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2-04-13 10:29:28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数AF患者均有由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发展为持续性AF,最终进展为永久性AF的演变过程。如何治疗PAF患者,从而阻止或延缓发展成永久性AF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PAF,评价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11例均经常规治疗≥3个月仍有频发PAF的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56~84岁,平均61±13岁,PAF病史0.5~2年。基础疾病均为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冠心病11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4例。

排除甲亢、风湿性瓣膜病、先心病、心包炎、心包积液、电解质紊乱、心肌炎等引起的PAF。

临床症状:心悸不安、气虚乏力、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神疲懒言、动辄汗出,舌质暗紫苔厚,脉细弱或结或促,中医辨证均为气阴两虚、心络瘀阻。

治疗前检查:均有PAF发作心电图记录和无PAF发作时心电图有缺血性ST-T改变。超声心动图均提示有不同程度主动脉硬化、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左室肥厚、左房扩大等改变,左室射血分数均>70%(70%~86%)。血脂检查:胆固醇增高6例(>5.7 mmol/L),甘油三酯高8例(>1.5 mmol/L)。血糖:4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2~10.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9%,肝肾功能均正常;血液流变学检查均有不同程度高黏滞血症。X线胸片排除肺结核、肺占位性病变,有6例心影扩大。

基础用药情况:均用抗高血压、扩冠、抗凝、降糖等常用药物,针对PAF已用过异博定、心律平、倍他乐克、胺碘酮及中药治疗。

治疗方法 对原有基础疾病仍按常规治疗,停用抗心律失常的中西药物2周后,仍有PAF频发者,开始用参松养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国药准字Z200330058,每粒0.4 g),4粒/日,3次/日,4周1疗程,连用3个疗程。有效者继续服用,每月门诊随访1~2次,记录心电图1次,记录PAF发作次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有PAF发作时嘱患者随时来院作心电图检查,3个疗程后查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黏度。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疗效”。①显效:服药后PAF完全消失或偶有发作。②有效:发作频次和时间较治疗前减少>50%。③无效:发作无减少或有增加。

临床症状改善判定标准:①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②有效:症状有改善。③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1例中疗效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1.82%。临床症状改善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91%。心电图:11例中缺血性ST-T改变5例,6例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肝肾功能无变化,无糖尿病患者血糖仍在正常范围,血液流变检查血黏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甘油三酯下降3例。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为胃不适2例,但不影响治疗。

讨论

AF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对于PAF进行治疗纠正和减少发作,可改善患者症状,防止和延缓PAF进展为永久性房颤,积极治疗引起PAF的基础疾病,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左房压力,减轻左室肥厚,均有利于PAF的控制和转变为窦性心律,由于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对PAF的疗效不甚满意,故筛选有效的中药治疗PAF是中西医结合的方向。依据中医络病理论,心律失常的发生多因气阴两虚导致心络虚不荣和络脉瘀阻。络虚不荣则心神失养,络脉瘀阻日久化瘀,均可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

参松养心胶囊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补、养、敛三法并用,多途径、多环节阻断心律失常的发生。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人参、麦冬能改善心肌细胞代谢,降低自律性,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黄连可延长心肌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使折返不易形成,有较明显抗房颤作用;甘松主要成分为缬草酮,抑制钠离子内流,促进钾离子外流,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阻断折返,减少心律失常;山萸肉、桑寄生均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诸药合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具有综合治疗作用。本文观察少数病例,参松养心胶囊对减少PAF有较好疗效,且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值得进一步扩大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