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 免疫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发布时间:2022-06-09 09:35:1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要]根据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特点和现有教材的内容,对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免疫学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优化,明确了免疫学的地位和学习目的,突出和药学相关的免疫学内容,为深化药学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学类专业 微生物学 免疫学 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工业、农业、医学、军事、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微生物学具有历史短、发展快、纵横交错、广泛联系实际等特点,内容覆盖面大,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主线不清、层次不明或体系不严等问题。免疫学是在微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学科,近年来发展很快,在基础医学及临床很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对初学者来说抽象难理解的学科,很多医学院校都在一些专业单独开设了免疫学课程。中医药院校由于自身的特点,一般只开设微生物学课程,免疫学内容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讲解。作为一名中医药院校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师,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将免疫学的知识系统清晰地传授给初学者呢?本文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体会,谈谈对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课程中免疫学教学内容的一些改革设计与实践。

一、免疫学内容在药学类专业中的地位

高等院校中的课程教学要有针对性,要学以致用,特别是内容过于庞大的学科,在现行课时限制的专业教学体系中,结合专业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规范很有必要。中医药院校中的专业设置主要是医学类专业和药学类专业,这两类专业的学科性质是不同的。医学类专业属于医学,药学类专业属于理学,其专业课程体系不同,学生的就业范围与服务对象也不同。医学类专业偏重临床,而对于中医药院校的药学专业来说,其培养目标是从事药学工作的药师,强调实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教学应针对医院药房、药厂、药检所、药物管理与新药开发研制等工作的需要,以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实用性内容。所以,药学专业学习的免疫学,除了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应尽量精简与药学工作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同时,要突出与制药相关的一些章节,而这些章节往往是传统医学类专业简单讲授的内容。

免疫学内容丰富,而微生物学内容就更加庞大,作为微生物学课程的一个部分来讲解的免疫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强调所授内容在专业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对于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免疫学后,应该能够利用这些知识结合其它学科来进行以下研究:(1)研究药物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一门以传统中药学为基础,不断吸收现代免疫学和免疫药理学精华及技术的新学科——免疫中药学正逐步发展。中草药的免疫学研究使得中草药疗效的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由宏观整体走向分子基因水平。而且,随着中药免疫药理学及临床免疫学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中药在免疫性疾病方面的应用。(2)开发新的药物,包括免疫调理剂、免疫抑制剂、疫苗等。人类利用免疫学原理开发了大量药物,其中疫苗对控制传染病,维护人类健康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目前还有许多严重的传染病尚无疫苗可供使用,为首的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此外,还有疱疹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葡萄球菌、麻风杆菌,梅毒螺旋体,念珠菌,各种寄生虫如疟原虫、血吸虫等引起的疾病,主要的问题是不知如何去诱导有效的免疫。还有多种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抑制剂的开发应用,以及肿瘤的各种免疫治疗方法等,这些都是药学行业未来研究的目标。(3)运用免疫学技术从事药品质量控制等。随着公众健康和法律意识的增强,药品的质量安全日益受到关注。在疫苗广泛应用的今天,早期多少被忽视的安全性现已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减毒活疫苗可能逆转成野生型;死疫苗可能未被充分杀死;疫苗可能污染了不需要的蛋白质或毒素;患者可能对污染的微量蛋白质发生超敏反应,等等,这些都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还有就是现用疫苗的成功率是变化不定的,像BCG接种的效果随国家而异,结核发病率正在上升;百日咳疫苗的接种有效率仅为70%左右。这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都需要免疫学知识的辅助应用。另外,免疫学技术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微生物学检测、有效成分检测、有害物质控制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现代生物学技术中将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结合,使得以免疫学技术为基础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速度快、劳动强度低等优点,在药品质量控制中显得尤为重要。药学类专业学生对该类技术的掌握是人才现代化、国际化的需要。

二、现有中医药院校微生物学教材和免疫学教学内容的不足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微生物学课程现在所用教材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此教材中,免疫学部分共十三章。此教材中的免疫学内容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医学免疫学的教材及体系,内容过多地围绕基础理论与临床病理,教学缺乏药学特色。在使用此教材的过程中,我们综合了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认为在中医药院校微生物学课程内容多、课时相对较少的特点下,特别是高校扩招之后,强调教材在高校教学中的指导作用的当今,免疫学内容在微生物学课程中的这种布局,不能适应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需要。教师没有办法在有限的课时内面面俱到,学生认为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学习和复习的要求,起不到参考书的作用。此外,现有教材的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一些在药学类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免疫学内容篇幅太少,如免疫学技术,这在以实践为特色的药学类专业中是至关重要的,应详细讲述。

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免疫学教学内容探讨

针对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特点及当今免疫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对免疫学教学内容总结出以下几点:

1.绪论。药学专业的免疫学绪论,除了传统讲授免疫的概念和功能外,要添加免疫学与药学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也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药学专业要学习免疫学。这部分内容可穿插在免疫学发展史中讲述。比如,从最初痘苗的发明到现在疫苗的广泛应用,从最早发现白喉抗毒素可治疗白喉,到现在的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细胞因子等多种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要对学生强调这都是人类利用免疫学知识不断开发出新的药物制剂来和疾病作斗争,实际上也是制药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免疫学已能为很多临床疾病如传染病、过敏性疾病、肿瘤、免疫缺陷性疾病等的病因研究、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也有很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尚待研究。比如,寄生虫感染千百万人,但没有发明有效的疫苗来预防;再比如,肿瘤的治疗是世界难题,而利用主动或被动免疫的原理比如单克隆抗体等来治疗是有希望的;还有迄今仍未获得成功的抗HIV疫苗,等等。从另一方面看,祖国的传统医学博大精深,中草药对很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着令人惊叹的神奇效果,在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中发现中草药在免疫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故中草药的免疫学作用机理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我国的药学类专业的学生,只有学习了免疫学的基本理论,才能根据免疫学原理研究中草药的作用机理,合理设计药物的配伍,以及开发生物制品等,并且对药品的使用原则也会有所了解。通过“绪论”的教学,联系当前制药领域的发展和前景,明确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药领域中的地位,就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免疫学的兴趣及明确学习的目标和重点,这样在以后各章节的学习中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2.免疫学基本知识。免疫学最基本的知识,包括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免疫细胞等,其实都是围绕“免疫应答”展开的。要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学起来条理清楚,教材在内容安排中要牢牢抓住“免疫应答”这条主干(如图1所示)。

一开始就要把这条主干摆出来,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免疫知识结构的系统性, 使局部知识与整体联系起来。围绕这条主干,教材的内容可编排如下:先讲非特异性免疫,内容包括: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如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补体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然后,讲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调节,包括:抗原、抗原递呈过程及其效应机制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就会讲到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调节;最后,讲临床免疫如:超敏反应, 肿瘤免疫等。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多次介绍本系统的框架,整体去阐述部分,再从各部分又回归到整体。这样,每一次上课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使学生的思路沿着教师的引导逐步深入,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

在以上基本知识的编排中,有些是药学类专业简单学习的内容,如临床免疫、免疫调节等;有些是需要突出和添加的与药学相关的免疫学内容,如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等。在“免疫球蛋白”这一部分中,传统教材只在最后简单提及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而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抗体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应特别注重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等内容的讲授,同时,要结合制药业的新进展来讲解。例如,将抗原抗体能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理论引入抗肿瘤药物的导向治疗。在导向治疗中利用单克隆抗体或基因工程抗体寻找靶抗原,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把药物准确导入病灶,而不伤及其他组织。虽然在抗体治疗中有许多限制,但通过不断研发仍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比如,抗HER2/neu生长因子受体的抗体在美国已获得许可,用以治疗表达此受体的乳腺癌。抗B淋巴细胞CD20分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也获得了用以治疗淋巴瘤的许可,等等。而“细胞因子”这一部分中,关于细胞因子在临床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要多增加内容。比如,许多细胞因子已被克隆和表达并用于肿瘤治疗,像用IFN和TNF治疗腹腔内卵巢肿瘤已取得不错的效果;有些细胞因子可用于肿瘤的支持疗法,如骨髓移植或细胞毒治疗后,集落刺激因子可缩短不适应期,红细胞生成素有助于改善贫血,等等。通过结合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应用的实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免疫学基础理论在制药业中的广泛应用。

3.疫苗。疫苗接种是制药业将免疫学原理应用于人类健康的最著名和最成功的领域。这一部分内容也是药学类专业要重点学习的内容。把疫苗和前面学过的免疫学内容结合,能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比如,疫苗接种的原理基于适应性免疫的两个基本要素即特异性和记忆性。制作疫苗的目的是改造病原体或其产生的毒素,使它们无害又不失去抗原性。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抗体和T细胞所识别的,只是抗原的特定部位而非完整的微生物或毒素分子。再比如,当前用作疫苗的抗原主要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哪些得到了推广。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取决于什么?未来的疫苗发展方向是什么,抗癌接种?阻止受孕?治疗毒品依耐性?等等,这些和临床以及制药专业密切相关的问题都要依赖免疫学原理得到解决。学生会很有兴趣弄清楚与疫苗相关的免疫学知识,这样,我们的目的也达到了。

4.免疫学诊断技术。药学专业是与实践联系密切的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具备设计和运用各种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实验生物学科,其实验技术既包括许多普遍应用于其他生物学科的技术,也包括了一系列运用免疫学理论设计的、可用于多重学科领域的实验方法。所以,“免疫诊断技术”是药学专业应突出讲授的内容。除了详细讲授最基本的实验如抗原抗体反应中的沉淀反应、凝集反应、免疫标记技术等,还可简单讲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基因靶向技术等较前沿的知识。在教材中还可加入大量直观易懂的图片,使免疫学实验原理和方法学起来简单化。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要让学生获得对免疫学实验的较为完整的感性认识。

在以上内容的编排中,还要避免现学知识与以往知识的重复。比如,免疫诊断技术中用来分离抗原抗体的方法就是以往学过的生化和蛋白分离方法。避免知识的重复学习,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扩大专业知识的信息量。

四、结语

突出专业基础课的作用,通过教学为学生奠定基石,做到学以致用,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有效措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是提高高校教学效率的保障。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认为药学类专业在学习免疫学时应突出与药学相关的内容,对其内容进行优化,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免疫学理论知识抽象而缺乏直观性,课时也有限,所以学习时不要急于向学生灌输大量的抽象知识,要降低学习难度。既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逐步深入,又要突出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做到条理清晰,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这样的教学才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药学类专业的免疫学教学要适应新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有待改进的还很多。本文只是阐述了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相信随着学科的发展,药学免疫学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将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永文,吴玉章.《医学免疫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414-1415.

[2]窦洁.浅谈生物制药专业的免疫学教学.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12):177.

[3]顾立刚.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供中药学类专业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110.

[4]杨晓燕,朱道银.药学专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设计探讨.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 (5):450-452.

[5]于晓红,吴勃岩,张韵娴.中医药院校免疫学教学的“三结合”模式.中医教育,2001,(4):40-41.

[6]周光炎主译.免疫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7-300.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