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市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2-06-01 13:50:06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安陆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安陆市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状况,结合近年来农民收入相关元素变化,分析产生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若干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安陆;农村;农民收入

[作者简介]董鑫,孝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彭必源,孝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湖北孝感432000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069-04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湖北孝感安陆市上下一直加紧落实各项支农扶农措施,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农民收入呈现出加快增长的良好势头。2008年安陆农村居民总收入达5543.93元,比上年增加了860.77元,同比增长18.38%,增速创历年新高。

一、安陆市农村居民收入变化趋势及特点分析

安陆市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从2003~200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变化趋势及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收入总体呈持续缓慢增长态势

2004~2008年,安陆市农村居民收入累计增长了1850.11元,年均增长12.52%,增速较缓慢。“十五”后期,后劲不足,2005、2006连续两年增幅下降至一位数,分别是5.74%和2.83%,2007再次窜上两位数。增速上升了13.8个百分点,2008年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农民增收速度加快的年份,主要得益于国家及政府的各项措施和政策。为切实促进广大农民收入提高,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逐步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惠农举措,加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业投入等,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安陆市农村经济得到健康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步伐加快。同时该市认真贯彻落实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强化支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稳定粮食生产,繁荣农村经济,扩大非农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通过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对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的粮食直接补贴收入是34.88元,到2008年时已达82.65元。

(二)农民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农民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一直是安陆市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两项合计占总收入比重的90%以上。但随着劳务经济的加快发展、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及农村家庭经营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加深,农民收入结构明显发生着变化(表1)。

1 工资性收入增长强劲,是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在农民收入中支撑作用越来越大,所占比重在逐渐上升,而且对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值的贡献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新劳动合同法出台,企事业单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价格水平有所提高,都推动了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同时由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劳务经济的大发展,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据调查显示,在2003~2008年间,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224.024元,年均增长率为24.099%,比同期总收入11.672%的增长速度高12.427个百分点。到2008年,安陆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706.7元,占总收入的30.78%,比2003年增加12.55个百分点,比2007年增加1.16个百分点。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和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机会逐渐增多,外出务工收入不断攀升。同时,政府大力为农民从事非农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扩大“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加大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力度,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稳定了外出人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也得到提高,使农村居民从非农劳动中获得的收入继续以较高的幅度增长。尽管在2008年遭受金融危机冲击而导致大量外出农民工回流,但安陆市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仍同比增长了25.78%。据相关数据调,查及分析,几年来农民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收入都无明显变化,甚至有时呈负增长状态,在本乡地域内劳动收入缓慢增长,但其比重连连下降;相反,外出务工收入所占比重则均大幅度提高,且几年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表2)。

2 家庭经营性收入持续增长,一直是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占总收入比重在逐步下降。2008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总收入是3428.53元,同比增加468.3元,增长15.82%,占总收入的61.84%,对农民人均总收入增长贡献率为54.405%。2004~2008年间,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率先下降后上升,在2006年呈负增长状态,同时也是个重大转折点,此后家庭经营性收入突飞猛进(表3)。

从家庭经营收入构成分析,以农业和牧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收入稳定增加。由于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从第一产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呈恢复性增长,且一直占家庭经营总收入90%以上,不过比重在不断下降中,但是仍占整个家庭的经营总收入的主导地位。2008年农村居民来自家庭经营的第一产业收入首次超过3000元,比上年增加429.23元,同比增长15.83%,增幅比上年上升了5.06个百分点,占农村居民总收入的56.65%,比重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从结构上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农业、牧业和渔业收入均有所增长,林业收入则有所减少,只是在2006年农、林、牧业出现反常情况,均少量下降。其中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拉动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整体物价水平特别是粮食、蔬菜、生猪等畜禽产品价格上涨,极大激发了农民的出售热情。同时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提高,增强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心,对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牧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畜牧业良好的生产态势和主要牧业产品的价格上涨。一方面,在国家和省一系列扶持生猪等政策的推动下,畜牧业总体发展态势较好,养殖户积极性有所提高,主要牧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另一方面,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为牧业经营户带来了收益。渔业继续实施“大水产”战略,水产业仍保持着又好又稳的发展势头,直接带动了农村居民增收。而林业则表现为出售林产品收入的减少和林业服务收入的缓慢增长并存现象,最终导致林业收入减少,降低居民收入增幅。在农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

中,农业一直都占大头,2008年农业收入是2360.63元,占第一产业收入的比重是75.17%左右;其次是畜牧业,渔业虽然占的比重不大,但发展很快。

另外,农村交通业、运输邮电业、餐饮业发展,拉动了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而工业、建筑业的停滞不前则导致第二产业收入连连下降。2008年家庭经营中的第二、三产业总的收入是287.97元,仅占家庭经营总收入的8.30%,相对于2003年的226.46元,增长了27.16%。其中:来自第二产业的工业收入为零;建筑业收入仅为3.36元,比上年下降了81.9%。来自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邮电业收入是91.85元,增长了48.29%;批零贸易、饮食业收入38.87元,增长17.68%;社会服务业收入116.7元,增长0.94%。虽然近几年来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略显乏力,但该项收入比重占到家庭经营收入约10%,仍是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财产性收入绝对量和比重很小

2003~2008年人均财产性收入最低的仅有1.66元,虽然2008年达到了最高的76.64元,但2008年人均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也仅仅只占1.38%,这表明随着农村居民家庭财富的积累,利息、租金和土地转包对增收作用非常微小。而安陆市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是几年来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保证了财产性收入的本金来源,为财产性收入的提高提供了基础保障;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日趋完善,为农村居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产业投资环境,对农民土地的征用,使部分农民家庭受益,使得该市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中的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大幅增加。

(四)转移性收入迅速稳定增长,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支撑

安陆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使得转移性收入大幅增加。2008年该市转移性收入人均332.07元,同比增长了11.91%,其中邮寄、带给家庭非常住人口的钱和粮食直接补贴分别是153.05元和82.65元,占转移性总收入的70.98%。可见转移性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受政策性补贴及亲友赠送等收入的增长影响。几年以来,安陆市继续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同时,政府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扶持力度,使得该市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大幅增加。

二、安陆市农民收入增长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当前安陆市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增收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近几年安陆市农民总收入虽然有一定的增加,但在全市仍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孝感市农村居民总收入是5792.99元,安陆市几乎与之持平,而该城市该年农民总收入达到7641.96元,居全市首位,安陆市仅排第六位。

2 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农民从二、三产业获得的收入仍然有限。虽然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进二、三产业的改革与发展,相应地推出了大量方针政策,但安陆市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仍较缓慢,尤其是第二产业甚至不进反退,农民依靠此类收入徘徊不前,对总收入的增长贡献非常微薄。

3 农民持续增收来源少。从安陆市最近几年农民增收结构来看,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其中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又占据着首要地位,而种植业和养殖业附加值低,难以维持持续增收;同时来自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和财产转移等非农产业收入比例较小。

4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阻碍了农民增收步伐。农民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不高,制约了先进技术和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致种田技术和管理水平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因此收入难有较大的突破。同时由于基础设施的落后,农业产业在遭遇一般的自然灾害或市场价格波动,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削弱农民增收的力度。

5 政策性增收执行力度不够。虽然政府实施了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购置大型农机补贴等政策帮助农民增收,但这些政策从执行到增加农民收入还有一个迟滞和缓慢释放效应,并且落实到户时收效甚微。

三、增加安陆市农民收入的对策

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工业化。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围绕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四个环节,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以大龙头兴大产业,综合运用信贷、财政手段,支持神丹、午时药业、禾丰、欣华禽业等企业发展,进一步壮大龙头实力。扩大本地工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力的能力,加快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2 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力度。确保农民增收。该市的农业仍处于基础阶段,农民刚脱离贫困,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继续加大补贴机制,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控和监管,提高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3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近年来,无论是在农业生产面临困境的年份,还是在农业丰产时期,劳务经济的发展都是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重要因素。当前,应针对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内外联动,多措并举,合力做好农民培训工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活动,建立健全的教育系统,帮助农民学习应用科技和法律知识,最大限度拓展就业增收空间。

4 科学引导农民改善从业方向,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力度。从安陆市近年农村居民总收入的结构看,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30%左右,家庭经营收入占60%以上。而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又占了90%左右,二、三产业收入仅为10%,因而要大力促进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合伙和参股组建一些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批零贸易、餐饮业和各项社会服务业企业,加快增收步伐,并逐步扩大自主经营中二、三产业收入的比重。

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加大农村的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增强农田水利保障能力,实现旱涝保收,从而减少因自然灾害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确保农民收入增长。

[责任编辑: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