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体育60年发展回顾

发布时间:2022-06-06 17:20:09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 要】国民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单纯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都代替不了国民体育。本文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对中国政府发展国民体育不同时期的目标重点进行了归纳,分析体育内部规律性和体育功能转变的关系及环境对体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建国初期大搞群众运动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改革开放后竞技体育的优先发展的思路,反映了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国情。

【关键词】中国;国民体育;60年

1 建国初期发展国民体育的特点

1.1 群众性体育活动空前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建设任务繁重,国内外政治环境还不够稳定,而国民体质孱弱。当时,国民平均寿命不到36岁。1953年11月中央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中指出:“据北京大学去年5月的调查,在3160名学生中,染有肺病的即占10%;据重庆61个工厂企业单位的调查,职工38731人中,患肺结核、胃病等慢性病者达3286人,占总人数的8.48%”。增强国民体质健康是当时中国政府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首要任务之一。

1949年7月通过的临时宪法中就明确提出了“发展国民体育”,说明体育被作为一项全民的事业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大力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成了当时体育工作的重点。1952年6月,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给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总的方向。此后,体育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青年团,通过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中国开展起来。建国初期,中国政府在发展体育上学习了前苏联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统一领导、协调和监督全国的体育工作。到1956年底,全国有21个产业系统建立了全国性体育协会和6万个基层体育协会,拥有会员430万,县以上基本成立了体育运动委员会;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等部门也建立了体育工作机构,并建立了国防体育协会和俱乐部400多个,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政府集中管理下的与社会组织相结合的侧重政府管理的结合型管理体制和体育活动组织。由于当时各类体育发展并不成熟,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和运动训练等工作也都属于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内容,统一下发文件管理。在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劳卫制达标、广播操推广成为当时国民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培养国民共产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是发展国民体育的主要目的。从国家领导人对体育的理解,说明推进国民体育开展在当时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在五八年大跃进时期,体育部门甚至提出2亿人达到劳卫制标准的目标,虽然这种提法有些过激,但也说明当时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规模。

1.2 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开展基础上的提高

1956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体育运动的水平也在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有了提高。吴传玉和陈镜开游泳金牌和举重世界记录的突破,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1956年1月,国家体委在全国体育工作中确定了“在广泛的群众运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运动技术的方针,争取两三年内,在若干项目上分别接近或赶超世界水平”的工作目标。其中,“在广泛的群众运动的基础上”中的群众运动指的就是群众性体育运动。1956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应该在广大群众中进一步开展体育运动,有效地增强人民体质,并且提高我国体育运动的水平”。随后,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体委体育运动十年规划的报告中也提出了“在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不断创造新纪录”的指示,进一步强调了中国体育事业应该从普及向提高的方向发展的精神。1959年4月,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中夺冠,他的“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鼓舞了一代人。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暂时困难。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8字方针。根据这一精神,《国家体委关于1961年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了“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群众体育工作应该根据为生产劳动服务的方针和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原则”。这一政策的提出,对当时体委提出的“坚持群众路线,大搞群众运动,是开展体育运动的根本方法”所带来的群众体育突击达标的过急现象给与了纠正。从1962年以后,国家体委在体育工作报告中把体育工作的重点明确转移到大力加强运动训练工作上,群众体育以“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原则”开展,并在运动训练中开始强调郭兴福士兵训练法,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大”思想。

2 文革时期国民体育教育与政治功能的体现

2.1 在学校开设与军事内容有关的体育课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特殊性,国民体育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1966年7月,73岁的毛泽东畅游了长江,此后人民日报等媒体呼吁全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到大江大河里去游泳,各地织积极开展游泳活动,游泳成为当时国民从事的热门体育项目。

1967年1月到1969年2月,苏联不断入侵中国领土达16次,中苏局势紧张。在这种环境下,学校体育课的开展开始体现备战内容,军事训练项目成为学校体育课的主要内容,体育课改叫军体课,体育教研室改叫军体教研室,甚至国家体委一度改为军队系统管理。

2.2 乒乓外交与国民体育

从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始,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意义最大的还是通过乒乓外交使中美在1979年1月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成就了“小球推动大球”的美谈。1971年开始,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日本、阿联酋、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同年,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在北京开幕,49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了比赛。随后,中国篮球队先后访问了古巴、几内亚、阿尔巴尼亚。在中国队出访同时,其他友好国家也来中国访问,仅1972年,就有20批运动队359人应邀来华访问比赛。乒乓外交对国民体育的开展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乒乓球运动在国民中极为普及,体育活动意识增强。1973年开始试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到1976年底,共有1300万人达到及格标准。

3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民体育的发展

3.1 国民体育在促进两个文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好转。1981年3月,中国男排在世界杯亚洲区预赛中战胜南韩,取得参加世界杯排球赛的资格,北大学子喊出了“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女排的辉煌也使当时的国民体育形成“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新理念。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包括体育在内的文化建设列为精神文明建设范畴,指出:“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体育事业要为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这些都说明,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有了主动需求,政府在发展体育运动的目的性上和对体育功能的理解上也发生了变化,发展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手段,增强人民体质,保证国家建设,同时也注意到体育活动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发展国民体育的多功能目的性逐渐体现出来。

3.2 重返奥运组织使竞技体育再造辉煌

1979年中国重新加入了国际奥委会组织。中国军团第一次出征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就取得了15枚金牌的好成绩,使中国政府进一步认识到竞技体育的作用。同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的发表,强调了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要给予重奖的态度,中国政府以竞技体育带动其他体育发展来推进国民体育运动发展的模式基本确立。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政府通过举国体制发展竞技体育的意识。在2008年10月举行的表彰会上,胡锦涛主席肯定了举国体制在保证竞技体育成绩取得中的作用,提出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发展的决心。随后,刘鹏局长发表了继续举国体制发展竞技体育的讲话。竞技体育在国民体育中的一枝独秀进一步向一骑绝尘的布局发展。

3.3 国民体育向社会化、科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各行业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在发展国民体育事业上开始注意了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重要性。文革期间,中国十年没有颁布体育相关法规。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国成人体质测定标准》等一大批体育政策法规出台,使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真正进入了制度化和法制化阶段。1997年8月,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讲话,随后洪昭光的健康快车启动,人民对体育有了新的认识。20世纪初,全国高校倡导了健康生活新理念,即“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北京奥运会筹备期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提出,对人们形成体育新理念有很大影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经济也在逐步兴起,体育产业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体育健身和体育竞赛表演业迅速普及,并带动了体育健康产业、旅游业、赞助业、体育器材业等发展。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在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等新理念也开始启动,学校体育开始从身体教育向健康教育转变,中国国民体育向以人为本的轨道运行。

4 中国国民体育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

4.1 中国国民体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国民体育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其中最明显的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严重失衡。根据2006年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显示,中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仍然是年轻人和老年人比较多,中年人相对较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71.2%是在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进行体育活动;一半以上体育活动者属于自发组成的锻炼群体;28%左右的体育人口中有60%左右主要进行健身走活动,而美国59%体育人口多数从事俱乐部活动。另一方面,群众体育还出现了一些运动误区,如暴走大军中各年龄段的人都在一个节奏下运动使很多老同志出现了肾衰;在场馆建设上,现有比赛场馆功能单一,管理混乱,很难用于普通百姓。

中国国民体育发展不平衡还表现在竞技体育功利性明显,甚至有些体育官员提出不拿金牌就体现不了体育精神的观点。然而,即使单纯地体现体育精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奥运军团在鸟巢里也没有拿到一块金牌,田径是运动之母,田径不好又如何体现体育精神,竞技体育急功近利的现状如何带动国民体育的发展,一方面竞技体育金牌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国民体质越来越差。目前,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痴呆、骨关节等疾病中国国民发病率都排在世界前列,小学生眼病、小胖墩、运动不足现象普遍。2011年10月,北京和俄罗斯小学生的一场20分钟的足球友谊赛0:15的惨败震惊了国民,张尚武的地铁卖艺更使人们认识到了中国体育体制的弊端。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地区间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这必然反映在体育事业发展上,尤其是东西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国民体育的开展有很大差异,中国的群众体育还没有向日本的社会体育成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政府没有把发展国民体育的资源重点投入到多数人参与的社会体育上,政府对社会体育有计划、有组织、有监督的职能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

4.2 中国国民体育未来发展

撤消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促进单项运动协会的法制化是中国国民体育健康发展的根本。单项运动协会法制化的重要步骤是社会组织接管中心的事务,全面介入训练和赛事的经营管理。国家体育总局简政放权,促进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国家奥委会的实权化。把国民体育彻底划归为文化娱乐产业是最终的方向,完善全民健身运动的社团机构和网络体系,拓展体育产业中休闲娱乐活动的空间是国民体育发展的必然。这样,扶持民营体育产业,吸引实力雄厚的民营资本参与体育产业,推行股权制,扩展民营化,促使俱乐部实体化,完善国家体育资源开发奖励机制,促进经费来源和人才长期培养模式良性发展。在政策上,颁布各类扶植个体的免税政策,建立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体育人才流动,推进体育慈善、捐助、赞助业的发展,最终实现群众体育社会化、竞技体育职业俱乐部化、学校体育个体健康化国民体育发展新模式。

5 结论与建议

5.1 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给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总的方向;劳卫制达标、广播操推广成为这一时期国民开展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培养国民共产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是发展国民体育的主要目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群众性体育运动开始在普及基础上向提高方向发展。

5.2 文革时期,中国的国民体育形成两股主线:以军体为内容大众开展的普及体育和以乒乓外交为内容进行的专业高端体育,发挥了体育的教育与政治功能。由于特殊年代,群众体育也受到了领导人意识的影响,如游泳和乒乓球运动得到了普及。

5.3 改革开放后,由于体育在促进两个文明中的作用,特别是竞技体育与国际的接轨,政府在国民体育的扶持力度上明显向竞技体育倾斜,国民体育出现了严重失衡。同时,国家体育总局职能权限作用的专一影响了中国国民体育社会化、科学化、法制化进程。

5.4 竞技体育带动国民体育的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国政治环境稳定,经济环境改善,已具备了大力发展社会体育的客观条件,政府应尽快推进竞技体育职业化、社会化进程,推进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国家奥委会实权化进程,把工作重点放到扶植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上,加强学校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实现中国国民体育有计划、有组织、有监控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体育运动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12.

[2]国家体委.中国体育年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

[3]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2.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