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撑起阅读的一方晴空

发布时间:2022-06-10 19:05:0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一阐述,标志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进入了在大语文观指导下进行教学的阶段。

何为“大语文观”?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同时要关注它的人文性,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进而使学生在知识增长的同时, 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成长为健康的人。在这个理念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使“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叶圣陶),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学生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尤为重要,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大语文观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新颁布的课标中指出了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的具体量化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有层次地制定课外阅读目标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应该是分析教学目标,对整个课程及各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同样,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制订不同层次的目标:低年段重在激发阅读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爱书、爱读书、爱背书、爱讲故事的习惯,叩开课外阅读的门户;中年段则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在课外阅读及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初步领会材料的大概意思,试着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高年段要求学生学习浏览,扩大阅读面,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如阅读《伊索寓言》,低年级的孩子要求会生动地讲故事,中年级的孩子必须知道寓言的意思并能自由交流自己的理解,高年级的孩子则要能大胆探究,联系生活理解其说明的道理,从中得到启发。当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适当提高或降低目标的层次。同是高级段的孩子,素养高的可以让他们选择内容稍深的名篇巨著普及本进行探究性阅读,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而素养较差的则应重点选择通俗易懂的儿童读物进行阅读,增加积累,得到体验。这样尽可能地让孩子们达到各自目标,得到成功的体验,满怀信心地去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目标。

二、有方向地确定课外阅读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因此课外阅读的内容首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向学生推荐什么样的读物,为什么要推荐,教师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和教育教学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认真选择。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符合学生兴趣

很多教师、家长,总从成人的眼光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把自己认为的“好书”强加给学生,而学生却不领情。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阅读兴趣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爱读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小故事等;中年级主要是革命故事、科幻童话(或小说)、科普知识;而高年级则主要是历史故事、寓言、文字优美的散文、情节曲折的小说等。推荐读物时要遵循这一规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这样,学生才会买我们的账。

2.渗透思想教育

读好书就是与高尚的人谈话,它能净化人的心灵。根据思想教育的需要,适时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读物,往往会收到其他教育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如针对学生以我为中心的现象,可以向他们推荐《赖宁的世界》,感受赖宁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赤诚的爱国情怀;花钱随便,不懂节俭,就推荐《可爱的中国》、《苦菜花》等,使他们珍惜今日美好生活,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缺乏自强自立精神,就向他们推荐《极限人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让这些身残志坚的自强模范触动他们的心灵……重大纪念日期间,也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读物,如清明节推荐《先烈的足迹》,国庆节推荐《辉煌五十年》等。

3.拓宽阅读领域

将课内所学内容与课外阅读联系起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例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让学生读《安徒生童话全集》;学习了《赤壁之战》,可推荐他们读《三国演义》;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就推荐他们读《人与自然》丛书。有时为解决课本学习中的疑难,也可让学生到课外读物中去寻找答案。如学习《鲸》一文时,“为什么须鲸喷出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矮又粗”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鼓励学生从《十万个为什么》和《少年百科全书》等科普读物中寻找答案。

三、有重点地推荐课外读物

向学生推荐读物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唤起他们一睹为快、非读不可的欲望。

1.简介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推荐方法。对小说、童话、故事、科普知识等类读物都适用。主要内容可以由教师介绍,也可以由读过此书的学生简单叙述。要讲出其精髓,语言力求生动、有感染力,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

2.借用名人(或媒体)评价

有些优秀读物在历史上或当今社会影响较大,不少名人读过,并给予评价,有的媒体也作过推介。教师可把这些评价或推介介绍给学生,借用名人和媒体的影响,增强读物的吸引力。如推荐《聊斋志异》,可借用郭沫若对它的评价;推荐《中国少儿百科全书》,则让学生阅读《小学语文报》上的推介文章。

3.朗读精彩片断

朗读作品中一个优美的段落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片断,也会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致。如介绍《朱自清文选》,可绘声绘色地朗诵《春》中精彩的描写;推荐《水浒传》,朗读“鲁智深倒拔垂柳”的片断,就会把学生的胃口调起。

4.讲述创作故事

许多作品的产生都有其艰辛、有趣的创作故事。这些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由此引出的作品往往能使学生有亲切感,产生阅读愿望。如《欧也妮·葛朗台》,可以这样推荐:有一次,巴尔扎克正在创作一部作品,一位朋友来拜访他。巴尔扎克突然满脸怒色地走到朋友的跟前,大声嚷道:“你,你使这个不幸的少女自杀了!”那位朋友被弄得莫名其妙,吓得连连后退……同学们想知道巴尔扎克正在创作什么作品,使他如此痴迷吗?那你就去读《欧也妮·葛朗台》吧。

四、灵活地教给课外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阅读方法是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的金钥匙。由于受年龄、阅历及智力等方面的限制,学生的阅读水平良莠不齐,加之课外读物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阅读方法的指导力求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对象的需求。

1.浏览性的泛读

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读

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读

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在自己的亲身感受中指引学生遨游书海,做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人,和学生共同分享读书的乐趣,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这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快慰。“笔参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衷心地希望更多的教者能在无数个寂寞苦读的日子里成为学生书海中引航的舵手,待有朝一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作者单位: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

责编/齐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