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4-02 10:20:56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分析。 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诊治的32例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2例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经过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后,4例得到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总有效率为71.88%。放疗期间,13例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炎、12例出现放射性食管症状,但是症状不严重,并不影响正常治疗。 结论 对于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性治疗疗效显著,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30.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a)—0189—02

食管癌患者在进行肿瘤病灶切除后,可能还会有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尤其以纵隔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的远期生存率[1]。本研究中,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诊治的32例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诊治的32例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44.5~77.5岁。其中,胸上段食管癌7例、胸中段食管癌15例、胸下段食管癌10例;肿瘤病灶小于3 cm者4例、病灶大小介于3~5 cm者13例、病灶> 5 cm者15例;肿瘤病灶处于黏膜下层者2例、处于肌层者8例、侵犯全层者8例、肿瘤病灶位置不明者14例;根据病理分型:鳞癌31例,腺癌1例。

1.2 治疗方法

食管癌根治术后常规进行放射性治疗,放射性治疗范围设定在肿瘤病灶左右各放宽2 cm,上下各放宽3 cm,2 Gy/次,每天1次,前后二照射野,进行垂直照射,其剂量为DT 40~44 Gy/20~22次。随后,给予适形放疗,总剂量甚至可以达到60~68 Gy。通过西门子MD直线加速器,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性治疗。在模拟机状态下,患者平卧,双手抱头,对放疗部位进行体表标记,然后用螺旋CT进行定位扫描,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放射治疗计划,设立4~6个非共面同中心照射野,并进行剂量优化处理,脊髓的放疗剂量相对最低。放疗时,使用铅块将正常组织进行有效遮挡。使用6 mV射线进行照射,每天1次,每周连续照射5 d,DT 2.0~2.5 Gy/次,总剂量为60~68 Gy。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WHO实体瘤的临床疗效标准[2],将其临床疗效分为,(1)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2)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减少≥50%;(3)稳定(SD):肿瘤体积减少< 25%,或者增大< 25%;(4)病情进展(PD):肿瘤体积增大≥ 25%,或者出现新的肿瘤病灶。总有效率 =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2例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经过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后,4例得到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总有效率为71.88%。放疗期间,13例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炎、12例出现放射性食管症状,但是症状不严重,并不影响正常治疗。

3 讨论

对于食管癌的治疗,目前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病灶,以及放射性治疗,但是单纯的治疗方法,其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都不太理想,导致5年生存率相对比较低的原因是肿瘤病灶的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等[3]。食管癌最早的转移途径为淋巴结转移,而且也是主要的早期转移途径,其转移率高达70%。还有部分患者病理显示没有淋巴结转移,但是实际情况是患者存在亚临床状态的淋巴结转移[4]。当患者在术后或者放疗后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再次进行手术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而且常规放射性治疗由于照射野的局限性,以及靶点不明确性,对正常组织造成严重的损伤,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手术后局部血运不够丰富,放射性治疗的敏感性就会大大降低,这样只有提高剂量,才可能达到理想的放疗效果,而相应地也会增加其毒副反应[5]。

本研究中,32例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经过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后,4例得到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总有效率为71.88%。放疗期间,13例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炎、12例出现放射性食管症状,全部顺利完成整个治疗,没有出现因为毒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病例。三维适形放射性治疗是根据射野方向观,对照射野进行合理设计,对正常的敏感组织进行有效的躲避,而对靶点区域实施放疗,根据剂量统计表和剂量体积直方图,对敏感组织的可接受放疗剂量,进行可靠的评价,但是总剂量可以通过分次剂量的增加来实现预期疗效,但相应的每次的毒副反应相对较低[6]。

总而言之,对于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性治疗疗效显著,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敏,秦丽娟,周嘉梁,等. 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疗的初步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6(6):971—973.

[2] 李涛,于长华,彭进. 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8,13(4):268—269.

[3] 于长华,岳顺,李涛,等. 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灶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6):827—829.

[4] 王达飞,朱国民,陈胜东,等. 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中的应用[J]. 江苏医药,2011,37(8):981—982.

[5] 程明,于正荣,叶海滨,等.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4):3889—3990.

[6] 张泉,刘欣,陶光州. 食管癌治疗后纵隔转移灶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协同化疗的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08,48(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