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发布时间:2022-04-14 09:43:14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冠状动脉介入是经过穿刺桡、股动、静脉血管,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照下,送入特定的心脏导管,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与治疗的诊治方法。现将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血管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出血及皮下血肿:穿刺点出血较容易观察,穿刺点出血后立即压迫穿刺点上方1~1.5cm处,按压15分钟后重新加压包扎6小时,并加强观察。腹膜后出血可能在腹股沟韧带穿刺处,起病较急,多有腹痛症状,常需CT确诊及外科治疗,穿刺点局部血肿较小时,观察较为困难,此时应注意患者穿刺点局部有无明显胀痛及皮下淤血,以及穿刺点局部有无明显隆起,一旦形成血肿,应立即重新压迫止血,并加压包扎。局部皮下血肿较小者无须特殊治疗,一般可自行吸收,如果血肿较大可试验性穿刺抽血,防止机化后形成硬结,出血停止后可用50%硫酸镁湿敷或理疗,以促进血肿和淤血的消散和吸收。

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与穿刺部位局部的压迫时间过长或过紧,患肢制动时间过长、高龄、血液高凝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应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的改变,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四肢末梢颜色、温度及活动情况等。预防和及时发现脑栓塞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要高度警惕深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等并发症。

动、静脉瘘:造成动静脉瘘的因素有多处股动脉穿刺、穿刺点过低、穿刺时透过动脉前后壁等。多数动静脉瘘可以自行闭合,一般观察6周再决定是否需要手术闭合动静脉瘘。

非血管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非血管并发症主要有:腰酸背痛、烦躁不安、失眠、尿潴留、便秘等。护理中应做到:①术前介绍介入治疗的目的、意义、手术方法、手术环境、术前准备的内容及必要性:介绍术前术后饮食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指导病人练习床上排尿;②术后取平卧位,拔除动脉、鞘管后沙袋压迫局部6小时,根据穿刺血管路径和术式选择活动方法几下床时间。

低血压发生机制及护理

目前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过度迷走神经反射,二是神经源性休克。护理中应做到:拔鞘管前作好解释,说明拔管的方法,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要了解术后出现反射性低血压导致危及生命的情况,拔管后30分钟内应密切观察病人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变化,面色及表情,询问病人有无头晕、恶心等症状。老年人体质较差,如禁食时间太长,术中紧张,术后输液量较少,容易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因此对老年人因尽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

低血糖发生机制及护理

择期手术病人要尽量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以保持体力和维持正常的体液内环境稳定,防止和减少并发症。对手术危险极大、不能进食、手术时间较长或极有可能发生误吸的病人可适当延长禁食禁饮时间,但应根据医嘱适当静脉补充能量。

心包填塞观察及护理

术前护士要作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取得合作;术后及时发现心包填塞先兆,确保静脉通路畅通,快速输液、输血,停用抗凝药物,严密观察颜面、血压、脉搏、心律、尿量的变化,以了解心脏压塞情况及血容量补充情况,注意引流物的量及颜色,判断有无继续出血,拔除引流管后需继续监护2~3天,并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

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

术前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严格碘过敏试验;动静脉穿刺成功后,对有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患者,常规经静脉给予地塞米松5~10mg,防止术中出现过敏反应。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酌情补液,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短暂而可逆的心功能障碍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术后出现暂时的心功能下降,表现为胸闷、恶心呕吐、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四肢发冷等症状,尤其在术后3天内心功能下降明显,而后才逐步恢复。在此期间应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变化,询问病人有无胸痛、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根据病人基础疾病和心功能状态调控病人的活动计划,并做好急救准备,准确地配合抢救。

小结: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并不少见,进行严密的术后观察及针对性的护理。可以达到预防和有效治疗并发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