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尔札部(1873-1945)为避免亲日派德王,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主席将成陵移往呼和浩特,经中央批准“迁陵”于西安。路过延安时,1万多人迎送,当时和中央代表谢觉哉,八路军代表滕代远,中联部长王若飞献了花圈。政府派特工,一路追随。1939年6月8日,中统局第一组向重庆行政院蒙藏委员会吴忠信报告。自榆林电告:“查成吉思汗之遗骸在外蒙,葬处无人确知。此次所移者仅为蒙古包既幌幡及一银箱,银箱里一黄锻包袱,袱内数寸大小之方式木盒。盒内何物,无有知情。此外无它物。”

一次机缘巧合,让温教授走上了破解“成吉思汗陵墓之谜”的学术之路。

温玉成教授,原本无关成为成吉思汗陵墓之谜破解的学术课题,但一次机缘巧合,让他走上了破解成吉思汗陵墓之谜的学术之路。

“2010年9月23日,从北京飞往内蒙古呼伦贝尔,次日乘车5个小时,赶往鄂伦春旗,应邀考察嘎仙洞。

“9月25日晚,呼伦贝尔市委统战部部长孟松林前往宾馆探望温先生。谈话间,孟先生说及成吉思汗陵可能在四川大金川、小金川之间。孟先生不但是位官员,也是一位蒙古学学者,著有《成吉思汗与蒙古高原》等。为破解成吉思汗陵墓之谜,他先后31次前往蒙古国,至于在内蒙古寻访,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但是,一无所获,陵墓之谜始终不得破解。一次,他从家住大连的一位厨师那儿听说成吉思汗葬在四川――这位厨师收藏的几件蒙古文物,正在呼伦贝尔博物馆展览。孟先生说,关于成吉思汗陵在四川,这位厨师说了很多的东西,他文化程度不高,就是编故事,也不至于说到川西去,不可能编得这么圆融,无懈可击。孟先生问我四川方面是否有熟人能给个方便?若有,可一同实地考察。不然,在茫茫大山中寻访成吉思汗陵,语言不通,你我倘无向导,心有余而力实不逮也。”

温玉成教授从文献与考古中推理分析,成吉思汗陵墓可能在川西丹巴。温教授回到北京后,查阅了大量相关史料、资料,分析成吉思汗的作战路线和作战策略

温玉成教授在查阅文献时有重要发现,《元史》记载:1227年7月己丑日,崩于萨里川哈老徒(哈老图)之行宫,寿六十六,葬起辇谷。而《蒙古黄金史纲》记载:1227年,六十七岁,7月12日宾天。在汗的大地,修筑了永世坚固的八白室(今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镇成吉思汗陵)。后葬不而罕・合勒敦山(在蒙古乌兰巴托东北约]80公里处,东经109°北纬49°)。《草原帝国》记载:1227年8月18日,在平凉以西地区去世,终年60岁,遗体葬不而罕・合勒敦山。史书记载一片混乱,温玉成教授感到有些困惑。

“萨里川定位南辕北辙,凡此等等,导致成吉思汗陵墓疑案悬而难决。萨里川倘若在蒙古,成吉思汗驾崩于此,他的灵车,怎么可能北行而走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镇,即现在的成吉思汗陵?”温玉成先生说。

又查阅《宋史》发现,成吉思汗6月驻军清水后,蒙古军(北兵)左右两军南下激战正酣,成吉思汗难道会在清水“避暑养病”?!

温玉成教授说:“从农历6月到公历8月18日,一个多月之间,成吉思汗真的在清水‘避暑养病’,真的就没有干些什么吗?”

查阅有关元史资料,确实到农历6月为止,没有了下一步的信息。现在大多数“专家”,研究元史的,不怎么倚重宋史,研究宋史的,不怎么倚重元史,即使宋史说了元史的事儿,也不怎么当回事儿。

从《宋史》曹友闻、高稼、陈寅等传记中,温玉成教授理出农历6月至公历8月18日蒙古军左、右两军南下作战之路线图(见P79页图)――左路军(东路军):清水――凤州――河池――略阳(沔州)――大安军――广元(利州)――剑门关;

右路军(西路军):清水――天水军――西和――武都。

在西和,右路军分军进击略阳,与左路军会合,一路南下作战,声势浩然,与宋军激战酣然;

右路军剩余部队自西和南下,《宋史》言及其“逼近武都”之后,这支部队竟然就此悄然消失,无影无踪了!

左路军激战正酣,右路军为什么悄然蒸发?温玉成教授给出了“大胆猜想”中的右路军“消遁”路线图:武都――文县――南坪(九寨沟)――忒刺(松潘)――黑水;
黑水分军,一路至马尔康――大金川――丹巴,一路至小金川至丹巴,丹巴合军,也许继续前行了一段路程(见图中虚线部分)。温教授说:“我在丹巴考察时也得到证实,当地一位活佛透露,曾经老人们讲,蒙古骑兵路过嘉绒的故事,也给当地流下蒙古后裔的很多故事。”

温玉成教授推理分析,如果从成吉思汗进驻清水至他驾崩,这段时间以30天计算的话,日行军约为39公里;
若以40天计算,日行军约为29.5公里。前面作战,可能慢一些。无论怎么说,蒙古骑兵以这样的速度进发,是不在话下的。

蒙古军为什么去川西,去丹巴?去丹巴干什么

温玉成教授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蒙古军的惯用战略,灭金国,也是沿着伏牛山南下,到今日禹州与金兵展开决定性的三峰山之战,而后拿下都城开封的;
灭南宋,也是绕道西边,先进行了具有决定性的襄阳之战的。成吉思汗要到大渡河去,寻找灭南宋、灭大理之前的大本营。松潘在1253年成为忽必烈征伐大理的三军大本营,当有赖于成吉思汗的这次经营。”左路军激战宋军,无非是掩护成吉思汗率领他的大约1000骑精兵,前往大渡河寻求灭南宋、灭 大理的前哨阵地。何况当时的川西,不是南宋与大理的管辖区域,其尚在分裂之中的吐蕃管辖下,他的行军,可谓如人无人之境。”

“成吉思汗的行军路线,对于步兵来说,行军也许是异常困难的。对于骑兵来说,不过小菜一碟,因为这一线,都是游牧区。不能以‘行路难’考量军事行动。工农红军从这儿走过,成吉思汗的精锐骑兵倘若不能征服川西山川,岂能征服天下?不可小瞧成吉思汗的军事天才与战略胆识,不然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也不会说:‘如果有关战争的记载都从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战斗情况的详细记录,且被保存得很好,那么军人将寻仍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这位令人惊异的领袖的成功,让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黯然失色’。”温教授说。

从当时的形势看,西夏已亡,金已求和,灭在旦夕。大理与南宋,成为成吉思汗的战略重点。作为伟大的战略家的成吉思汗,此时南下川西,到大渡河畔寻找战略大本营,乃是当务之急,亦是英明之举。

成吉思汗死在大小金川,只能安葬在丹巴墨尔多神山周围

蒙古人没有祖陵概念,如果那么多蒙古族帝王都归葬在一起,蔚然成群,不可能到现在连皇陵的影子都找不到。“是故,成吉思汗病死在大小金川,葬在墨尔多神山周围应是可能的。蒙古人认为死就是升天,死者不能打扰,否则不能升天,是故迁葬是不可能的。在大小金川,骑兵易行,灵车难动,而运送成吉思汗金体,按照规制,必须使用灵车与仪仗。在大小金川,这些条件,显然都是不具备的。成吉思汗死在大小金川,只能就地安葬。况且时值夏天,运送尸体出川,难有防腐措施,当不可为。成吉思汗遗嘱与拖雷临时决定,都应为就地安葬。安葬地方按照蒙古习惯,应该葬在风水宝地。而墨尔多是藏区四大神山之一,周围有62座山峰围绕着墨尔多主峰。主峰周围有108个修行迷洞。埋藏在哪个洞里谁知道呢。我们不能不赞叹古人的高明,因为他们埋葬成吉思汗,就是为了不让后人知道。关乎成吉思汗陵,有很多秘密,但是都不能说――这是蒙古族群必须坚守的秘密。”温玉成教授说。

蒙古国前任总统巴格班迪曾云:“根据成吉思汗传授的遗嘱,他的陵墓永远不让活着的人知道。我们应该遵循成吉思汗的遗嘱,不要找它。让它永远成为‘谜’。那些愿意去猜的人,就让他们去猜吧。”

温玉成教授说:“我也曾经为此保守秘密,但是,现在终于有人愿意开口了,似乎不再只是‘猜’了。这倒合乎孔夫子所言的‘礼失而求诸野’,民间会沉淀着惊天绝密,墙总要漏风的。”

温玉成教授分析,依据《元史・祭祀志・国俗旧礼》记载:成吉思汗墓应有如下文物――木棺――整木中间挖成人形、契合为棺,金箍四条固棺;

皮帽、貂皮袄、靴袜、金腰带;
金壶、金瓶、金盏、金款子;
黄金饰鞍辔的马匹(祭祀战马饰黄金鞍辔);

墓穴五里之外有“烧饭”处,埋有祭祀马、羊等。温玉成教授说:“如果丹巴境内发现上述特征的古墓,断定是成吉思汗陵墓。”

“这次甘孜考察找到--~成吉思汗陵墓可能在丹巴的考古证据,为下一步的考察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成吉思汗川西墓地的位置,是乌云其其格从祖辈开始,通过口头传承至今的,家人每4年都会拜祭一次。根据她的描述,民间历史学者滕木其乐去年7月赴当地调查,确认了洞窟的人口。温教授也委托丹巴当地公安和旅游部门打听滕木其乐的消息。但当地住宿登记簿上还没有查到任何线索,也许住民间客栈和老百姓家里。

温教授在丹巴询问到一位名叫兰木克的神秘守山人,家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但他两年前去世了,现在他还有一个哑巴徒弟,温教授怀疑:也许那位是守成吉思汗陵墓的当地人。

温教授在丹巴考察期间,拜访了许多民间老人和高僧大德,分析了地理位置和地名,同时寻找了考古资料,查阅了地方文献。

丹巴考察结束后,温教授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次丹巴考察更进一步验证了我的推理和分析,实地考察时发现了墨尔多与鄂尔多有着某种关联、成吉思汗忌日和当地的节日也有很多巧合之处。同时,丹巴和蒙古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领钦寺找到的八思巴创制的新蒙文写的对联是最有说服力的考古证据之一。当地活佛给我透露的关于发现奇特人骨的说法也很有考古价值。我十分满意这次考察活动,这些考察资料为更进一步确认成吉思汗陵墓在丹巴境内的判断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我期待丹巴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发生更多的奇迹。”

相关链接

对成吉思汗陵墓的历次考察

日本考古队(1906

2002)特别是1989年8月,日本著名考古学家江山波夫作为日本、蒙古考古联合学术调查队队长在古尔班格勒调查成陵。1990年――1993年,耗费1亿美金购买蒙古草原TM卫星图像,还动用航测直升机,将肯特山以东草原做拉网式勘探,深达30m,总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找到了3500座13世纪以前建造的古墓,但没有找到一座皇陵,当然也没找到成吉思汗陵。2004年又派人调查成陵,毫无结果。

美国考古队1995开始,以克拉维兹教授为首,动用遥感卫星及GPS定位系统和更大清晰度卫星图像,详细分析蒙古国东部地区,寻找数年,也是一无所获,最后认为:成吉思汗陵墓应在中国内蒙古地区。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范文第5篇

一、改变从学习开始

(一)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接受新的教学观念,适应“云课堂”的需要

由平板电脑作为载体的“云课堂”究竟可以给教学带来什么,教师们应当如何操作?为了解决这样的疑惑,我们与“云课堂”的接触首先从听讲座开始。如通过聆听英特尔未来教育专家潘思强教授的《“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块》讲座,我们明白“云课堂”的实现可以让以前的“广播式”教学方式走向“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它会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课堂为学生服务,为学习服务。在讲座中得到了专家、教授的传经送宝,我们有了研究的方向,明确了实践的目标。

接着,我们又开始了针对“云课堂”的自主学习,借助网络搜索了大量与“云课堂”有关的视频、教案、论文等资料。其中,上海市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云课堂”,以具体的课堂事例、完整的教案资源和实践反思给我们即将开展的“云课堂”实践探求索带来巨大的启发。

(二)学习是为了更好适应全新的教学设备,促进其功能的发挥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参与了硬件提供商组织的技能培训,教师们对手写、控制、联网等与教学有关的功能进行了强化训练。一些教师在此过程中,通过多次的尝试,得出“托中心,平腰部,左手持,右手写”的最佳教师教学姿态。接着,又不断地与软件提供商就控制平台(优课互联系统)、学习资源(优课电子书)进行了交流研讨,熟悉了在平台基础上的资源开发和运用。有了这样一个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全面了解过程,教师们感到“云课堂”不再像最初那般扑朔迷离。

二、改变从实践着手

(一)从一个教学环节开始实践活动

一个完整的课堂包括很多个细小的环节,教师能成功地把控每一个教学环节就显得至关重要。结合平板电脑所具备的强大图像、视频功能,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易上手程度,我们试着从课堂的游戏环节开始实践。语文作业环节中摘苹果树上的生字,警察追小偷中看拼音选词语等游戏环节都让学生在兴致盎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了知识,熟悉了对平板电脑的操作。当学生课堂纪律、操作规范都能达到课堂教学要求时,教师们又开始摸索预习环节、新授词语环节、新授理解内容环节、作业环节等课堂环节与平板电脑的紧密结合。

在此过程中大家欣喜地发现,预习环节可以采用优课平台的“批注”和“提问”来实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功能,这让以前脱离于教师监管之外的课前预习环节有了技术力量的保障。在新授课堂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系统”分发习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测试,它强大的即时评改功能可以实现教师在课堂里的“一对一批改”,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掌握得更全面。在新授理解环节中教师还借助网络的作用,提供一些有效资源,以“微课程”和“电子资源包”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既拓展了学习空间,又照顾了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

(二)从一门学科开始的实践活动

有了各个教学环节与平板电脑的紧密结合,教师们对“云课堂”的开展便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最初的语文课实践,还仅仅停留在移动电子设备的运用上,这让上语文课的老师常常有了上信息技术课的愧疚感。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老师们欣喜地感受到这种教学方式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创新以及课堂模式的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比如笔者在执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将教送别诗与探究送别文化相整合,在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试图在一堂课中融入这样一个庞大的教学任务是多么困难。如今,在“云课堂”环境下却变成了现实。其次,为突出语文的主题性学习,还可以借助平板电脑强大的摄像、录像和存储功能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自学,这给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作文教学和课前预习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语文课内不同课型的摸索,让“云课堂”变得更具语文味了,教师也开始发自内心地接受这种新型课堂的出现。

(三)组建起一个团队的实践活动

有了语文学科的成功尝试之后,大家组建起了一个“云课堂”教学的研究团队,从一门学科逐渐辐射到多门学科,从一个年级辐射到多个年级。在团队教研中大家分工协作,应用学科老师主要负责研究学科教学的实效性,而信息技术老师则负责软件的开发和网络的保障。一年来“云课堂”研究活动热火朝天,研究成果显著。

比如,语文“云课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创新模式获得专家好评,并被《重庆晚报》以《云课堂这样上课》为题进行专题报道。数学“云课堂”《乘法运算定律》通过课前习题检测、课中“微课”翻转学习,课堂作业“无纸化”模式和课后拓展“游戏闯关”环节,丰富了教师教学手段,提升了学生学习水平。

三、改变带来的影响

(一)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语文学科“学研练”教学模式:这是以“导学案”作为载体,突出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方式是教师通过“互联课堂”分发课前学习任务单,学生通过自学、组学完成学习任务,并在“互联平台”中提出学习中的疑问,再通过全班群学解决疑难,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

数学学科教学模式:

一是“分层教学――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在课前将学习中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学生在课堂里通过反复观看获取知识,再辅以习题加以巩固提升。

二是“挑战闯关”教学模式。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课前设计不同“星级”的数学练习题,学生根据自身学力水平自主选择不同星级的习题,借助“互联系统”实现当堂测评的功能。

因实践时间较短,学科的推广现只限制在语文和数学学科,但经过团队的研究,即将迈向实验前台的英语学科也将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英语学科“一对一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方式是利用人手一台的平板电脑,让学生借助课文朗读资料学习单词句子,在情境表演中增强英语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这些教学模式的创立,开辟了“云课堂”研究的新局面,对减轻教师负担,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1.充分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云课堂”“一对一”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学习,自主选择不同学力的习题作答;课前可以通过网络、电子资源包等工具搜寻学习资料;课后可以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根据当堂测评了解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也能通过“教师学习资源”和“微课”的反复学习,扎实学习,还能通过游戏有兴趣地学习。“云课堂”的出现犹如一缕春风,唤醒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意识,真正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2.走向以“学习所需”为主的合作学习

“云课堂”模式下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习所需”而形成的合作学习。学生在“云课堂”下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优课平台自主组合课前讨论小组。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在课堂上随机自主形成小组。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中体验送别文化时,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因为兴趣点相同,所以探究点呈现出层层递进的状态,学生在展演时就体现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