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毕业总结【五篇】(2023年)

发布时间:2023-08-13 18:40:06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通常反映了社会的人才需求和高校的教学水平与社会声誉。医药行业被誉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为了解我院药学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近年来学院在药学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药学专业毕业总结【五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药学专业毕业总结【五篇】

药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药学专科;调查报告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通常反映了社会的人才需求和高校的教学水平与社会声誉。医药行业被誉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为了解我院药学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近年来学院在药学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客观评价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加强用人单位对学院教育工作的信息反馈,为药学的招生、教学和就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1],笔者对我院药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就业方向、就业地区、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2]。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主要是我院2006届、2007届、2008届药学专科毕业生,其籍贯全部为广西区内。

2.调查方式 该调查采取联系校友,统计毕业生就业单位及毕业生名单,然后向用人单位发放《毕业生调查反馈表》,以无记名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

3.调查范围 调查问卷完成单位主要是广西、广东各用人单位,包括省、市、县、乡镇等医院、药店或医药营销公司、药厂、药品检验所等。

4.调查内容 调查表主要是针对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两方面进行评价。基本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思想表现、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包括工作技能与水平、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工作业绩等[3]。评价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方向统计与分析

(1)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方向统计:药学专科毕业生2006届应为 94人,实际调查统计人数为87人,统计率为92.6%;2007届应为56人,调查统计人数为53人,统计率为94.6%;2008届应为40人,调查统计人数为40人,统计率为100%,调查统计总人数为180人。三届毕业生就业方向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 (2)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方向分析:办学以来我院药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医药营销单位和医院药房,2006、2007届所占比例均超过90%,到2008届已有明显下降。到营销单位工作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到医院药房工作的略有增长。同时,到药品检验单位工作以及专升本打破了零的记录。表明我院药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逐渐拓宽,就业由单一的营销方向向多方向转变,而且继续深造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这也是大势所趋。医院虽然在近年来对药学毕业生的需求不算太多,但学生出于对医院事业单位性质以及较稳定收入的考虑,仍然十分愿意到医院工作,因此,近年来到医院工作的学生相对较多。对于药品检验单位、高等院校等教育单位和药物研究所等,我院药学毕业生却涉足较少甚至无缘,这主要是由于专科学历层次低所限制,不能满足社会对学历的需求,同时也是受培养目标的影响,即培养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另外,经三届毕业生就业方向调查统计发现,性别对就业方向有一定的影响,到医院和医药营销单位工作的女生较多,而医药生产和检验单位则更愿意选择男生。这种情况首先是男女生的天生优势所致。女生心细、语言能力较强,深受营销单位青睐,而男生体力和综合能力较强,更适合生产企业和检验单位的工作。另外,女生愿意选择稳定的工作,比如医院药房,而大多数男生却勇于去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表1 2006~2008届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方向情况统计(%)

2.就业地区统计与分析 我院药学专科毕业生在区内就业占绝大多数,而区外就业却寥寥无几。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招生来源。我院药学专科招生全部来自区内,且农村学生较多,对区外的世界认识较少,又被家族传统所束缚,希望能方便照顾家庭,因此不愿远离家乡去区外工作。二是学校影响力。由于广西地处我国西部山区,相对封闭落后,我院又位于革命老区,与区外其他高校和企业单位联系较少,因此,我院不被区外用人单位了解,自然失去了双选的机会。三是药学专科的办学定位。我院药学专科自办学以来,总的办学定位就是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药学人才,这也决定了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区内各市、县、乡镇及村的医院、药店等卫生单位。见表2。表2 2006~2008届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地区情况统计(%)

3.用人单位评价意见分析 发放《毕业生调查反馈表》100份,回收86份,回收率8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基本素质方面评价不错,专业知识、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四个指标满意和比较满意率均超过了90%,不满意率为0%。说明我院药学系在专业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使毕业生思想稳定,工作态度积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工作能力方面,工作技能指标满意和比较满意率分别达到77.9%和16.3%,总计达到94.2%,说明我院药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很高,这是教学过程注重实践和培养操作应用能力的结果。然而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相对欠缺,不满意率均为1.1%,尤其是创新能力方面,达到比较满意以上的仅占65.2%,说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方面是最大的弱项,这是学历层次低,理论知识深度不够的缘故。见表3。表3 2006~2008届药学专科毕业生总体评价结果统计(n=86)

结论与建议 根据我院2006~2008届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可以看出,我院药学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譬如专业知识与技能、思想素质等方面。但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于我们针对性地创造条件,提高和改进教学。因此,笔者针对性地提出如下三点建议:①药学亟需提高层次,发展本科教育,面向全国招生。来自外省的学生在就业时能直接带动区内的学生向区外一些条件更好的单位寻找就业机会;②提供继续教育机会。譬如与外校联合教育,提高药学专科专升本的比例,以便提高其学历层次,满足社会需要。③教学过程要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开展一些小组探索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在导师指导下,发掘学生的潜能。

参考文献

[1]海力茜·陶尔大,洪白杰,康新平,等.药学院毕业生追踪调查与结果分析[J].药学教育,2006,22(1):55-57.

药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本科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未来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检验,是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的全面检验。毕业论文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本科毕业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尤其是对于临床药学这样理论性、应用性和服务性很强的专业来说,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控制对于完善教学体系、培养高质量毕业生和高水平的人才更加重要。

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包括很多环节,如选题、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实验研究、中期检查、论文撰写、论文答辩评优等[1]。各个环节都很重要,全方位的加强管理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作为一名药学教师,每年带教2~3名毕业生,对近年来我校临床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十分关注。既希望能够选择优秀的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又希望有合适的课题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发展。选题环节是一个重要的开始,本科生毕业论文时间紧张,几乎没有更换课题的充裕时间,一旦确定题目就要勇往直前的完成[2]。本文从毕业论文选题环节师生遇到的问题阐述自己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一些体会,为不断推动论文质量的提高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进行有益的探索。

1 以兴趣为导向,通过网络双向选题

通常情况下,以什么研究方向为题,有导师指定,也有自己选择,不管怎样,都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由导师指定的课题,导师也要介绍需要查阅参考资料;
导师如果给予学士更大的自主性,由学生自己选择,导师要把握方向,随时提出建议和指导。总体来说,选题按照药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要真正做到把学生的兴趣和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必须做到双向选择。目前,我校利用教务处网络系统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最终达到课题资源的最大程度的合理化配置。对于网络双向选题,首先要求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承担的科研项目,兼顾本科生的实际情况,拟定若干题目。对这些题目是有基本要求的,学校先要初步审查才能让学生来选择。比如要保证课题难度合理,工作量与预定时间匹配,避免课题太简单、研究范围过大、研究内容太多等。然后召集毕业学生一起探讨、交流,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期间,教师和学生要多次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兴趣爱好;
学生要了解题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进度计划等,让学生对所做的课题初步形成清楚的认识,如果发现不合适的情况,取消第一次的选题,重新再选。最后,教师同意选题,学生才能开展课题研究。

2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设计结论开放性的选题

目前大多数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范围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毕业论文内容空洞。药学专业下细分包括五大学科方向: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结合临床药学实际,还应该包括以及医院药房、临床药学等[2]。所以考察近几年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发现,覆盖面非常广。如此多的研究方向,如何集中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我觉得一个最根本的关键是要保证所选课题的创新性。大家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提高药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我国医药学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药学专业的创新意识就是在实际药学的领域中敢于尝试、推陈出新。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何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并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大学的首要任务。研究课题不能因为本科生实验时间短,基础底,操作能力差就降低要求。能够得出明确结论的验证性课题只适合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来用,而毕业论文不同。毕业论文的研究结论应该是开放式的,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有启发和可以探讨的[3]。部分药学毕业生需要到医药生产、营销、使用、服务和管理等环节的医院药剂科、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药监局)等部门实习,这些校外实习基地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教学科研水平差距较大,有部分单位仅能接收学生实践但根本不具备本科生论文写作指导能力,急需加强管理和指导。

3 调整集中式进行的毕业论文,改为全程式培养

药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药类;
高职院校;
就业问题;
对策

一、研究背景

医药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浙江省医药经济发展迅猛,医药行业已成为浙江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1]近年来,在我国加快建设“医药强国”和“健康中国”,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浙江省政府提出加快推进“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跨越的发展目标。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医药类人才需要激增,由于浙江省医药教育规模较小,医药类高职教育成为浙江省发展医药行业的重要支撑,为医药行业输送了大量医药类技能型人才。在浙江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医药类高职院校毕业生仍存在诸多就业问题,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医药类高职院校成为就业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及问题

1.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弱

2017年国家经济总体形势回暖,但增长速度较缓。前期经济下行的影响短时期内还无法改善,企业用工需求总量仍处于下降趋势,进而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国家食药监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表示,由于医保控费逐渐减少,药占比控制缩紧,药品终端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同时,2015年末药店GSP认证到期,一批不合格的药店遭遇淘汰,药品零售市场格局产生变化。医药零售行业发展受到阻碍的同时,我国医药工业的经济增长呈现下滑趋势。这一形势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而导致医药类毕业生就业受到影响。

2.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毕业生结构性矛盾加剧

在目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初期,人才能力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失衡的现象。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引起人才结构和人才需求层次的深刻变化,医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掌握生产、检测流程的单一型,逐渐转变为兼具生产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从目前的情况看,医药企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大,但人才供需失衡的问题依旧存在。由于医药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差异,真正符合企业所求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稀缺,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导致就业难度增大。

3.体制情结严重,家庭观念导致“就业难”

现如今,不是大学生眼光高而是许多学生家长过于挑剔。由于我校专业多为涉药专业,一些毕业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业生及家长体制情结比较严重,认为大学毕业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就业。实际上,社会能够提供的体制内就业资源相对有限,且岗位竞争非常激烈,相较于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院校毕业生相对处于竞争弱势,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如愿进入体制内工作。一些学生家长的职业歧视观念比较严重,更有甚者直接对孩子说,“与其你找一个烂工作,还不如我先养着你”。由于家庭观念的影响,导致一些学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观望状态,人为地制造了“就业难”。

4.“90后”缺乏吃苦精神,就业心态不积极

从企业需求来看,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仍是吸纳我校毕业生的主体,基础性岗位仍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就业岗位多为生产一线、医药代表、药店销售人员等。90后学生多为家庭独生子女,自幼受家庭过度保护,导致这群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于挑剔,不愿意吃苦,更受不得委屈。许多学生不愿到生产一线、怕三班倒,在工厂或企业频繁跳槽。这部分同学不仅给学校就业工作增大难度,而且在企业中造成不良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难”。[2]另一方面,与80后追求工作稳定、福利待遇高不同,90后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更加多元化,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空间、体面程度及社会地位等都是学生寻找工作时的考虑因素。现如今,理想工作的评判标准已从“物质层面的成功”,逐渐转变“精神层面的愉悦”,如:职业幸福感、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否相互尊重等标准。在实习、求职和面试的过程中,若没有感受到期望的“礼遇”,导致部分学生对职场提不起兴趣,表现出找工作不积极的心态。“找不到好的,宁愿不做”,就成了找不到工作的“借口”。

5.“升学”大军激增,影响就业稳定性

自2015年起,浙江省专升本招生计划由5000名扩增至10000名,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深造的机会。专升本招生计划的扩增,导致不少优秀毕业生放弃良好的就业机会,专注于升学之路。其中不乏一些毕业生随波逐流,盲目报考;
更有甚者,为了逃避实习与就业而选择报考专升本。年专升本考试于4月中旬结束后,多数毕业生由于长期处于备考的高压状态中,考试结束后往往选择“修养放松”,不愿花精力于求职就业,大多数学生表示等成绩出来后再做打算。这也极大的影响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进程。

三、医药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社会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总体来讲,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因此,全面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将是医药类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

1.巩固校院两级联动就业工作机制

学校全面推进“领导主抓,部门统筹,院系为主,相互配合”的就业工作机制。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坚持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就业工作,定期召开就业工作总结会、布置会、交流会等,分析研判形势,提出工作思路,强化目标管理,全面宏观统筹并具体指导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建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制度,巩固完善校院联动、齐抓共管、分级负责、全员参与的“大就业”工作局面。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队伍、辅导员、校友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各尽其责,各显其能。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实施就业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实现目标层层分解、责任逐级落实;
实行每月三次“毕业生就业情况汇报”制度,实时公布就业率,及时查摆问题,对症下药,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2.强化就业创业教育指导

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强化就业工作研究职能,对就业工作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和研究,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铡9睦辅导员、专业教师参加各种职业资格培训,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普及传授就业指导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全程全员就业指导的一个重要载体。[3]学校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逐步提升、针对性较强而又内容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4]。

3.实施双维度的就业市场拓展战略

结合学校就业工作定位,围绕医药、食品领域,瞄准“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根据不同学科就业趋势和特点,采取“广播”和“深耕”双维度相结合的就业市场拓展模式。针对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采用“广播”模式,一方面稳固现有的就业领域,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寻求新的就业市场,努力实现招聘岗位“量”的提升;
对于就业率较高、需求旺盛的学科实施“深耕”方式,推动多家医药知名企业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力争“质”的突破。

4.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加大对学生创业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扩大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开发完善创新创业类课程,开展创业大赛、创业模拟等创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同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习、项目孵化等平台建设。全力做好创业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政策咨询、项目开发、风险评估、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以创业带动就业。

5.做实精准化的就业指导跟踪帮扶

加强精准化就业服务工作。学校在提供毕业生就业服务的过程中,注重人职匹配,按需指导、就业帮扶、鼓励创业,实现就业指导因人施教的精准化服务。学校在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就业动态、意向和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了毕业生动态信息库,实施全程关注、分段管理、分类指导。建立供需精准对接服务平台,利用学校就业网、微博微信、短信平台等途径,将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及时精准发送至求职意愿相匹配的毕业生。

进一步加大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针对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准确掌握此类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学习状态,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跟踪解决,确保毕业生的身心健康和就业安全。同时,对双困毕业生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开展一对一的就业辅导及经济援助服务,并通过推荐、技能指导等途径提升其就业能力,切实帮助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

做好毕业生延伸服务。学校还建立了“毕业生延伸服务”工作机制,形成“3+1”就业延伸服务工作体系,不定期向往届毕业生发送招聘信息,帮助学生解决“毕业后”的自身定位、职业发展等问题。做好离校服务工作,做到“离校不离心”,做好离校毕业生的信息服务、跟踪服务等相关工作。

引导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做好“应征入伍”、“西部志愿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的宣传工作,要广泛宣传毕业生在基层锻炼成长的优秀事迹、详细解读各种优惠政策,形成良好的氛围,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就业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反馈作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要立足以学生为本,以就业指导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就业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开拓为动力,切实做到学生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陈乃用.浙江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2.

[2]万登泸.浙江省高职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

药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1.1招生规模

四川有省属医药院校五所,其中本科医学院校四所。2006年以来的五年间,四所本科院校的医学类专业本专科招生总规模明显增加(增幅达48.8%),其中以2007年同比增幅最大(本、专科分别为26.7%和56.1%),以后逐渐趋于稳定。近两年医学本科专业招生相对平稳,而专科专业增幅仍然显著(2010年同比增加19.3%)。我们将2006至2010年间四所医学本科院校医学类专业本、专科招生数与同年四川省医学类专业招生总数进行比较(表2),发现四所省属本科院校医学类专业的本科招生数占当年四川省医学类专业本科招生总数的73.0%至82.8%(合计占80.1%),而专科仅占当年同类专业招生数的7.8%至18.4%(合计占12.0%),说明四所省属院校是四川省医学本科教育的主要基地,而专科教育主要由省内其他专科(高职)院校承担,符合四川省高等教育的总体规划。

1.2本科专业设置

四川省属医学院校医学类本科是四川省医学本科教育的主力军,那么其专业结构如何,是否能满足四川省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社会的进步、教育对象的变化及学科的发展都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现行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管理办法是1998年制定实施的,距今已经有十多年时间,明显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二是不能适应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三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设置困难,不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四是与研究生培养《学科目录》存在专业衔接问题。2010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并于2012年颁布。我们按照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编印的《2005年普通高考报考手册》[5]之专业目录(以下简称旧目录)及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以下简称新目录)统计分析省属医学本科院校有关医学类专业的设置,结果表明:按旧目录计算,医学类本科共设有8类(一级学科)36个专业,四川省于2010年在临床医学专业下又增设了全科医学,故总计按37个专业计算;专科设5类27个专业。按旧目录一级学科专业计算,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医学院分别有6、6、5、4个一级医学学科招收本科生;按二级学科专业计,四所院校设置的本科专业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成都中医药大学14个,泸州医学院12个、川北医学院11个和成都医学院9个;即使按2011年招生专业数最多的成都中医药大学计算,其本科专业的设置率仅为37.8%(14/37),且中医药专业占二分之一。按旧目录所列27个专科专业计,2010年成都中医药大学以12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44.4%)高居榜首,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和泸州医学院依次为4、3、1个专业。按新目录统计,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类专业设置率为34.1%(15/44)、其次为泸州医学院29.5%,川北医学院25%和成都医学院22.7%。需要指出的是四所院校本科专业重复率达60%,只有法医学、眼视光学、临床药学、藏药学、针灸推拿学、药物制剂等专业没有重复设置。按新目录计,四所本科院校均未开设眼视光医学、精神医学、放射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妇幼保健医学、卫生监督、全球健康学、药事管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中药制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等专业,可见四川省属医学院校学科及专业建设显得十分薄弱,难以满足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全面要求,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省食品卫生与监督、中药产业、精神卫生、预防保健等方面人才匮乏。

1.3本科各专业招生数量与构成比

从各专业的招生规模看,2006至2010年间,省属医学院校在11类医学专业(新目录一级学科)中仅有基础医学没有招生,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基础医学的办学条件(包括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等)要求高,省属院校达不到相关要求,也可能是因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存在较大困难(因为从事基础医学工作者对科研能力的要求较高,本科毕业生难以企及),其余10类专业均招收本科生。由于从事法医工作人员不计入卫生技术人员,故在此不予统计。四所院校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包括临床医学、麻醉学和医学影像学)规模最大,五年共招收19148人(占总招生人数的42.3%),其次是护理学(14.7%),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麻醉学所占比例分别为8.3%,6.1%,4.8%,4.1%,3.9%,3.9%和2.6%,其它专业所占比例仅为0.2%~1.7%。考虑到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均是执业医师的来源,故合并计算总数为25823,它们与药学(含中药学)、护理学、医学检验专业招生人数之比分别为1∶0.15、1∶0.22和1∶0.09。按四类执业医师进行分类比较,临床医学类、中医类(含中西医结合类)、口腔医学类和预防医学类专业五年招生所占比例分别为74.2%、21.4%、1.9%和2.5%,与2010年四川省四类执业(助理)医师构成比(分别为71.0%、21.4%、4.2%和5.4%)基本一致(r=0.9998,P<0.01)。由此可见,四川省护理、药学及医学检验(尤其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匮乏以及公共卫生和口腔执业医师相对不足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这种现状与目前相应专业的招生比例有明显的相关性。

2医学专业毕业生质量

我们曾分析并认为医学专业毕业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卫生人才,需要一个检验的标准,而执业资格考试是行业准入性考试,是评价申请者是否具备从事相关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同时也应是检验大学专业教育水平的标准[6]。医学类专业毕业生最终能否进入卫生技术队伍行列,需要通过执业资格考试。需要关注的是,2005至2009年间,全国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首次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仅为52.06%。四川某高校2008年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64.23%[7]。黄海溶等[8]报告2007年海南医学院和其他学院毕业生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理论考试通过率仅为39%和30.2%,同比显著下降。某省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总体通过率甚至只有24.89%[9]。伍洪波等[10]的研究表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受最高学历、单位所属、毕业年限等因素的影响。由此推测专科毕业生的考试通过率可能更低。有资料显示:新疆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执业医师综合笔试通过率仅为13%-19%,明显低于同期本科毕业生的水平[11]。由于四川省招收医学专科学生占本专科招生总规模的一半以上,如果其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太低,将明显影响执业医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那么,其他专业的教育质量如何呢?山东省2002年度共计8169人参加了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其总体合格率为仅为26.8%(药学28.3%,中药学24.4%)[12]。如果四川省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也如此(未见报告),实在令人担忧。由此可见,目前医学教育的质量不容乐观,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导致大量医学毕业生“失业”,出现一种一面是大量医学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而另一面是卫生技术人才依然缺乏的尴尬局面。

3小结

药学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工程特色;科学训练方法;生产工艺;车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c)-124-02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 discussion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LIU Xianjin, LI Jiaming,LI Chuanrun

(College of Pharmacy, Anhu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230031,China)

[Abstract]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link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is the bottleneck in teaching results.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in the fields of concept innovation, design innovation and methodology innovation.

[Key words] The teaching link of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Project features; Scientific training methods;Production process;Workshop design

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其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它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制药过程中的工程、科研、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严谨的学习及工作态度。毕业(论文)设计也是学生即将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总结和综合应用,又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2]。笔者将对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方法从理念创新[1]、设计创新、方法创新三个层面上进行探讨,力求完善制药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1 教学理念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1.1 在教学理念上

以新的“学生―医药工业发展―医药工业实践” 三个中心代替旧的“老师―书本―课堂” 三个中心。改革教学方式,鼓励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助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1.2 培养创新意识是工程能力提高的核心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有创造性的思维可发掘。教师指导作用是引导学生突破对实习产品的思维定势,鼓励设计创新。优秀的毕业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并可以使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理念得到很好的展现。优秀的设计方案还能够推广应用。

2 选题注重突出工程特色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全国制药工程教学领域的工作者在教学各环节都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然而,根据2009年全国制药工程教学研讨会获悉的信息,也发现存在如下的一些共性问题:即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工程特色不够突出,生产实习靠短期见习完成;既具有工程教育背景,又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偏少;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中,学生做工程设计的比例偏少,仅20%左右;多数进行专题实验,依据实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等。诸多问题主要归纳为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不高而使得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特色不够突出这一严重问题。由此可知,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是目前严重束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效果的瓶颈。因此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点对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尝试和改进:

2.1 确定提高学生工程能力主题思想是毕业实习的根本出发点

制药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有化工制图、化工原理、药用高分子材料、药剂学、制药工程、药物分离技术、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制药工艺学等等。然而,笔者认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工程设计过程是巩固和获取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知识及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建议在师资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应全部进行工程设计。将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紧密结合,以实际应用问题推动设计创新,邀请药厂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专家到校任兼职教师,一起指导毕业设计。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使学生逐步树立工程观点,提高工程能力。

2.2 狠抓工艺和设备两条主线是提高工程能力的科学训练方法

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内容中构架新的知识体系,坚持选题科学性、内容系统性、知识前沿性、理论新颖性和原则规范性,构建优化的工艺设计知识结构。选题与过程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工程实例培养、训练学生使用工程理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方面的选题主要有:某药物成分的提取、分离、合成工艺设计;某药品剂型的工艺设计;某药品剂型生产设备及厂房设计;某药品生产设备的再验证等。通常,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从大四下学期开始,本科生集中进入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一般学校都安排16周左右。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按照药品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及单元操作过程,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践,使学生掌握不同药品的生产工艺及工艺控制要点,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突破重点、难点和薄弱点是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关键

通过各种工程设计的选题,要求学生掌握、串联和突破各专业课的知识重点,通过工程数据的计算、训练来化解工程计算这一知识难点,通过工程中的非工艺设计条件的处理和解决,弥补交叉、边缘知识的薄弱点。注重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性教学方法。训练和提高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

2.4培养动手、观察、分析、综述四种能力,促使工程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

在工程设计的所有题目中,有关某个药品的生产工艺及车间设计方面的题目所涉及的专业课内容最多,因此,笔者以年产一亿粒胃康灵胶囊的生产工艺及车间初步设计为例重点介绍其设计的基本程序及涉及到的专业课。

2.4.1 胃康灵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其生产工艺包括前期的中药预处理和剂型生产两大工艺内容。在生产工艺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充分比较,尤其注重前沿工艺技术的应用。最终确定最优工艺路线。专业课涉及到中药学、中药炮制学、药剂学、药物分离技术、制药工艺学等课程内容。

2.4.2 根据确定的生产工艺,选择各工艺所需设备。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选型原则,掌握所用药物的物料衡算和所选设备的能量衡算,学会依据选型原则中的计算数据和GMP中的具体规定,择优选择所需设备。画出工艺布置框图、设备布置图。专业课涉及到化工制图、化工原理、制药工程原理及设备、药事法规等课程内容。

2.4.3 根据已选工艺和设备,确定所用车间的整体布局。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车间布局的原则,学习管路设计,学习空调系统的选取,学习空调净化系统设计,熟悉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处理,画出车间布置图、车间风管布置图。专业课涉及到化工制图、制药工程原理及设备、药事法规、化工原理、三废处理等课程内容。

通过上述工程设计课题的完成,学生们复习、掌握了专业课的知识,掌握了各专业课在工程设计中的地位及相互间的联系,明确了制药工程专业的学习重点和今后实际工作的重点,将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特色落到实处。

3 教学途径、手段多样化,实习、参观与论文同步进行

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根据选题,确定基本思路,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资料。

3.1 校内论文

50%学生在校内由导师的科研项目组进行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毕业论文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的各项实验设备,完成药物合成、提取、分离等工艺过程及各种剂型的工艺和车间设计。融会贯通专业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熟练使用CAD画出生产工艺图、设备布置图、管路布置图、车间布置图。在论文开题报告和答辩环节,要求学生将设计内容做成课件,通过多媒体系统演示并表述设计全过程,通过自己归纳、介绍及评委和听众点评、提问,完善、巩固专业知识。实现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有创新性成果。

3.2 校企结合

还有50%左右学生因已与就业单位签约,本人及就业单位都希望先期进入应聘单位实习工作,就采用校企结合的方式,在就业与实践教学基地(科研院所或制药企业)进行制药过程的研发与应用方面的毕业设计工作,由校内和科研院所或企业组成双师型论文指导教师队伍。这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就业或实习单位的生产情况,选择有关的工程设计题目,在就业单位一边工作,一边理论结合实际,完成设计。这部分学生普遍积极性高、论文的针对性强,既使得论文数据具体、设备及设施真实,又借助老师的帮助,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3 组织参观

为了强化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特色,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当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组织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参观各种设备一应齐全的全国性制药机械展览会和具有一定特色的药品剂型展览会。使学生们对专业课中学过的制药设备及工程设计中用到的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及操作方法有一个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以便学生们进入不同制药企业时,适应能力强,专业特色鲜明,角色投入迅速,能较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4 结语

笔者按照以上程序和内容指导了若干届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设计,学生们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各门专业课不同的知识点通过工程设计有机地串联起来。并且通过论文撰写,掌握和总结了大型工程设计的思考方法和程序。增强和提高了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工程素质。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途,对发展制药行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会对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作出贡献。我们所有从事该专业教学的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将努力探索、不断改进。相信只有作好充分准备,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确保制药工程专业向着我们预定的目标走上成功之路,越办越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张英.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纵横,2004, 2(7):31.

[2]祝宏,刘永琼,巨修炼,等.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及实践[J].药学教育,2005, 21(5):17-19.

[3]欧阳臻,宁德刚,徐卫东,等.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和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探讨[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