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43例备血患者输血前4项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2-06-09 09:30:1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目的 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性病原体感染状况,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各种医疗纠纷。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12443例住院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输血前4项"常见传染病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在12443例患者中,HBsAg阳性322例(2.59%)、抗-HCV阳性282例(2.27%)、抗-TP阳性244例(1.96%)、抗-HIV阳性(经市疾控CDC确诊)11例(0.0 009%)。检测阳性总数为859例,总阳性率为6.90%。结论 对拟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感染状况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各种医疗纠纷及防止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

关键词:输血前检查;经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状况;医疗纠纷

对患者进行输注相应的成份血进行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患者常用的医疗措施,她能够迅速地改善患者的生理体征,尤其是在抢救因缺血性引起的急、危症患者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输血对患者来说,存在同种异体间的免疫反应和经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因输血和有创性治疗而使患者感染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导致医疗纠纷时有报道[1]。为了预防医源性疾病的传播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一方面需要确保血液制品的质量,保证用血的安全;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受血者在输血治疗前进行传染性标志物检查。2006年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拟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必须做血清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等传染性标志物检查。现对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12443例拟输血患者输血前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标本均为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部拟输血患者12443例。所有检测标本均空腹抽静脉血5ml,分离血清,血清标本如在24h内检测则置于4℃冰箱,否则置于-30℃冰箱内保存待检测,避免反复溶冻。

1.2方法 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标本用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胶体金标试剂复查,两种试剂均为阳性的确定为阳性标本。抗-HIV阳性标本送湖北省襄阳市疾病控制中心确诊实验室进行确诊(本文中所说的阳性标本均为襄阳市疾控中心确认的),操作步骤与结果判断均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1.3试剂 ELISA试剂盒均为厦门(英科)新创有限公司提供,质控品由湖北省临检中心提供。胶体金标试剂均为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所有试剂均经过中国药品监督局检测、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4仪器 深圳爱康全自动酶免分析仪Uranus-AE100;全自动快速立式洗板机(郑州基波新科有限公司);anthos2010酶标仪(郑州安图有限公司)

2结果

拟输血患者12443例中,HBsAg阳性322例(阳性率2.59%)、抗-HCV阳性282例(阳性率2.27%)、抗-HIV阳性(经襄阳市疾控中心确诊)11例(阳性率0.0009%)、抗-TP阳性244例(阳性率1.96%)。检测阳性总数为859例,总阳性率为6.90%。阳性标本用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胶体金标试剂复查,两种试剂均为阳性的确定为阳性标本。抗-HIV阳性标本经襄阳市疾控CDC确认。

3讨论

目前临床输血已经成为临床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临床输血病例的增加、人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性病感染人数的增加、感染人群的蔓延[2],因输血感染引起的医疗纠纷也日益增加。作者在对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12443例拟输血的患者资料统计中,总阳性率为6.90%,其中HBsAg阳性322例,阳性率为2.59%,与全国统计的10.03%左右的感染[3]相比要低,这与我国近年来对乙肝病毒危害的大力宣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防范意识的加强以及现在新生儿刚出生就注射乙肝疫苗有关。在检测出抗HIV阳性者(经襄阳市疾控中心确诊)11例,阳性率为0.0 009%(低于全国的万分之十),这主要与个人性生活不固定、毒品注入以及50~70年代的输血有关。同时也看出,襄阳地区抗-HIV阳性者低于全国其他地区。HCV阳性者282例阳性率为2.27%,低于我国一般人群抗-HCV的阳性率3.2%[4],笔者认为这主要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意识的增强及现在输血的安全有关。梅毒的阳性者244例阳性率为1.96%,高于文献报道的抗-TP阳性率1.1%[5]。对我院梅毒阳性患者的分析得出,阳性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7~30岁,因此笔者认为梅毒抗体阳性率的升高主要与目前社会性生活的不检点和母婴传播有很大的关联。

输血治疗包括输全血和成份输血,它是补充危重患者体内渗透压、抢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治疗方法[6,7]。因此输血所致的传染病就成为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近10年来我国对献血员乙型肝炎病毒、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进行了严格筛查,使经输血传播的病毒感染率有了明显下降。但病毒基因型的变异,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当前科技水平还无法解决血液检测 "窗口期"[8]以及新病毒的发现,经输血传播病毒感染依然存在。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促使医务人员要更加重视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服务安全。输血作为特殊的、高风险的治疗方法,临床必须确保安全这样才能杜绝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护人员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强化法制观念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保证输血安全,减少医患纠纷,认真做好各种登记并归档备查。输血是一项复杂的治疗手段,"输血无小事"一旦出现差错将危机患者的生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必须加强输血技术的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管输血和手术在治疗和抢救患者中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因输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也常有发生,医疗官司也经常出现[9,10]。为了划分责任、查找原因,把输血前传染病的血清学检测列入《临床医学技术规范》之中,对处理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是很有必要的。因此通过输血前检查,对于减少和防止输血后患者出现血清传染性标志物阳性引起的医疗纠纷有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医疗官司中的有力证据[11]。

目前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做到操作规范、标准预防,减少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而引起的病毒性感染是目前的一个热门课题。通过输血前检测,医务人员在操作规范的同时可针对血清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加强防护和消毒处理,特别是:抽血、取样、注射、分泌物、手术等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格外注意,减少和避免医疗损伤,对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他物品严格消毒,避免和预防院内交叉感染,这也应引起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的足够重视。总之,输血前检查对输血患者来说虽然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但是可以了解患者输血前的状况,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也保证了临床用血的安全,同时,也能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减少了相关的医疗纠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输血前4项传染病指标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宫济武,李淑萍,周航,等.受血者输血前相关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意义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9):641-642.

[2]李兵,胡健.9例HIV抗体阳性病例报道[J].重庆医学,2003,32(8):1118.

[3]赵林,吴玉清,戴云,等.1994-1999年青岛无偿献血者输血感染性疾病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2):114-114.

[4]富标,赵敏.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933-933.

[5]胡建华,万向农,毛文义.输血前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5):1142-1143.

[6]孙凯,郑海波.1280例"输血前检查"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325-1326.

[7] 李金星,高晓青,薛燕.输血前检查与安全输血浅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2,19(8):632-633.

[8]刘久波,范金波,周国均,等.临床输血医疗纠纷的成因及对策[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09,22(4):219-220.

[9]梅凤兰,童燕,雷富贵.8568例受血者输血前4项感染指标统计与分行[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07,4(4):186.

[10]王华,彭兰,雷丽明.受血者输血前4项感染指标的检测及意义[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4,6(1):36.

[11]王亚,李颢,张晓举,等.1614例输血前检查结果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15(4):78-79.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