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2-03-31 09:56:26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无公害蔬菜生产已经成为我国蔬菜生产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多年来,我市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很快,每年以8%的速度增加。多种蔬菜、多个品种在不同季节都能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在生产旺季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其他省市。然而尽管有丰富的蔬菜供应市场,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蔬菜品质的要求,蔬菜农药残留的要求,蔬菜重金属残留,蔬菜营养的多样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水准,大多数的蔬菜生产是在保护地进行,重茬连作,大量使用化肥等不当措施,使土壤养分失衡,盐渍化严重,土壤的理化性状发生改变,降低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强化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必将大大改善蔬菜本身的商品性,同时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增加市场销量,完善出口数量和国际市场占有率。

关键词:生产;无公害蔬菜;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2-0004-2

1 当前蔬菜生产现状

1.1 分散生产,分散经营

实行土地承包后,蔬菜生产产值明显高于大田作物的几十倍,农民自愿、自发的种植蔬菜,由露地生产发展到保护地生产,由单一品种发展到多个品种,由农户个体发展到农业专业合作社,由点片生产到规模化生产,逐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但分散种植、分散经营、盲目生产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几年蔬菜价格受到市场冲击现象屡见不鲜。

1.2 可耕土地匮乏,倒茬难

由于城市占用耕地,空气、水源污染等现象,老菜区土地的板结、盐渍化、重金属的超标日益严重,可再利用的菜田面积逐年减少,个别地区人均菜田面积仅仅0.446亩,轮作、倒茬几乎不可能,严重制约了蔬菜品质的提高和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

1.3 重施肥,轻管理

老菜区蔬菜生产连年的过度施肥,包括复合肥、化肥、冲施肥等等使用方便,用量过多,不用或少用农家肥,使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平衡缺失,微量元素不足,常常是氮肥过多,硝酸盐含量过多,土壤板结,凡增施化肥,菠菜、小白菜全株可食部分硝态氮含量比施厩肥者高1-4倍,施用化肥,大白菜叶片中的NO3-含量明显提高。

1.4 农产品重产量,轻质量

蔬菜生产中菜农往往只注重产量,产量越高越好,对于蔬菜的品质、风味、口感并不在意,出现了产量高并不等于产值高现象,种植相同作物像露地番茄的适口性明显好于保护地,使用农家肥的好于施用化肥的等等。如果大家认识到科学管理,合理施肥,适当用药一定会达到产量与产值双赢。无公害蔬菜的价格会大幅度提升,生产潜力将会很快被挖掘。

2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制约因素

2.1 环境指标

无公害蔬菜生产必须按着相应的执行标准和规程进行生产和经营。生产产地要求具有产地环境认定和产品认定,生产过程中无公害化管理控制等指标。

2.2 土壤污染

主要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工业的日益发展排放的废弃物越多,形成土壤内的重金属包括铅、锌、铜、铬、砷、汞等含量明显增多。二是蔬菜生产中过量施用农药化肥造成农药、硝酸盐污染。农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方面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生产中应用的化学农药含有毒性大,残留量多,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蔬菜产品很容易污染。

2.3 水源污染

由于工业排放的废水造成河水、湖泊的地下水污染严重,特别是城市郊区的菜田大型工厂迁移后更为严重,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需水量是最大的,用于地下水灌溉是最大的污染源。

2.4 空气污染

工业排放的废气,含有灰尘、颗粒等有毒气体,受天气影响造成污染面积大,污染程度较重,致使附近蔬菜作物表面上吸附大量的灰尘,堵塞了叶片的呼吸细胞,出现叶片伤斑,变色,停滞生长甚至枯死。

2.5 品种退化

蔬菜的品种很多,多少年来蔬菜的种类和品种一直再推陈出新,面临蔬菜生产环境的变化,蔬菜农产品需求的标准的提高,要保证蔬菜生产的高产高效,长期占有市场,往往是抗病单一的,急需多抗的高产的适宜各种土壤的(像耐碱、耐盐)品种。

2.6 管理粗放

农民看到了蔬菜生产的高产高效,纷纷承包土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由于承包期短,只顾眼前利益大量施用化肥、速效肥、农药等,对于菜田养护缺乏意识,使土壤很快出现板结、盐渍化现象,蔬菜作物病虫害加重。

3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对策

3.1 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监管体系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必须建立蔬菜生产的监管体系,产前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环境监测,提供高抗病虫害的蔬菜优质种子、高效无毒生物农药等生产资料;产中组织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与技术咨询;产后提供无公害蔬菜产品的质量检测,提供销售信息,疏通销售渠道。从政府部门、组织管理到协调工作方面,建立和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障体系。

3.2 建立规范化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实施需要规范的技术体系做支撑。主要应把握以下三关:一是生产基地选址关。首先对无公害生产基地进行生态环境本底状况调查,在对大气、水质、土壤等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多种污染项目检测的基础上,选择环境要素综合指标较好的地域作为生产基地。二是种植过程无害化关。采用高抗病虫害的蔬菜优良品种;采取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氮、磷、钾平衡配方的施肥技术等等。三是蔬菜残留毒物检测关。在蔬菜上市前,由质量检测部门对蔬菜中重金属、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等有毒物质残留状况进行全面检测,保证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内的食品卫生标准。

3.3 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

农民对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习惯于见病见虫来打药,不管什么药只要有效就用,至于病害为什么来,什么条件发生,打过药以后是否残留均不加考虑。无公害蔬菜的安全用药是安全指标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加强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宣传,通过多媒体、田间现场培训、集中讲座等形式覆盖到各个蔬菜生产专业村,提高主要蔬菜病虫害的识别能力,增强安全用药和科学用药意识。另外强化对市民的宣传,鼓励市民购买无公害蔬菜,提高对绿色蔬菜的认识。

3.4 选择抗逆品种, 合理倒茬轮作

蔬菜品种的选择对于实现蔬菜的各种预期目标至关重要。应选择适合本地生产、当季茬口、适宜棚室结构的优良高产高抗的品种,做好茬口安排。合理倒茬轮作不失为提高产量产值的一个有效办法。

3.5 利用客土法和地表土翻换法

就是用外来的没有种植过蔬菜的大田土壤替换棚室内的土壤,或把现有的地表土深翻的方法,减少土壤板结,盐渍化现象,对各种重金属污染,是良好的治理对策。

3.6 增施有机肥, 减少化肥用量

合理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的用量,特别是一定减少氮肥的用量,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还原能力,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可以使铜、镉、铅等重金属在土壤中呈固定状态,蔬菜对这些重金属的吸收量相应地减少。

3.7 生物防治

在蔬菜病虫害发生期使用高效、无毒生物农药,并设法保护天敌;科学合理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降低用药浓度。

3.8 推广新型防治设施

利用灭虫灯,防虫网、遮阳网等来防治蔬菜害虫的危害。

3.9 加强生物农药的研制

通过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薄膜、农药、垃圾等)的生物降解机理,加快高效无毒生物农药的研制,高抗病虫害蔬菜品种的选育等方面的研发工作。

3.10 建立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从蔬菜的产地到市场销售,要求生产管理、用药的种类、使用方法、农药残留检测指标均有一个完整的记载,使蔬菜生产实现跟踪制度。

作者简介:马洪哲(1961-),女,汉族,山东东明人,锦州农业科学院农艺师,研究方向:蔬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