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作业设计

发布时间:2023-11-25 09:25:32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金旦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减负增效的教学创新方案。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作业设计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减负增效的落实成效。2022年版课标强调了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跨学科学习要求,因此,笔者以其为指导,尝试进行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假期,笔者针对所教的四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学习兴趣和现有能力,推出了“做运河文化的守护者”跨学科学习主题和内容,组织、策划了多样的学习活动,为作业的设计注入更多的层次性、实践性、思维性、时代性。

一、跨学科作业设计的依据

1.落实核心素养

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理念,体现了从关注学科的工具性到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协调与整合的转变,从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到关注素养发展的转变。作业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但知识不等同于素养,也不能直接转化为素养,在“双减”背景下,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作业設计,需要把以往作业设计的“练习”导向作业观转向“素养”导向作业观。

杨向东教授曾说过:“核心素养是育人目标;
真实情境是任务载体;
领域知识是必要基础;
学习方式变革是实现途径。”如果说过去是强调知识点的学习,今天课程改革包括作业设计的目的就是超越过去的知识点,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学习的目的。

因此,在作业设计之初,就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语言建构和运用为根本,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中学会语言运用,提升思辨意识,培养审美能力。

2.关注实践性

2022年版课标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简而言之,

就是要从“人”的成长视角,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语文实践能力为主线,改变学习活动缺失参与性、合作性、对话性、情境性、体验性等现状,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以体验、参与、观察、调研、游学等方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式、体验式的学习活动。在具体实践中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让作业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避免作业设计的抽象化与概念化,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当地资源,在增强实践性的同时使作业更接地气。

3.注重跨学科学习

2022年版课标设置了六个贯穿四个学段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来选择、组织、呈现课程内容。“跨学科学习”是其中的一个任务群,“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
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关注学生校内外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设计主题考察、跨媒介创意表达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的能力”。跨学科作业,相比传统的仅限于语文学科的作业设计,有利于加强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从各学科整合的角度进行系统布局,创新作业形式。

二、跨学科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1.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中小学作业早已成为当下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双减”政策下的假期,就更有必要引导学生抛开繁重而机械的作业本,关注现实,投身生活,在真实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将多学科整合起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实践中提升学科素养,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从而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京杭大运河在常州穿城而过,千百年来,古老的运河是常州的母亲河,也是一部承载常州历史文化的宝典,见证了常州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变迁。本校坐落于常州钟楼段古运河南畔,北临悠悠古运河,东邻“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亲河思源成长体验行动,培育有根的运河娃”是本校立项的常州市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因而了解运河文化,讲好运河故事,传承运河精神,延续运河文脉,代代守护,恩泽反哺,开拓创新,是学校师生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跨学科学习”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第二学段是“参观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参加学校、社区举办的文化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获得多样的文化体验”。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地域文化优势,把握时代要求,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设计“做运河文化的守护者”跨学科作业,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立足“五育”融合,立足跨学科学习特点,关注实践体验,促进思维发展,就成了假期跨学科学习作业设计的初衷。

2.设计菜单式作业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教学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并将学生的已有经验作为新能力习得的出发点。一个年级、一个班级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不同的学生在智商情商、教育背景、自控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那么,作业设计应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不同的个性,不能一刀切,否则仅适用于一小部分个体的自我提升。

因此,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方面设计“挑战性任务”,制订进阶性实践活动,提供基本的学习资源,同时关注学生差异,设计“选择性任务”来增强作业的弹性与可选择性。

任务1:做一名“朗读者”。“泛舟天堂水,相约古运河。”自古以来,与大运河相关的诗文流传了很多,请朗读与运河相关的诗词、文章,并将自己的朗读作品录制下来,让运河故事在你的朗读中娓娓道来。做一名“吟唱者”:有音乐才能的同学将一些诗歌改编为歌曲,并配乐演唱,录制下来,让运河文化在音乐中徜徉。歌曲由节奏、歌词、韵律等部分组成,在完成音乐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抓住诗歌韵律,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与意境美,在作品背后展现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学习资源: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卢顺贞的《赞大运河》、许浑的《汴河亭》以及《长城与运河》《运河情,青春梦》《夜泛运河》《大运河的优美篇首》等。

评价方式:评选最佳“朗读者”或“吟唱者”。

任务2:做一名“影评人”。“一水连千古,文脉润两岸。”大运河,既是一条河,又是一种命运。在《远方的家·大运河》纪录片中记录了许多与大运河相關的故事,以小故事阐述大战略,从小切口见证大主题。请选择性地观看与大运河相关的纪录片,写一则观后感或者影评(常州段的第26、27、28集必看)。

学习资源:纪录片《远方的家·大运河》。

评价方式:汇编创意“影评集”。

任务3:做一名“丹青手”。“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用不同的文艺形式讲述着运河故事,很多画师用笔描绘了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把散落分布的文化瑰宝穿成珍珠项链,绘制成当代《清明上河图》,让千年运河之美跃然纸端。请认真欣赏《画说京杭大运河》,并尝试临摹局部。

学习资源:刘栋、李震、曹彦辉的《画说京杭大运河》。

评价方式:用画笔描绘最美“运河景”。

任务4:做一名“徐霞客”。“运河百景常州站,打卡最美运河景。”走一走江苏“运河百景”标志性运河文旅产品之“常州十景”,边走边拍,考察探究,写一篇图文结合的游记或者画一张景点介绍宣传海报。

学习资源:《徐霞客游记》、“常州十景”之常州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常州天宁禅寺景区、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常州古运河南大街文化旅游区、常州经开区大运河红色工业旅游线、常州三杰纪念馆、常州三堡街文旅街区、常州运河安基村、常州红梅公园。

评价方式:汇编“运河游记”和“宣传海报”。

以上四项为选择性作业,学生任选其中两项完成。

任务5:做一名“小厨王”。“尝特色小吃,品舌尖美食”,做一道与运河相关的常州小吃,并制作“运河美食”推荐卡。

学习资源:制作虾饼、大麻糕、银丝面、网油卷、加蟹小笼包、马蹄酥、芝麻糖的视频。

评价方式:开展“厨王争霸赛”。

任务6:做一名“志愿者”。“走进运河五号,讲好运河故事”,和伙伴们一起走进“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之大运河记忆馆、恒源畅历史陈列馆、工商档案展示馆、龙城记忆馆,做一次志愿服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给游客们讲好大运河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学习资源:《走进运河五号》校本课程、“运河五号创意街区”。

评价方式:评选出运河“代

言人”。

任务7:做一名“思考者”。“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本次“做运河文化的守护者”跨学科学习之旅即将结束,请采用TED的方式来讲述一下你们的感想和收获。

学习资源:TED演讲视频。

评价方式:评选十大“最受欢迎的TED演讲”。

以上三项为必做作业。

三、跨学科作业设计的突破与反思

跨学科作业的设计要基于任务学习,创设真实的情境,还原真实的生活,要在识记、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要在学习任务设计上融合多学科知识背景,调动学生的多重认知,使其完成较高质量的学习,要指向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过程的体验和实践的运用。上述这份跨学科作业的设计体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有爱家乡的温度

家乡拥有特有的名片,家乡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发展变迁,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了解与探索。这份作业设计根据校情、学情、生情,立足学科特点,全面考虑了任务设计的创新性、适切性、融合性等因素,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学科的理解与思考、对学生的尊重与体察,更是带着浓浓的温度,引导学生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触摸常州的文脉,感受家乡的温度,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在体验与实践中,进一步深入读懂大运河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这不但有利于涵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2.有多学科的效度

本组作业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跨学科学习”的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整合了语文、美术、音乐、劳动、综合、信息等多门学科,注重真实情境中的活动与体验、问题与探究、设计与表达。作业设计具有艺术性和美感,作业成为学生感受美、审视美和创造美的学习活动。七项任务囊括了听、说、读、写、做等不同的方面,且每项都配备了“学习资源”,有视频讲解、美文赏析、范文引路、精彩演讲等,同时注重持续性评价,编制了持续性评价工具,针对学生阅读表达、采集创编、审美艺术、劳动制作和考察探究等任务中的表现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诊断和改进,形成了“学、评一体化”作业的建构与应用。

3.有跨时代的厚度

做一名“朗读者”或“吟唱者”、做一名“影评人”、做一名“丹青手”、做一名“徐霞客”、做一名“小厨王”、做一名“志愿者”、做一名“思考者”,任务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五育”并举,引导学生从“看客”走向“做客”,从经验走向经历,从学习走向研究,将自己融入这个时代,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积淀文化的底蕴。通过自己的观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带着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发出自己的声音,达到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于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把握时代脉搏,从三个维度上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沉淀、理解与认同、继承与弘扬。

4.有差异化的梯度

作业设计了选做和必做题,囊括了不同的学习任务类型,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关注了不同风格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选择写作的方式,可以选择录音讲述的方式,可以选择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的方式,可以选择和别人合作谈体会的方式。允许学生用不同形式呈现“做运河文化的守护者”这一主题作业任务的结果,并给予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各尽其才,收获丰富的学习成果。

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作业设计,建构起了学习立体化网络,围绕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延伸和拓展了课堂教学,推动了教学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彰显了“全科育人”“知行合一”的作业设计理念,关注了学生作业的过程性体验、个性化展示、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能力,也直接指向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大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邹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大运河常州跨学科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科学大众·教师版(2022年6期)2022-05-23常州的早晨小读者之友(2022年4期)2022-05-20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历史教学问题(2022年6期)2022-02-28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华人时刊(2022年21期)2022-02-15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大运河:最后的绝唱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放歌大运河民族音乐(2016年4期)2016-12-06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知识产权(2016年4期)2016-12-01遇见“大运河”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