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联合MR成像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29 14:50:0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 分析CT指数与MR成像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从2016年7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初诊患者48例,入院后均接受CT检查、MR成像,最后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价值。 结果 宫颈癌初诊患者48例中,35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阳性比例为72.92%。CT: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淋巴结表现为中心坏死、可见包膜外侵,以圆形为主,大小与阴性患者相比较(P<0.05)。MRI DWI表明,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ADC值显著低于阴性(t=2.673 6,2.507 4,5.870 4),eADC值显著高于阴性(t=2.539 5,3.924 4,2.867 0,P<0.05)。 结论 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会改变CT影像图特征的变化和MR成像参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 CT指数;MR成像;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7(a)-0183-03

Diagnostic Value of CT Combined with MR Imaging for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CHEN Qiao-yi, HE Bi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Yongchu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216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 index and MR imaging in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48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cervical cancer from July 2016 to July 2018 were eolled. CT examination and MR imaging were performed after admission. Finally, the value of the two diagnostic methods was compared. Results Of the 48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cervical cancer, 35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to ha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by surgical pathology. The positive proportion was 72.92%. CT: The lymph nodes 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showed central necrosis and visible capsule invasion, which were mainly round, and the size was compared with negative patients(P<0.05). MRI DWI showed that ADC values 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egative(t=2.673 6, 2.507 4, 5.870 4), eADC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egative(t=2.539 5, 3.924 4, 2.867 0, P<0.05). Conclusion Cervical cancer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can chang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T images and MR imaging parameters, and has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Key words] CT index; MR imaging; Plymph node metastasis; Diagnostic value

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宫颈癌较为常见,且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且发病趋于年轻化。目前,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不是十分明确,且在绝经后妇女中有較高的发生率[1]。通常情况下,宫颈癌有较高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几率,一旦出现此状况会降低生存率,有统计显示,5年生存率90%降低至50%[2]。由此可见,诊断盆腔有无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为此,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CT指数与MR成像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便选择从2016年7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初诊患者48例,总结结果的同时将具体流程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从该院收治的宫颈癌初诊患者48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年龄均值为(52.33±6.04)岁。组织病理学:22例患者为鳞癌,15例为腺癌,11例患者为鳞腺癌。FIGO分期:18例患者为Ⅰ期,25例患者为Ⅱ期,7例患者为Ⅲ期。

1.2  方法

CT:使用的仪器为飞利浦128层及西门子16排螺旋CT扫描机,检查之前需确保空腹,时间为6 h。扫描10 min前予以10 mg盐酸山崀若碱,肌注给药,这样可将肠腔蠕动显著减少。将纱条填塞至阴道内,这样可将阴道图像清晰显示,扫描前2 h加强水的摄入,尽量充盈肠道,使肠道与妇科脏器之间的分界及对比显著增强。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实施腹部盆腔扫描,上举双上臂,自膈面至耻骨联合下缘水平当做该次扫描范围,之后将参数合理设置,层厚、间隔分别为5 mm,120 kV、250 mA[3]。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时,予以350 mg I/mL碘海醇,肘静脉注射。将增强参数合理设置,剂量为1.5 mL/Kg,3 mL/s,重建厚度设置在1.25 mm。之后在配套工作站收集原始及重建图像。

MRI:使用的仪器为日立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相控阵表面腹部线圈。首先对患者实施MR常规扫描,耻骨联合下缘-腹主动脉分叉水平当做扫描范围,之后将参数合理设置,轴面FSE T1WI:TR参数为600 ms、层厚及层间距分别为6 mm、1 mm,矩阵为224×320,FOV参数为36 cm×36 cm[4]。轴面FSE T2WI:矩阵为224×320,FOV参数为36 cm×36 cm,层厚及层间距分别为6 mm、1 mm。矢状面FSE T2WI:FOV参数为30 cm×30 cm,矩阵为288×192,层厚及层间距分别为6 mm、1 mm。对患者实施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时,选取SEEPI,将FOV参数设置在38 cm×38 cm,矩阵为128×128,层厚及层间距分别为6 mm、1 mm,扫描时间为15 s。

1.3  评估指标

CT:对盆腔淋巴结大小、形态、坏死和包膜外侵进行观察。

MRI:对ADC(表观扩散系数)和eADC(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进行测量,获取两者的平均、最小及最大值。

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依据:宫颈周围脂肪间隙内可见结节影,边缘缺乏规则性,信号显示不均,均进行增强扫描,强化清晰可见,成簇淋巴结在3枚及以上。

病理诊断依据:结节以圆形、类圆形为主,单个淋巴结的最小径超过1.0 cm。

1.4   统计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2.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收集校正,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盆腔淋巴结转移的CT影像结果

宫颈癌初诊患者48例中,35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阳性比例为72.92%。同阴性患者(0.88±0.42)cm相比较,阳性淋巴结大小(1.99±0.46)cm更高(t=8.648 6,P<0.05);见表1。

2.2  盆腔淋巴结转移的MR成像参数

对患者实施MR DWI检测后发现,阳性患者的ADC值显著低于阴性患者,eADC值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见表2。

2.3  MR联合CT的诊断率

诊断后发现,MR联合CT诊断率较比MR、CT单独检查更高(P<0.05),见表3。

3  讨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中宫颈癌较为常见,且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现代研究证实,宫颈癌治疗、肿瘤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与患者自身状况和年龄有着直接关系,其中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为淋巴结转移,同时与肿瘤分级存在相关性[5]。由此可见,尽早诊断和尽早发现对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也有专家表示,若宫颈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则具有较差的预后,分析原因主要分为两种,即局部复发、远处转移。若在实施手术前对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精准判断可为后续的治疗奠定基础。因此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可将治愈率显著提高[6]。

数据显示:48例宫颈癌初诊患者经病理证实35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表示在此类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较为常见。

目前,临床对于是否发生转移的主要诊断方法为B超、CT和MRI。CT的优势主要体现为:较少的参数、价格较低,良好的图像定位,增强扫描后可将淋巴结转移大血管的关系清晰体现。有专家对56例宫颈癌初诊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应用CT检查和MRI检查,从CT影像学特征来看,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大小(1.98±0.45)cm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0.87±0.41)cm,其中阳性患者的特征多为原型,中心可见坏死,存在包膜外侵。本次数据表明,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淋巴结表现为:中心伴有坏死、可见包膜外侵,以圆形为主,大小(0.88±0.42)cm明显高于阴性患者(1.99±0.46)cm。这一研究结果与上述专家的报道存在一致性[7]。MRI近年来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获取了高度的认可,且在诸多器官病变研究中也广泛应用。若淋巴结被肿瘤浸润,会致使细胞内外水分子扩散发生异常,图像以信号上升为主,ADC图像则显示信号下降。也有专家研究后指出,淋巴结阳性患者的ADC均值(1.08±0.19)、ADC最小值(0.76±0.23)、ADC最大值(1.49±0.24)低于阴性患者的ADC均值(1.28±0.29)、ADC最小值(0.87±0.31)、ADC最大值(2.09±0.44)。淋巴結阳性患者的eADC均值(0.35±0.06)、eADC最小值(0.23±0.05)、eADC最大值(0.48±0.13)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eADC均值(0.29±0.07)、eADC最小值(0.15±0.06)、eADC最大值(0.44±0.16),该研究数据结果表明,淋巴结阳性患者的ADC均值(1.09±0.20)、ADC最小值(0.77±0.14)、ADC最大值(1.50±0.25)低于阴性患者的ADC均值(1.29±0.30)、ADC最小值(0.88±0.12)、ADC最大值(2.10±0.45)。淋巴结阳性患者的eADC均值(0.36±0.07)、eADC最小值(0.24±0.06)、eADC最大值(0.49±0.14)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eADC均值(0.30±0.08)、eADC最小值(0.16±0.07)、eADC最大值(0.40±0.17),这一研究结果与上述专家的报道类似[8]。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值有部分发生重叠,分析后认为浸润程度、坏死程度存在相关性。如:部分转移性淋巴结瘤巢坏死较为严重,坏死液化的瘤巢内水分子扩散相对自由会增高ADC值。若部分转移淋巴结中的部分淋巴结增生异常显著,会致使水分子扩散受到限制,从而降低ADC值。另外,数据结果也显示,MR联合CT诊断率较比MR、CT单独检查更高,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说明MRI联合CT诊断可将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精度显著提高,较比单独诊断更具有针对性。

早期宫颈癌患者较易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CT诊断淋巴结转移主要指标为大小、形态、坏死和包膜外侵等,但部分淋巴结转移体积增大不明显、无明显坏死和包膜外侵,CT确诊则存在局限性,而部分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也可导致淋巴结增大,导致CT诊断过度。磁共振DWI成像则对淋巴结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表现为病变淋巴结信号增高,即使淋巴结较小、形态变化不明显,通过信号的改变也可作出诊断,有研究证实DWI对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较高的准确性, ADC值可用以定量地区分两者[9]。因此临床主张CT、磁共振联合诊断,从而将淋巴结转移诊断精度提高,避免出现漏诊和误诊。

综上所述,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会改变CT影像图特征的变化和MR成像参数,两者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参考文献]

[1]  姜林,张旭辉.CT指数及MR成像对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6,7(11):851-855.

[2]  路成文,张彬.CT、MR对盆腔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7):1204-1208,1220.

[3]  李可心,孙洪赞,辛军,等.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及PET/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34(2):265-269.

[4]  江维,曾四元,梁美蓉,等.CT在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4(6):690-692.

[5]  孙晓伟,朱颖,王霄英,等.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不同MR序列诊断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5):394-398.

[6]  于岩岩,董越,董瑞彤,等.ⅠB1~Ⅱ A1期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3.0T MR-DWI的预测价值[J].放射學实践,2017,32(4):325-327.

[7]  尚靳,孙洪赞,辛军,等.PET/CT与PET/MR在诊断宫颈癌原发灶及评价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34(1):94-98.

[8]  周忠洁,王小蓉,赵晓君,等.MR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1):1752-1755.

[9]  张晰,柏根基.磁共振常规平扫结合弥散加权成像评估宫颈癌盆腔淋巴转移的价值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8,21(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