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阿基米德点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2-06-01 12:15:05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如果问,“美学”(注1)是什么?或许人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美学”是研究美的科学。如果进一步要求对“美学”的研究对象作出严格的界定,答案似乎会五花八门,且举几种具有权威性的说法:

“美学(希腊文‘感觉’)是关于艺术以及同艺术有关的行为经验型式的理论研究,在传统上常被认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关于美及其在艺术和自然领域中的表现的认识。”(注2)

美学是“艺术认识理论,是关于美、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和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注3)。

“如果甩开美学的定义,具体考察美学的对象、范围和问题,则可以看到,自古至今大体不外下列三方面,关于美和艺术的哲学探讨,关于艺术批评艺术理论一般原则的社会学探讨和关于审美经验与艺术经验的心理学探讨。”(注4)

虽然说法各异,但却委实存在一个共同的交叉点:“美学”研究的对象以美、艺术,或审美、艺术活动为轴心,即所谓美是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是美的典型形态;换一种说法也是一样,美具有本体论意义,艺术具有形态学意义。如果更进一步考察本体与形态的关系,则会惊诧地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弥合的断裂,正是这种断裂导致了一系列“美学”的谬误。

一 “美学”的现实谬误——美与艺术的尖锐冲突

“美学”原理:艺术视野的开放性与美的参照系凝固性的冲突。

按照传统“美学”理论,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在于它具有审美特性,因此,美是艺术批评、艺术理论的基本准则。人们不禁要问,这种原则的普遍有效性在哪里呢?众所周知,艺术是人类最具有活力的精神活动,愈至现代,艺术发展的加速度愈大、拓展的空间愈宽。原始艺术的再发现,东方艺术的广泛传播,现代派艺术的勃兴,象征派诗歌、意识流和新小说、荒诞派戏剧、抽象派和超现实主义绘画、新浪潮电影、无调性音乐、波普艺术……层出不穷,然而,传统“美学”却顽固地以美为万世不变的标尺来衡量、评价这一切,这必然导致“美学”理论中,艺术理论视野不断拓展与美的参照系亘古不变的冲突。可以说,当前我国“美学”研究中,这种冲突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艺术早已冲决了美的樊篱,而“美学”理论却死死抱住美的老黄历,把一切与美相悖的艺术,通通视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蛮夷,大加讨伐。于是,艺术造反了,艺术理论也分道扬镳了,甚至公开扯起“丑学”的义旗,与美抗衡。平心而论,丑在现代艺术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把丑抬举为这门学科的对象,对于解释现代艺术和现代艺术观念确有意义。但是,以丑为参照系比以美为参照系危害更大,引起的冲突更激烈,因为不管怎么说,丑比美的视角更小,涵盖面更窄。以“丑学”替代“美学”,表面看是对传统“美学”的反叛,但骨子里却未能跳出一元论传统思维模式的窠臼,即仍然企图把一个形态范畴抬到凌驾一切范畴之上的地位,以此为基点建立其理论的参照系。丑能如此,其它范畴亦能如此,这势必出现“崇高学”、“滑稽学”、“悲剧学”、“喜剧学”、“荒诞学”。更有甚者,某种艺术风格亦可以建立“什么学”,诸如“达达学”、“野兽学”、“黑色幽默学”、“魔幻学”等等。果真如此,真会“折碎七宝楼台,不成断片”,不仅“美学”荡然无存,上述诸学亦会烟消云散了。

“美学”史:“美学”思想多维度与美的一维度的冲突。

一般来说,西语中Aesthetics不会被狭隘地理解成“美”学,即Science of Beauty(这种情况亦有,确不普遍)。因此,现代西方学者治西方“美学”史,较少局限于一个“美”字。但是,汉语把Aesthetics译为“美学”,问题就来了。从理论上,似乎人人都明了,“美学”史是人类“审美”意识(或“审美”经验)发生发展的历史,而“审美”意识总是以具体形态表现在艺术中,以抽象形式存在理论中,两者异态同质。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艺术观念形态不同,艺术风格形态不同,“美学”范畴亦不同,因此,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美学”理论形态。然而我国许多美学家却在整理中华民族“美学”遗产,弘扬中国“美学”思想的旗号下,以西方的美的模式来剪裁我们民族丰富的艺术思想和独特的“审美”意识,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民族艺术观念多维度与美的观念一维度的冲突。其后果要么削足适履,歪曲我们民族的“美学”史,要么偷梁换柱,伪造民族的“美学”史,以至于出现“羊大为美”与“羊人为美”这种缘木求鱼的论争。其实稍有古文字常识的人都知道,殷商甲骨文中的“美”字仅是一个图腾符号,由此发“美学”的微言大义的确是烧香找错了庙门。有识者指出:“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美这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远不如西方美学那样重要,如果仅仅抓住美字来研究中国美学史,或者以这个范畴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美学史,那么一部中国美学史将变得十分单调、贫乏、索然无味。”(注5)此话切中当前中国美学史研究中的时弊。

“审美”教育:艺术趣味多元化与“美育”一元化的冲突。

“审美”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在当今科技化、专业化时代,片面性、单一性对人类心灵的肢解日益严重,“审美”教育恰好能起纠偏补缺的作用。“美育”问题尖锐地摆在“美学”面前,迫使其作出回答,然而,由于原理和历史研究的偏差,“审美”教育也深受其害。这突出地表现在“审美”教育的观念、目标、方针以及实施方式等都狭隘地局限于美的界限之内,划地为牢,作茧自缚,加之许多教育工作者、专家对“审美”的片面理解,其危害就更为严重了。依他们看,“审美”实在是审“美”,丑、崇高、滑稽、荒诞等理应排斥,我国的和、妙、韵也难登大雅之堂,从而导致在培养主体的心理结构、鉴赏情趣、理想追求方面单一化。希腊古典美被奉为圭臬,法国古典主义的宫廷趣味也被捧为正宗,艺术教育异常丰富的内容经过美的过滤器的筛选,往往只剩下和谐、平衡对称、多样统一等几条干瘪瘪的教条,这样一来,主体心灵被僵死地封闭在美的感受力和趣味的单一培养和强化中。但是,另一方面,人类艺术情趣日益多元化、丰富化,希腊古典美只是其中的一种,原始艺术的粗犷蛮荒,域外艺术的奇谲怪异,现代派艺术的新奇荒诞……这些不同的趣味日益增加,不断拓宽人类心灵的空间,使人的精神世界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平面走向立体。然而,我们的美学教科书却说:“美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导人们在审美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提高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注6)美是“美育”的神袛,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是“美育”的唯一宗旨。尽管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复杂,尽管人的心态日趋变幻无穷,尽管艺术早已在四维空间中以宇宙速度突进,然而,“美育”却仍在柏拉图学园的林荫道上逍遥。“审美”教育的一元化与艺术趣味的多元化的冲突已达到如此程度:它将使人们的艺术情趣日益贫瘠,使人格的发展日益单一,如此育下去,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心灵羸弱、精神苍白、心胸狭窄、趣味索然的人,别说对外国,对现代艺术迷惑不解,惊惶失措,只怕对我们老祖宗的丰富多彩的艺术遗产也会茫然无知,诚惶诚恐了,以至于无法欣赏青铜饕餮的狞厉蛮野,庄子散文的恣肆奇妙,《阳关三叠》的忧郁凄惋,八大山人绘画的狷狂愤激,张旭、怀素草书的狂放飞动。亚里士多德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告诫要避免培养那种“软弱的观众”。一百多年前歌德就说得更剀切了当:“不要让我们中间产生误会,不要让现代的美的贩子的软弱学说弄得你太软弱了,以致不能欣赏有意义的粗野,那样弄到后来,你的变软弱了的情感除掉无意义的流畅以外,什么都忍受不了。他们企图使你相信,美术是由于我们具有那样使自己周围事物美化的倾向而产生的,这不是事实……”(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