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壮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审美人类学视域

发布时间:2022-03-26 09:51:40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 要】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形式和目标,本质与内涵是“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壮民族审美文化在狭义上我们指那些壮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义上指那些曾经的和现在的乃至将来的壮民族的生存方式。在艺术和审美上,我们把它表述为“重塑乡贤、发掘乡土、感怀乡愁”。在审美基本情感结构上,我们把它概括为“小康梦”与“乡愁乌托邦”。文章主要探讨了在广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如何传承和创新壮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诠释艺术和审美是如何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代美学问题。

【关键词】壮民族传统文化;乡村经验;情感结构;审美资本主义

【作 者】王敦,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广西南宁,530008。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8)06-0131-009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系统设计中,“乡风文明”的两端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物质保障和“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要求,核心就是要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乡风文明”摆在了承上启下的灵魂地位,表明了乡村振兴如果没有“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等乡土文化的复兴做支撑,那么物质再丰富发达的乡村,也只是一个躯壳,缺乏内涵与灵魂,也便没有了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乡村“三风”建设理应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壮民族审美和艺术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

一、壮民族审美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学理之思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战略举措。其中,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1 ]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强调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这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也为阐释审美现代性提供了一种理论视野。“在西方世界,商业和艺术在二十世纪晚期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艺术的潜能和审美的潜能成为资本主义走出自身困境的永不枯竭的原动力。中国的国情虽然具有特殊性,但经济的发展却无法脱离整个全球化的审美资本主义趋势。在最近这些年,中国的情况也越来越清楚地表现了经济发展中的审美因素的重要性。”[2 ]由此看来,“乡风文明”对释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作用也是应然与必然的。

鄉村“三风”建设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作用,这也是中国当代美学无法回避的命题,亦即“中国美学的实践性之维如何体现”的问题。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看来,艺术和审美是人们认识、把握和改变世界的重要手段与动力。“‘实践’最为根本的规定性在于,它首先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并且此种对象化并非仅仅是一种意识性的活动,而是切实发生于社会生活关系的重构与人的情感结构的重新分配之中。美学的实践性则在于探讨审美和艺术与社会生活以及人的情感结构重构之间的内在关系,‘美’和艺术于此不再是一种所谓纯粹的形而上的精密性存在,而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融入社会的变革之中。”[3 ]那么,壮民族有自己的艺术和审美吗?回答是肯定的,而且我们更应思考与回答的是壮民族的“美”和艺术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担当与意义的问题。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崭新论述,它深刻而全面地回答了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涉及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建设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看来,这实际上也是“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命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现代化”不能只停留于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现代化,而必须是人的意识、情感等精神领域的同步现代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涉及民族的审美和艺术的现代化以及情感结构的转型问题。壮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他们的情感结构已经或即将发生哪些变化?他们的“美”和艺术的现代化如何呈现以及又将如何影响并引领当下的乡村振兴行动?这些问题理应成为当下研究壮民族审美和艺术所聚焦的问题,也是民族自治区域夺取扶贫攻坚胜利,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应有之义。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进程中,壮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一样,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以独特的生存方式屹立于民族之林,形成了自己的“那”文化体系和审美风尚。在壮民族创造的“那”文化体系中,“稻作文化、铜鼓文化、歌圩文化、崖画文化、布洛陀文化”等审美文化尤为令世人瞩目。壮民族是最早、最广泛、最大规模和最深入地与中原文化和外域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少数民族之一。诚然,在先秦乃至漫长的封建时代,这种沟通与交流或迫于战争与军事,或周边文化的包围渗入,其结果便是壮民族文化过早地被强大的中原文化和周边的外域文化所同化、涵化和变异,形成了“中原汉文化、西南山地文化、海洋低地文化”等多元一体的壮民族传统文化架构格局。这样的一种文化架构,其“缺陷性、封闭性、涣散性、断裂性”(覃主元)和“非整合性”(覃德清)特征明显,缺乏强盛的机制,它是构建于封闭的小农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孱弱的较低层次的一种文化形态(覃彩銮)。

然而,壮民族所创造的“那”文化和“天、水、人”三界和谐的审美风尚,伴随他们从蒙昧时期走到今天,其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在蒙昧时期,壮民族形成“万物有灵”的“水”崇拜、“雷”崇拜、“火”崇拜、“蛙”崇拜、“花”崇拜、祖先崇拜等等,便是他们审美实践的产物,蕴藏着朴素的辩证思想和生态观。例如,被视为壮族先民百科全书的《麽经布洛陀》记叙的神话传说和各种自然崇拜反映的便是进入新石器时期壮族先民的信仰、禁忌和仪式,它不仅是“一种实践性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审美制度,它反映壮族先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对现实生活的苦难及其不合理性的超越。[4 ]当然,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其局限性、消极性和落后性的那一面愈发明显,束缚和阻碍了民族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