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一段话【五篇】(完整文档)

发布时间:2023-08-14 18:50:13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1、走过了春天,渡过了夏天,步履不知不觉的就踏入了秋的地界。清晨,与往常一样来到小区不远的公园进行晨练,驻足眼望,公园内霎时变得色彩纷呈起来,经过一夜秋雨洗礼后,这里的空气更显凉爽。秋风吹过,缤纷的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秋天一段话【五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描写秋天一段话【五篇】

描写秋天的一段话范文第1篇

1、走过了春天,渡过了夏天,步履不知不觉的就踏入了秋的地界。清晨,与往常一样来到小区不远的公园进行晨练,驻足眼望,公园内霎时变得色彩纷呈起来,经过一夜秋雨洗礼后,这里的空气更显凉爽。秋风吹过,缤纷的落叶再也不留恋树枝的缠绵,把对根的情谊都化作了泥土的芬芳。漫步在小径的我思绪万千,只有用自己的心境去品味秋天不同的感受。

2、看那果园里啊,鲜红的西红柿一排一排站立。紫色的葡萄在阳光下歌唱。绿色的梨子挂满枝头。果子成熟了,果园丰收的繁忙。硕果累累的秋天透着丰收的喜悦,秋天五彩缤纷的景象。瓜果飘香的秋天更加美丽。

3、金秋的十月,秋风阵阵吹拂,树上的叶子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变得枯黄。飒飒秋风摇曳着它们那青黄斑驳得叶子,红火绿过了的叶子,开始悄悄地、片片地飘落在地上……

4、秋天到了,秋天像一幅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图画,有红彤彤的苹果,有黄澄澄的稻子,有白绒绒的棉花……

5、秋天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红色、黄色、绿色,田里的禾苗有些淡淡的黄色,树木绿的更深沉。秋雨落下,一丝凉意。秋天的花草绽放,写下大自然的美丽。秋天的花草歌唱,歌唱大自然的灵性与美丽。

6、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鲜艳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经过几场秋雨的洗刷,秋天的天空格外的晴朗蔚蓝,白天,白云在阳光中泛着银色的灿烂的光,到了傍晚,整个天际被夕阳染上绚烂的色彩,偶尔有几只鸟盘旋飞过,像一幅大师的油画,让人产生无尽想象。夜晚,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使人神清气爽。

7、送走炎炎夏日,迎来了清凉的秋天。那间或闷热火辣的天气也许是对夏天的怀念,也许是对秋天的欢迎;
“秋老虎”是夏的余威,也是秋的序曲。在热情的送别与挽留、真诚的期待和欢迎中,完成了季节的交替,又开始了一个沉静而充实的季节。

8、秋天是大自然色调的真实展现,清新淡雅,果实成熟,金色的稻田。红色的枫叶,丰收的背后,体会到艰辛和汗水,使得这个季节更有韵味。

9、秋天是个缠绵的季节。它不像春天那样百花争艳,芳香怡人;
也不像夏天那样有那么多的小生灵在歌唱;
也没有冬天洁白雪花那么美丽。可是,它在我心中却是永远最美丽的。你看,秋雨吹打下的树叶漫漫的飘落下来,象铺满了金色地毯一样,走在上面软绵绵的,顿时,全身荡漾起一片浓浓的柔情,就会感觉到一种会心的欢畅。

10、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的天很高很蓝。秋天的天空很高,很蓝。阳光没有夏天那么酷热,没有冬天那么寒冷。望着秋天的天,宽阔舒畅。满是自然,满是美丽。秋天的天,广阔的胸怀,让人暂时忘记平日的忙碌,忘记日常的琐事。或是天空的胸怀,可以感动你,让人的心胸变得更宽广。如秋天的天空。

11、落叶凋零,枯枝败柳,一阵凉风吹走了最后一片叶子;
虫蚁也做好了入冬的准备,正高声高唱着对来年春天的向往;
蟋蟀弹琴,螳螂伴舞,为入冬后的沉寂作最后的渲染;
唯有常青树依然焕发着它的风采,在这万叶凋零之时彰显出它独特的魅力,落叶归根却也生机盎然的秋天。

12、秋风吹过,秋叶纷纷,叶子一片一片飘落在地上,带着秋天独有的魅力。渲染着大地的金黄。清凉的空气,金黄色的树叶,这是秋天独有的景色。秋天是沉甸甸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写着收获,秋天,写着相思。秋雨缠绵,秋雨总是在悄悄中来临。滋润着大地,轻轻地庭院,柔柔的树叶。轻轻地敲打着窗户,茶香悠远,多情而婉约。秋雨又是温情而有韵味的,秋雨中空气的味道,淹没了城市的喧嚣。秋风感动,秋雨敲打着落叶。

13、秋天的风轻轻的抚摸太阳时,风随风充满芳香。秋天的风,熏香四溢,丰富的沁香,抬头望着天空,晴朗了许多,云彩白白,衬托了蓝色晶莹。娴静,轻盈,秋天的阳光里,和秋风一起飞翔。湖水丝丝涟漪,又见清风。捡起一片树叶,心中的一切负担压力随风而去,随风飘散,满是轻松,满是诗意。晶莹的水珠,青青的草地,空气也是爽凉和舒畅的。在秋天的风中,你会不知不觉如醉,思绪随风飘啊飘,飘向了金灿灿的天地,飘向了美丽的山林,蓝色的大海,壮观的瀑布,美丽的城市。成熟又绚丽的风,洒在大地。()

14、有人说,秋天是寂寥和凄凉的。也有人说,秋天是一种美丽和希望。秋天,这个季节,我们更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懂得了更高层次的责任和美丽。这种美丽不是表面的,不是外表的,这种美丽是庄稼地里沉甸甸的收获,是满枝头挂满的果实,还有经历了风雨后满园盛开的花朵。

15、秋天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人们在欣赏了春的激情,夏的狂热之后,秋天表现出了它特有的稳健与厚重。在我的记忆里,秋天是农民最忙的季节,每到秋天走近田间地头,看见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高梁、玉米、谷穗在阳光下摇曳,散发出金黄色的色彩时,那些辛劳一年的农民变露出了笑脸。他们的笑脸和秋的收获至今留在了我的记忆中……人生的秋天,也同样充满着成熟的韵味,秋天里,我们尽情收获着在春天的沃土里播种的希望。

16、秋天更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它不但天高气爽,风光无限,也是多少诗人吟诵和向往的季节。“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桔绿时,”这是苏东坡对秋韵的最好描述。朋友抽个空闲,带上家人,约上朋友,走进自然,走进秋天,去欣赏祖国的湖光山色,去接受大自然秋的陶冶吧!

17、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18、来到田野上,眼前立刻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金色的水稻映入眼帘,水稻上结满了果实,沉甸甸的都把水稻压弯了。一阵微风吹过,金色的水稻随风摆动,犹如金色的海洋,今年的收成一定很好。

描写秋天的一段话范文第2篇

2、秋天是大自然色调的真实展现,清新淡雅,果实成熟,金色的稻田。红色的枫叶,丰收的背后,体会到艰辛和汗水,使得这个季节更有韵味。

3、来到田野上,眼前立刻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金色的水稻映入眼帘,水稻上结满了果实,沉甸甸的都把水稻压弯了。一阵微风吹过,金色的水稻随风摆动,犹如金色的海洋,今年的收成一定很好。

4、落叶凋零,枯枝败柳,一阵凉风吹走了最后一片叶子;
虫蚁也做好了入冬的准备,正高声高唱着对来年春天的向往;
蟋蟀弹琴,螳螂伴舞,为入冬后的沉寂作最后的渲染;
唯有常青树依然焕发着它的风采,在这万叶凋零之时彰显出它独特的魅力,落叶归根却也生机盎然的秋天。

5、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鲜艳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经过几场秋雨的洗刷,秋天的天空格外的晴朗蔚蓝,白天,白云在阳光中泛着银色的灿烂的光,到了傍晚,整个天际被夕阳染上绚烂的色彩,偶尔有几只鸟盘旋飞过,像一幅大师的油画,让人产生无尽想象。夜晚,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使人神清气爽。

6、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的天很高很蓝。秋天的天空很高,很蓝。阳光没有夏天那么酷热,没有冬天那么寒冷。望着秋天的天,宽阔舒畅。满是自然,满是美丽。秋天的天,广阔的胸怀,让人暂时忘记平日的忙碌,忘记日常的琐事。或是天空的胸怀,可以感动你,让人的心胸变得更宽广。如秋天的天空。

7、有人说,秋天是寂寥和凄凉的。也有人说,秋天是一种美丽和希望。秋天,这个季节,我们更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懂得了更高层次的责任和美丽。这种美丽不是表面的,不是外表的,这种美丽是庄稼地里沉甸甸的收获,是满枝头挂满的果实,还有经历了风雨后满园盛开的花朵。

8、秋风拂过面颊,但见柳枝也随着微风轻盈起舞,高高的柳树对面有几株山楂树围成一圈,和柳树比起来越发显得低矮了,树上的山楂果实一个个、一串串被秋风吹红了脸;
还有园中的白果树、青色的杏桃树、葱绿的松柏都已结满了果实,在青涩与熟透中就有的被风吹落在地上,你只要弯下腰都可以在树下随手捡到它们的落果……

9、看那果园里啊,鲜红的西红柿一排一排站立。紫色的葡萄在阳光下歌唱。绿色的梨子挂满枝头。果子成熟了,果园丰收的繁忙。硕果累累的秋天透着丰收的喜悦,秋天五彩缤纷的景象。瓜果飘香的秋天更加美丽。

10、秋风吹过,秋叶纷纷,叶子一片一片飘落在地上,带着秋天独有的魅力。渲染着大地的金黄。清凉的空气,金黄色的树叶,这是秋天独有的景色。秋天是沉甸甸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写着收获,秋天,写着相思。秋雨缠绵,秋雨总是在悄悄中来临。滋润着大地,轻轻地庭院,柔柔的树叶。轻轻地敲打着窗户,茶香悠远,多情而婉约。秋雨又是温情而有韵味的,秋雨中空气的味道,淹没了城市的喧嚣。秋风感动,秋雨敲打着落叶。

11、秋天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人们在欣赏了春的激情,夏的狂热之后,秋天表现出了它特有的稳健与厚重。在我的记忆里,秋天是农民最忙的季节,每到秋天走近田间地头,看见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高梁、玉米、谷穗在阳光下摇曳,散发出金黄色的色彩时,那些辛劳一年的农民变露出了笑脸。他们的笑脸和秋的收获至今留在了我的记忆中……。人生的秋天,也同样充满着成熟的韵味,秋天里,我们尽情收获着在春天的沃土里播种的希望。

12、送走炎炎夏日,迎来了清凉的秋天。那间或闷热火辣的天气也许是对夏天的怀念,也许是对秋天的欢迎;
“秋老虎”是夏的余威,也是秋的序曲。在热情的送别与挽留、真诚的期待和欢迎中,完成了季节的交替,又开始了一个沉静而充实的季节。

13、秋天到了,秋天像一幅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图画,有红彤彤的苹果,有黄澄澄的稻子,有白绒绒的棉花……

14、秋天的风轻轻的抚摸太阳时,风随风充满芳香。秋天的风,熏香四溢,丰富的沁香,抬头望着天空,晴朗了许多,云彩白白,衬托了蓝色晶莹。娴静,轻盈,秋天的阳光里,和秋风一起飞翔。湖水丝丝涟漪,又见清风。捡起一片树叶,心中的一切负担压力随风而去,随风飘散,满是轻松,满是诗意。晶莹的水珠,青青的草地,空气也是爽凉和舒畅的。在秋天的风中,你会不知不觉如醉,思绪随风飘啊飘,飘向了金灿灿的天地,飘向了美丽的山林,蓝色的大海,壮观的瀑布,美丽的城市。成熟又绚丽的风,洒在大地。

15、走过了春天,渡过了夏天,步履不知不觉的就踏入了秋的地界。清晨,与往常一样来到小区不远的公园进行晨练,驻足眼望,公园内霎时变得色彩纷呈起来,经过一夜秋雨洗礼后,这里的空气更显凉爽。秋风吹过,缤纷的落叶再也不留恋树枝的缠绵,把对根的情谊都化作了泥土的芬芳。漫步在小径的我思绪万千,只有用自己的心境去品味秋天不同的感受。

16、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17、秋天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红色、黄色、绿色,田里的禾苗有些淡淡的黄色,树木绿的更深沉。秋雨落下,一丝凉意。秋天的花草绽放,写下大自然的美丽。秋天的花草歌唱,歌唱大自然的灵性与美丽。

18、金秋的十月,秋风阵阵吹拂,树上的叶子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变得枯黄。飒飒秋风摇曳着它们那青黄斑驳得叶子,红火绿过了的叶子,开始悄悄地、片片地飘落在地上……

描写秋天的一段话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因此,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的眷恋?作者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秋景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课文诵读

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一)明确思考题: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槐树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二)分析课文

1.从五幅画面入手,分析

(1)故都的秋的特点。

(2)“反衬”手法的运用。

(3)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五幅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

2.分析第2、13两个自然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相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秋色是这样的美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描写秋天的一段话范文第4篇

一、 聚合――以词构句,以句构群

第一学段的学生刚接触写话,教师应指导他们从写好一句话开始。句子由一个个鲜活的词语构成,为了降低写话的难度,在进行写话练习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词语,由词构句,聚合能量。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中的“参观动物园猴山”的看图写话为例:

第一步:观察图片,用好词语。通过观察,教师引导:你看到这些猴子在干什么?学生交流后,抓住关键动作的词语:荡、望、吃……教师继续引导:哪些词语可以把这几个动作写得有趣生动?结合学生平时的积累,引出:荡来荡去、好奇地、津津有味……

第二步:以词构句。引导学生讨论,猴子是怎样“荡来荡去”的?第一个学生回答:“小猴子在树上荡来荡去。”第二个学生补充:“小猴子用尾巴勾住树枝,在上面荡来荡去。”第三个学生继续补充:“小猴子应该是像荡秋千一样荡来荡去。”于是“荡来荡去”在课堂上生成的句子是:“小猴子用尾巴勾住树枝,像荡秋千一样,快活地荡来荡去。”同样的方式,“好奇地”可以生成:“小猴子站在假山上,好奇地望着来猴山参观的小朋友。”“津津有味”生成:“小猴子安静地坐在假山顶上,津津有味地吃着苹果。”或是:“调皮的小猴子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苹果,一边抓着假山石摆造型。”

第三步:以句构群。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把这么多小猴子写清楚?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话,可以用上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或者“这边……那边……”学生最后构成的片段是:“有的小猴子用尾巴勾住树枝,像荡秋千一样快活地荡来荡去;
有的站在假山上好奇地望着来猴山参观的小朋友,还有的坐在假山顶上津津有味地吃着苹果。”

从词语到句子再到句群,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积累词语,学习练说较为生动的句子。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积累的词汇的增多,他们会尝试着从自己的大脑数据库中搜索出更生动的词语,来服务那一个个鲜活的句子,这种“聚合”发挥的能量是无限的。

二、 撷英――贴近生活,盘活素材

学生有了基本的以词构句、以句构群的能力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的写话练习转向更广阔生活空间,从生活中捕捉“微写话”的素材,让同学们将发生在身边的素材及时记录下来。这也是“微写话”的优势,它不是长篇大论,不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教师的指导只需要小而精即可。

学校食堂每天都有各种汤,最受欢迎的就是牛肉粉丝汤。下午第一节语文课,教师引出话题:“今天中午,老师在食堂吃饭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一下子眼睛亮晶晶地望着老师,期待得知这个奇怪的现象是什么。教师问:“午餐时,你们为什么排着长长的队伍等食堂阿姨分牛肉粉丝汤呢?”同学们便你一言我一语,罗列了以下几个原因:汤特别鲜美;
粉丝又细又长,吃起来很有趣;
……教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下:鲜美、又细又长、有趣……写完后继续引导:说了那么多牛肉粉丝汤的优点,如果让你用上刚才大家说的这些词语,来为这么好喝的牛肉粉丝汤“做广告”你能吗?同学们显得非常兴奋,异口同声地说:“能!”学生拿起笔,在“微写话”本子上写起来,其中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

食堂的牛肉粉丝汤真是太鲜美了!雪白的粉丝又细又长,吸进嘴巴里发出“辍钡南焐。我喝完一碗还想再喝,就排在长长的队伍中,阿姨盛汤的速度太慢了,我等得花儿都谢了。

教师即时评价:这位同学会用“辍闭庋的象声词来写他吃粉丝的有趣,学会用“!”这样的标点来表达他对牛肉粉丝汤的喜爱,还把大家说的那么多好词写进去了,活学活用,多么能干啊!

最后,教师选取几篇“微写话”作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大家一边读一边议论一边修改,相互取长补短,似乎那鲜美的牛肉粉丝汤再次回到了嘴中。

三、 破点――抓住要害,集中指导

第一学段的学生由于刚接触写话,缺乏全局观念,往往是想到什么便写下来,完成写话后,也很少会回过头仔仔细细地再读一读。因此,他们写话的障碍往往是局部的障碍。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抓住要害,集中指导。以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单元主题是“秋天”。尽管这单元的部分课文都在描写秋天的美景,可是学生的写话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几个障碍:

1. 视角混乱,随心所欲。学生会在文中一开始写山野变化,接着写果园的丰收情景,可果园还没写清楚,又跳回山野的变化。

2. 季节混乱,审题不清。部分学生会在秋天的变化中,掺入像“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同学们忙着放风筝”之类不属于秋天变化的景色。

3. 主次不分,轻重颠倒。有的学生开头在描写秋天的变化,笔锋一转,转到秋天过去,冬天来了,然后大篇幅地描写冬天的景色。

结合这些“病症”,教师作出如下指导:

1. 学会分类,重点描写。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学和生活的观察,讲述关于秋天的变化,把这些变化综合起来进行分类。主要有山林的变化、田野的变化、果园的变化、校园的变化、小动物和人的反应等。

2. 学会定点,有序介绍。引导学生讨论,怎么介绍才能把这么多的变化写清楚,学生总结出:分成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写。比如可以由远及近描写山林,可以抓住水果的颜色、形状、滋味描写果园……一旦学生有序地写好了其中一个部分,写话的难点就突破了。

3. 补充拓展,帮助提升。教师补充阅读小诗《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黄澄澄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

作为补充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学习小诗,以提升写话质量。教师提问:诗中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学生经过朗读发现:作者写庄稼和果子都经过仔细观察,能抓住它们的形态、颜色写下来。如此一来,也教会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经过这样分步指导,教给第一学段学生用几句话写好景物的方法,让手足无措的他们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写起话来就顺畅多了。

四、 类化――凸显主题,整理归类

为了让每次“微写话”练习都具体且集中地针对不同的写作主题,教师尝试着结合单元主题或校园活动,设计写话练习,不贪多求全,目的是培养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式来服务自己的“微写话”练习。

比如,教师在布置每次的写话练习时,可以和学生一起提炼“关键词”来明确写话的主题。例如,可以整合单元主题和校园活动开展“微写话”练习,以二年级上册为例:

有了词语的铺垫,教师再将学生所学的句式进行分类,提供可供借鉴运用的方向,以训练学生有序表达,使写话言之有“格”。例如:

这样,做到课文学习、校内外生活与写话紧密相连,主题、词语、句式高度整合,形成了结构化的“微写话”序列。当整个学期下来后,各个主题又可以串联成一条写话发展的脉络。

总之,短平快的“微写话”练习实现了三个重要的转型:

1. 从指向“结果”转为指向“过程”。“微写话”主张在课堂上写,写几句话,重视教给思维的方法,激活个体的写话思路。

2. 从关注“文”转向关注“人”。充分关注写话过程中最为核心的要素――“人”,即儿童,尊重儿童的特质,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特点。面对刚刚接触写话的同学,不要求大而全篇幅的“文”,而是从写好一句话开始,消除了学生对写话的畏难情绪。

3. 从“教”的本位转化为“学”的本位。“教”不是霸权,而是一种因学情需要而设,因学情变化而随时调整的活性的“教”。“微写话”考虑的是儿童在写作过程中的需要,在课堂练习中儿童碰到难点,适时讨论,及时解决,清除障碍,教给的方法是学习写话中需要的方法。

描写秋天的一段话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与写作;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1801

语文教材只是一个模板和引子,通过阅读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想象力,使他们产生写作表达的欲望,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那么,如何开展阅读写作的一体化教学呢?

一、借用文本仿写,丰富写作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结束后,学生学习兴趣被激活,情感得到生发,就会产生仿写的欲望。在仿写时,可以根据句子的特点进行仿写,也可以进行段落、片段的仿写。仿写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极其有效的方式。

在学习《北大荒的秋天》时,教师由“东北三宝”导入:“大家知道‘东北三宝’是指什么幔慷亮宋恼碌奶饽浚你有哪些疑问?”学生纷纷提出疑问。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北大荒在哪里?那里是不是也有很多特产?”还有的学生说:“我国幅员辽阔,秋天的北大荒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跟我们这儿的秋天一样?”在疑问中,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教师问道:“文中作者从天空、河流、原野三方面对北大荒的秋天进行了描绘,你最喜欢哪一部分的描写?你家乡的秋天又是什么样子的?试着仿写一段话。”学生跃跃欲试。有的学生喜欢作者对河流的描写,仿写道:“秋天的小河清得可以看见树木的倒影,每次经过小河,我都会低下头来,整理一下自己的头发,小河像一根银线蜿蜒地流淌着,流向了远方,更流向了人们的心底。”还有的学生仿写道:“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天空中的云彩变化多端,时而像一朵棉花糖,柔软细腻,时而像一只小绵羊,可爱无比。”

二、填补文本“空白”,拓宽写作途径

小学语文教材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文字直接表达出来,也可以通过留白间接表达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文章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填补文章“空白”。这样的补白方式既是对文本内容的丰富和拓展,又是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

在学习《伊索寓言》这一课中的第一个故事《狐狸和葡萄》时,教师由葡萄导入新课:“大家吃过葡萄吗?谁能说一说葡萄是什么味道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老师,我知道,葡萄是甜甜的,可好吃了。”在该生的描述中,其他学生进入了学习情境。教师继续引导:“故事中有这么一句话:‘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在你看来,狐狸会想出什么办法去够葡萄呢?写一写。”学生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学生写道:“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看到旁边的大石头,它想将石头搬过来,垫高后就能够到葡萄,但是石头实在太重了,它根本搬不动。”有的学生写道:“为了吃到葡萄,狐狸找来同伴,它让同伴趴在地上,然后踩在同伴的背上去够葡萄,可是葡萄架子实在是太高了,还是够不到。”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将狐狸的思维和做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三、汲取文本特点,把握写作技能

教材文本形式多样,没有统一的内容和样式。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厘清文本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写作特点等。阅读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而写作则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写作,既能提升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鉴赏能力,又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层次得到提升。

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时,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厘清故事情节:“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展开叙述的?”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有的学生说:“本文主要记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现出母亲的伟大以及‘我’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之情。”还有的学生说:“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话表现情感的,主要人物有‘我’、护士、母亲三人。”在学习完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写作活动:“生活中,母亲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试着写一个生活中的片段。”有的学生利用刻画人物方法中的动作描写进行写作:“妈妈下班后,看到我已经放学,她急匆匆钻进厨房。只见她将菜放在盆里洗了两遍,捞出来,放在菜板上,用刀切成小长段,打开煤气灶,炒锅烧热后,将菜倒入锅中,妈妈拿起锅铲,不停地翻炒着,等到菜快熟透的时候,妈妈撒上盐,倒入酱油、醋,又翻炒了几下,关掉煤气,香喷喷的菜就做好了。妈妈真不愧是我们家的‘大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