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五篇】【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2023-07-28 12:35:08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和切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改革,特别是为加强实践教学,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教学实践观”,以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五篇】

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红色驿站 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载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和切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改革,特别是为加强实践教学,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教学实践观”,以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手打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二课堂――“红色驿站”。下面笔者结合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主要介绍我们打造“红色驿站”的一些基本情况。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这些都给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当代中国也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正在进一步深入。

正像希腊神话故事中安泰不能脱离大地母亲一样,虽然我们心中充满无限的期待,但我们无法超越变革和变化的时代。深刻变化的世界和深刻变革的中国对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要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这个时代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据新形势,认真研究和解决新课题,完成新任务。

面对新任务和新要求,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其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打造“红色驿站”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新形势、解决新任务的情境下,打造“红色驿站”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红色驿站”的打造,为进一步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载体。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各项事业的开展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但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需要学习、宣传和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主渠道、主阵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但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由于思政课课堂自身特点的局限,学生还存在许多困惑的问题在课堂上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开辟新的渠道,建构新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红色驿站”的打造无疑为我校进一步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常规的固定的载体。

第二,“红色驿站”的打造,为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做了有益的尝试。中发【2004】16号文件,教育部社政【2005】5号文件、【2008】5号文件都强调了要切实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性,都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特别是2008年7月在《全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上,刘延东同志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这些都为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改革更是一个在实践中需要探索的问题。现在“红色驿站”打造,提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形成“系统理论的第一课堂、课外理论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的第三课堂”“三课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无疑为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出了有益的尝试。

第三,“红色驿站”的打造,能够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是学生的家,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空间。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涵盖丰富多彩的内容,“红色驿站”的打造无疑又为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奇葩,同时由于“红色驿站”主旋律的功能,无疑对引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红色驿站”的基本内涵

“红色驿站”是为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培养和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设立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二课堂。其目的是要建立“大教学实践观”,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发挥课堂教学的延伸作用。

1.“红色驿站”的宗旨

“红色驿站”的宗旨是“在红色中体悟伟大,在经典中铸就崇高”。

2.“红色驿站”的功能

“红色驿站”具体承载三个方面的课堂功能:一是解疑释惑的深度课堂,主要目的是弥补第一课堂理论讲述的不足;二是了解前沿的高端课堂,主要是通过系列讲座让学生了解政治理论热点、难点等前沿问题;三是多层对话的开放课堂,主要借助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学习效果。让学生在红色中体悟伟大,体悟和领会革命先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贡献,从而激励我们继承这一红色精神。通过对体现红色精神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著作的研读、学习和实践来净化灵魂,铸就崇高的品质。

3.“红色驿站”的载体

“红色驿站”以静态的信息媒介和物质依托为运行载体,主要通过启动“11182”图书影视杂志项目来完成。“11182”即为:100本(种)经典著作,在固定的地点和场所摆放马克思、、邓小平等全集、选集、单行本共100本(种)经典著作;100本(种)经典研究,主要针对经典著作或经典思想进行相关延伸研究的著作100种(本);100部(种)红色影视,主要反映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红色经典影视100种,用以配合“经典星光”的影视播放活动;80本(种)红色文学著作,主要反映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红色文学和伟人传记80种。通过这一载体主要是达到在文学的生动化和形象化中加深对红色经典理解的目的;20种相关红色杂志,主要指目前国内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名称的近20种杂志,借助于此主要是了解对红色经典研究的学术前沿动态。

4.“红色驿站”的运行方式

“红色驿站”主要开展的活动可以概括为“三个红色、四个经典”。

“三个红色”即,

(1)红色点拨。在固定地点由固定教师进行的常规的解疑释惑活动,以弥补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足。

(2)红色参观。结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参观考察活动的通知》精神,利用寒暑假或其他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参观考察活动。

(3)红色网站。建立完整的“红色驿站”网站和QQ群,通过这一载体进行多方面的交流,真正发挥驿站的指导作用。

“四个经典”即,

(1)经典讲座。以驿站为依托,每学期举行三次与经典有关的讲座,讲座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①经典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②经典与生活、社会热点;③经典与中医,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系统观与中医等。

(2)经典书香。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读经典、悟经典、评经典、谈经典的读书活动。此类活动每学期选取一部经典著作开展不同层次的研讨活动。

(3)经典星光。每周一次的红色经典影视播放活动以及不定期红色经典影视座谈会。

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红色经典;
文化心里;
再接受

“红色经典”一般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及被合称为“三红一创,山青保林”的《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和《上海的早晨》《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等,它们多创造于那个时期。也有指称包含中的“样板戏”在内的改革开放前围绕着革命历史创作的一些作品。

除文学作品以外,“红色经典”还包括舞台戏、电影、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样式。他们塑造英雄人物,表现红色岁月,怀念战争年代的革命激情,在基本理念、价值取向(社会理想、道德继承)、创作范式、美学风格上存在着某种内在同一性。用红色来界定、限定它,可能是指它与中国革命历史相关,有特定文化价值。

但不管怎样,“红色经典”在相当长的历史条件下确实有过巨大的轰动效应,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对“”的否定以及文本自身缺乏哲学层面上人的关注和强烈的意识形态性遭到全盘否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中期以后,红色系列又重返中国文化舞台并持续升温。1995年至1999年间,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和北京出版社推出“红色经典从书”,重印五六十年代的一批长篇小说;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社又联合推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读本”13册……这些书籍的发行量动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册。各种连环画、电影、VCD大行于市。至2005年6月,已改编并播出的电视剧有《林海雪原》《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红旗谱》《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红色娘子军》《吕梁英雄传》等,收视率也颇为可观,这股红色风暴迄今未衰。

到了90年代末,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与商业性大众文化产业联手,轰轰烈烈地推出了新的红色经典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全球化大潮流的趋势不可逆转。但在意识形态方面,全球化的转型危机四伏。从80年代末,知识分子逐渐分化,只有极少数人成为坚持社会关怀的“公共知识分子”。“红色经典”与国家意识形态暗合及民族文化复兴的需要,无疑是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中的重要遗产。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娱乐性,在主要人物、英雄人物身上编织太多情感纠葛,刻意挖掘所谓“多重性格”,在反面人物塑造上又追求所谓“人性化”,肆意扩大原著容量,“稀释”原著,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争论使“红色经典”再次成为被关注的热点。“红色经典”也在国家意识形态、商业话语和大众话语间艰难地寻找平衡点。

但是,“红色经典”能否一直“经典”下去,实在令人怀疑和担忧。最明显的是文本自身缺陷严重:叙事话语程式化、定格化,人物符号化,缺乏哲学之思的意义层面上的人文关怀等,这都与今天的时代氛围和审美趣味有很大的差距。“红色经典”很可能会成为消费时代的快餐,怀旧之风一旦消失,即被丢弃。而且,“红色经典”的平等观念、道德理想主义、民族主义跟当代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有一些尖锐的矛盾。但当中国不可逆转地进入市场社会时,经济和政治层面的社会分层,贫富鸿沟、阶级矛盾正在日益加深,红色经典的平等与阶级诉求却会得到社会中下层的共鸣。读者对文本的审美缺陷能容忍多久,主流意识形态怎样平衡文本与时代的裂痕,对于经典的存在而言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随之全面推进到后现代时期,即消费时代。在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中国社会也开始出现西方消费时代的种种特征。而与消费时代孪生的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以生活的世俗化、文化的大众化、通俗化,在90年代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消解着20世纪以来出现的崇高的、理想的、形而上的、深刻的观念,直接导致人们对近的和远的所有苦难和困惑的遗忘。事实上,90年代大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它的力量在于人们在面临新的生存压力时,必须去重新寻找和确立自己的身份。同时,生活的世俗化、享乐化,文化的通俗化、平面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具有解放人性的功能。这意味着,在中国文化的上下文中,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解放人性的功能和消解理想和神话的功能同时并存。

二、关于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极度追捧和赞扬;
而在80年代的文化反思中其一度销声匿迹,即使偶尔被提到,也是作为被否定的反面形象而出现;
但是进入90年代后,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它却再度复兴并掀起了一股红色经典改编狂潮,至今尚未消退。那么,在大众文化语境下,红色经典改编将会呈现出一副怎样的面貌呢?

“红色经典”这一概念在当代语境中有泛化和滥用的倾向,它没有统一的内涵和外延。只能很宽泛地认定“红色经典”是指那些岁月久远的、约定俗成的、群众公认的、影响较大的、描写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经典作品。这其中包括小说、电视、电影和歌曲等。对于这些艺术形式来讲,因为统称为“红色经典”,比如现在已经播出的或者正在拍摄的红色经典改编剧大多数改自小说、电影、样板戏、歌剧和话剧等,如《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苦菜花》等。无论这些改编依据的主要蓝本是什么,它们之所被改编,都应该与曾经有过的同名电影的巨大影响力有关。并且,它们所大力弘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曾经作为一种精神食粮,不管人们如何批判“红色经典”的瑕疵,但不可否认,“红色经典”是创作者在怀着满腔热情、执着地追求革命理想主义下的真诚阐发。在中国几代人身上产生过重大意义。

三、红色经典的核心精神与传承策略

红色经典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它是革命战争年代和祖国建设初期革命英雄可歌可泣事迹的艺术升华,承载了对无数英勇献身的先辈们发自内心的记忆和敬重,饱含了对先烈的怀念和崇高敬意。早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就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改编。那次改编的特征是严谨地遵循原著的核心精神,体现原著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而综观时下很大一部分红色经典的改编作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尊重原创的核心精神

红色经典再创作整体受挫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如社会文化的享乐消遣倾向,泛人性化文艺思潮的流行,中老年观众的期待与结果的反差等。但根本原因是改编者忽视了红色经典不可改变的地位和价值,滑入媚俗、时尚的娱乐文化定位,放弃对原创的核心精神的尊重。红色经典共同形成的核心精神,就是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
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必胜信念、与黑暗势力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献身祖国的英雄本色、宁死不屈的高尚志节;

是祖国建设时期勇于面对困难、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是充溢于作品中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高昂主旋律。对红色经典核心精神的尊重,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对崇高的民族精神的尊重,是改编者必须守住的底线。

(二)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与核心精神

一般说来,红色经典的改编,原著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主线不能改变。这是忠于原著内容、保持原著特色的要求。但这一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根本原则。试以电视剧《小兵张嘎》为例,再创作在小说和电影的基础上,增加了刘燕、佟乐、石垒等人物;
故事情节的主线也转移到确保八路军急需的药品安全经过白洋淀上来。这两点虽然与原著差别较大,但总体上没有违背原著的核心精神――突出的是革命的民族主义和英雄主义,因此,还是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肯定。而改编剧《红色娘子军》虽然还带着“红色”的名字,却打出“青春偶像剧”的口号,大大咧咧地让剧中每个人谈起恋爱,让吴琼花与洪常青激情热吻,以致原作中激荡人心的英雄主义情结荡然无存,让观众感到不仅变味,而且“变色”。《苦菜花》让革命母亲冯大娘卷入“婚外情”的闹剧……这种违背原著核心精神的现代浪漫情调,就难免让观众倒胃口。红色经典固然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改编可以让人物形像更丰满、细节更贴近生活,但丰富的艺术不是增加因素,更不是让红色经典红中透黄、红中带灰。

四、对大众文化语境下红色经典未来走向的思考

大众文化是我们这代人乃至几代人必须经历的一种时代文化,这一文化新生儿正一路嬉戏玩耍、一路淘气地拿着后现代主义之笔涂鸦我们的生活,涂鸦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经典。面对这景象,大部分人都会经历一种难以避免的困惑与迷茫: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红色经典的未来走向在哪里?

这个问题的确值得去深思。人类的文化历史向我们彰示,无论哪个时代都需要经典。之所以需要经典,是因为经典积淀了人类的智慧,蕴涵了民族精神,可以不断启示人们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如红色经典这种主要由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学体制的合力所产生的经典。事实上,许多经典正是经过不断阐释和改编才获得了一代又一代广泛的传承的。然而,重新理解和阐释并不能肆意妄为,极尽一切戏谑恶搞与颠覆消解之能事,而必须要怀着赤诚之心,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塑造人物、阐释作品底蕴内涵。

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一、弘扬红色文化,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什么叫红色文化?目前还未有更权威的定义,正式文件中也未见更准确的解读。但从弘扬红色文化的实践中来看,受众非常清楚地能识别出哪些文化内容是属于红色文化的内涵!红色文化就是指那些先进的、科学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它是主旋律文化、关注民生的文化,代表前进发展方向的文化。它是相对黄色文化、灰色文化而言的。红色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着人民根本利益,发挥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媒体必须有个正确的掌握,作为媒体人必须有个明确的认识,在弘扬红色文化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大力叫响红色文化的名牌,使其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弘扬红色文化,媒体应大力关注民生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定了我们要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红色文化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二五"规划更是在关注民生上下工夫,提出了明确的改善民生的具体目标。目前,全国上下热议的中心也是民生问题。作为媒体,在弘扬红色文化中必须紧紧把握住关注民生这个大方向,为改善民生鼓与呼。几年来,我市的媒体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报等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宣传效果。电台的行风热线节目,多年来关注民生问题,每周五早上的热线直播,把有关部门的领导请到直播间,通过电台直播,现场回答听众提出的各类民生问题,有的事后调查,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鸡西交通安全报把文明交通、平安出行作为宣传的重点,开辟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问答,说案讲法,交通警示灯等栏目,大力宣传文明交通、和谐交通、平安交通。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使社会交通参与者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积极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自觉摒弃六大交通陋习,坚持抵制六大危险交通行为,为创建我市良好的交通环境发挥了舆论宣传作用。不同的媒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使红色文化的宣传更有广度、深度和力度,为改善民生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弘扬红色文化,既要传承,又要创新

建党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为红色文化积累了厚重的历史沉淀,使红色文化有了丰富的内容,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全国掀起爱国歌曲大家唱就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黄河大合唱、长江之歌、歌唱祖国、南泥湾等歌曲响遍祖国大地,真可谓一路红歌一路情,祖国处处起歌声。鸡西广播电视报开辟了影视专刊/热播栏目,每期都拿出整版篇幅介绍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剧情,如《永不消逝的电波》、《江姐》《洪湖赤卫队》等,使年轻一代了解这些经典红色影视剧,同时在历史钩沉版介绍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如《处死7个大贪官》《邓小平夫人卓琳一生充满曲折》《三姐妹回忆父亲任弼时》等,使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精神长留人间,世世代代流传。

在传承红色经典作品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现代的红色文化内容,不断地充实创新,使之与时俱进。如宣传影视剧《解放大西南》、《建国大业》、《潜伏》、《黎明前暗战》《借枪》、《金婚》、《幸福来敲门》等剧情,这些影视剧内涵更丰富,视角更开阔,更贴近当代民众的精神生活,更容易被群众接受。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春天的故事》《青藏高原》等,电台、电视台反复播放,就起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红色文化的宣传既有内容的创新,又有宣传形式的创新。除了电台、电视台、报纸宣传外,还可以加大新兴起的媒体宣传,如数字电视宣传、网络电视宣传、多媒体的宣传,必将使红色文化的宣传形成网络文化的新格局,这些都是红色文化宣传不可或缺的平台。

四、弘扬红色文化,要加大典型宣传的力度

我们党历来强调抓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在红色文化宣传中,我们的各种媒体也正在发挥着这种典型的宣传作用。如人民日报开辟了“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专栏,宣传《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杰出女性》、《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杨殷》等,中央电视台连续多年举办"感动中国"的颁奖晚会,评选出每年全国十大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还有央视的年度十大经济人物评选活动等,各省地市电台、电视台也都纷纷办起了类似的节目,在全国铺就了一个典型人物宣传的大舞台。这些典型宣传中,既有在贫困山区教学的老师,又有走在茶马古道上的邮递员;
既有扎根边疆的医生,又有无偿献血的普通工人。他们的事迹感动着中国,感动着群众的心灵,也丰富了红色文化的内容,使红色文化宣传,不再是空洞的说教,不再是空头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动人事迹,是看得着、摸得见的身边人物。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他们有血有肉,有苦恼,有欢乐,有奋斗,有追求,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使我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这样的典型人物宣传无疑使我们更有亲切感,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特征。

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红色经典”;
象征意义;
励志作用

近几年,影视创作中一批“红色经典”如《八路军》《长征》等非虚构的宏大叙事作品及《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等半虚构或虚构剧作,在当下娱乐化的消费社会掀起了收视热潮。仔细考量,这与其自身所承载的精神性内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社会发展到物质较充沛的阶段时,精神性的层面就开始浮出水面。本文将从影视剧中“红色经典”所承载的符号性象征意义和励志作用来论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本文所谓的“红色经典”是指近几年影视剧创作中以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这28年间的历史事件为主的红色影视作品,这些作品深蕴着我们党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所积淀下来的我们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性内核,并彰显了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与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这些精神性的财富仍然有着不可多得的思想传承价值。

“红色经典”影视剧所承载的符号化象征意义

“红色经典”的影视剧创作以其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与执著追求而与国家主流价值观暗合,其基本上都有一个坚定地忠诚于祖国、忠诚于革命的英雄人物,并在这英雄人物的身上强烈地体现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主流核心价值观。目前,“红色经典”作为关于革命历史本质的惟一合法性想象,其对革命年代确立的价值观的有效重述,成为具有符号意义的象征纳入到国家的新文化传统建设传承中。

(一)“红色经典”剧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爱国主义作为我们民族的一个精神符号汇入到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经典”的影视剧创作所彰显出来的舍己为国、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就是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旗帜,是一个民族凝聚的最大精神核心力量,“红色经典”影视剧所倡导和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这个民族世代传承的情感和品质。如电视剧《长征》的播出,就成功地唤醒了中国人关于中国红军万里长征的记忆,在物化的当下社会重塑了长征精神,满足了人们重回红色岁月、重建红色精神的价值期待,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一部优秀的“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是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期待高度契合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中的一个重要音符。

再如《江姐》《洪湖赤卫队》《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红色经典”影视剧的播出,主人公对共产主义坚定的革命信念及崇高的共产主义革命精神,再次重燃了观众对“崇高”“伟大”等爱国主义关键词的热情,使观众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为我们这个时代重塑了爱国主义精神信念。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注重伦理道德的国家,对国家的责任信念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子孙不可推卸的义务,因此,“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正好契合了主旋律中有关伦理秩序的精神需求,其所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传达出来的革命理想信念,与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民族气质相契合,并成为一个符号性的象征融入民族集体记忆的河流中。

(二)“红色经典”影视剧以政治文化的符号存在于民族集体记忆的传承中

“红色经典”影视剧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诞生的那一刻就被打上了“政治文化”的烙印。其作为新中国刚成立时革命话语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的诞生品,政治意识形态被精心地编码于文本中,并深刻地影响了当时几代人的情感结构、生活形态和价值观念体系。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红色经典”的命名,完全来自于政治权利的影响,在既定的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中产生“红色经典”的影视作品以期达到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存在目的,这就使“红色经典”从最开始就背负上了深厚的政治意义,并作为革命文化霸权为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合法性统治服务。

当“红色经典”步入到当下的消费社会,其身上所背负的政治意义成为一种隐形的存在,而其张扬的主旋律性的正面积极意义成为其显性的存在状态。在当下这个英雄缺失的物化社会,经济充斥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而曾经所倡导的政治意义则退居到背后。因此,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将一些正面的力量重新提出来,而“红色经典”影视剧正好契合了这一时代的需求。

“红色经典”影视剧创作以中国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为其主要的叙述对象,从思想诉求上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的一致,国家政权将其作为对历史本质叙述的惟一合法性想象而存在,其所弘扬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即以革命的手段来建立现代国家的政治历史意义及其合法性,并重申战争年代所确立的价值观,毫无疑问,“红色经典”是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政治符号资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将这部分政治符号资本纳入到新文化传统中,并将其重新搬上荧幕与舞台,以便充分利用其强有力的政治意义作支撑,对于当下这个价值观缺失的消费社会是有着很大的意义的。

(三)“红色经典”成为一个民族关于一段特殊岁月的记忆符号

影视剧中的“红色经典”重燃火热的激情,是因为其彰显了我们这个民族关于战争岁月的特殊记忆,唤回了民众有关那段历史的怀旧情绪。尽管当年的“红色经典”剧作与当下的有着很大的审美文化心理差距,但其作为曾经在几代人记忆中刻下深刻烙印的文化象征物,毕竟承载了关于革命历史峥嵘岁月中的各种记忆,这里有火热的青春激情,有浪漫的理想追求,对于那些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们,“红色经典”剧作是最能唤起有关当年的文化记忆的历史文本,影视剧的播出将他们重新带回到那段充满激情与理想的火热的青春岁月,使他们再次重新体验到当年那种燃烧的革命激情,焕发出精神信仰的力度,从而为迷失的心灵找到精神的慰藉。

将“红色经典”置放于当下,隔着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我们来反观革命历史,其身上负载了很多关于革命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的探索与思考。那种出现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崇高而悲壮的信念与精神,对我们这个民族中的青年一代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并表达了国人对崇高精神的召唤,尤其是在英雄匮乏、信仰困顿的焦虑中,这种对理想、热情、奉献等民族精神的张扬成为一段特殊岁月的特殊记忆。

“红色经典”影视剧所传承的精神对当下社会的励志作用作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体现者,“红色经典”所弘扬的精神理想、所传达的意志品质,对当下社会有着积极的励志作用。

(一)重唤“理想信念”等民族精神支撑

促使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是理想信念,“红色经典”影视剧中的每一个英雄人物都有着关于革命理想追求的坚定信念,如《亮剑》中的李云龙,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就是红色革命时期革命战士精神面貌的典型代表。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使我们的革命军队无论在何种困境中都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坚定不移地顽强奋斗。《长征》中的战士们能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去并最终走向胜利,就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鼓舞着他们一步一步走完那段艰险困苦的旅程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迈进,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消费经济娱乐化思想充斥了人们的思想空间,恶搞理想、解构崇高曾经一度很是甚嚣尘上。可是,当一切消解、恶搞热闹过后,能给大众留下思索的内容又有多少呢?因此,我们发现,当人们的思想被物质囚禁时,我们这个时代就开始呼唤理想,我们需要正面积极的价值观来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时,“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及其坚定乐观的革命信念深深地鼓舞着寻找精神家园的人们。我们

这个时代不能没有理想的激情,我们这个民族更不能失去理想信念的支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与我们祖先宏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密不可分的。“红色经典”影视剧中革命者关于国家民族大义的崇高理想、舍身卫国的坚定信念对当下这个理想缺失的社会起到了很好的励志作用。

 (二)重扬“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瑰宝

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体现,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是红色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形态。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在艰苦的战争条件下留下来的一种奋发向上、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和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红色经典”影视剧很好地对这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作了图像的演绎,使那种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荣辱与共、艰苦奋斗、共渡难关的革命精神得到成功的彰显。这对当下物化的消费社会有着很好的励志意义。

新世纪以来,物质的丰沛并未能填补人们日益苍白的思想,似乎物质越充盈,人们欲望的沟壑越大。再加上2008年遭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整个社会进入一种悲观惶恐的精神氛围中。而“红色经典”影视剧则为我们重扬了我们这个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从精神层面上对大家克服困难、共渡难关起到了积极的鼓舞作用。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都能走下来,更何况当下遭遇的这一点挫折呢!

(三)重塑“开拓创新”等民族进步的灵魂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当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共产党人冲破“左”倾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摆脱“城市中心论”的错误思想枷锁,开辟出一条革命成功的新道路,创造了一种通向胜利的革命新理念。电视剧《长征》就充分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审时度势、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特别是遵义会议的召开,成为党和红军迈出自己开拓创新的关键一步。

“红色经典”影视剧成功地彰显了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剧作自身所蕴含的革命走向胜利的创新精神及其经过时间的淘洗保留下来的具有创新内核的精神内质,对我们面对当前所处的境遇有着很好的鼓励作用。而“红色经典”影视剧能进入当下观众的视野并掀起巨大的观看热潮,这与其勇于创新、善于吸纳影视剧创作中的新元素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红色经典”影视剧的这种创新方式也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民族、人类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有生存下去继续发展的可能。

因此,对于当下这个物化的消费社会来说,“红色经典”影视剧所倡导的创新精神对我们的生活、生存有着很重要的励志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法.“红色经典”改编现象读解[J].文艺研究,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