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分类看我国大学生阅读类型的优化

发布时间:2023-12-28 11:00:17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胡婷,叶信治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 350117)

阅读是大学生获得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1]阅读作为大学本科教育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敞开了求知的大门,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新的思想,获得新的观点,既可以加深知识的深度,又可以拓宽知识的广度。

相比中学生,大学生具有更多可自主支配的时间,这不仅能使大学生可以更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同时对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大大增加。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提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合理增加学生阅读量和体育锻炼时间,以适当方式纳入考核成绩。”[2]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强调要“四个回归”,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回归读书,强调了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同时表明大学生要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在阅读书籍、思考问题、实践锻炼方面,而不是用于休闲娱乐方面。

读什么书、如何读书,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本文试图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的应然阅读类型和实然阅读类型,探讨如何优化学生的阅读类型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费里茨·马克卢普的知识分类

不同学者和社会组织,对知识有不同的分类。波兰尼(1966)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彭罗斯(1995)将知识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客观知识”;
另一类是“经验知识”[3]。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将知识分为四类: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4]。

费里茨·马克卢普(FritzMachlup)从经济学角度把知识划分为五类,分别是实用知识、理智性知识、闲谈和消遣性知识、心灵知识、非必要知识。这是基于认知对象对于“认知者”的意义为基本标准划分的。实用知识是对认知者生活实践中有具体用处的知识,又可以具体地划分为职业上的知识、商业上的知识、工作者的知识、政治知识、家庭知识和其他实用知识。理智性知识是为满足求知者的好奇心,通过集中注意力学习获取的,且被认为是普通教育、人文主义、科学学习和人文修养的一部分。闲谈和消遣性知识是理性知识之外的,为了休闲娱乐而获取的知识,一般是在放松的心情和环境下获得的知识。心灵知识是有关上帝的宗教信仰和灵魂拯救方面的知识。非必要知识是属于认知者非故意偶然得知且不额外记忆保存下来的知识。比如说人们在看电视过程中看见的广告,无意听见的闲谈,这些无意去获得却偶然间被注意到且不需主动记忆的知识[5]。

费里茨·马克卢普(FritzMachlup)对知识划分的意义在于为其“知识产业”理论做出铺垫,其“知识产业”的研究也是建立在前三种知识之上,这种划分为跨学科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教育学领域的知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二)基于马克卢普知识分类的大学生阅读分类

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划分阅读的类型,多从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动机来划分。付金祥把阅读划分为四类,分别为认识型阅读、鉴赏型阅读、消遣娱乐型阅读、研究评价型阅读[6]。阎德才、崔万立编著的《大学生阅读指南》,将阅读分为两类,一类是消遣型,另一类是获得型[7]。裴郁郁、姜震把学生阅读划分为三类:消遣型阅读、解疑型阅读、研修型阅读[8]。李宏伟以阅读的结构性质为标准把阅读类型划分为有序性阅读和无序性阅读;
以阅读的目的行为标准把阅读类型划分为功利性阅读和心理需求性阅读;
从其他标准上指出以发音为标准分为朗读、默读和视读;
以阅读的效率高低划分为精读、略读、泛读和速读;
以阅读速度快慢又可划分为速读和慢读[9]。

无论以哪种标准划分阅读的类型,目的都是更好地区分类型来引导人们在何种时间和场景选择合适的阅读类型,从而把阅读的内容更高效地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已有的阅读分类没有统一的说法,关于阅读分类有很多,这对于不同研究目的的研究者是难以充分利用的。因此,基于费里茨·马克卢普(FritzMachlup)对于知识的五大分类,在此基础上以阅读内容对于“阅读者”的意义为基础划分,将阅读划分为五类,分别是实用型阅读、理智型阅读、消遣型阅读、自我完善型阅读以及无意型阅读。

实用型阅读是指阅读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从事有实际用途的阅读,如通过阅读书籍获得生活技能、工作技巧等。具体可划分为有关职业知识的阅读、商业知识的阅读、工作者知识的阅读、政治领域知识的阅读、家庭生活方面的阅读。

理智型阅读是指阅读者主动学习,需要高度投入、主动思考、深入理解和建构的阅读,具体可划分为专业知识的课内外阅读、拓宽视野的名著阅读、提升境界的人文阅读等。

消遣型阅读是指在理智型阅读之外的为了休闲娱乐而进行的阅读,与个人兴趣高度相关,一般是在放松的心情和环境下自由选择文本的阅读,文本形式具体包括小说、漫画、电子书、杂志等。

自我完善型阅读是指为了提升个人能力、思想品质、综合素质等通识性知识所进行的阅读,如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经典文学阅读、提高思想品质的红色文学阅读、修养身心的心灵阅读等。

无意型阅读不同于以上四种阅读,无论是自发阅读还是被动阅读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阅读。无意型阅读是阅读者自身不出于有意的阅读目的而获得的阅读类型,如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八卦信息、广告,无意得知且不需要主动记忆的阅读。

如果说获得知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那么阅读就是通往目的地的重要途径。不少学者对于知识进行不同角度的分类,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划分,这有利于人们获取、存储和创新知识。从知识分类的视角看阅读分类,也能为大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区分不同类型阅读对于大学生自身学习发展的意义,从而使大学生们主动进行有意义阅读,减少无意义阅读的时间,更高效地提升自身阅读能力与人文素质。

费里茨·马克卢普(FritzMachlup)对于知识分类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其对“知识产业”的研究,本文从该角度出发,把阅读划分为五类,分析当前中国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好的阅读建议。

(一)理智型阅读是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必经之路

书籍是知识传承的载体,阅读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来源:一是教师凝练自身知识经验的授课传述;
二是以储存在书籍中的经验与知识的总结。前者大多是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而后者则必须由学生主动获取。理智型阅读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高度的自主学习能力,也离不开大学生的主动求知。但我国的大学生在知识获取上往往更偏向于被动,主动求知欲不足。在专业学习上,大学生除了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以教师讲授的方式听取浅显表层的知识外,较少大学生会在课外主动地深入探究专业知识。阅读是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必要环节,不少大学教授会通过课程大纲提前安排好每一次课程的阅读任务,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下载阅读任务,提前阅读,熟知课程。大量的阅读任务对于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常事,他们的阅读书目基本上都是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由此可见,理智型阅读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比较大,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离不开理智型阅读。

(二)实用型阅读是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可靠途径

大学校园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大学阶段的学习不同于中小学的特点就是大学生还需要学会独立生活,与人交往。读有字之书,在于提高学识;
读无字之书,为人生发展打下基础。实用型阅读又可具体划分为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阅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阅读、政治思想的阅读、生活技能的阅读以及其他实用型阅读。大学生除了通过直接经验获取实用型知识,还可以通过实用型阅读获取间接经验来社会化,如读《论语》知孔子的为人处世观念,读《自杀论》了解迪尔凯姆如何分析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读《社会契约论》了解卢梭在法国18世纪对政治制度的思考。实用型阅读大到开阔大学生政治视野、思想观念,小到让学生学习生活技能、人际交往。实用型阅读是大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可靠途径。

(三)自我提升型阅读是大学生理性发展的有效手段

大学生四年学习阶段除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学会如何生活、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如美国大学著名的暑期共读计划(SummerReadingProgram),该计划是为了大学生暑期更好地提高和保持阅读能力,由教师与学生共同选出最感兴趣的书籍,是大学新生入学前的暑期阅读书单,并在阅读后提交反馈。如美国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2021—2022年的暑期阅读书目之一《我们这个有趣的时代》(SuchaFunAge),这是一本关于性别、种族和社会阶级的小说;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今年的暑期推荐书籍《无证美国人》(TheUndocumentedAmericans),这不仅是一本回忆录、一份纪实报道也是一本非虚构小说;
美国范德堡大学推荐的《当呼吸化为空气》(WhenBreathBecomes Air),这是一本医学回忆录,这本书的作者以其亲身从癌症诊断前后生活的改变反思他对成就、死亡和生命意义的看法。不少高校所推荐的暑期共读书单充满了人性的反思、社会阶级与矛盾等现实问题。相较专业书籍的枯燥深奥,自我提升型阅读不仅带有小说类书籍阅读的轻松性,还能启发思维,开阔学生思想境界以及自我提升与完善。

(一)我国大学生的阅读类型现状

1.消遣型阅读是中国大学生阅读的主要类型。学者梁春芳在“大学生读什么书——杭州16所本科高校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中关于阅读主要目的问题,得出“大学生的兴趣阅读、休闲阅读、修养阅读和求知阅读等是当下阅读的主流,功利性阅读的学生只占少数”[10]。有的学者以工科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某高校的12个工科专业大学生发放问卷,在调查阅读目的中得出“该结果与本科教育阶段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相符,说明工科大学生在主观意识上,以扩大视野、培养兴趣/情操等非功利性目标为主”[11]。

本文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图书馆公布的图书借阅榜单进行整理排列,发现中国大学借阅前十名书籍中消遣型阅读占了一定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大学图书借阅前十名书籍排行榜

中国大学生普遍喜欢阅读小说,但对于经典名著阅读兴趣不高,工具性图书借阅量小,实用型阅读与理智型阅读不足,整体阅读以消遣型阅读为主。

消遣型阅读作为大学生的娱乐休闲方式之一,大多数学生消遣型阅读的目的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在课余时间里获得精神上的放松,但任何阅读类型都应该有一定的比重,过多的消遣型阅读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人文素养。

2.无意型阅读普遍化。在二十年前,无意阅读主要受到纸质媒介的影响,如报纸、广告,但如今电子媒体越来越发达,随处可见的电子媒介环绕在我们身边,除了个人手机,LED大屏幕和地铁上的电视广告、公交车上的数字电视,无处不在的电子产品不得不让人们更多地注意到某些信息。2021年4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其中一条调查结果显示:“手机阅读和网络在线阅读是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的主要方式”,从人群分布特征来看,数字化阅读的主力是18—49岁的中青年群体,且18—29岁的人群占比31.0%[12]。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近十亿网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9.8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网民增长的主体由青年群体向未成年和老年群体转化的趋势日趋明显[13]。网龄在一年以下的网民中,20岁以下网民在网民总体中的占比为17.1%。从网民年龄结构看,20—29岁网民占比17.8%;
从网民职业结构看,学生占比21.0%,位居第一。以上数据均表明大学生手机使用率占比非常高。而作为数字化时代的大学生,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均离不开手机,一是出于便利,二是出于新颖,如可以用电子笔记、电子书籍取代沉重的书本,用网络获取各国文献资料,用栩栩如生的视频展现枯燥无味的历史故事,种种优点使得我们离不开电子阅读。如今的无意阅读多受电子信息的影响,本该是碎片化类型的无意阅读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导阅读类型。如一名学生每日阅读主要来源于网络新闻推送、小程序广告、微博头条等等,而不是来源于书本的实用型阅读和出于主动学习的理智型阅读。无意型阅读占主导地位的原因:其一,社会信息过多占据大学生的生活;
其二,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足,无法全身心地投入理智型阅读以及实用型阅读。

3.实用型阅读、理智型阅读碎片化。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有用无用的信息都以秒的速度更新换代,面对每日信息流的冲击,有用无用的知识过目便忘,本该进行深度加工的实用型阅读和理智型阅读只停留在浅层加工。当通过阅读获取的知识不能与自身已有知识结构整体建构时,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就会支离破碎,尤其是实用型阅读需要运用到日常生活的实际中、理智型阅读通常运用到解决专业问题和构建知识体系中,那么实用型阅读与理智型阅读碎片化就只能停留在记忆层面,无法运用到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层面。

(二)我国大学生现实阅读类型对学生的影响

1.过度消遣型阅读不利于学生个人专业知识学习。消遣型阅读是一种非理性的阅读,闲谈和消遣性的知识是理性知识之外为了休闲娱乐而获得的知识。大学生群体不同于其他学生群体,有较好的文化功底,独立的思维体系以及较强的思考力与辨识力。国内关于青少年学生群体的阅读研究较多,青少年读物也有专门的分类,但大学生读物往往与社会群体归为一类。大学生是特别的群体,既对专业知识有阅读需求,也对消遣型阅读有需求。两种阅读需求是相互补充又相互影响的,消遣型阅读占比过高必然会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阅读时间和效率产生影响。

2.无意型阅读不利于大学生主动发展。无意型阅读指的是日常生活中无意阅读到某种信息的过程,无意型阅读一般在阅读者并没有阅读需求和阅读欲望的时候出现。大学生每日都在进行阅读的行为,每日重复地浏览新闻或者电子信息,但有意义的阅读却并不多。阅读应该是主动、自发的行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应该是主动成长发展的过程,被动的无意义阅读不利于锻炼大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培养大学生理性独立发展相矛盾。

3.碎片化阅读不利于大学生完整发展。玛莉安·沃夫在《读者回家:数字世界中的阅读大脑》一书中从神经科学层面对其做出解释,认为人脑中并没有专门用来控制阅读的部分,阅读的过程实则是当大脑需要学习新的东西时创建的一个新神经回路。而在数字时代略读更为普遍,面对信息流,人们通常会较为简单地根据自身既有认知去理解事物,而非积极主动地调动新的思考路径去理解新事物。因此,数字阅读形式将损害人们深度阅读的能力,影响同理心、批判性分析、比喻以及反思的能力[14]。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G网络的普及不仅改变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VR阅读、人工智能阅读等随之出现,在未来,无意阅读必然会通过种类多样的科技载体变得更加丰富,但科技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们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融合交叉已有智慧,是一项待解决的问题。总之,未来的阅读类型一定是多元化的,科学技术辅助人们更便利、更高效率阅读。未来的阅读方式仍然会随着阅读载体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生改变,但阅读的本质和阅读的价值不会变,人类的阅读需求也不会改变。

良好的阅读类型对大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通过调整不同阅读类型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一)减少消遣型阅读,增加理智型阅读

理智型阅读通常是属于“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是有获得、有吸收、有建构的阅读。当知识被理解,知识便更容易被记忆,更利于我们使用。威特罗克对于阅读的过程理解为人们用以增强信息与知识的获得及保持的认知过程,诸如建构摘要和推论来提高阅读理解[15]。该理论十分强调建构的作用,只有新旧知识产生联系,建构意义成功,才能实现理解。在信息瞬息万变时代,我们更需要深度学习,成功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但都有自己特定的建构过程,一个成熟的研究者区别于新手研究者就在于他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结,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很多大学生在学术阅读期间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通过成立问题互助小组以及开设专业知识学习技巧班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学术阅读效率和知识吸收效果。

(二)减少无意型阅读,增加自主型阅读

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教育,无论是系统的非系统的,还是直接的或间接的。而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人知识更是教人如何做人,使之在正义向善的方向上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在不同时空的精神交流,当读者接收到更崇高更理性的思想精神时,便可能潜移默化地被影响被引导。就像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不仅是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受教师的行为举止、道德涵养、思考方法等的影响。不仅教师可以影响学生,氛围也可以影响人,环境更可以改变人,充满阅读氛围的大学校园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主阅读。

高校应该利用隐形文化环境影响学生,改造校园的物理空间,一切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打造一个随处可阅读,随时可阅读的校园环境,设置阅读角以及阅读空间,把阅读延伸至校园的每一处,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馆和教室阅读,让学生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进行阅读,营造书香校园。

(三)经典型阅读与前沿型阅读相结合

许多世界一流大学在假期会邀请著名校友或教授给学生推荐一系列书籍合成阅读书单供大学生们在假期阅读,这些推荐书单具有多样性的色彩,其目的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而且还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思辨、共情、理性与创新能力。例如从麻省理工学院(MIT)最新公布的暑期阅读书单就可以发现:第一,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思想境界,还注重书籍的前沿性,希望学生实时了解自己国家甚至全球最新的发现与最前沿的思想;
第二,这些名校的暑期推荐书目均出于该校知名教授之手。这些知名教授不仅是该领域权威知识的代表,也站在自身研究领域的最前端,他们向大学生推荐专业领域的阅读书籍,有利于大学生们理智型阅读并充分获取专业知识。譬如文学领域的书籍不仅对于文史类专业大学生有可读性,对于其他专业大学生也具有可读性,虽非自身专业知识但对于非文学类大学生们也有一定的用处。我国大学也可以通过组织各专业学术前沿的教授共建暑期推荐书单,带动大学生经典阅读与专业前沿知识阅读,定期举办师生阅读交流会,共同分享不同个体对于同一本书的阅读理解,以精神交流与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成长。

(四)专业型阅读与自我提升型阅读相结合

大学生的成长是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的同步发展。在个性化阅读的同时也需要加强适应社会的阅读,如人际交往、同伴交流、社交礼仪等等。大学生们可以通过数字化阅读的方式,轻松便捷地通过电子设备搜索到相关的阅读资料。修养与自我提升型阅读息息相关,专业阅读提高一个人的知识储备,那么自我提升型阅读提高的就是一个人的品德德行。学生在成才之前更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尤其是对于刚成年却还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日常生活工作中有实际用途的知识经验、生活技能、工作技巧是需要学习的部分,而这恰恰是人们阅读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实用功能。如果大学生能在进入职场之前获得类似“职场初入指南”、面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紧急应变指南”的书籍,这不仅能使大学生更快地获得实用知识,也能在面对这些事件时有所准备,更加冷静面对。

猜你喜欢实用型大学生学生转动式中频电磁脉处理焊接应力方法及实用型装置研究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带父求学的大学生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9年3期)2019-03-25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信息安全研究(2018年12期)2018-12-29赶不走的学生作文世界(小学版)(2018年4期)2018-10-16大学生之歌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学生写话快乐作文·低年级(2016年12期)2017-01-03创新教育下高校大学生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36期)2015-03-11让大学生梦想成真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