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化工专业群建设方案的特征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3-11-25 10:00:33   来源:心得体会    点击:   
字号:

李爱元 彭振博 孙向东 张慧波

摘 要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也是“双高计划”建设项目的重点内容。通过对12所高职院校高水平化工专业群建设方案的梳理发现,建设方案从结构到内容统一规范,政府主导地位明显;
专业定位精准,兼顾了服务区域经济和专业发展的双重任务;
注重需求,强调专业群组建逻辑;
建设路径多元,实施举措体现了开放、包容的建设理念,并对建设方案中如何体现特色化、克服唯量化指标、加快国际化发展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高水平化工专业群;
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09-0028-05

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确定197所高职学校入选“双高计划”,253个专业群为高水平专业群。“双高计划”明确将专业群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核心载体,把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品牌打造的关键任务,专业群建设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绝不是不同专业间的机械组合,而是基于产业链条相关联的职业岗位群而建构的能跨界、协调、互通而又一贯的人才培养新载体[1]。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石化工业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石化大国,石油化工行业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绿色、安全、环保”的低碳生活已成为共识,人们对石化产品品质提出更高要求,面对更加严格的政府监管和对外出口的高门槛,石化产业面临新挑战,亟需发挥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群的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大量研发、操作、检测、环境健康风险管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化工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关键在于建设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因此,有必要对化工类专业群建设方案进行分类集中和横向比较,及时查找问题、补齐短板。本文基于入选“双高计划”化工大类的12个专业群建设方案开展研究,具体院校及其专业群设置见表1。

二、高水平化工专业群建设方案的特征

(一)国家意志:方案从结构到内容统一规范,政府主导地位明显

“双高计划”是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之后,国家层面实施的又一项关于高职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双高计划”必须突出一个“高”字,这个“高”既要与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相适应[2],也需通过建成一批高水平专业群来支撑和彰显。通过对12所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群建设方案的梳理,发现各高职院校都按照专业群建设基础、专业群组群逻辑、专业群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与举措、预期成效及标志性成果、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七个方面进行填报,且每个方面所涵盖的内容也有统一要求,如专业群建设基础需要从专业群优势特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入手;
专业群组群逻辑包含专业群与产业(链)对应性、人才培养定位、组群逻辑三个方面内容。总之,从体例看,主要以政府出题学校答题的方式進行,更加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性,各高职院校需按照规定的栏目设计进行填写申报,体现了国家对“双高计划”的整体布局和统一管理,彰显了政府在“双高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

(二)定位精准:各校立足专业发展实际,科学锚定专业建设方向和目标,兼顾服务区域经济和专业发展双重任务

建设方案是专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实施路线图,引领专业建设方向,其目标定位直接决定着建设质量的优劣。从12所院校的办学特点看,专业群名称直接与校名相关联的有4所院校,分别是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和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具有石化行业背景的院校占总数的1/3。另外,东营职业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所在区域也是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和国家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整体看来,入选院校的石化产业背景较为深厚,各院校石化专业群建设不仅有良好的基础和较强的竞争优势,还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创新空间。一方面体现了国家遴选高水平专业群的高标准定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各院校立足区域和学校专业发展实际打造优势专业群的朴素心态。从各方案具体内容来看,各院校的建设方案都是基于对专业群全面、细致、客观、科学的分析而提出的可操作、能实现的建设举措和预期目标,通过详实的专业群现状解析,精准锁定建设目标,保证了建设的方向性和可行性。比如,各院校在专业群建设基础上具体描述和分析了专业优势特色、发展潜力、取得成就及面临的挑战。其中,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建设基础部分占整个建设方案的近1/3,黎明职业大学和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占比近1/4。

(三)注重需求: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强调专业群组建逻辑

专业群是与产业集群紧密对接、与产业链上若干个职业岗位具有较高契合性和对应性的专业组合。因此,专业群建设本质上不仅要对市场需求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还要关注专业建设的自身需求,包括学生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愿景[3]。12个专业群的建设方案在体现专业群建设需求这个环节上,展现出较高的设计水准,改变过去简单、直观的为何建设专业群、专业群建设能解决哪些问题等一维表述模式,而是采用立体、全面的多维表述模式,例如方案通过设计专业群与产业(链)对应性、人才培养定位和组群逻辑这三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问题作为考量专业群建设必要性的重要参照,较好地把专业群建设的内外部动因和发展愿景融为一体。方案也反映出12所院校在组建专业群时,十分重视在满足市场需求与遵循教育规律之间寻找平衡点,把产业发展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作为组群的出发点。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强调专业群要契合石化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发展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好地适应区域石化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提出,要对接中国制造走向两化融合发展需求,立足化工智能装备制造行业,打造化工装备技术全国高水平专业群,培养大批适应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强调为适应未来石化产业高端发展对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满足了石油化工产业急需的关键岗位群需求。

(四)路径多元:积极利用各方资源推进专业群建设,实施举措体现开放、包容的建设理念

专业群建设举措是顺利完成建设目标的主要手段,能较为全面地体现一所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思路及理念,也是专业群建设方案的核心内容。12所院校对此也十分重视,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首先,从方案篇幅上看,多数院校的建设内容和举措占整个方案篇幅的近50%,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内容与实施措施篇幅达17页,整个方案共28页,占比达60.7%;
黎明职业大学、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方案相关内容的占比都在50%左右。其次,在建设内容上,各院校在加强产教融合、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國际影响力等方面形成高度共识,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主张通过开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课程标准和专业群建设标准,对外输出中国的职教品牌,提升化工专业群的国际服务能力;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等院校重视校企“专业群双带头人”培育,强调通过“走出去、聘进来”等途径,推进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在具体实施举措上,各院校围绕国家的宏观建设目标,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专业特色,大胆创新专业群建设体制机制,科学预设未来专业群建设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吸引并集聚多方建设资源,共同致力于高水平专业群的组建工作,既体现了各院校服务国家发展需求的责任担当,也展示了各院校因地制宜、灵活变通的改革创新意识。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地提出面向同类专业群、企业、社区,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社会服务,通过牵头组建国家级“绿色石化示范性职教联盟”,助推同类专业群协同发展,有效兼顾了社会服务职能和专业群自身发展;
东营职业学院提出通过搭建“产教研创”平台,重点服务区域内石油化工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引领学生走创新创业成才之路。

(五)保障有力:力图建立从思想认识到项目管理风险防控的多重防火墙,确保建设顺利推进

“双高计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建设经费的划拨与使用、建设任务的分解与立项、运行组织体系的建构与运转等多个方面,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监督保障机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和指导,确保建设计划的方向性和高效性。一是各院校对建设计划的保障体系构建高度重视,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对“双高计划”战略地位及实践意义的认知外,还积极成立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项目建设监督小组及办公室和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项目重点建设小组三级组织保障体系,逐级化解潜在的风险与矛盾,保障计划的稳步推进。如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项目建设内容、任务和要求,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协调、监督、检查,重点建设项目实施二级管理,重点建设专业实施三级管理,建立项目月报制度,实施定职责、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期检查建设进度的“五定”制度,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有序。二是建立多元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地方财政拨款、行业企业投入等多渠道投入,多方争取社会资源,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吸引、鼓励社会优质资源积极参与“双高”建设。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争取宁波市和北仑开发区在共建区域性技术应用中心、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投入,全面升级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学环境;
黎明职业大学通过职教集团、产业学院等形式吸纳行业企业投入,相关企业承诺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年。三是重视评估机制建设,切实落实以评促建,适时纠正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细节和源头上消除不利于建设的负面因素。如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专业(群)发展自检平台,引进第三方机构评价专业(群)建设绩效,监控专业(群)发展基本状况,并建立滚动建设和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年度自评和中期检查,根据建设成效动态调整专业(群)内专业布局。

三、高水平化工专业群建设方案的反思

(一)高水平专业群的发展需体现特色化,满足不同区域化工产业发展需求

此次“双高计划”的遴选工作,主要采用国家出题各高职院校答题的形式进行,因此,各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方案,在形式上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致性和统一性,这在情理之中,也符合科学的常规遴选方式。但通过对12所院校化工专业群建设方案具体内容的梳理和比较,发现部分院校专业群建设特色和优势未能很好的展现,具体表现为建设目标相近、建设举措相似、预期成效相当,可能会导致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体系与规格、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与水平、管理模式与创新等方面趋同。2019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对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已提出明确要求:要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并且国家对化工产业在不同的区域定位也各不相同,所以如何推进专业群特色化发展,还需各校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二)高水平专业群的评价需克服唯量化指标,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

在建设方案中,各校把预期成效作为检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否完成的主要参照,其中多以可量化的具体指标为主,如人才培养中的学生就业率及薪资水平;
师资队伍中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的增量;
科技服务中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立项数量及科研到账经费等。一定程度上这些具体指标既是高水平化工专业群建设的预期成果,也成为评估高水平专业群建成与否的重要标准。这种情况下,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部分院校的“唯指标”倾向,把完成指标作为建设目标。而专业群建设体现的是一种“群”化的概念和集约化的思想。对院校而言,意味着既要打破内部院系间的隔阂,实现校内课程、师资、实训基地等资源的互通与共享,还需拆除校园与市场间的籓篱,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良性互动,需要学校内部动力与外部推力的共同作用,既重视专业群知识体系的内部自发演化,又重视政府和社会的外力促推。从这个角度看,专业群建设是一种具有市场性、社会性、应用性和公益性特征的教育行为,自身承载着很强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带有明显的多元指向,需要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4]。

(三)高水平專业群建设要契合国家需求,优化国际化办学路径

自2016年起,高职院校质量年报将“国际影响力”列为一级条目,设置七项指标进行考核[5];
2019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把提升国际化水平作为十大改革发展任务之一;
2022年8月,在天津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更是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教育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务实合作[6]。可见,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逐渐由积极倡导“国际可交流”向“国际能交流”转向,“国际能交流”的前提是要具备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充足的国际通用课程标准、顺畅的国际沟通协同机制等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形成单凭一所或几所学校很难完成,需要在国家层面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同时,这些条件也是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务实合作的前提和基础。12所院校虽对化工专业群国际化建设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拟定多个具体建设目标,包括留学生人数、国际课程数量、教师交流次数、国际合作专业数量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各校的专业群建设方案主要从各自院校的发展角度去设计和考量,未能从集群的角度来定位各自的角色及任务,导致从宏观层面来看,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资源相对分散,未能形成整体合力,也不利于有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群品牌的打造。因此,各院校还需根据国际教育场景的新变化,从专业集群的角度来优化国际化办学路径,以便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需求。

参 考 文 献

[1]成军,王亚南,张雁平.高职院校专业群治理:内涵、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2):141-147.

[2]周建松.从“双高计划”绩效管理办法看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心[J].职业技术教育,2021(21):7-11.

[3]蔡小平.区域经济视域下应用型本科专业集群建设研究[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9.

[4]曹雁,袁晓萍.高校一流工程学科建设方案的特征及反思——基于67份一流工程学科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0(1):4-7.

[5]卿利军,马建伟,杨栋梁.生态位视角下高职教育国际化探源、困厄及破局[J].职业技术教育,2022(22):52-56.

[6]陈子季.富有新意 特色明显 影响深远——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8):24-27.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specialty groups is the main grasp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chooling and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it is also the key content of the “double-high plan” construction project. Through combing the construction schemes of high-level chemical industry specialty groups of 12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struction schemes are unified and standardized from structure to content, and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the government is obvious; the specialty positioning is precise,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ual tasks of serving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specialty development; the focus is on demand, emphasizing the logic of specialty groups formation; the construction paths are diversifi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initiatives reflect the open and inclusive construction concept, and how to reflect the specialization, overcome the only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and accelerate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gram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double-high pla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level chemical specialty group; construction scheme Author  Li Aiyuan, professor of Ningb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ingbo 315800); Peng Zhenbo, professor of Ningb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un Xiangdong, Ningb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ang Huibo, Ningb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猜你喜欢建设方案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卷宗(2019年29期)2019-11-11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18期)2019-09-26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大经贸(2019年6期)2019-08-21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年22期)2018-04-23节约型高校建设初探商业经济(2016年6期)2017-01-03宝德学院应用型英语专业的建设方案研究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贵州机顶盒综合网管系统建设方案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年9期)2016-11-09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