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植物的营养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27 09:38:48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药食同源植物的药用以及食用的双重功效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因此对药食同源植物的营养价值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药食同源植物的营养价值并探析了如何充分利用药食同源植物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药食同源植物;营养价值;事物

1药食同源的出处

人类经过长期寻觅食物的经验中发现有些食物在使用之后,不仅能够预防疾病,而且能够强身健体,这些既能被食用,又有保健增强体魄作用的植物就被称之为药食同源植物,我国的中医利用草药治疗疾病也是利用药食同源的原理。这些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食用与药用双重价值。我国从商代开始就有药食同源的记载,其中《神农本草》是我国最早的医药专著其中记载了很多药食同源的食物比如说:大枣、枸杞、蜂蜜、百合等等,这些食物存在着药性,通常都被当成药膳的原材料。到清代时,利川比较广泛的著作是《本草备要》除了一些药性食物医药又增添了一些水果、蔬菜、粮食类的内容。比如说:粳米在书中记载可以中补胃气,润肺补脾清热,煮汁可以止渴,而粳米即使人们经常食用的主食又是清肺补脾的药材。

2传统营养学角度下的药食同源植物

在中医利用用食物预防疾病、保健身体等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中医认为某些食物含有很多人们看不到的精髓,而且这些精髓物质能够在人体不同的部位发挥出不同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要是同源植物有四气和五味,这里指的四气和五味并不是单纯上事物的味道,而是根据这四气和五味来治疗不同的疾病。另外,在我国中医会利用药食同源的原理制作药膳,药膳主要是在饮食中加入中药成分,从而使人们在饮食上就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通过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体质状况来确定食疗的食谱,比如说:延续体制的人群可以采用当归羊肉汤进行调,当归补血,生姜壮阳这两种食物的组合既能调理又能滋补。

3现代营养学角度下的药食同源植物

现代营养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营养学,一种是临床营养学。生理营养学是根据个人的生理差异情况,比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以及劳动损耗差异等情况,分别进行不同的饮食调整从而为机体供应营养需求,促使身体生长发育或者是抵抗力能够提高。临床营养质的是人已经呈现疾病装状态,可以通过对机体进行合理营养供给,促使机体能够尽快痊愈。以西医治疗学来看临床营养学就是营养疗法,为疾病的治疗提供辅助作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亦可以当成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也可以说现代营养学与药食同源思想也存在很多相同之处。但是现代营养学更注重从微观角度来进行分析,主要是把事物与药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根据人体在一天当中需要摄取的量来判定摄取食物或药物的量,以满足机体根本的生理需求。不管是中医还是现代营养学都是遵循了药食同源的思想。他们都认为药食同源植物中不仅包含可能够治愈静的活性成分,而且还含有人体需要的应验成分。国家在2002年颁布的《卫生部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曾推荐了一些要是同原植物,例如:山楂、山药、沙棘、红枣、金银花等总计87中药食同源植物,其他不再列举。这些食物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比如说:山楂属于蔷薇科植物落叶灌木结山楂果实,中医认为山楂的作用是消食健胃等作用,而现代医学认为山楂具有促进消化、调理肠胃、降脂降压以及抗氧化等药理。山楂果实确实具有很多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维生素c、E以及钙的含量都甚至超过了苹果葡萄等水果。山药属于是根茎类植物具有多种功效,比如说健胃补脾,生津益肺以及补肾等,山药当中不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淀粉,还有维生素、氨基酸、多糖、胆汁碱以及尿囊等成分,可以说是营养机制比较高的事物,山药中还具有一种对女性说非常重要的成分薯蓣皂苷,能够滋阴补阳,促进新城代谢的功效。另外金银花、红枣、沙棘等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营养价值,也不应该被人们忽视。

4如何充分利用药食同源植物的营养价值

为了改善健康状态,人们对药食同源植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引起国际上对药食同源植物的营养价值越来越重视,很多国外绿色养生类产品得到迅速发展。但是药食同源的植物我国的种类是比较齐全的,而且我国中医典籍中记载了很多简便且有效药剂,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临床试验以及实验研究等,很难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再加上人们对于药食同源的认知并不是很清楚、中药煎煮也比较麻烦,很难得到现代人认可。导致我国药食同源食品企业无法获得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我国要药食同源植物的营养价值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的不同服务人群进行临床试验研究,不仅保证药食同源植物的安全,而且要保证其疗效,在此基础上与我国的传统中医技术结合,对药食同原植物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制作成多重功效的饮品或者是膳食,必将受到现代人的追捧。

参考文献

[1]单峰,黄璐琦,郭娟,陈敏.药食同源的历史和发展概况[J].生命科学,2015(08).

[2]赵振军,江祖德,姚志广.药食同源与传统中药食品化探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5(06).

作者简介刘曦(1990-),女,安徽省安庆市人。硕士学位。现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