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塑造:论美术史如何融入当代美育建设

发布时间:2023-12-27 18:50:14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摘 要:纵观百年历史,中国现代教育日益普及化、专业化,然而在科研上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却出现了一定程度上人文精神流失与审美观扭曲的现象。如今,美育对塑造人完整的审美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美术史教育融入当代美育课题为视角,将美育置于审美教育观念塑造与美术历史宏观走向的交集中,探讨塑造审美观的目的与价值,以及当代美育核心与美术史教育的关系,从而提出美育应与历史相结合的理念,在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洪流中,重新思考美术教育的意义与未来。

关键词:审美观;
美术史;
美育

注: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大美育理念下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模式创新研究”(2021JSJG434)阶段性成果。

审美教育是美育的全称,在德国哲学家席勒18世纪发表的《美育书简》中首次被提出。20世纪初,蔡元培在其著作《哲学总论》中再次谈及“美育”一词,这一概念沿用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的回信中提到“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命题,并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新时代要求。

一、审美发现与感知

审美作为审美主体对事物美丑的归纳性观点,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等特质。美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精神文化产物,也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心目中引发的愉悦感受,因此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人具有相异的审美观。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不仅让人们能够感知客观世界,也连接了人类与艺术。而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客观世界带来的感受是直接的、具体的。人们看到暴风雨来临时会感到害怕,生理本能会驱使人躲避,而闻到花香则会感到身心愉悦,这都与生理本能直接相关。而对艺术的感知则是间接的、抽象的。例如,当人们站在英国艺术家透纳的油画作品《暴风雪》前,会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奇壮丽,但由于其不会真的席卷而来,因此不会真的感到非常恐惧;
观看大理石雕像断臂维纳斯时,人们会惊叹艺术家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却不会认为维纳斯雕塑是生活中真实的人,因而不会因利害关系而对其产生某种看法。简言之,人们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是跳脱出利害关系的,可以不带任何功利性和目的性地、从容地感受。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说:只有把艺术理解为是我们的思想、想象、情感的一种特殊倾向、一种新的态度,我们才能够把握它的真正意义和功能。艺术品绝不是单纯的仿造品或摹本,而是我们内在生命的真正显现。

如果说审美发现是审美活动的起点,那么审美感知便是审美活动的结果,而精神共鸣与升华则是活动最终的目标指向。美育的最高目标是人性的完满,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美育理论意涵与建设

(一)美育意涵之语境与价值

人类感知美的意识觉醒之后,美育观念就已经存在。当美被感知,其便成为精神养分哺育人类,于是拥有了教育价值。然而,在美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之前,作为哲学的附庸,其价值一直未能直接显现。直至18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席勒首次正式提出“美育”的概念,其才真正意义上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教育家蔡元培在20世纪初将这一概念引入国内,至此具有现代意义的美育理论广泛流传。

席勒提出美育的核心目的是使人性完满,美的出现使人感性与理性的天平得到了平衡。席勒提出的美育概念,某种意义上是对美的艺术价值的重新审视,但并没有明确的定义。通常意义上对美育的理解是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的教育,并且在践行过程中存在着对其意涵认知的模糊化与误读。

对美育意涵的重新认识,要求在艺术中找到相对恒定的审美标准,这也为建立审美经验与提升审美感知力提供理论支撑。美育中的美感体验已扩散至包括艺术在内的所有领域,如生活、自然、社会等,于是現实生活中的美也被接纳,被认为是艺术之外的感知与体验对象,美育语境的边界得到延展。

至此,在审美发现与美感体验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让受教育者在艺术中感知与发现美的目标。受教育者在建立自己审美经验的同时,获得了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弥补了艺术不能涵盖的角度。美育意涵语境的进一步拓展是从审美发现、美感体验走向精神升华,其目标也从美感经验的建立、审美感知的提升延展至把握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从自然的人走向道德的人。

(二)美育建设之文化与历史

为了更好地凸显中国当代美育的民族性,在中国美学的历史脉络中讨论美育的社会价值和教育功能,绝不能脱离传统美学的思想渊源与发展历史。如今,人们对美育的认知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这些误解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或者等同于美术教育,窄化美育,此为“艺术误读”;
第二,认为美育是隶属于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将美学原理照搬进美育,概念化与理论化美育,使其功能与价值僵化,此为“美学误读”;
第三,认为美育中“育”就是教育,将美育等同于一般教育学,并放大美育的教育属性,此为“教育误读”。对美育的误读导致教育者在美育实施过程中产生问题,而其是美育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应当引起思考与重视。

不妨从历史继承性和文化适应性两个层面看待当代美育理论建设。其中,将当代美育理论放在人类美育思想观念发展的脉络中进行考察,强化美育理论与美育建设发展之间的关联,便是历史继承性;
而使美育理论建设目标与文化指导实践之间直接建立关联,凸显美育理论的当代站位、当代语境意识以及当代实践指向,便是文化适应性。

尽管人类向来有追求美的习惯与共性,但是美却没有唯一标准。在追逐美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带有目的和欲望,或局限于某一标准,被理论遮住眼睛,这使得真正的美被错过和消弭,在此背景下的美育是有局限性的。因此,要通过建构美育文化与历史脉络,使人超脱审美教条,超越美丑的刻板区分,通过历史中对艺术美与自然美的认识与区分,重新定义审美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很多人也在自然美与艺术美孰轻孰重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实际上,倘若按照上文所述,就不必争辩以划分不同美的高下。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的差异的确不容忽视(前者注重环境与氛围,不需要感知者对自然美做出精确的辨析,后者则强调形式与节奏,要求感知者体验具有指向性的美的存在),但是在美育的实践过程中,不应刻意强调二者的差异,而应该将历史继承性和文化适应性作为美育理论中相辅相成的两个层面,使其共同为审美教育服务,重构美育理论的意涵。

三、美术史融入美育建设的方式

(一)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

美术史是美育的一部分,不仅与文化史、民族史、考古学等学科存在交叉关联,还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存最早的美术史文献始于罗马学者老普林尼的著作《博物志》,其中谈到了绘画颜料加工与雕塑制作技术,同时讲述了古希腊艺术家们的轶事和相关作品。严格意义上的西方第一本艺术史传记著作是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理论家乔尔乔·瓦萨里的作品《艺苑名人传》,书中讲述了200余位杰出艺术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在我国,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已有关于美术史研究的零星言论,比如《论语·八佾》里就有孔子与学生子夏围绕“绘事而素”的讨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著作《论画》与《魏晋胜流画赞》为我国最早的美术史文献,此后还有唐代张彦远撰写的《历代名画记》等。近现代,西方视觉文化对中国传统美术史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将美术史教育融入美育课堂的意义就在于站在历史的时间轴上,厘清人类文化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的审美和价值取向。

然而,目前美术史课程却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其不应当被教育所忽略。在一些美术史教学中,若没有专门的美术史教师,便由主要教授技法的教师代上,而其由于并未专门钻研美术史教学,往往能力不足,难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除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外,授课方式也極大地影响着美术史教学效果。传统的授课方法一定程度上已不适应美术史课程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史的积极性,转变学生态度,使其变被动为主动,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教师专业知识掌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促进学生学习美术史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教材的选用也不容忽视,教师应审慎思考,如何在繁杂多样的美术史教材中挑选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

美术史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很多层面,不仅要站在当代立场上了解过往,还要在看清过去的同时展望未来。美术技法、美术史理论和美育的关系应该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只有有机融入美术史教育,美育才能够完整。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审美观念都有时代的烙印,而人类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呈现出的复杂特征也在美术史中被深入剖析,因此美术史教育能够促使人全面发展。美术史中对艺术作品的介绍包括审美评价的部分,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把握艺术作品的各个元素,体现美育的本质属性。因此,基础美育必然要与美术史知识、经典美术作品鉴赏与绘画技法等结合起来,使学生丰富感知经验和提高鉴赏能力。

(二)眼手脑协调发展

众所周知,美育能调动人方方面面的感知,主要有眼(观察、捕捉)、手(技能、运动)、心(感知、体悟)、脑(思考、鉴赏、创意)。其中,艺术图像或自然景物通过眼(观察)被手(技能)改造加工,再通过心(感知)中美术史的审美判断最后抵达脑(思考)来理解与消化。由此可见,当代美育理念的重点在于观察(眼)、技能(手)、感知(心)、思考(脑)之间的协调,而传统的美育课程是简单的眼与手(观察与技能)的协作,这难以触及美育的本质。只有通过眼与手的实践体验带动心与脑的理解内化,美育课程才能培养人的创造力。美育课程不仅需要“眼与手”(观察与技能)的传统美术技法练习,还需要“心与脑”(感知与思考)以感知与逻辑分析为主的美学概论和美术史理论的灌输,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审美素养来审视艺术作品。

如今,高校的美术史课和鉴赏课大多还是采用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的教学模式。然而,基于连接“心与脑”的美育理念,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与感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使美术鉴赏课程成为美术精读与研讨学习课程。之所以强调精读,是因为美育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堆砌与量化,而在于培养学生较强的审美意识,只有对个别作品精读才能进入艺术审美层面。而强调研讨,是为了促使学生理解不同人对美感知的差异,通过和其他同学交流艺术见解,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在美术实践类课程中,应强调观察与技能、感知与思考的贯通,即“眼与手”和“心与脑”的连接,从而将其升华为艺术感知与创造过程。所谓感知与创造,就是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具有新的视野。美育不应当局限于美术,而要在受教育者的“眼与手”上画一条连接线,将其延伸至“心与脑”。传统美育课程中将美术技能实践作为重点仍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笔者绝非要全盘否定原有的美术课程,而是要丰富美育要素。

要探讨美育课程,便无法回避历史概念,人类学因历史而立体,美育也因美术史而更加丰满。当代美育理念下的美术课程设置可以因地、因教师而制宜,却万变不离其思想内涵。要鼓励学生以历史的眼光和视角,独立观察、感知、想象与创造,突出眼、手、心、脑的综合培养。

四、结语

科教注重改变客观世界,而美育则强调发展自身。以自然科学教育为代表的理性教育在未来仍然十分重要,但对人格涵养的塑造和审美素养的培养也不容忽视,美育在人类发展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席勒在《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中说:“只要我们想到,在感觉时由于自然的片面强制和在思维时由于理性的排他性立法,人的这种自由就恰恰被剥夺了。所以,我们必须把审美心境中归还给人的能力看做一切馈赠中的最高礼物……通过审美生活重新得到这种人性。”在美育中,要提升艺术感知力、开启灵性的“庐山真面目”,关键在于人类站在历史洪流的堤岸,回顾过往,展望未来,进而构建更高意义上的“人类共情”。

参考文献:

[1]卡西尔.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2]史密斯.艺术感觉与美育[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席勒.席勒美学文集[M].张玉能,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孙浩然,硕士,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油画、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审美观美术史美育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1期)2022-05-23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7期)2021-10-20高校美术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潍坊学院学报(2020年5期)2021-01-18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外美术史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3期)2019-09-10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赤峰学院学报(蒙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1期)2018-04-25美育最忌急功近利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东方教育(2016年19期)2017-01-16美育教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5期)2016-10-17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3期)2016-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