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小学教师业务自传【五篇】

发布时间:2023-08-24 13:40:06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XXX,男,汉族,1981年9月28日出生,云南省会泽县人,20__年7月毕业于毕业于宣威师范学校9801班,20__年12月参加工作,被分配到老厂乡糯谷小学任教,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小学教师业务自传【五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师业务自传【五篇】

小学教师业务自传范文第1篇

XXX,男,汉族,1981年9月28日出生,云南省会泽县人,20__年7月毕业于毕业于宣威师范学校9801班, 20__年12月参加工作,被分配到老厂乡糯谷小学任教,现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工作十年来先后从事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社会、思品等教学工作,班主任、村完小教导主任小学校长等业务管理工作。现在老厂乡茶花小学任教。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总结我十年来的工作情况。

一、思想方面:20__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带头模范执行乡教育支部和乡中心校行政的各项决议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上能勇挑重担,服从组织分配,工作勤奋,任劳任怨,以身作则,工作大胆,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

二、教学方面:在十年的唇耕舌耘、言传身教的教书育人生涯中,我深信“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此,我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20__年12月以来,我以“身教重于言教,尽量让学生多学一点知识”作为指导思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十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具体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和追求,终于悟出教育之真谛在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爱。课堂教学的根本在于传道,要传好道,首先要处理好教材、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必须实现这三者之间或浓或淡的情感和谐与共振。我坚信每一位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它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激发出来。所以,我以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的潜能得以激发,并获得自信的力量,我在做到讲之有物,讲之有序,讲之有理外,更渗透“爱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不仅爱那些优秀生,也爱那些后进生,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

小学教师业务自传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师角色 基本职责

诱导学生 自主学习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教育史上空前的改革,新世纪中小学课程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将由此开创。而实现这一历史转变的主要角色,是千千万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和学生。因此,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的主体角色必须和新课程一起更新一起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随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角色基本职责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基本职责,也必须与时俱进地随之转变;
并作出言简意赅的基本解读,以便千百万中小学教师的领会和操作,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 传统教学角色基本职责的历史演变和历史局限

千百年来,韩愈《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被尊奉为教师角色与基本职责的经典解读,根深缔固地影响着我国的学校教育和教师行为。这种解读,有其历史的积极意义,也有其时代的历史局限。上世纪末,依据填补历史空白的首部《教师法》,虽有“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1] 的新说法,但教师行为并未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随着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2 ] 的确立和贯彻,对于教学角色及其职责、行为、作用的讨论空前广泛,空前深入。人们从国家、学校,组织、管理,科研、创新,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等等不同的角度,赋予中小学教师种种职责;
从各自不同的需要,期盼中小学教师承担种种角色。从传统的春蚕、蜡烛、园丁、人梯、助产士、人类灵魂工程师……到现在的向导、参谋、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参与者、促进者、激励者、对话者、合作者、咨询员、催化剂,等等——这些探讨和演绎,对于全面了解和全面发挥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全面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说,角色是社会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角色体现着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和基本职责。从小农经济时代到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教学,教是“上所施,下所效也”(许慎《说文解字》);
师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传统的教师在扮演着先行者、有道者的角色。在欠发达的社会,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有道的偶像和道德的说教者,是有学问的尊者和活的教科书。教师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
没有教师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天地君亲师的威严和霸道,传统的学生角色只能是驯服的羊羔。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描绘;
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乏味读书生活的回忆;
查魏巍《我的老师》全文对三位老师的不同介绍;
听郁秀《花季·雨季》中“又搞突然袭击”和同学背地里喊老师“陈老太”、“老古董”叙述;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传统教学,师生关系,其历史的演变和局限,或许可由此而见一斑。这些是艺术的真实,也是生活的真实。

在目前中小学传统教学中,学习(读书),或者更确切说——接受学习(被动读书),作为传统学生角色的基本职责应该说也是很明确的,甚至是唯一的;
与之相应的,这时教师角色的基本职责,最传统最通俗的说法就是教书——按书教学生读书(按课本给学生讲课)。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一直是统一内容和标准、统一教材和教参、统一考试和检查。人民教师一切行动听指挥,已无昔日塾师那样的“课堂主宰者”的风光和自由。无奈的教师只能被动地且必须严格地执行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课程计划,忠实地做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考试内容的教书匠。无奈的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书本知识、考试内容,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信息的容器、应试机械人。教学双方同在无奈地扮演着被动的角色,被动地履行着无奈的职责。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讲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传道授业解惑”与“教书育人”只剩“传道”与“教书”,教师只能仅仅是作为书本知识传授者在苦苦支撑着自己的角色。

二 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的建立,信息社会的到来,推动着我国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角色要转变;
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3 ]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师生经验的时候,教师角色基本职责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就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第四章第三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谈到:“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4 ] 这话,是对的;
不过,可以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的,远不仅仅是教师。至少,有文化的家长可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没有文化的家长照样可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我们并不认同“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5 ] 的说法。教师应该是受过教育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的职责和作用,与有文化的或没文化的家长,应该是大不一样的。作为学校教育的专业人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很专业的促进者,并且在促进、推动、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更多的履行其专业的职责,执行其专业的任务,施展其专业的特长,发挥其专业的作用。而具有这种职责、任务、特长、作用的角色,与家长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是有质的区别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个大概念的外延包括教师、家长和别的角色如校外辅导员等,但教师和家长与校外辅导员却是不同质的概念。把包括家长与校外辅导员等在内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成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这就难免要犯“动物是蛇”那样的逻辑错误。

无论是过去和现在,学生的基本职责和任务都是学习。课程改革突出的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学习方式的变化——由被动学习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新课程中,其基本职责和任务不再是过去的学习,更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既是新课程学生角色的基本职责和任务,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相对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相对于学生角色基本职责和任务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也应该随学生的转而转,其基本职责和服务方式也应该依学生的变而变。相对于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师应该尽快地从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不仅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更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

三 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角色基本职责的一种基本解读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明显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申明:“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变化为前提的。教师应该依据改革的目标和服务对象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改变自己的服务方式。学生,是教师主要的服务对象。教师应该为“自主学习”的学生服务,教师应该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服务?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教学角色的发展变化来说,教师的职责和作用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学习”,更专业更本质的一种基本解读应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

作为学习主体,学生更多的应该是自主学习。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尽快地从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角色、职责、作用的淡化乃至取消。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始终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指导谁的问题,教师并不一定比学生高明”。[6 ] 这种见解很明显是由课堂主宰走向了另一极端。特别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作用其实是很重要的,其职责也是很必要的。“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既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基本职责,又是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基本方式行为方式;
既充分肯定教师的专长和作用在于“诱导”,又明确突出“诱导”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说“诱导”而不说“促进”,前文已作过探讨,“促进”是应该的,但这一概念太宽泛且诱导即为着促进。说“诱导”而不说“指导”“引导”等,则后者之意已蕴含在前者之中。“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角色基本职责的一种基本解读,应该是千百万中小学教师可以接受、领会和操作的。

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意味着教师要具备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和能耐。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诱导”学生热爱学习的志趣,“诱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做学习的主人,自信自觉自修自省,有主意有主见地主动学习“自己的课程”[7 ]。在这里,“导”应该是一种启迪,一种引领,因势而导。“诱”可以是诱发、劝诱,循循善诱;
也可以是诱掖、引诱,诱其深入……一切可能的教育资源和手段——无论白猫黑猫,只要是有利于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尽可取之用之,服务于学生;
并和学生一起学习一同成长。魏书生的成功,正在于他就是这样一位“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手。[8 ]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正在艰难地推进,教师职责的明确与教师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实际问题。身为普通教师,和千千万万的中小学普通教师一样,期盼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能为教师减负,明确和简化自身的职责,和学生一起解放一同发展。“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9] 是故愿作引玉之石,求教方家。

[ 参考文献 ]

[1] 《教育实习指导》编写组,教育实习指导[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

[2] [3] [4] [5][7]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0,125,114。。

[6] 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J],中学语文教学,2004(2)-8。

小学教师业务自传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
会计;
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主要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粉笔+课本”、“单纯的知识传授+单项技能练习”,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对问题的主动思考,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行为。对我校近年来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只有50%左右的毕业生在从事与会计相关的工作。而且在这一部分学生当中,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的现象。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在面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行动导向的教学法将成为必然的选择。

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及实施意义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通过师生共同确定行动产品来引导的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的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体现在“完整的行动模式”和“手脑并用”两方面。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的脑、手共同参与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团结协作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一般采用的是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因此,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主持人与协调者。教师通过设计开发合适的学习情境,用“完整的行动模式”替代了按照外部规定完成给定任务的“部分行动”模式,通过多种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独立获得必需的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从多种可能的行动方式中选择自己的方式,而且在行动前能对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做出预测,通过有计划的行动,有意识、有目标地去影响行动的结果。让学生“在行动中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行动导向教学实质上创造出了教与学、师与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会计专业的课程实践性强,为了缩短实践和理论的距离,让学生理解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出现了会计模拟教学。在会计模拟教学中,学生可以进行会计凭证、账簿、出纳、材料、工资、成本费用各岗位的模拟教学,也可进行综合会计岗位模拟教学等。“银行结算方式”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下面就以“银行结算方式运用”为例进行具体的阐述。

简述典型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来源于企业生产或服务实践,能够建立起学习和工作的直接联系,是用于学习的任务,但并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忠实再现。因此,学习可以是自我管理的个体学习,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中有独立学习的手段和媒体,如教材、工具书、计算机辅助学习程序,还有与教师交流的可能性,也可随时打断工作进行学习。在“银行结算方式运用”中,确定的学习任务是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7种银行结算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教师提供的材料购销业务为工作实例,进行小组角色定位,是材料的采购者还是材料的销售者,结合企业的资金周转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讨论,选择合适的银行结算方式。在选定的银行结算方式下,按照规定的结算程序,填写原始凭证并传递,作出相关的账务处理。记录已完成的工作,要符合现行《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

确定有效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学生在学习过程结束以后应实现的最终行为,它是预期的教学效果。表述学习目标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有效评价学习效果,并帮助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在“银行结算方式运用”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教师讲解银行结算方式等资料,选择最适合本小组角色的结算方式,完成相应的结算程序,并写出相关的账务处理,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展述、存档和评价反馈。学习银行结算方式任务后,学生应当能够了解企业发生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可采用银行结算方式的种类,熟悉各种银行结算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掌握在实例中的不同角色选择结算方式的不同策略,能够写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设计合理的学习情境,制定工作与学习内容学习情境是在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在考虑学校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等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由教师设计用于学习的“情形”和“环境”,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可以划分为几个学习情境。在“银行结算方式运用”中,根据学习任务的难简度及业务的发展顺序进行合理的排序,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并分别制定工作与学习内容。一是银行结算方式的选择。教师给定企业的材料购销经济业务和企业财务状况情况表,学生根据对银行结算方式各种类的理解和掌握,考虑小组的角色是材料的采购方还是销售方,围绕给定的材料购销业务实例,从企业的资金周转、材料需求或库存、对方企业的信誉等情况,组内成员之间沟通,对应组之间协商,选择小组的银行结算方式,签订简要合同并记录。二是银行结算方式的结算程序。教师准备好各种银行结算模拟原始单据、财务专用章、预留银行印鉴,要求学生小组在选定的银行结算方式下,能够按照现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填写好原始单据,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传递结算,掌握银行结算的流程。三是单据的账务处理。教师准备好记账凭证和账簿,要求学生小组能按照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正确填写记账凭证,根据填好的记账凭证登记到相应的账簿中。

采取合适的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占据核心地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企业操作,接受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是学生的专业对话伙伴,组织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在“银行结算方式运用”中,全班学生可分成五大组,每大组8~10人,分别给出不同的企业财务状况表。每大组又分成两小组,每小组4~5人,分别扮演材料的采购方和销售方。以小组学习讨论为主,以正面课堂教学和独立学习为辅,三种学习组织形式交替地进行。为了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和“设计”的空间,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贯穿多种教学方法,如在给定材料购销经济业务和企业财务状况表时,用引导课文教学法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信息和资料,避免学习工作的盲目性;
在选择银行结算方式时,强调合作与交流,为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就银行结算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发表评价,但共同分析实施或采纳每一意见的可能性,并归纳总结;
在掌握银行结算方式的结算程序时,用角色扮演法让每大组的两小组学生分别扮演材料购销业务的采购方和销售方,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感悟职业角色内涵、体验职业岗位的情感;
通过迁移应用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形成一定的职业认同感等。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为主,教师更多地以“师傅”、“导演”身份出现,行动导向教学法始终贯穿教学全过程,留给学生尝试新的行为方式的实践空间。

行动导向的教学评价行动导向的教学评价以产品和过程为导向,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有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小组学生自评三种形式。教师评价是诊断性的,尊重个体差异,允许对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方案,尽量用语言描述学生表现,如能够完成、填写规范、遵守规定等,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注重过程性、表现性、发展性评价。小组互评是研讨性的,小组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借鉴,在观点交锋中进一步认识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小组学生自评是展示性的,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对本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如是否实现了目标,如果没有实现,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结果中哪些好,哪些有待改进等,并进行批判性反思。教学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可以为教师改进与完善课程提供有用的信息,学生有自我评价的机会,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中的几个结论性问题

转贴于

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传统教学法是“知识导向”,知识的传递方式是单向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习内容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参与程度较弱,注重认知教学目标的实现,其结果往往表现为要学生学,激励手段以分数为主,是外在的激励,质量控制是单一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行动导向”,知识的传递方式是双向的,学习内容是以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并举,学生参与程度很强,教学目标兼顾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的共同实现,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要学。激励是内在的,是在完成一项任务后通过获得喜悦满意的心理感受来实现的,是综合的质量控制。但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式学习和解决问题式的学习仍然是行之有效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借鉴了传统教学法的优点,创新发展了思维导图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为学生创造了具有尝试新活动方式的实践空间,把教师和学生真正从书本中解放出来。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培养了学生学会尊重他人、负有责任心的团队精神,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直接感受与间接知识获得、实践训练与理论学习、专业能力提高与关键能力发展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感悟未来职业岗位的氛围,以适应社会需求。行动导向教学法还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由于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教师是行动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有问必答的咨询师、探索创新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做好大量准备工作,以应付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掌控学生的行动,由此能激发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求,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及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中的难题与建议

教学实施中的难题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而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总体仍是以“三段式”课程设置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因此,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最大困难是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不够,没有以行动为导向的教材。在教学管理上,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某种程度上打乱了传统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如理论与实训教学分头管理的机制,对现行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行动导向教学法最好有配套的学习环境,但由于会计专业实践的特殊性,许多公司考虑到商业机密和资金安全问题,一般不愿意让不相关的人员接触自己的账簿等财务信息,会计专业的学生很难接触到真正的账本。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模拟企业经济业务活动,模拟真实的原始单据和流程,让学生真正“在行动中学习”。这对于目前大多数教师而言,无疑又是一个挑战。

教学实施中的建议为实施严格意义上的行动导向专业化教学改革,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创建一套与我国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具有特色的现代教学管理模式与方法,确立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目标。在教学领域层面上,要设置一系列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联系的教学课程,各职校要相互配合,集思广益,共同编制与行动导向教学相适应的新教材。在教学方法层面上,要建立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在教学评价层面上,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普遍适用的能力测评体系。

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是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核心人物和关键所在,故教师观念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时,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并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组织好教学内容,把与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要按学习领域的要求编制好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安排好教学程序。教学中要更多地使用卡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使学习直观易懂、轻松高效,同时还应启发学生:能有更好的做法吗?能做到更好吗?在行动中教理论知识,才能做到理论的适度够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唯有迎难而上,通过学习、锻炼,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才能做改革浪潮中的先锋。这就要求教师要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建立会计模拟公司,提高岗位实训的仿真度。开展行动导向教学,必须要有配套的学习环境,以便让学生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因此,职校应在校内建立会计模拟公司,以会计岗位为模块,配合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每个模块都按岗位职责、岗位核算程序、实训企业概况、岗位操作内容、要求和业务进行编写,使学生通过仿真训练,加快对学科知识的消化、整合与运用,提高学习主动性,加深对各会计岗位核算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其操作技能,为学生走向社会尽快胜任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小学教师业务自传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形势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体系构建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及其原因

当前,我国中小学师德的整体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上能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生活上简单朴素、乐观向上,在职业道德方面情操高尚、为人师表,展现出良好的道德风貌。然而,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新形势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中小学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冲击,部分教师受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动摇了将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崇高职业理想信念,而将时时处处谋求个人利益作为生活目标,丧失了教师的基本道德操守,师德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1.职业理想信念模糊,上进心不强

自古以来,教师职业都是一门受人尊敬、神圣的职业,无数仁人志士都以从教为荣,将毕生心血献给教育事业。然而,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部分中小学教师对教育事业缺乏职业荣誉感和事业心,放松甚至放弃了对崇高职业理想信念的追求。他们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1],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模糊,工作意义不清楚,没有将教师职业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息追求的神圣事业,而是将它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更有甚者喧宾夺主,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主要投入在兼职上,而仅仅利用兼职以外的时间去完成教学工作,将教师职业当作了“副业”,也有部分教师工作缺乏激情与活力,萎靡颓废、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混日子。

2.责任心缺乏,育人意识淡薄

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倡“教育性教学”,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可见,教书与育人都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教师不仅要在学业方面细心培养学生,做学生的“经师”,而且要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精心培育学生,做学生的“人师”。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消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的加剧,使得有的教师责任心减弱甚至缺失,育人意识淡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发展,而无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片面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

3.职业道德败坏,丧失教师人格

西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扬雄在《法言•学行》里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可见,教师理应是学生做人的楷模。然而,由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中小学的深刻影响,一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败坏,如对自己所教学生实施收费辅导、有偿家教;
在招生、学生评优评先评奖、入团入党、考试、保送大学等工作中利用职权;
收受甚至向学生及家长索要财物等,完全丧失了教师人格。

二、新形势下中小学师德建设体系的构建策略

1.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

要构建完善的师德建设体系,前提在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第一,要强化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师德建设领导力。中小学领导要树立“以德为先”的治校理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师德建设;
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将师德教育、宣传、监督、考核等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当中。第二,要建立完备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师德建设的管理。要成立师德建设的职能机构———师德建设处,保证经费和人员到位,并建立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以强化和推进师德建设工作;
要以师德建设处为核心,由各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政教处、科研处、纪检监察处、工会等共同组成师德建设委员会,以统筹协调师德建设工作。第三,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督导与评估制度。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师德建设督导机构,根据当前的新形势,精心设计并不断完善师德建设评估目标、评估内容与评估方法,加大对中小学师德建设的督导检查力度,并把师德建设纳入对学校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中。

2.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内部动力机制

要构建完善的师德建设体系,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内部动力机制。第一,要充分激发中小学教师参加师德建设的自觉性。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庄严而神圣的使命,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
引导教师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中,明确师德发展目标;
引导教师将师德规范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教育、班级管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提高师德践行能力;
引导教师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将师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第二,要健全教师主体权益保障机制[2]。教师是中小学建设的主体,有参与治校议政的意愿与权利,要不断探索完善教师参与治校议政的机制;
在涉及教师主体利益的活动中如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干部选拔中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要依法保障教师教学活动、教育活动、班级管理活动、学术科研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的自;
在对教师的各种工作违规行为进行惩处的过程中,要保护教师正当的申辩权、申诉权,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第三,要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要制定和完善一整套教师培训研修制度、学术交流制度、科研资助与奖励制度,要鼓励和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培训研修、开展学术交流合作、进行课题科研,使他们的教学、教育、班级管理、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3.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中小学师德建设成效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师德建设缺乏长远系统规划,没有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实践表明,只有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才能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教师师德素养,进而从根本上遏制师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1)创新师德教育机制,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

创新师德教育机制是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事实证明,要想中小学师德建设永葆生机与活力,就必须不断创新师德教育机制。首先,师德教育的目标要注意普适性和梯度性。师德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一批师德标兵、塑造一批师德楷模,而是要提升全部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因此,师德教育的目标不宜定得过高,不能以师德楷模的标准去要求所有教师,要注意目标的普适性,保证普通教师通过接受师德教育和内省改进都能实现师德教育的目标。同时,师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设计多层次有梯度的师德教育目标———合格水平、良好水平、优秀水平,通过循序渐进的长时间教育,让教师从合格水平逐渐过渡到良好水平,最后达到优秀水平。其次,师德教育的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和丰富性。师德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紧贴时代脉搏,反映社会发展变化对公民道德教育的新标准和学校教育改革对中小学教师道德素质的新要求,满足教师自身不断变化增长的新需要。如当前要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理想信念教育、荣誉感教育、责任感教育、成功观教育、幸福观教育。再次,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师德教育中,除了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文件外,要更多地采用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组织开展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和老教师荣休仪式,举办师德专题论坛、师德演讲比赛、师德故事交流会等方式,使教师在活动体验中明确师德内涵,体会教师职业的荣誉感,树立教师职业的责任感。最后,师德教育要贯穿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始终。从新教师入职培训开始,到合格教师培训,到成熟教师培训,再到专家教师培训都必须将师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选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优秀教师,必须将师德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2)加强师德宣传机制,培育教师重德崇德风尚

加强师德宣传机制是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又一核心内容。师德宣传是师德教育的延伸,完善的师德宣传机制有助于提升师德教育的效果。加强师德宣传机制,首先,要高度重视师德宣传工作。要树立“师德建设,宣传先行”的思想;
要将师德宣传纳入中小学宣传工作的体系之中,坚持师德宣传制度化、常态化,要有专门的宣传机构与人员,要制定系统的宣传计划。其次,师德宣传的手段要体现时代性与多样性。除了传统的图书、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外,要充分利用当今互联网、智能手机的传播途径如微博、博客、网站、微信等广泛宣传报道中小学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的感人事迹,营造全国中小学教师均重视师德修养、崇尚高尚师德、争创师德楷模的良好氛围。再次,要善于抓住师德宣传的契机。中小学师德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出现的时候就是师德宣传的绝佳时机。这时,要及时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如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博客、官方微博、官方网站等)进行关注、应对和正确引导。对师德难点问题要进行深入剖析、解读或引导广大教师进行讨论、辩论;
对正面的师德新闻、人物要及时给予褒扬、点赞;
对于负面的师德新闻、人物要旗帜鲜明地进行批判、鞭挞。要注意抢占舆论制高点,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师德正能量充满校园与社会。

(3)强化师德监督机制,预防教师师德行为失范

强化师德监督机制是中小学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要构建中小学(包括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主体。中小学要充分发挥教务处、政教处、科研处、纪检监察处、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在师德监督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年度评议、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同事评议制度、学生评师制度,并建立教师定期家长会制度,充分发挥同事、学生、家长在师德监督中的作用。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和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利用强大的社会舆论来约束中小学教师的道德行为。其次,中小学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平台既包括日常办公场所、信箱、电话、短信等常规平台,也包括网站、博客、微博、微信、飞信、E-mail、QQ等网络平台。对于举报的师德失范行为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举报者,以确保监督举报的实效。

(4)健全师德考核机制,促进教师提高师德修养

健全师德考核机制是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首先,要坚持考核主体多元化。教师本人、领导、师德教育专家、同事、学生、家长都应参与教师的师德考核,并赋予不同的权重,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其次,要坚持考核内容全面化。既要对教师在教学、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又要对教师在班级管理、学术科研、社会服务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
既要对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又要对教师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再次,要坚持考核类型与方式多样化。要把集中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并侧重于平时考核、定性考核。要综合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座谈调查法、查阅档案法等考核方法。最后,要注意考核结果的有效利用。要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对于师德考核连续优秀者,在评优评先评奖、职称(职务)晋升、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选培等方面要优先考虑;
对于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奖、职称(职务)晋升、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选培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5)完善师德奖惩机制,引领教师提升师德境界

加强与改善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还要完善师德激励机制和惩处机制。中小学对师德高尚、教书育人成绩显著的教师要授予“师德模范”、“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并在物质上给予重奖,同时在评先评优评奖、职称(职务)晋升、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选培等方面优先考虑,给予精神上的奖励,以激发广大中小学教师参与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养的主动性。对于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要严格追责、严肃处理,要依规依法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处分,降低或撤销专业技术(行政)职务、解聘或开除等;
对严重违法甚至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任经辉.和谐校园视野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具体路径[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小学教师业务自传范文第5篇

【关键字】CDIO 现代企业文化管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73-03

一、CDIO课程教育模式简述

(一)现代企业文化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状况

1.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操作欠缺

在传统的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教育中,主要以教授管理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必须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自己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然而学生通常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转化。学生要完成理论向实践的转化,需要经过漫长的摸索过程,这段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职场新人会有的“眼高手低”的问题。

2.教学环节不紧扣,教学效果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为能宏观地剖析企业的发展方向、准确把握管理的脉搏、立即找到适当的管理方法。而传统的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教材有些内容已经陈旧落后,不能满足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需要。有些章节的理论知识显得太空洞,不具实践操作性;有些章节的内容没有在重点内容上详细描述。如果依靠传统的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教学的方式对这门学科进行教学,则无法满足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需求。

3.学习效果不佳,应用能力差

由于传统教学管理中的理论知识多、教学效果差,许多学生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时,觉得未来毕业后书中的理论知识完全用不上,因此不愿意学习这门课程的知识。学生如果不能真正理解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理论,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在实际应用时将难以找到方向。

(二)CDIO模式简介

1.CDIO工程教育的涵义

CDIO是指确定一个项目后,完成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全部的过程。它要求给予学生一个项目目标,让学生承担项目岗位中的职责,学生通过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自主完成工作岗位的任务,通过完成工程项目深化学习的理论知识。

2.CDIO模式的课程特点

(1)情景模拟丰富,课堂环境活跃。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通常认为课本中理论知识太深,所学习的知识和自己不相关,于是不愿意积极学习理论知识。而CDIO工程教育则直接选取一个和学生生活相关的项目让学生完成,学生因为学习的知识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因此容易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2)实战性强,专业学习到位。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没有机会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而CDIO模式里则直接以项目完成的方式让学生直接动手实践,学生要以实践的方式来了解哪些理论知识需要深化,如果要完成工程项目任务,学生必须自主学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完成CDIO工程项目。

(3)教学一体化,学习过程系统。在CDIO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要直面一个管理项目的全部环节,要通过全面的管理才能完成项目中的管理任务,因此学生如果在理论学习中有结构的欠缺,学生完成任务时,会对部分任务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学生要完成任务,就必须从做中学,从学中做,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彻底结合才能完成项目管理任务。

(4)目标明确,课堂训练与职场训练融合。在CDIO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直接完成一个市场上管理人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学生在一边学习一边完成任务的同时,即达到了市场上企业管理人才的要求。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就会在学习中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当学生走向职场面对管理岗位的时候,学生就能直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完成工作任务。可以说,应用CDIO的教学方法就能直接培训出现代职场中需要的管理型人才。

二、CDIO模式涉及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文化组织管理

企业组织管理是指要通过CDIO的方法了解到企业经营活动的价值观念取向及其衡量标准,以及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方法。只有了解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才能知道怎样针对企业文化进行组织管理,这项工作是开展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

(二)企业经营战略与企业经营决策管理

要完成CDIO的项目任务就需要先了解该项工程在市场上的实际情况,要针对该项工程的实际情况决定企业的战略计划和企业的决策规则,这项工作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方向目标。

(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是决定项目战略计划成败的关键,在做好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时,要拟定好恰当的管理制度、招聘优秀的人才、合理分配岗位、优化项目进度、做好项目评估、落实激励结果。企业管理人员要根据各方面的管理,使企业文化完成预定的战略计划。

(四)现代企业团队管理

企业文化要根据企业发展方向、市场的定位、战略计划来树立,它是把企业的形象、战略、管理方式等具体化的效果。企业文化管理就是要让企业员工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成为一个极具有凝聚力的团队,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整个风格,它是现代企业人才实施战略、开发、管理的有效过程。

三、CDIO课程模式在现代企业文化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CDIO模式课程实施准备条件

1.教师给定学生一个项目任务

教师扮演顾客给学生一个项目任务,这个任务是开发一家医院的门户网站,由学生自己完成市场分析、任务分配、项目管理、项目控制、项目评估等工作。

2.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将学生分成5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由学习小组成员自己分配任务。

3.每个小组决定小组组长

小组组长完成项目经理的任务,其余学生模拟项目组其他的成员,通过共同配合,完成该项目的管理工作。

4.学生自己分析需要什么硬件道具

学生在对项目任务进行市场调查后,要自己列出需要的硬件和道具,由“教师”与“项目成员”沟通,合理满足项目的需要。

图1 CDIO模式项目完成的流程

(二)实际应用过程

1.学生分组模拟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综合能力、个性与特长。比如领导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思考比较周密的学生、个性比较被动的学生、拥有奇思妙想的学生、擅长宣传和推广的学生等,要把不同个性的学生组合起来,分成一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取长补短,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避免整个小组都是综合能力都比较差,难以自主完成任务的学生,以免学生不能彼此配合、互相启迪。教师将不同能力、不同特长的学生分配在一起,要求学生以完成项目目标为要求,自己分配工作岗位。

2.确定学习目标

学生要通过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完成项目管理的四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为市场分析阶段。学生要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搜集市场上与项目相关的信息,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以这次的项目计划为例,学生要大量搜集其它医院门户网站的信息,对门户网站的风格、分类、客户满意度、网站点击率等作综合的分析,然后将自己关于医院网站的战略可行性报告书提交给客户(教师),由教师认可后开展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项目分析阶段,学生要把一个项目任务科学地分成几个项目小组,通过几个项目小组的彼此内控达到完成项目管理的目的。以医院门户网站的计划为例,就要设计出人力资源小组、项目建设小组、财物部门小组、推广宣传小组,通过几个小组的共同配合,完成项目任务。第三个阶段为项目控制阶段。如果将项目经理当作项目的负责人,那么其他的项目管理人员在接到项目管理任务后,要能根据项目的需要制定相关的项目管理策略,并提出控制项目计划的方案。第四个阶段为将管理计划提交给用户的阶段,由用户对该套管理系统提出意见。

3.模拟操作

(1)项目前的准备。在这个模拟项目中,教师扮演客户的角色,学生扮演项目小组的角色。项目前的准备是指团队小组在收到教师指定的医院门户网站设计管理的任务时,就要与教师积极沟通,了解教师投资项目的意向,通过了解客户的要求、分析市场的资料、提出项目战略方向等几个环节反复与教师沟通,直到教师与项目经理的战略目标一致,愿意投资战略计划,才算完成项目前的准备。

(2)项目中的控制。该门户网站的建立是一个项目工程,它需要各个项目组提出管理计划,对整个工程进行控制。以项目建设经理来说,它需要提出几个阶段的项目目标、每个阶段的任务、每个阶段的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每个阶段的评估方法。此时人力资源小组经理就需要根据项目的计划招聘相关的工作人员、制订相关的制度、做好激励工作,通过人力资源的支援促使项目尽快完成。财务经理则需要做好成本的评估工作、成本的控制工作、成本的风险评估工作等,在财务上为项目经理提供支援;推广宣传小组则要根据工程开发的进度做好门户网站的宣传与推广工作,通过不断跟进推广和宣传支持项目建设经理的工作。而项目负责人则要不断的了解每个项目组的工作情况,对每个项目经理的工作做出有限的评估,项目总经理要通过评估的方式使几个小组能融洽的运作。

(3)项目后的反馈。扮演角色的项目小组拿出“管理成果”交给教师,教师要结合专家的意见,对小组的项目建设的内容提出意见,项目负责人则要与教师进行沟通,并将意见传达给项目小组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通过不断的修正项目达成“顾客”的要求。

图2 项目工程组织结构图

4.学生自评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工程项目的评估也是学习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完成一个工程项目后,要能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评估。通过总结自己完成工程的情况,了解自己学习的不足,再自主学习相关的知识。学生对工程评估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工程总体进行的情况、自己工作时的情况、对其他工作人员配合的情况。通过从多种角度分析,学生才能全面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学生对自己做完评估后,要将评估报告交给教师,由教师进行评估。

5.教师评点分析

教师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时,要对工程模拟流程全面了解,同时要了解每名学生工作的情况。教师要针对工程开展的情况与学生递交的评估报告共同评估。教师在评估以前,还要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相关工作开展的情况,要将学生工作的流程交给行业专家,由行业专家给出意见。教师在整合行业专家的意见后,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工程开展情况的不足,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能力、思路、见解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四、CDIO课程模式的教学效果分析

(一)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CDIO课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而是直接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实践,能了解到市场上相关项目的需求,自己思考怎样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完成项目,在项目中怎样与他人沟通,怎样对项目工程进行控制,怎样使项目顺利完成等。通过CDIO课程模式的学习,能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二)系统拓展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的管理技能

CDIO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直面项目,学生的任务是将交给的项目任务完成,该项目任务是以企业的真实需求展开模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市场的需求与课本理论知识的差距。学生要通过理论转化为实践,用实践深化知识。如果学生在项目工作中发现有课本知识没有讲述的管理知识,学生还需要拓宽自己的视野,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甚至向相关的工作人员求教经验。通过实践,学生能真正全方位地掌握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知识,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全面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完成学习与工作角色的衔接与转换

在CDIO的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顾客,学生的角色是管理人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不再以普通教师对待学生那样给予关爱和宽容,而是以市场的要求来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必须要以市场人才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接受市场的挑战,同时也感受到市场优胜劣汰的残酷性。在CDIO实践性的学习中,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脱离学生的“青涩”时期,在项目学习中成为能独挡一面的人才。学生未来走上市场时,可以直接拿出自己在实践中磨练出的真本事迎接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在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学习中,应用CDIO模式,能使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弊端。它将实践引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完成项目管理的方式,学生能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让自己成为一个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大量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该种方式能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方向,通过自主的学习,成为满足市场需求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牛换霞.CDIO工程教育模式解读:课程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6)

[2]钟秉林.我国院校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机械工程,2011(1)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立项科研项目(201204LX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