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世界

发布时间:2022-06-04 17:15:18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编者按:赵启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2005年至今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7年8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一书,赵启正通过101个生动精彩的小故事,以“话说体”方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对外交往交流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让读者在小故事中,体会交往的智慧、敏锐和幽默。

此前,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曾精心策划了两本书—《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都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本刊选取《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中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耐心也是一种尊重

由于大型喷气客机的普遍使用和互联网、卫星电视等现代通信方式的普及,国际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了。文化交往可以促进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交流。

中国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提出要发展先进文化。对内而言,我们要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摒弃不适应时代的落后文化;对外,我们则尊重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从外来的文化中吸收有用的营养。

中国文化在国外一直受到广泛的尊重和热烈的欢迎。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0年在美国举行“中国文化周”时,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在纽约林肯中心音乐厅举行演出。由于入场安全检查的原因,观众入席较慢,推迟了半个小时才开演。而在场观众一直静静等候,没有人流露不耐烦的情绪。演出结束时,观众的热情达到顶点,一再加演。最后全场起立,热烈鼓掌,达数分钟之久。

可是,在国内外的一些演出场合,我们有时会发现,有的观众不守时,姗姗来迟;有的观众发现自己不喜欢某个节目,起身就走。其实,如能克制自己的浮躁情绪,坚持一下,就可能通过感知和体会,变不喜欢为喜欢。退一步,就是从礼貌上说,坚持到底也是理所应当的!

不必“另眼看待”

据联合国的一个机构统计,全世界约有80%的人是信仰某一种宗教的。由于信仰佛教、道教的信徒难以精确统计,一般认为中国信仰各种宗教者总数在1.5亿人左右。

信仰和不信仰宗教,或者信仰什么宗教,都由个人的家庭背景和自己的认识而定,是每个人的自由与私事。不信仰宗教或信仰某种宗教的人,都认为有自己的道理,所以,万不可因彼此了解太少而“另眼看待”。

有无宗教信仰或信仰哪种宗教,无论哪种人,都有人类本性上的共通性。佛教的教义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圣经》的“传道书”也说“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而中国人则一直信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不正是看似理念不同的人们彼此沟通的共同基础吗?

新结识的朋友在交往中,一般并不必特别敏感对方的宗教信仰,但有时多少会有所留意,这只为在交往中能更加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求同存异,就可以促进彼此的友好关系。

[链接] 一个无神论者和一个有神论者的对话

“我们两人分别是很纯的两种文化的宠儿。我们打破了意识形态的隔膜,交流对广泛的领域的各种不同看法,也启动了我对原来较为生疏的问题的思考。帕罗先生说他爱中国,令我感动,我们的坦诚使不同的信仰不能成为我们的障碍,不同的语言不能成为我们的障碍,不同的教育背景不能成为我们的障碍,我们都愿意为地球的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

消除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两个词本不应有的‘贬损’意义所造成的障碍,就能使本容易尖锐对立的话题变得双向流畅。”

——赵启正

“我到过100多个国家演讲,和许多高层人士有过谈话,但和赵部长这样有智慧的思想家、哲学家谈话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赵部长的谈话促使我思考过去30年当中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一些问题。我想,美国人在读了我们的这个对话集以后,会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更好地了解中国人追求知识的热情,更好地了解中国这些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愿我们这种坦诚公开的对话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明白真理,并让我们在深刻的分歧之上,仍能彼此尊重,彼此相爱,建立诚挚的友谊。”

—美国宗教领袖 路易·帕罗(Luis Palao)

(引自《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与一位基督徒的友好交流》,赵启正、路易·帕罗合著,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尚往来”是人们处世的基本原则。与外国人的交往,更应如此,因为一旦发生了误会,很少再有解释的机会。

很多人在出国访问之前,接二连三地给人家去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请对方在安排日程和其他接待方面提供帮助。如要安排一周的日程,没有10天、20天是办不成的;有时联系起来,自己都感到不胜其烦,更何况接待方了。有的人访问归来,就万事大吉,绝不再专门致信表示对接待方的感谢,更遑论保持联系了。这种“有事就求人,无事不理人”的做法,与其说伤人,倒不如说伤己。人家可能会误解:举手之劳的事情都没有用心去做,更重大的事情还能指望吗?

也许,我们并非有意轻慢对方,可能就是没有这种习惯,误会也就在不经意中产生了。但是这种做法不合乎大多数国家的礼仪,我们在接待外国访问者后,几乎没有接不到他们感谢信的时候。

别忘了中国自古就有“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格言。回国后,给对方每项活动的主人一一致谢函,就算“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了。我们热情地接待完来宾后,收到一封感念的来信,心里不也会得到一点欣慰吗?

从ABC讲起

香港南龙集团总经理龙安志(Laurence Brahm)先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在中国待了20多年,娶了中国夫人,能说流利的汉语。他与人聊天不爱谈生意,却爱谈中国文化。他曾对我说,中国文化在外国人看来像一个四合院,经过努力摸索,才能找到门口;进入之后,发现里面是一个非常安静、非常美丽的大花园;在园中走动,有时要直行,更多的时候要会拐弯,可谓曲径通幽。

的确,和欧洲文化相比,中国文化的表达(说话、诗词、戏剧)较为含蓄,加之外国人会汉语的少,“四合院”外围就不像透明的栅栏,而像砖墙了。不易得其门而入,是很自然的事情。

近年来,中国出版了一些供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外文图书,不过,许多外国人还是认为写深了,不容易读下去。也许中国作者应该把外国普通读者设定为高中程度,因为即使有些外国人是专家,但除了他的本专业外,关于中国的知识大体上就相当于该国高中毕业的水平。所以我们和外国人聊天谈论中国,或者给一般外国人写介绍中国的入门书,还是从ABC说起为好。至于外国汉学家则另当别论,他们主要是通过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来研究中国的。

“信息环境”与“媒体外交”

近年出现一个英语新词“infor-sphere”,它是由information(信息)和atmosphere(空气)组成的,似乎可以译成“信息氛围”或“信息环境”吧。可以由此理解为信息如同空气一样重要,现代人须臾也少不得的。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随时需要掌握足够的信息,谁都不能过与世隔绝的生活。任何国家和民族都需要对世界有及时、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这对本民族的发展和振兴至关重要。

还有一个新近使用频率很高的英文组合词 “media diplomacy”,是“媒介外交”或“媒体外交”的意思。世界各国的媒体都在表达本国的形象、本国的外交政策,各国媒体之间也有着密切的互动—说明、沟通、评论乃至辩论。中国现有40种外文网页(主要在.cn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几十种外文杂志和一份全球发行的英文报纸(China Daily,即《中国日报》),这些都是“媒体外交”的力量,其主要任务是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真实情况,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可并不是只有外文媒体才有“媒体外交”的作用,因为除了会中文的外国读者外,各国的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还要阅读他们所关心的任何语言文字的媒体。

中国现有的互联网的网民已达1.4亿多人,他们常在网上发表观点,写文章,办博客。这些网民已经加入了“媒体外交”的行列,也是在以各种角度表达中国呢 !

(本文内容和漫画均由辽宁教育出版社提供。)

本书定价:25元

购书电话(传真):010-68329753

(信息反馈请发至xiaotanzhen@126.com,欢迎交流。)

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