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态度角度谈方言保护

发布时间:2022-06-05 09:10:05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 要:方言作为绝大部分人的第一母语,其使用人群正在迅速减少,这与人们对待方言的语言态度有很大关系。方言作为语言资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其的保护问题已被提上日程。笔者从语言态度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方言危机的形成以及在方言保护热潮中不同机构及个人的语言态度,并提出了保护方言的几点建议,旨在促进方言保护工作,并减少方言保护中产生的冲突。

关键词:语言态度 语言资源 语言规划 方言保护

一、语言态度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活动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每个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的人都至少掌握一种语言。但是,世界上的语言成千上万,面对如此多的语言,人们该如何评价和选择?人们对于语言的选择和评价,对一种语言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选择和评价通常被称为“语言态度”。

王远新在《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和实践》一书中对“语言态度”下了一个定义:“在双语和多语(包括双方言和多方言)的社会中,由于社会或民族认同、情感、目的和动机、行为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会对一种语言或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作出一定的评价,这种认识和评价通常被称为语言态度。”

语言态度是社会语言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它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出很多语言现象的产生、存在及变化的原因,这对于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制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方言保护的重要性

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召开,中央确定了“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从此拉开了推广普通话行动的帷幕。到目前为止,推广普通话已经走过了近60个年头,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然而,随着普通话越来越普及,方言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语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方言为普通话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由此可见,普通话是建立在方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离不开方言的。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普通话也是一种方言变体,只不过是一种高变体。[1](P27)这说明了普通话不可能脱离方言而存在。凡事都是要发展的,不发展的事物早晚会退出历史舞台。而普通话之所以能够发展,正是因为方言为其提供了新鲜血液。各地方言都或多或少地渗透进普通话,滋养着普通话。离开了方言,普通话必将丧失生机。

2.方言承载着文化。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而方言又是自古有之。方言很好地保存并传承了我国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基于各地方言的各种戏曲,如黄梅戏、梨园戏等,只有用方言才能诠释其文化价值。

3.方言记录了语言的变化。汉语自产生以来一直不断发展变化,这些变化也被很好地记录在了各地的方言中。这对我们考古、破译古代文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古代音韵四声为“平上去入”,如今普通话的声调则为“阴阳上去”,“入声”已经在普通话中消失了,如何才能考证“入声”呢?在我国南方的一些方言中,“入声”就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此外,对于古代的宋人三十六字母,又是如何发展成我们如今普通话中的声母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各地方言的调查略知一二。

4.方言具有认同价值,是维护亲情的纽带。[2](P27)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47%的人最先学会说的是普通话,84.23%的人最先学会的是方言。由此可见,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方言是亲情的纽带,给人一种归属感与认同感。同乡在外地相见,说一口地道的方言,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视彼此为亲人。

三、方言保护中的语言态度

(一)造成方言危机的语言态度

方言危机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归根到底,危机的形成还是和人们对待方言的语言态度有直接关系。正是人们持有消极的语言态度,才使得方言处于濒危状态。那么,形成方言危机的语言态度都有哪些呢?

1.从个人来看,很多人选择彻底放弃方言。这与方言的功能弱化以及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关。个人放弃方言有两种模式:主动放弃和被动放弃。

主动放弃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普通话成了操不同方言的人们都会使用的语言,与操不同方言的人交流无障碍,与操同一种方言的人交流也没有障碍。这就形成了在使用方言的领域使用普通话不影响交流,但是在使用普通话的领域使用方言就会影响交流的情况,出于省力原则,人们就会减少方言的使用,最后甚至会放弃方言的使用。第二,在心理上排斥方言。很多人在学会普通话后,认为自己的方言很土,说不出口,觉得说方言很丢人,显得没文化。所以即便是与同乡交流,也不愿使用方言。在语言的使用上有意避开方言,久而久之,就会彻底放弃方言。

被动放弃是指从一出生就没有机会学习方言,不得不放弃。比如,现在很多夫妻都是操不同方言者,为了在生活中交流方便,夫妻双方都会使用普通话交流,孩子出生后自然就没有了学习方言的环境,再加上使用普通话也不会引起交流障碍,也就没有了学习方言的必要性,所以就不得不放弃方言。

2.从社会来看,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社会对于普通话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使用方言的场合越来越少。我们可以在很多公共场合看到“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标语,如“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普通话是您出行的第一名片”“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等。甚至有的公司要求员工在公司办公场合不准讲方言,一经查到就要被开除。[3](P263-271)这种比较极端的做法自然会使得方言资源逐渐萎缩。

3.从教育来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甚至还推出“普通话推广周”,有的学校要求在普通话推广周内全部使用普通话。如此大力推广会给人们一种错误的印象,即认为只有普通话才是正确的,方言是不正确的。

4.从国家政策看,由于少数民族语言濒危问题比方言濒危问题出现得更早而且更严重,所以我国对少数民族语言相当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但对于方言危机问题,政府近些年才意识到方言保护问题,却没有相关的政策出台。然而,如果不尽早出台相关政策对方言进行保护,将会重蹈部分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覆辙。

(二)有助于保护方言的语言态度

如今,保护方言已成为语言生活的重中之重。在方言保护的口号越来越响的今天,人们对待方言的语言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上述的语言态度外,还有下述的一些保护方言的语言态度值得探讨:

1.从个人来看,有的人坚决抵制普通话,过于推崇自己的方言。自普通话推广以来,部分激进分子认为推广普通话就是在消灭方言,因而抵抗学习普通话,坚持使用方言,这不仅造成了交流障碍,而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南方地区,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南方地区,如上海、香港等地。这些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差别较大,学习普通话也比北方地区难度较大,再加上它们经济发达,部分人认为不需要普通话来强壮自己,反而认为应该捍卫自己方言的地位。

2.从社会来看,有的地方也出现了刻意使用方言的现象,增加方言的使用场合意在推广地方方言。如越来越多地方的公共交通用方言报站名,即在普通话和英语之后,再用方言报一遍站名。此事一被曝光,就引起了很多争议,很多人就这样做合不合适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此外,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中也出现大量方言,如《唐山大地震》《武林外传》以及港剧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地方方言,并且也将一些地方方言保存在有声媒体中。

3.从教育来看,部分地区提倡“方言进课堂”。2012年,全国和部分地方“两会”的一些代表提出议案,把“方言进课堂”作为方言保护的一项措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也开始在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技术学校等教学场所设立方言课程试点,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4.从政策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但是,这里的“科学保护”是分层次的,对于少数民族语言,要做到“科学记录和保存;信息化建设;濒危语言的抢救和保护”,而对于各地方言,则只是提出了要“科学记录和保存”,由此也可以看出,虽然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方言保护的重要性,但目前的措施还只是消极地保护,并没有制定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

四、几条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笔者有如下建议:

1.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加大宣传方言价值的力度。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增强使用普通话的能力,而不是普及使用普通话的场合,以使人们在使用普通话的同时,能够正视方言的存在,并且能够积极地能动地使用,以避免方言失去其交际的功能,最终成为“化石”。

2.正确引导民众的观念,宣传语言平等。普通话和方言都是汉语的一部分,不存在推广这个就要消灭那个的问题,二者完全可以同时存在、同时使用。所以,在制定推广普通话的语言政策时,要正确引导民众的观念,批判二者不能共存的观点。

3.加强方言文化的宣传,增强方言自信。很多人对自己的方言没有自信,甚至觉得说方言就是没见过大世面、没文化的表现,从而主动放弃方言。因此,在语言规划中,要加强对方言文化的重视和推广,增强方言自信,使方言可以更好地发展。

4.招募方言保护志愿者,传承方言文化。方言的局限性势必导致方言的使用领域、使用场合以及使用人群的减少。而且,一个方言未来会怎样发展,现在谁也无法预测。所以,应该招募一些方言保护志愿者,专门做一些方言调查、方言记录、方言传承的工作。就算日后方言濒临灭绝或发生突变,我们仍然有大量宝贵的方言资源。

5.对于一些无力挽回的方言消亡,不应该过于保护。语言总是要发展的,新的语言产生,旧的语言消亡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正视并尊重这个规律。但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加大对这类方言的记录和保存,以免在这类方言失去其交际功能的同时,失去其文化功能。[4](P5)

五、结语

近年来方言保护问题一直是热点问题,针对方言保护的分析和研究也层出不穷,但大部分都是从客观现实着手分析,很少有从主观角度——如语言态度角度进行分析的。笔者从语言态度的角度对语言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方言保护工程添砖加瓦,并为后人研究方言保护提供参考。

注释:

[1][2]郭龙生:《正视汉语方言功能,实施科学语言规划》,中国社会语言学,2012年,第1期。

[3]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2013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方言保护热议》,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4]侯敏:《有关我国语言地位规划的一些思考》,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张叶青.论语言生态观视野下的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保护[J].文学教育,2014,(1).

[2]许多会.语言态度研究述评[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

[3]郭龙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生活、语言规划与语言保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

(李甜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