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

发布时间:2022-06-01 14:00:08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亮点,正在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鄞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合作社的发展正处于发育和扩展阶段,本文旨在通过对鄞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践的分析,探讨新形势下怎样准确把握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并如何以提质增效为主要目标进行循序引导。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1 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发展现状

据统计,目前鄞州区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已达302家,其中在农林局备案登记的有161家,共有社员4099人,合计注册资本金7132万元,参与农户8039户,联结基地226733亩,其中核心基地114718亩。同时合作社规范化程度也在逐年提升,目前为止全区有区级规范化以上合作社86家,其中市级示范性合作社16家,省级示范性合作社9家,全国示范性合作社1家。从总体上看,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实现了量的增长,同时也有了质的提高。从产业分类情况来看,合作社产业门类日益丰富。161家合作社涉及种植、粮机、渔业养殖、林业、畜禽、服务等农业各个产业,其中种植类合作社72家,占总数45%,主要种植各类水果和蔬菜;粮机合作社34家,占总数21%;渔业合作社19家,占总数12%;林业合作社16家,占总数10%;畜禽类合作社13家,占总数8%;服务类合作社7家,占总数4%。通过几年发展,部分合作社的内在实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呈现跨区域发展趋势。如针对我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现状,为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率,部分合作社实施了走出去战略,在异地建立合作社基地。如瞻岐滨海蔬菜合作社在上虞、台州建立了3000亩雪菜种植基地,创宁粮机在杭州湾开辟了5500亩粮食种植基地,姜山农乐果蔬在上海崇明岛建立了350亩西瓜种植基地。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鄞州区正处于农业转型增效的关键时期,怎样引导一家一户的小农业进入大市场,强化农产品品牌意识,提高市场话语权,合作社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也碰到了许多问题,面临着许多矛盾,需要引起重视,这些问题和矛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同类型合作社集中分布现象明显,不利于合作社做大树优。对全区86家区级规范化以上合作社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瞻岐镇集中了3家雪菜合作社,五乡镇李家洋村关于榨菜的规范化合作社目前已有2家,石碶街道原栎社乡集中了4家粮机合作社,咸祥镇集中了4家水产养殖类合作社,姜山镇集中了5家果蔬合作社。同类型合作社在小区域内的过度集中,是导致合作社规模小、管理弱、同产地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在商标品牌的创建上也是各自为政,品牌效应不明显,有的甚至鱼龙混杂,不利于发挥地方产业优势。如关于李家洋榨菜的商标目前就有3只,并且因各合作社榨菜加工工艺不同导致了榨菜品质的差异,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李家洋村榨菜产业的更好发展。

2.2 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程度存在管理不规范现象。主要有:(1)合作社社员资格不规范,存在主要社员为家庭成员或家族成员的现象。建立合作社的初衷是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强调的是农户与农户的联合。但是在前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合作社社员以家庭成员为主或非家庭成员虚挂名头的现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建设已进入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在市级示范性合作社评选和复评过程中对社员资格认定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严,所以这些合作社最终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2)部分合作社财务管理、账务处理不规范,主要有:a.财务管理机构建立不健全,财务人员配备不齐,账务记载不全,有的合作社无专门出纳人员,甚至没有会计,账务记载只有简单流水账,存在原始票据保管散乱,票据审批手续不完善等现象;b.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个别甚至尚未设立银行结算账户,合作社巨额资金以理事长名义开设个人存折卡进行保管,现金支取随意性大,缺少牵制措施;c.有些合作社在财产管理上也存在许多漏洞,如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库存物资的收发等相关责任不够明确,部分固定资产未列入账面核算,特别是用上级项目资金建造的房屋设施和购买的设备机械,如果不列入账内管理,存在流失隐患;d.收益分配不规范,没有严格遵守合作社收益分配主要以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比例返回的原则,许多合作社年底分红只是简单的平均分配或以股本金比例返回,违背了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基本原则,同时在收益分配上也不排除少数合作社存在上级补助款用于年底分配的现象。合作社财务管理不规范将会引发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引起合作社内部不稳定。

2.3 许多合作社经营状况不理想,对成员的服务和带动作用不明显,主要表现在:(1)在经营销售上,全区161家合作社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 4.3亿元,社均267万元,其中销售收入在300-500万元的合作社38家,销售收入在500万-1000万元的合作社仅22家,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仅12家,50%以上的合作社销售收入在平均数以下。所以除了少部分基地规模较大,规范化程度较高的合作社,从总体上来看大多数合作社经营状况普遍不理想。根据产业类别进行分析后也可发现同类型合作社销售收入存在很大不平衡性,例如果蔬类合作社销售收入最大的是姜山农乐果蔬合作社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万元(且基本上是农超对接统计数),但是最少的果蔬合作社销售收入仅28万元;畜禽类合作社销售收入最大的是瞻岐星盛生猪合作社达万元,但是销售收入小的生猪合作社仅万元。2、在服务带动上,16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社员25个,绝大多数合作社社员数在50个以下;注册资金社均44万元,多数合作社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下。由于合作社社员数量普遍偏少,经济实力普遍偏弱,导致合作社对社员的带动和服务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实际经营运作中普遍存在散、弱、小现象,“五统一”服务实现率比较低。

2.4 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品牌效应不强,营销渠道比较单一,缺少市场话语权:(1)从整体上看,当前鄞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大的特点是小而弱,表现在商标注册上也是过多过滥,缺少叫得响的名品大牌,86家规范化以上合作社农产品获得市级知名商标的仅1家(五乡“翠姑娘”),获市级名牌农产品的仅3家(瞻岐“益加益”、姜山“金鳖山”和横街“野水鸭”)。又如葡萄种植产业,全区种植总面积约10068亩,共有种植户300多户,户均种植面积仅30亩,根据鄞州区葡萄协会统计,180家会员单位注册的关于葡萄的商标就有60多个,名目繁多的商标品牌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不能集中体现我区葡萄产业的品牌优势。(2)农产品销售渠道比较单一,除了一部分依靠各种关系推销到企事业单位外其余大多数是批发到农贸批发市场,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量很少。全区实行“农超对接”的合作社仅4家,实行“农社对接”的合作社目前还是空白。合作社农产品直销模式的缺失,增加了多道流通环节和流通费用,不仅抬高了农产品价格而且农产品品质也在流通过程中受到很大影响。

2.5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瓶颈制约较突出,主要是三大瓶颈:人才、土地和资金。(1)合作社普遍缺少有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许多理事长和核心社员对合作社的本质了解不够或不够深刻,如对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什么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怎样才算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常识的理解有偏差,是导致合作社发展不规范、经营不完善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合作社自身经营效益不理想、待遇报酬不高、工作环境艰苦等原因,合作社的工作岗位对大学生很少有吸引力,普遍存在人才留不住现象。(2)土地资源的紧缺和用地指标的紧张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鄞州区本来就是人多地少,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仅0.67亩,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和现代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耕地资源愈加紧缺,土地流转价格逐年提高,土地资源的紧缺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拓展规模、扩大经营的主要瓶颈,同时由于土地政策和用地指标的限制,许多合作社缺少建造生产经营设施如冷库、仓库、加工场所以及管理用房所必须的土地指标,对提升合作社经营规模和合作社形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3)资金的匮乏制约了合作社发展能力的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融资难、贷款难的客观现实是制约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资金方面,目前大多数合作社存在注册资本不多,流通资金不足的现象,当合作社需要扩大经营规模,修建、购置生产经营设备设施时,因社员自有资金有限,合作社自行融资十分困难,但是向金融机构贷款门槛又很高,绝大多数合作社无法提供房屋产权证等金融机构所要求的贷款抵押物。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对策分析

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合作社应当怎么办?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合作社的发展要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切实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点要从以下两方面不断进行努力:一是规范运行,二是提升发展。

3.1 要切实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目前,鄞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关键是要抓质量的提升,如果光有数量的扩张,没有质量的提升,合作社也只是徒有虚名的空壳,迟早会失去竞争力,丧失凝聚力。当前必须把加强指导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尤其在合作社发展进入快速增长的新时期,更要强调合作社的规范运行,合作社的规范运行是合作社提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3.1.1 首先要切实加强对合作社工作的指导。首先要加强业务指导服务,重点是要建立完善合作社工作指导体系,培养一支熟悉业务、工作认真、热心合作社事业的镇(乡)级辅导员队伍,为做好区合作社指导服务工作提供人力保障。从2008年开始,鄞州区试行部分合作社账务由镇(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代理会计代理,通过几年规范,从总体上看全区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情况有了很大的提高,下步将试行在原来基础上,把全区合作社账务进行分类别集中代理,逐步培养一批精通合作社财务的代理会计;其次是要加强对合作社领头人和骨干成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综合素质,逐步培养一批懂合作、善经营、会管理的合作社领头人和骨干成员,造就一批职业经理人。

3.1.2 在具体工作指导中重点要抓好几项制度建设:(1)切实做到依法办社依章办事。首先在合作社社员资格认定上要引起充分重视,做到社员出资真实到位,杜绝出现社员虚挂名头现象;其次合作社章程的起草、制订、修改都必须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和议决,章程规定的事项,必须共同自觉维护和遵守,要充分保障成员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权利;(2)建立完善成员账户。成员账户是明晰成员与合作社产权关系的依据,也是合作社法所规定的一项十分重大的产权制度安排,成员账户上要清楚记载每个成员的出资情况、国家补助形成资产的量化情况、公积金和盈余分配情况、与合作社的交易情况等。(3)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重点是财务管理与公开制度,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等“三会”制度以及会议记录制度。“三会”制度方面,要切实发挥好“三会”的各自功能,成员大会作为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作社的一切重大事务;理事会作为合作社的日常办事执行机构,要贯彻执行好成员大会作出的决定;监事会作为合作社的监督机构,要监督理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不能成为一个摆设。在会议记录制度方面,要完整记录每次会议的内容、时间、参加人员、最后决议等详细内容,这是检验一个合作社是否民主办社的重要依据。

3.2 要切实关注合作社经营能力提升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在内部运行规范的基础上,合作社要进一步提升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3.2.1 要树立品牌意识,时刻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合作社要组织和带领成员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和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要加强品牌化建设,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提高合作社产品知名度。

3.2.2 要积极探索开展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合作。随着实践发展的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必然会走向行业或区域间的联合,实现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的合作经营。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合作社普遍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竞争能力不强,市场话语权不高,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开展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已成为新的客观现实的需要。根据调研分析情况来看,可以探索两种途径:一种是组建纵向的联合社,由同业合作社之间组建联合社,如葡萄产业合作社和茶叶产业合作社,基地不集中,品牌杂,以区内销售为主,2013年将有计划地引导同业之间的合作社进行联合,以逐步实现共同打品牌,共同创外地销售市场;另一种模式是将组建横向的销售联社,由若干不同产业的合作社组建销售联社。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组织成员统一购买农资,降低采购成本,统一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开展生产、加工、冷藏、运输、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更多环节的盈余增值,增加成员收入,计划在城镇集中地建立合作社产品直销店或连锁店,为各成员社降低流通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提供更广的销售渠道。

3.2.3 要积极组织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农产品直销活动,拓宽合作社产品营销渠道、提升合作社流通经营能力。我区合作社在开展“农超对接”过程中主要存对接面不广泛、对接关系不稳定、对接地位不平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不少合作社因产品数量不够、规模不大,无法满足超市需求,所以合作社的联合和合作也是开展“农超对接”的需要。同时要积极探索开展“农社对接”的有效机制,根据我们初步调研,目前因为市区和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的配备都有系统规划,导致许多大型住宅小区居民日常买菜购物不方便,小区附近的便利菜市场往往生意兴隆,所以考虑如何把合作社的优质农产品集中起来直接销售给社区居民,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赢”,也是拓展我们合作社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