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闻文体知识【五篇】(范文推荐)

发布时间:2023-08-24 13:25:03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为完善法制媒体管理制度、推动法制新闻发展带来重要契机。在新的形式下,法制媒体如何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新闻文体知识【五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新闻文体知识【五篇】

新闻文体知识范文第1篇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为完善法制媒体管理制度、推动法制新闻发展带来重要契机。在新的形式下,法制媒体如何抓住这一时代契机,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制新闻人才培养,成为法治媒体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1法制媒体从业者遭遇“两张皮”

对法制媒体从业者来说,面临着两道门坎――法律知识和新闻知识。新闻学院培养的具备新闻知识的人才,不懂法律知识;
而法律院校培养的法律人才,不能顺利地用新闻的手法和技能采写新闻;
而目前开设法制新闻专业的高等院校培养的法制新闻人才,也经常遇到法律和新闻两张皮的现象。

法律和新闻脱节的现象,在新疆法制报社表现得非常明显。有一名法律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在新疆法制报社见习了6个月,法律知识拿捏得尚可,但新闻稿件写得一塌糊涂,因不能顺利转正,该毕业生最终不得不离开报社。而新疆法制报社有几个做了快十年新闻的记者,经常在稿子中把“起诉”写成“上诉”,把“裁定”写成“判决”,分不清一审和二审等基本程序,基础性法律知识错误经常出现。

法制媒体的从业人员中,法律和新闻脱节的现象不是孤立的,无论是专业新闻人还是专业法律人,都会觉得非常尴尬。有法律知识背景的从业者缺少新闻表述的基本功,具备新闻知识背景的从业者显然又缺乏法律基础知识。其实,好的法制新闻作品,应该是充满浓郁的法律味,又读来有趣生动。

没有接受过法律科班教育的新闻人,无论年长还是年轻,其实都面对同一个挑战,专业知识的缺乏会使记者在采访一线缺少准确掌握报道要领的能力,缺少与法律人士对话的能力,也缺少对报道内容的足够判断力。这些记者写出来的法制新闻稿件,有时可能因为侵权或片面,为供职媒体惹来官司。

而法律科班的人,有很多不合新闻规律的习惯,缺乏基本的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即便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勉强上路,也缺少在更大范围内发现更具张力新闻点的能力。因为受法律思维的限制,有些记者时间长了又出现学究气,满篇的法律概念、法学原理,写出来的文章生硬难懂,俨然一个老学究,他也经常会以法律专家自诩,而所写稿件有时会缺少最根本的新闻要素。

因此,就目前的状况看,新闻媒体尤其是法制新闻媒体,缺乏法制新闻人才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这种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2要求能采能写并且熟悉法律

法律的主要内容是规定权利和义务关系,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法制新闻应具有新闻本身的真实、新鲜和及时的特点,有别于社会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法制新闻人才是指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法治活动进行报道的人,应掌握以法律与新闻为主的多学科知识背景的表述能力,是一般新闻知识与法律知识相衔接的人才。法制新闻人才首要身份应当是新闻人。只有具备了新闻人的新闻敏感,才能具备对法制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对法治现象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法治进程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
只有具备新闻人的业务素质和基本理论,才能在工作中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客观、理性、平衡地报道法制新闻事实。法制新闻人才同时也应该是“法律人”,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律人,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等。他们共有一个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法律思维的特点是,思维过程是围绕合法不合法、法律有没有规定以及是怎样规定的来进行,法律思维的本质特征就在于“规范性”。

显然,培养法制新闻人才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笔者认为,培养法制新闻人才的关键,不在于他原来所学专业是什么,而是如何引导他尽快实现法律与新闻知识在自身的兼容并蓄。一方面,必须让他们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掌握比较系统的法治知识;
另一方面,他们应具备新闻知识、技能和视野,这也正是法制新闻人才的标准。无论是什么专业背景的记者,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和实践的锤炼,较快弥补法学专业知识和新闻专业知识上的不足,进而在更深厚的法制新闻报道战场上,赢得更大的业绩。

具体而言,法制新闻人才是培养懂法(具备法律知识、法律思维和法治理念)的新闻人,还是懂新闻(熟悉新闻传媒相关实务和功能)的法律人;
要求具有全面扎实的新闻采编评等新闻基础知识和法律知识,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3“两手抓”培养法制新闻人才

基于从业者不同的知识背景,法制媒体应有针对性培养出真正的法制新闻人才,既懂法律理论、了解法律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掌握采写技能。

那么,如何在新闻实践中培养法制新闻人才呢?笔者认为,不能走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途径,培养目标一定要明晰化。法制媒体要面向全社会报道法制新闻,媒体人要注意受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品不仅要够吸引受众,还要做到通俗易懂。所以,法制新闻报道要注重通俗化、简单化、社会化视角,让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也能够看懂。

新闻文体知识范文第2篇

棘手细节

当前新闻专业人才需求市场正发生急剧变化,很多媒体单位不再满足于招收纯新闻专业的学生,而是将眼光放在双学位或者其他专业学生身上,造成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反而不如其他专业学生的尴尬局面。这就迫使高校及时改变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辅修双学位或者增加其他专业的选修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或者在与其他高校的竞争过程中,为了提高本校新闻专业的就业率,出现了更加具体的经济新闻、外语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分支专业。这些分支专业的“新闻+X”培养模式,能否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协调发展?如何平衡新闻专业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课时分布、知识容量、技能掌握度?是新闻专业技能占50%,其他专业知识占50%;
还是新闻专业技能占70%,其他专业知识占30%;
抑或是新闻专业占30%,其他专业知识占70%?这些具体的数量平衡也许是复合型人才能否培养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课程选择方面,是学校把所有应当学习的复合性知识硬性规定出来好,还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其他专业知识好?是多学几门其他专业知识好,还是只学一门其他专业知识好?是从大一开始让学生选修其他专业知识好,还是到大二、大三或大四再让学生补修其他专业知识好?是把其他专业知识作为必修课予以考试好,还是把其他专业知识作为选修课予以考查好?这些是目前高校普遍面临的棘手问题。

指导策略

在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宏观策略亦呈百家争鸣之态: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坚持“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服务社会,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强调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因而其培养目标限定为“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素质高,能力强,并富有创新精神,能在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单位、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采编、公关策划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①这是一种“功夫在诗外”的重基础型策略;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莫林虎教授认为,其他专业知识比新闻专业知识更重要,应该将重点放在其他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方面,至于新闻专业知识只需熟练运用即已足矣,②这是重新闻分支专业技能的策略;
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的付然锋认为,应将人文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以便应对复合型采编人才急剧变化的现实需求,③这是从技术层面来设想的指导策略。这些指导策略看起来信心百倍,却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新闻专业的学生是人,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而非可以随意摆布的学习机器!因此,这些策略写在纸上可以,但具体贯彻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其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在笔者看来,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应该是:以新闻专业技能为基础,在实践学习中拓展其他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实施能力和成功能力。亦即不再采取五五分成(或其他比例)的办法处理新闻专业技能与其他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不再强求学生成为无所不知的杂家,不再刻意熔铸学生广博的人文知识乃至自然科学知识,不再硬性规定其他专业的必修知识;
还学生主动决策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如何造就复合型知识内涵,学校只需检测其实施能力和成功能力。在检测过程中,不再硬性规定考核内容,不再量化考核方案,而是随机考核学生采、写、编、评、摄“即发性新闻事件”的实施能力,再综合其各项才能,评定其成功能力的大小。这种做法虽未客观量化出来,有点难以把握,但它更人性化与个性化,是“以人为本”而非“以目标为本”的大学精神的体现,是真正从内在素质上落实复合型人才的举措,而非仅从形式上杂糅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套路。

实现环节

在培养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实现环节中,教学方法是根本,实践教学是主力,技能培养是目的,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则是各个环节圆满实现的“护身符”。

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讨论式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发表见解;
并采用“理论+案例+实例”的模式,让学生动笔、动脑,进入角色思考状态中去;
同时,培养学生阅读、思考、批评、写作的实战技能,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好“实践教学环节、实践作业内容”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小组讨论、媒体参观、专业讲座、实践作业(实践作业意在帮助学生快速找到新闻专业学习的路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问题研究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布置好个人作业和集体作业⑤)等。

在技能训练方面,要注意培养上手快且有后劲的人文底蕴深厚、掌握实用性传播技能、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的“多面手”。这些技能可分为大学生基本技能和新闻专业技能两大块。其中,基本技能包括“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协作交流、分析判断、思维创新、外语与计算机水平”等,专业技能包括“调查、策划、采编、写作、摄影摄像、新闻评论”等。为了抓好这些技能的培养,还应做好具体的评判工作,设置好评估体系,力求简洁明了,既能考核其全面素质,又能考核其专业特长,促使大多数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实用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人才培养的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掌握传媒发展动态,明确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定位;
二是注重人才的个性发掘,搭建复合型人才的合理教育平台;
三是放眼传媒改革前沿,更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四是知晓新闻人才培养的复合型不等于宽口径的道理;
五是明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面不一定很宽,其需求量有时是很小的;
六是新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以牺牲专业化水准为代价;
七是要避免过犹不及。⑥

总之,在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细节方面,各大高校应该尽量走特色化道路,并适当借鉴外国的优秀经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拓新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使新闻专业的就业前景更加灿烂光明。

注释:

①叶晓华:《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新闻学专业》,百度文库,/view/e660e04bc850ad02d

②莫林虎:《美国高校财经新闻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1期

③付然锋:《复合型采编人才的能力及培养》[J],《新闻窗》,2007年第2期

④刘文莉:《高校新闻教育如何培养复合型应用媒介人才》[J],《知识经济》,2009年第1期

⑤赵丽芳:《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路径》[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刊),2007年第8期

新闻文体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

 

    到了21世纪,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变革,社会变动速度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信息量骤增。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除了应具备新闻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较深的洞察力、较新颖的思路,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对各方面的知识要做到略知一二。这样才能制作编辑出有深度、有层次、有思路的优质的新闻节目。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明辨是非能力 

    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用“德”“学”“才”三个字来概括。“德”是指电视新闻编辑要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甘当无名英雄的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
“学”是指电视新闻编辑要有广博的学识,新闻编辑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应当具有较好的文字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应掌握专业知识。“才”是指新闻编辑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越复杂的活动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越高,包括策划能力、组织能力、编写能力等等。

    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求编辑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善于见微知着、明辨是非。如果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不强,对那些论点或是过于片面、或是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不相符合的新闻没有严格把关,致使这样的新闻播出,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既影响国家政策的实施,又误导广大读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二、积累生活素材和提升专业技术知识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闻编辑应不断进行知识储备,因为广博的知识能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电视新闻编辑每天面对的新闻稿件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多个角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文艺、体育等,可以说是内容繁多,包罗万象。只有博览群书,处处留心,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并且不断更新知识。其次,还要有熟练的专业技术知识。要注意检查和核对稿件与画面的情节内容和基本事实两个方面有无差错,前后有无矛盾,是否合乎情理,是否违反科学,有无虚构、添加、嫁接或“张冠李戴”等现象;
同时,还要注意把好文字声画关。因此要求熟练地掌握改稿配稿,画面组合,制作标题,内容提要等技巧,要懂得录音、录像、复制等技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编播的速度和质量。 

三、不断提高为受众服务的能力 

    受众对电视人来说,就是他们要争取的市场。电视新闻观众的多少,决定着收视率的高低,从而影响电视新闻事业的兴衰。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为受众服务能力,牢固树立为受众服务的思想。深刻了解满足观众需要,才能促进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四、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新闻编辑的生命。新闻编辑要从适应观众心理需求入手创新报道内容和方式。一是判断哪些信息最有新闻价值,二是要在文字上下工夫,三是采取会内外结合的方式,如每年的“两会”新闻。我们的镜头不单对准会场内,当涉及到各行各业大好形势的内容时,我们的镜头就对准了场外的工、农、企等行业改革的现场,解决了过去那种会议报道围着人头转的现象。四是头条的选择不应按官大官小去编排,对那些紧紧围绕大局,积极弘扬主旋律的新人、新事、新经验、新成绩以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群众关心的问题的也要编入头条。五是在按主次编排节目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加对比编排,两种典型的鲜明对照,更加突出了导向意识。六是要注意地方特色和时代性,做到有的放矢。电视编辑创新的意识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高低。

   五、组织策划能力 

首先,电视新闻编辑应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编辑的日常工作不仅是编稿。还要组稿。同时新闻编辑在组稿时必须重点突出鲜明的思想。

其次,电视新闻编辑还应有高超的策划能力。策划项是既要决策又需设计的工作,而获取信息是新闻编辑决策的前提。媒介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编辑方针的确定、报道选题和报道方式的确定等等,都要依赖外部与内部的各方面信息。因此,策划主体必须时时刻刻追逐社会信息、行业信息、受众信息等。

六、较强的编排艺术能力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编排电视新闻,例如,在编播节目时,要根据本台的宣传宗旨和观众的收视心理,充分考虑政治类新闻节目与文体娱乐类新闻节目的有序安排,全面、系统地考虑整档新闻的框架、节目的内容,甚至每条新闻的位置以及每条新闻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增添裁剪、删节取舍,使政治类、经济类、文体类新闻节目有序排列,作到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性,从而实现较佳的电视宣传效果,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地传达给观众。 

七、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编辑主要是对稿件进行修改和加工,新闻编辑在编辑中会碰到各种新闻体裁,既要撰写评论,又要驾驭各种文字体裁,还要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加工修改稿件,制作标题,这就要求必须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娴熟的写作技巧。 

    八、电视编辑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不仅经常与社会各个层面打交道,而且还要与本系统的各个环节发生关系。如果将整个电视宣传队伍比作一个庞大的乐队,那么,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人是乐队指挥,而编辑则是吹大号的角色,既接受指令,又指令,并确保指令百分之百地执行。

与其他媒介的新闻编辑工作相比较,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其中编辑对象的复杂性和编辑主体的群体性,直接关系编辑工作的全局。而正是电视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着作为一个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九、电视新闻编辑对新闻应有新的认识

新闻文体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新闻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新闻教育

如何应对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界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①新闻教育也不例外。我国新闻教育在“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教学和教育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新闻教育严重滞后于新闻实践。为应对世界新闻传媒发展对新闻教育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人才,一些新闻院系开始实施“新闻教育改革计划”,探索本科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之路。

应用型新闻人才内涵解析

应用型新闻人才特征。应用型新闻人才应具备这样一些特点:在人文、社会科学、艺术或自然科学方面具有扎实基础,掌握现代传播知识与技能,实践和应用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符合这些特征的人才,称其为应用型新闻人才。

这里,要作几点说明:首先,人类文明积累的知识浩如烟海,一个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掌握其中的很小一部分,然而“扎实基础”是必需的,而“度”的问题需要教育者根据培养目标去把握。其次,“或”这个字表示应用型新闻人才并非必须在人文、社科、艺术和自然科学各方面平均用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或者特长个性化地重点发展某一领域的知识,也就是处理好知识的“博”与“专”的关系。其次,掌握现代传播知识与技能是必需的,这是作为“新闻人”的根本要求。再次,对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较强应用能力是应用型新闻人才区别于其他类型新闻人才的最显著特征。例如,较强的英语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中英新闻和节目的采写、编辑能力,媒介市场分析、策划、运作管理能力,初步从事国际新闻研究和报道的能力等。最后是创新精神。新闻节目的制作,不仅仅是应用,也包含着相当程度上的创新。个性化不一定意味着创新,创新却一定是个性化的。例如,创作一部纪录片,除要熟悉相关背景知识外,更要有别具慧眼、独辟蹊径的思路。从剧本创作到镜头拍摄,再到影片剪辑,每一个环节无不充满作者对社会独特的观察与思考。再如,媒介品牌推广,策划者首先得有一个活动创意,然后才能将媒介品牌信息融入这一载体,传播出去。显然,这又将是一次又一次的创新过程。准确地讲,创新是知识与能力更高层次和级别的应用。

如何理解“应用”?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重在“应用”二字,不仅要看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还要看学生是否会应用,是否应用得足够好。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②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运用,而能力就是怎么用。至于两者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将人类流传至今的文化知识输入到当代人的头脑中去的过程,强调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多寡和质量。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对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乃至创造力进行培养的过程,强调学生能力的获得,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调和的观点则认为知识和能力应协调发展。究竟怎么才算是协调呢?是知识多一些还是能力多一些?还是各占一半?事实上,知识的多少与能力的大小不一定成比例,同等知识水平的人的能力有时可能相差甚远。而其知识对人的能力的发展作用并非总是正向积极的,知识丰富的人如果出现某种思维定式,或者对已有知识过分依赖,则知识可能制约能力的发展。

结合新闻专业的实际,我们认为,由于新闻工作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而言,应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发展对于各类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我院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力度,建立“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一点也是与传统本科学理型人才在培养理念上的最大区别之一。

要使学生会应用知识,应用得足够好,那就要知道业界需要什么知识或技术,业界希望用什么样的人!这就要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下工夫,合理引进高层次、有丰富媒体工作经验的一线新闻人。在“应用型”师资队伍基础上,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加强学院与业界的联系,将资深传媒人请进来,将学生送出去直接参与媒体实战。

如何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

如何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其实是一个培养模式的问题。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③人才培养的各种方案,我们称之为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内容是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的构建。我们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从创新办学理念入手,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更新办学理念,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为有效克服传统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强化新闻学应用型学科的特点,我院以培养中国的国际新闻人为使命,提出“国际化”、“重实践”、“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具体内涵是:

1.国际化:国际化办学目标与思维、国际化师资团队和课程体系、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国际化教育资源引入、全英与双语教学。

2.重实践: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注重实用性,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前瞻性:强化课程改革的预见性,紧密跟踪国际传媒发展前沿,将世界最新传媒科技、节目、管理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立前瞻性的课程体系。

基于上述理念,我们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需要、具有国际视野与交流能力、较高理论素养,掌握现代传播科技与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命题,我院从软硬件两方面规划实施,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三个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教学与研究结合、学界与业界结合)、“五位一体”(课内训练、课外练习、校内实践、校外实习、社会调查与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个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三个结合”注重学生人文素养陶冶,“五位一体”则保证学生应用知识技能培养。现其内涵已渗透在我院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具体措施如下:

建立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配合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参考美国哥伦比亚、密苏里等大学的课程体系并结合国情,我们采用模块化设计课程体系。目的在于夯实学生的文史哲基础、新媒体技术基础、新闻采写基础、媒介英语基础,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主修不同的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实施小班互动式、全英研讨式、双语支助式教学。对于英语新闻基础、基础英文采访写作、媒介认知等课程采取小班教学,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针对大班专业课,采用理论集中讲授,其他教学活动分小班进行的方式。这种小规模的班级,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得到教师单独的有针对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打破传统新闻教育实践教学以实验课+假期集中实习的模式,构建“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就得到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训练,有利于学生将知识更好地应用于新闻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创造新的知识。我院许多毕业生就是凭借自己的综合能力,进入各级主流媒体工作,保证了较高的专业就业率。

“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内涵如下:

课内训练:指在课堂教学中安排的相关知识点的形成性练习。

课外练习:指必须在课外进行认真练习后才能够完成的相关实验和作业。

校内实践:指在校内实习基地――长江传媒在线实习,它是由学生自己创办、学院支持并资助、学生自我管理,集广播、电视、网络、电子报刊实践功能于一身的校内“准媒体”平台。

校外实习:指选派学生到各级主流媒体实习。我院建立了强大的校外实习基地,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和通讯社。

社会调查与服务:指学院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除学生科技立项活动以外,还鼓励学生深入社会,进行相关社会文化、经济、环保等问题的调查等活动。例如:潮汕文化调查、中国新农村调查、韩江流域调查;
“重走中国西北角”大型采访项目等。

打造“用、学、研”相结合的国际化师资团队。为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建立了一支“用、学、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其中有5年以上媒体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他们都曾是国内外主流媒体的资深编辑、记者,他们的新闻工作经验和外语水平在国内同类院系属领先地位,能够胜任双语或全英教学,兼顾了学理派与实践派的平衡,队伍精良,结构合理。另外,教师们积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等多项研究计划,并在国际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在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些科研成就与教学相结合,极大地促进和保证了高质量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实践教学资源开放式管理。为满足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学院8个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器材分档管理,免费提供使用(包括校外实践活动)。我们还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媒体从业人员专门为学生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建立国际化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各种举措实施下来,是否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如果没达到,差距在哪里?这就有一个科学评估的问题。目前,新闻学科的教学评价体系还比较薄弱,为此我们借鉴ISO理念,建立起一套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教学质量控制,由校外及国外专家组成的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负责对教育质量进行系统评价。

结语

我们的新闻教育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硕果累累,取得显著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社会反映良好,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专业就业率保持在56%左右,远高于全国新闻院系毕业生的平均专业就业率30%。用人单位反映,我院本科毕业生采、写、编、评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外语水平和应用能力优良、视野开阔、富有创新精神,许多优秀毕业生已成为各大主流媒体的业务骨干,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凤凰卫视资讯台分别从我院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做了专门报道。

改革中,我们也碰到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如何恰当地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为了防止学生重“专”而轻“博”,缺少后劲,我们强调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人文基础上,再发展其应用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的思维与研究方法。我们今后还会不断地优化课程内容体系,继续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具有厚实的“博”,更好地发展“专”。还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不断进行课程调整和优化,以培养适应现代新闻传播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注 释:

①吴启迪:《“中德论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杭州开幕》,《中国教育报》,2007-09-20。

②③《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1746页,第961页。

新闻文体知识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在媒介整合时代下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大致沿袭三条路径:即分别作为专业课程、专业方向和教育理念来加以建设现有的新闻教育体系 。但是由于对媒介融合实质存在认知误区,三种路径在现实发展中都存着问题。作为专业课程上唯技术至上的课程取向,在专业方向上对通识 课程设置认知模糊,在专业理念上对新闻教育目标缺乏大局意识,都导致现实改革处于瓶颈状态。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教育实质上是传播者和受 传者的传播理念融合,是知识性课程与技术性课程的融合,是对专业人才和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1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的冲击

1.1 关于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是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要求新闻组织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赖恩布鲁克斯(brians brooks)06年6月在人大讲座时,曾介绍说:媒体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以及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记者必须跨平台承担不同媒体交给的工作,98%的工作将和今天要做的极大不同。”

1.2 媒介融合呼唤新闻教育的改革

过去的十年,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中西方的传媒界实践中也已经相当普遍。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会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为传媒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新闻教育也必须正视这一挑战作出相应变革。媒介整合影响了整个新闻业制作流程,对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存竞争提出了新的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促使了以前占据独立市场份额的各个媒介开始从独立经营中转向多种媒介的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的联运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从而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其次在整合传播的过程,技术因素的力量越来越得到突显。新媒体不仅作为一种媒介载体,更是成为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发展中技术的更新换代,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1.3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现状

中国的不少高校正逐步开始顺应媒介融合的时代环境,进行新闻教育的相关改革和调整,既体现在教育观念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概况来说,现阶段的新闻教育改革呈现出三个层次。

1.3.1 把媒介融合做为一种专业课程体系来建设。通过开设具有实验意义的数字传播课程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如《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等,在课程体系上将新增加的课程作为原有课程的补充。

1.3.2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专业方向来建设。不单独开设具体的数字传播课程,而将新媒体概念渗透于各个专业的课程中,尝试“大传播”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并重点借助“网络传播实验室”、“新兴媒体实验室”等教研一体化实验室,让学生在新技术运用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密苏里大学呼应业界的需求,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于2005年9月开设了一个新的“媒体融合”的专业,在“交叉”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型新闻人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推出的“融合新闻学”(convergence journalism)专业,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在中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的专业建设也悄然起步。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获批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方向),并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开设媒体融合专业;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
2008年4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介融合系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互为姊妹学院,共同举办“新媒体发展与媒介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推进双方的师生互访,互相承认学分。

1.3.3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即整个学院以媒体融合为基础,将媒体融合嵌入到新闻理论演变中,将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践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技术特点进行调整,探讨多元化互动新媒体教育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调整学院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尝试在本科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同时可根据兴趣、发展潜力选择专业课程包。同时,在此前提下,也积极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加强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融合。在实践层面,人民大学尝试将学生的实习真正融入到新闻业界的生产流程中,搭建真正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

纵观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核心点其实体现在了对专业技术的重视。然而单纯对技术的重视并不足以应对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挑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受众心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层面的转变。所以,深刻理解媒介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才能够使新闻教育从根本上适应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认知误区

2.1 对媒介融合对新闻实践影响的认识误区——停留在了对新闻制作者与制作方式上,忽视了受传者的影响

媒介融合带给新闻传播行业的改变不仅是体现在业务流程、行业规则、媒介形态上,它改变的不仅仅是制作者,更重要的是受传者对媒体选择和利用的方式。单一的从制作者层面理解媒介融合,尝试着通过培训全能记者的方式来适应媒介形态的变化,并不足以应变纷复繁杂的现实状况。更重要的是从受传者的角度来分析媒介融合的影响。媒介融合对受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众对新闻的获取和理解方式上。

2.1.1 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公众日益摆脱被动接受新闻或信息的状态。尤其是年轻人,乐于回应、参与媒体报道,甚至创建个人的媒体。

而且在年轻人中,拥有这种新媒介技能的人群在增加。专业媒体的记者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而且学会从这种方式中获取自身工作的养分。如从网上论坛,在线视频中寻找报道的灵感和故事。

2.1.2 改变了受众理解信息的方式。在传统新闻业为主导的新闻时代,人们对新闻的认知和信赖是基于对理论、数据的臣服,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选择和体验新闻更多是出于情感判断。传统新闻学去强调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用社会学解决理念传播、影响力问题,但今天它的效能却在极大减损。现在95%以上的社会判断、社会信任建立在情感判断基础之上,要让人们在情感体验当中产生向心力和认同感,动之以情,这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学会的一种传播手段。

2.2 对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认知误区——唯技术至上的专业取向

早期在新闻学框架中的新闻教育注重采写编评的技能课程。在新闻学向传播学过渡的过程中,特别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注重新媒体的技能培养又成了新的学科取向,提出培养“全能型人才”、“跨媒体记者”的新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体现在了对技术的重视上,尝试打破早期的专业类别划分,让学生打包学习不同的专业方向的知识。实际上全媒体记者的核心并不是单纯的专业质技能的掌握,媒介融合教学目的也不是要求报道者同时掌握所有媒体形式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求报道者能够在团队中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将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进行互动,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技巧,以适应当前的媒体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唯技术至上论”会导致新闻信息的重复传播,深度信息的缺乏,减损有效传播的的效率。

2.3 对融合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的认知误区——对融合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认知模糊

2.3.1 融合新闻课程设置上停留在了对多个不同媒介的专业技术知识的融合。

中国目前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实质是力图将网络、报纸、广播电视三种不同媒介形态的技术课程进行打包设计,要求学生必须选修自已主修专业外的第二专业的课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将本科课程设计为新闻学选修包、传播学视觉传播选修包、传播学新媒体课程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专业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规定专业选修课必须选修够16个学分,其中在本专业选修的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其余学分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个课程包,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外的3个课程包。在这种课程体系中,网络是作为独立的课程包来讲授。

这样,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首先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课程体系重复带来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过多的专业技术课程会减弱课程中非新闻专业领域的课程比重,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就得不到全面的系统的提高。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并 “重视多能,忽视一专”,而是要实现“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2.3.2 融合新闻教育的跨学科融合并没有真正体现。媒介融合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如何在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上,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知识的融汇,是目前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美国密苏里大学作为首个开设融合新闻专业的大学,以它成功的教育实践诠释了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威廉姆斯认为,既然将新闻确立为专业,它就既不能不强调通识、整体的文化教育,也不能偏废实践经验所能赋予的训练,新的教育方式是将专业课程和一定数量的经过精心选择的学术课程的结合。以此为理念,密苏里学院非常重视新闻学与其他科系之间的合作。尝试通过加强通识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跨学科专业的整合。

中国新闻教育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却出现了简单的“拉朗配”的局面,即简单地把两种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融合。如有些学院要求学生选修经济类、文化类、法律类、信息类课程,提出培养所谓的军事记者,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等复合人才,实质上这种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相较于相应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来说,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只处于粗浅的认知阶段,四年的选修课程由于缺少系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上课时间,和与传统新闻学知识的有效融合,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复合型人才”。

3 误区的重新认识和反省

3.1 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对全媒体记者的认识解读

3.1.1 脱离唯技术至上的全媒体技者培养观念,确立培养具备技术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理想的新闻创新人才。全媒体技术这一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正是体现了新闻创新人才的三方面素质的要求。一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全媒体新闻采集和制作技术,在综合利用各类不同媒介特质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形态的差异化传递。如在报道一个突发新闻事件中,先用手机媒体做短信报道,然后是网络媒体滚动播报,再跟上图片报道、视频报道,最后为报纸、刊物提供详细的深度报道。通过多媒体方式对信息进行整合传播以实现信息的最佳传递效果,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二是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指具有职业道德和素养,遵守新闻伦理和新闻法律,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造性才能。体现在全媒体时代就是脱离简单地对信息的重复性加工,防止信息的爆炸式传递,而是能够根据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和媒体介质的不同特色,对信息进行多样性的富有深度的开掘。三是体现在新闻的职业理想上。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方式如何变革,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文内涵永远是至上的,新闻教育理念应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目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新闻教育走向了误区,即人文理想、新闻专业理念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把新闻教育置于市场逻辑中,漠视生命教育,使新闻教育走向世俗化,功利化的歧途。

因此,全媒体记者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内涵即是要培养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维护社会公益和价值体系的社会人才。

3.1.2 全媒体记者的核心素质是叙事能力,即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功底,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与现实,不仅能够通过掌握多种媒介技术把信息进行差异化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突显出信息的力量和价值。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前主任、新闻学教授贝蒂?迈斯格在演讲中说,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傻瓜,已经变成简单易学的小手艺,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然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新闻传播院系在教学和科研中对新媒体技术的过分追求,将会削弱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性的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不管媒体形式如何变化,如何让一个故事讲得生动始终是新闻学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已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凯瑞说过:新闻就是一种描写的艺术,或者是描述的艺术。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南加州大学的融合课程改革中,新闻写作课程始终是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因为讲述一个好的新闻故事的能力实质是其他媒介技能的平台和基础。

3.2 融合新闻课程体系的设置——融合课程实质上媒介技术课程和人文与社会课程的深层整合

3.2.1 技术课程融合的实质是不同媒介专业的学科间融合,实现跨学科的整合教育

媒介整合时代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是要把广播电视、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报道特色、写作范式、技术理论、视觉需求、专业术语进行课程间的协调整合,建立真正成熟兼容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

美国南加州大学媒介融合的课程在多次改革后逐步建立了这一体系,即把媒介融合中的网络新技术课程融入到整个传统新闻学教学中,不再像中国目前的新闻课程改革那样,把网络、广电、纸质媒体分别授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课程体系的重复导致的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从新闻实践的角度考量更适合融合新闻要求记者和编辑结合新闻题材特点选择最佳的媒介方式进行报道的特点。

表1:南加大新闻系媒介融合课程模式

3.2.2 融合新闻教育不仅要实现在专业课程上不同媒介技术课程的融合,更要在通识课程上实现多种学科间的融合。

媒介融合催生了融合新闻学的发展,技术层面引发的制作流程的改变,促进了在新闻教育中对技术课程的重视。但是在美国密苏里学院开设的融合新闻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单纯的技术性知识的掌握并不足以培养出胜任各种状况的优秀新闻人才。虽然媒体技术的力量谁都无法回避。但是也应该看到,内容永远主宰了高质量的新闻与新闻教育,传输系统永远是第二位的,虽然新技术挑战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应该坚持教授学生那百分之八十不变的内容,掌握百分之二十的操作技术比掌握百分之八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

在此理念下,美国新闻教育从早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发展,开设课程的重点从专业技术课程转向了人文与科学知识。各学校都努力将反映传媒技术性层面内容的课程减少,增加传媒事业社会层面、伦理层面、文化层面内容的课程。如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对新闻、广告专业学生人文课程的学习做出了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必须修65学分的人文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历史、国际关系、经济学、戏剧艺术、宗教、讲演等;宾西法尼亚大学传播系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应该有良好的人文学科基础,我们训练他们能够探求文化、技术、伦理、文艺以及政治事务,并能深刻理解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作用、权利和责任。”

目前在中国新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变革和现实危机面前,加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成了新闻高校改革的一大举措。目前复旦和清华都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媒介精英人才。如下表2、表3可看到,虽然两者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各有特点,但通识课程中对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加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是其共同特点。通识教育使学生浸润于文理贯通的博雅教育中,使其成长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通才”。

表2 复旦新闻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表3 清华新闻学专业通识类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是当代传媒业的一种新趋势,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与合作,早已突破了现行政策的壁垒。与此相适应,融合新闻教育成为现代新闻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方向。如何在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学科整合进行重新认识和规划,对新闻教育改革来说至着重要。这种学科间整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包括不同媒体形态技术课程的整合,尝试将新媒体融入到各个传统媒介的教学体系中。二是在新闻学院内部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知识和传统新闻学科专业课程的整合,着眼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三是打破学院间的藩篱,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真正实现学科间的联合办学,着力于培养社会性工作人才。只有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才能够真正实现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东南传播,2008(6).

2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3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4 editor and publisher.dec.24.1910,20.

5 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新闻大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