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古城的四大城门

发布时间:2022-06-10 20:15:01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古老的湟水河自西向东,穿过巴燕峡谷一路奔流下来,美丽的苏木莲河自北向南,沿着达坂山麓一路奔流下来,神秘的麒麟河自南向北,绕过佛教圣地塔尔寺,一路奔流下来。

最终,三支河流在一条两山夹峙的峡谷中汇合了,汇成一股更大的水流向东流去。从此,这条长长的峡谷变得水草丰美、人烟稠密,古老的西宁城就在这条峡谷中诞生了。

西宁古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里,古城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度过了多少峥嵘岁月,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在一些垂暮老人的记忆中,依稀残存着民国十八年的大旱,民国二十九年的日全食,民国三十年,日本鬼子的四十八架飞机轰炸西宁城,一时间,西宁城内战火纷飞、哭声震天……事后,为了躲避日本人的飞机再次轰炸,当时的国民政府在西宁城的城墙上又挖开了四个小门。加上原来的四座城门,这样,西宁古城就有八个城门了,一旦再起祸端,居住在城内的居民就可以及时地疏散出去,避免更大的伤亡。

说起这段历史,人们又依稀记起,原来西宁城是有城墙的。虽然,西宁的古城墙拆毁已久,现在居住在西宁城里的绝大多数人没见过西宁古城的城墙是个什么样子。但西宁城里还是保存着一两处古城墙的遗迹。人们最常见的,就是七一路上的一段古城墙。虽然上下都盖满了楼房,但还是能找见古城墙的影子。还有一处,就是南山路上被称为“青唐城遗址公园”的一段古城墙,这段用黄土夯筑,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已经残缺不全的土城墙颇受政府重视,被开辟成公园。城墙前面立了碑不说,还把古城墙用铁栅栏围了起来,城墙底下埋伏着高倍射灯,一到夜晚,五颜六色的灯光打在土城墙上,甚是好看。不仅如此,还在古城墙的半中腰栽种了一排丁香树,每到春天,丁香花盛情开放,一树树紫色的花朵围着古城墙,远远望去,就像一片云彩缭绕在古城墙边上,倒也给荒凉破败的古城墙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南山路上的古城墙为什么如此受到重视呢?因为这段古城墙和七一路的古城墙不是一个年代的。这段古城墙大约在宋朝的时候就筑起来了。那时候,西宁城叫作青唐城,据说是一个商业繁荣、人马辐辏的时代,是西宁历史上比较太平、比较富裕的一段时光。

要说起来,西宁城不是一次就形成的,它成为青藏高原上人口最稠密的大都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光,西宁古城也随着历史的前行更迭变换。在历史上,仅仅是西宁古城的城墙,就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第一次,就是西汉时期的将军霍去病攻打匈奴时,并在西宁的各个要塞地段修建亭,比如修建在乐家湾的“东亭”,修建在大通长宁的“长宁亭”。西宁因此成了西汉的属地,叫做“西平亭”。

后来,就有人在西宁筑城而居。以霍去病修建的“亭”为界,四面筑上城墙,就形成了最初的西宁城。当然,那时候的西宁不叫西宁城,叫“西平郡城”。西平郡城的规模有多大不得而知,但它后来成了丝绸古道上南路段最重要的驿站。南来北往的商人在此停留、休息。土楼山上的“九窟十八洞”就是那一時期商人和工匠们留下的遗迹。

第二次筑城,是在几千年以后的宋朝。那个时候,吐蕃已经很强大,有一位名叫欺南凌温的吐蕃王室后裔,在青海及周边地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就是历史上的唃厮啰王国。而唃厮啰的都城,就在现在的西宁。当时的唃厮啰王国沿着湟水河,修筑起了一座四四方方的新城,取名叫“青唐城”,也就是现在南山路上残存的那一段土城墙。别看现在土城墙很破败,在当时,青唐城非常繁华。有一段时间,由于战乱,行走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们改道而行,他们向南进入湟水流域,穿过青唐城,穿越柴达木盆地,再进入新疆,进入西域各国。这就是丝绸之路的另一条道路——丝绸南路,也叫丝绸辅道或羌中道。

走丝绸南路的商人们进入青唐城,就在此住宿、休整。有的干脆就近发卖货物。于是,青唐城里商贾云集,买卖兴旺。商人们集中在青唐城的东城一带,卸下驼背上的茶叶、丝绸、瓷器、以及中原地区的各种物产,再驮上羊毛、药材、牵上西域的骏马,再踏上返回的路程。

商业繁荣,必然带来一方富庶。那时候,青唐城里有唃厮啰王国的皇宫大殿,有王公贵族们修建的豪华府第,也有巍峨高大的寺庙,宽阔整洁的广场。契丹公主、西夏公主都嫁到唃厮啰,在青唐城里留下了她们美丽的倩影。

青唐城过后,又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印辙。到了明朝,公元1385年,也就是明洪武十八年,为了“北拒蒙古、南捍诸番”,当时驻守西宁的长兴侯耿秉文奉朝廷的旨意,在西宁古城又一次开始修筑城墙。

这一次修筑城墙是大明王朝把西宁当做边塞重镇和战略重地而修建的。城池进一步扩大了,城墙的规模也是前面两次所不能比的。

长兴侯耿秉文带领兵士及召集来的民夫,按规划好的方位,先在西宁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挖壕沟,为城墙打基础。之后,从南北两山取土筑城。那会儿没有先进的建筑设备,全凭筑城工人用自身的力量夯筑。用大石头把筑墙的土一点一点地砸瓷实。所以,砸夯石是那会儿筑城的主要设备。石匠们从湟源峡的石崖庄或石板沟一带采来大石板,裁割成长条形或正方形的石块,给石块四角打上眼,这就是打夯石了。筑城的人在打夯石的四角拴上长绳子,每个人拽一头,把打夯石抬起又落下,抬起又落下,用这种最古老原始的方法打土筑墙。每天,西宁城的四周,人们像蚂蚁一样地劳作,城墙上,黄土堆砌、夯石翻飞,打夯的号子声此起彼伏,人们的汗水在阳光下迸溅。

打夯的人日复一日地喊着号子。

城墙一寸一寸地筑起来了。

整整三年。

三年后,用荒土夯筑的西宁古城四四方方地挺立在河湟谷地里。

指挥官耿秉文很高兴,他又下令,给西宁城的土城墙外面砌上一层砖,这样,城墙就会显得又结实又好看,还能长久地保留下去。

于是,又有成千上万的工匠们忙碌起来了。打夯的工人放下夯石,转而烧起青砖。工匠们在土城墙边搭起木架,把又大又厚的青砖砌在城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