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

发布时间:2022-05-28 17:35:09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摘 要:值此建党90周年之际,对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应该作为一项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郑重提到全党面前。支撑对党的建设顶层设计的基本理论是起源于系统工程学领域内的顶层设计理论及其在党内的应用。党的建设顶层设计的基本方向是围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展开;基本指导方针是党的建设科学化思想;基本方略包括思想建党、制度建党、民主建党、能力建党、责任建党、科学建党。目前已经得到初步公认的党的建设顶层设计之基本方案是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党的建设;顶层设计;基本方略;基本方案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1)03-0021-08

作者简介:

张书林,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博士 (山东 济南 250021)

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负责任的领导党、执政党,党的建设不能靠想当然、随心所欲地盲目进行,而必须在有规划计划、有设计安排、有方法步骤、有目标方向的前提下规范地进行和展开。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各个要素,必须有一个总的规划设计,否则,靠随意性去推进党的建设,难以取得党的建设的总体成效。而一旦党的建设成效不明显,党就很难取得预期的领导和执政业绩。为了对党的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我们需要引入顶层设计理论,从整体上、战略上设计安排党的建设全局。

一、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方源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而“预事”、“谋全局”的核心则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支撑对党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的基本理论是:起源于系统工程学领域内的顶层设计理论及其在党内的应用。这是目前对党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的基本处方、方案的理论来源,可以将其简称为“党的建设顶层设计的基本方源”。

“顶层设计”(TOP-DOWN)这一概念最初是源于自然科学或大型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设计理念,是系统工程学中的专有名词。它原本是指工程师们为完成某项工程,采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所进行的统筹安排规划,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采用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化的方法路径,使工程建设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顶层设计的概念后来被西方社会的政治精英们从系统工程学领域借用到国家政治领域,成为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军事战略、外交战略等重大战略时的指导思想理念①

。近年来,顶层设计理论的应用范围和领域日益宽广,国家、社会、政党、企业、自然、人自身的发展都凸显了对顶层设计的迫切要求。比如,英国、美国的崛起,就是得力于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科学顶层设计;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的,我国属于世界500强系列的大型国有企业的成功,根本在于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科学顶层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则应归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科学顶层设计;我们每一个人在实现人生价值之路上要取得成功,同样要有基于人生理想所进行的顶层设计。

从基本内涵上讲,顶层设计理论要求在对某一对象的发展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要综合采用系统论、整体论、全面论、结构论的方法体系,从对象的最高端开始对其进行总体性设计、战略性构想、宏观性规划。但顶层设计绝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规划结果,它特别强调规划设计与实际功效的衔接,强调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它既关注到规划设计对象的体系性、结构性、功能性、层次性、评判性等基本设计要素,更注重理论设计、制度设计、规划设计在实践中的落实问题,是延展于人们设计意愿与实践落实之间的“路线图”,是具有战略的明确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之多向思维理论的结晶。一般认为,整体主义战略、缜密的理性思维能力、强调可操作性,是顶层设计理论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特征。

在党中央的话语系统中,顶层设计的提法最早出现在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十部分“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中。这一部分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特别是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10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焦点又一次对准了“顶层设计”,进一步强调“要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将深化改革上升到“顶层设计”的高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党中央已经站在战略全局高度关注改革的全面深化、系统推进、统筹配套问题,这必将为打好改革攻坚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将顶层设计的概念运用到党的建设领域,就出现了“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这一提法。套用顶层设计内涵的基本规定性,我们可以对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下这样一个定义: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是从整体上、宏观上、战略上对党的建设全局所进行的总体性、结构性、体系性的安排部署、规划设计,是按照全党意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设计图纸和宏伟“蓝图”。

二、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方向

对党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首先要确立和把握正确的方向。方向模糊不明或者方向错误,顶层设计就失去任何意义。确立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方向,当前要重点围绕关于“我们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我们党”以及“执政党应该是什么样的党,应该怎样建设这样的执政党”的思考展开,首先明晰党的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状态。关于党的建设的目标状态,学术界一般认为: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工程建设来抓,使党的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就是党的建设的目标状态。由此出发,应该明确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方向就是要着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众所周知,由于我们党是领导党、执政党,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党的建设应该由党的自身体系建设、党的领导体系建设、党的执政体系建设组成的。既然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体系,所以要有一个系统工程来建造它。这个系统工程早期被称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现在被称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成功地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毛泽东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政党”的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他将这个总目标称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建设实际,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开创了党的建设的又一伟大工程。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基础上,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那就是:“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现在结合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的新精神,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可以更为恰当准确地表述为:“把党建设成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当前在对党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的时候,必须要紧紧抓住和围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展开,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主攻方向。如果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在目标方向上偏离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偏离了党的建设的中心任务,那么,顶层设计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方向性错误,将毫无价值。

三、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方针

对党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不能胡来,必须有明确科学的指导方针。指导方针科学、正确、明确,才能保证顶层设计在科学的、正确的、既定的轨道上运行;反之,则正好相反。确立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方针,必须体现三个原则。其一,统揽当前党的建设总体运行状态和存在状态;其二,准确把握党的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其三,真正把握党的建设规律,保证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这三个原则为指导,我们认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党的建设科学化思想,由于统揽了当前党的建设全局、顺应了党的建设发展趋势、把握了党的建设规律,应该成为对党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的基本指导方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由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就将“党的建设科学化”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作为贯穿始终的灵魂与精髓,首次郑重地提出来。从概念内涵上讲,党的建设科学化是我们党在推进科学发展和科学执政的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关于党的建设的全新战略,它是指党的建设走上科学化轨道的状态与过程,重在通过一系列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的运用,努力使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实现和达到切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完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提升党的建设水平、党的执政水平和党的领导水平,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领导地位之目的。

要使党的建设科学化作为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方针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就必须着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

1.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党的建设,深入研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总结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党建理论创新。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突出特点是极其注重科学理论武装、科学理论指导,并善于推进理论创新。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自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党的四大理论创新成果。这四大理论创新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统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所以,在当代中国,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就是要以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党的建设,并将其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层次、方面、领域和环节。

2.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严格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进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规定违反规定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制度就是党在组织和运作的过程中所依据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原则、规范、体制、模式、规则、程序、机制的总称。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就应该首先明确什么样的制度才是科学的制度。科学制度通常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衡量标准。第一,层次性。科学制度不是“铁板一块”,是分层次的,其科学性就体现在鲜明的层次中。科学制度在体系上通常包括四个层次:根本制度、具体制度、体制、机制。第二,普适性。科学制度应该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约束力,它适用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党的运行的各个环节,适用于一切党员、党的干部。第三,稳定性。科学制度不是变动无常的,不可以“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因为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科学制度必须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以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保障党的建设顺利进行。

3.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抓手,是科学建党方式的直观表现。科学方法就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经过群众和实践反复归纳、反复锤炼、反复检验而证明有效管用的工具、手段、方式与运行机制的总和。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既要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党的建设成功方法,又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包括探索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探索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借鉴外国执政党建设的有益做法,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虽然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所涵盖的内容很多,但其中的关键之点是要不断创新党要管党的方法路径。具体说来,要着重从以下角度切入。第一,实现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型。党要管党的重点不是具体的微观事务层面上的事情,而主要的应该是党的建设中的大问题、大规划、大战略等宏观政策方面的东西。第二,坚持自上而下的管与自下而上的管“两手管”。必须明确党要管党主要是自上而下的管,当然也不否认自下而上的管。党员群众自下而上地参与决定管理党内事务,理应成为“管党”中的常态性工作,成为管理党内事务的新模式,更成为对自上而下管党的必要的补充。第三,党要管党必须与从严治党相结合。党要管党的成效要落到实处、要得到巩固,就必须辅之以从严治党。第四,党要管党必须与党管干部相结合。特别是党管领导干部,抓好了这一点也就等于抓住了党要管党的命脉。

四、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方略

对党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一定要有清晰明确的方略,形成支撑党的建设顶层设计的方法论体系。方略选择到位,进行顶层设计往往会事半功倍;方略选择不到位,顶层设计就会事倍功半。从党的建设的历史、现状以及长远发展来看,在对党的建设进行总体性、宏观性、战略性、长远性、全局性的顶层设计时,应该将以下党的建设方略融入其中。

1.坚持思想建党方略,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思想建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基本特色,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建党方略。思想建党的核心是要解决党员思想入党问题,目的是使党所倡导信奉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党内获得广泛认同,并使之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推进思想建党方略必须在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上不断有新的成就,在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下重点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概括,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群众中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2.坚持制度建党方略,着力推进党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制度建党方略是在日益强调依法治国、以法治党的背景下,以推崇党的制度建设,依靠党的制度规范、党规党法来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方略。党的制度建设、制度建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推行制度建党以来,党的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呈现出规范有序发展的局面,党的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循规蹈矩、有章可循,曾经一度强势的党内人治局面逐渐让位于法治,党的建设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但当前在党的制度建设中,由于制度缺失、制度不完善、制度之间相互矛盾、制度不管用、制度执行不力等诸多方面问题的存在,制度建党方略的推行一定程度上受到弱化。我们必须在进一步推进党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机制化上下功夫,努力作到既要建立健全制度,也要改革完善制度;既要注重实体性制度建设,也要注重程序性制度建设;既要注重具体制度建设,更要注重根本制度建设;既要立足当前推进制度建设,也要着眼长远进行制度规划;既要注重制度的制定,更要抓好制度的执行。只有这样,制度建党的功效才能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得到充分展示,制度建党方略才能长久发挥作用。

3.坚持民主建党方略,着力推进党内生活的平等化、公开化、和谐化

民主建党方略是以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建设为中心,以党内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手段所支撑起来的党的建设方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大政治命题,以党内民主作为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从此开始了大力发展党内民主的新时代。以发展党内民主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略,有助于在党内创造民主宽松的环境氛围、增强民主意识、养成民主习惯、培育民主作风、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为实现党员更好地当家作主提供优越的条件,广泛调动全党同志参与党的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强大的生机活力、不竭的发展动力。坚持民主建党方略应该着重在推进党内生活的平等化、公开化、和谐化上下功夫,通过尊重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扩大拓展党务公开的层次与范围、构建党内和谐融洽人际关系,使党的建设在全体党员群众的自觉参与中获得发展能量。

4.坚持能力建党方略,着力推进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水平

所谓能力建党,就是通过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领导能力、发展能力来推动党的建设的过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是一种目标要求,但其背后则是能力要求。如果我们没有过人的能力素养,本领缺失,想要承担起这样的历史重任,只能是异想天开。所以,必须突出能力建党方略,把能力建党作为一个重大问题来研究。突出能力建党,当前最根本的是要着力提高全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水平,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取得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执政业绩。

5.坚持责任建党方略,着力推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管干部的自觉性

在当今国际政治和政党政治日益成熟的时代,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背后必然会站立着一个负责任的执政党。我们国家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党是一个负责任的执政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执政党,必须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勇担权力背后那沉甸甸的责任。在党的执政责任建设上,目前党内面临着诸如责任心不强、群众观念淡化、权力过分集中、认同“潜规则”、发展观不科学、政绩观不正确等造成的诸多方面的责任缺失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到党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为此,当前必须强化责任建党的理念,突出责任建党方略,将执政责任置于高于执政能力的地位去看待,特别是要着力推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管干部的自觉性,切实担负起管党责任。

6.坚持科学建党方式,着力推进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总水平

与当前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中心任务要求相契合,在党的建设方略的终极选择上,应该创建和坚持在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科学化指导下的科学建党方略。众所周知,党的建设“科学”与“不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不是遵循和把握了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把握了这些联系,也就把握了规律性。所以,致力于研究、把握、遵循党的建设与外部其他建设之间、党的建设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党的建设模式,很显然就是党的建设之科学化模式。广义上看,科学建党方式最鲜明的特征有三:一是与时代发展大势相适应,站在时代前沿,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深深烙上时代烙印;二是善于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能够于纷繁的现象中把握最本质的要求;三是推进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的最集中展示,体现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价值状态。从理论和逻辑上讲:科学建党方略坚持按照党的建设规律办事,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使党的各项建设在科学的轨道上展开,从而成为对党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的最基本手段和最有效工具。

五、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方案

按照结构功能理论: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功能的发挥都要以一定的结构为前提和基础;功能发挥不到位、功能不适应、功能出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结构不适应或出了问题;为了使系统发挥最大的功能,必须不断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因此,结构对功能是有决定意义的。如果党的建设的布局结构不科学完善,要想发挥党的建设的整体功能就往往是徒劳的。所以,确立党的建设顶层设计的科学方案,必须从研究党的建设的布局结构入手。

党的十七大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出发,拟定了对党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的基本方案。这个基本方案的完整表述是“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这一对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被学术界称之为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或新布局。这个总体布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布局,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初确立了党的制度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立足新的执政历史方位,又逐步确立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这些党的建设结构性要素的有机融合贯通,就形成了当前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把党的整体性建设以纵横交错的形式勾勒出来:在横向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五大基本建设并立;在纵向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贯穿五大基本建设之中。这表明新时期党的建设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为要素构成的一种顶层设计格局。

通常认为,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作为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是由目标、主线、原则和结构要素四个方面组成。

1.党的建设的目标

在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党的建设的目标是,“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其核心在一个“公”字。(2)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是党的执政作风,其核心在一个“真”字,因为求真务实是为了“真”、改革创新也同样是为了“真”。(3)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党的执政品格,其核心在一个“廉”字。(4)富有活力、团结和谐是党的执政气质,其核心在一个“活”字。因此,党的建设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公”、“真”、“廉”、“活”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党的建设的主线

在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党的建设的主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我们可以将这一主线理解为党的建设的一条主线或两条主线。说“两条主线”实际上就是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分别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因为党的执政能力这条主线是从党的领导与执政的角度来讲党的建设的,而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则是从党的自身建设的角度来讲党的建设的。也就是说:对党的整体性建设而言,在党的自身建设中要始终贯穿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在党的领导和执政活动中要始终贯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

就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主线的意义而言,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审视。其一,这一主线是联结党的各个方面建设的中心环节。因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只有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联系,并围绕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主线来加强,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只有围绕着党的先进性建设来加强,并贯穿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才能永远保持党的性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不被时代潮流所淘汰。因此,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离不开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但又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融为一体。其二,这一主线是联结党的伟大事业与党的伟大工程的中心环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直接地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发展相联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五种能力都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外事工作相联系;党的先进性建设也是具体的历史的,总是围绕和联系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与任务展开的,它同推进党的伟大事业不是“两张皮”,而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3.党的建设的原则

在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党的建设的原则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这实际上包含了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领导执政两个方面的原则要求。就党的自身建设而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针对党的自身建设中出现的党不管党、治党不严提出来的,是对党搞好自身建设最基本、最迫切的要求。因为党的自身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几乎都与我们不注重党的自身建设、治党不严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就党的领导执政而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由于我们党是中国的领导党和执政党,直接掌握着国家政权;由于党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是在为民执政、为民掌权,所以党在领导和执政过程中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保证权力的行使过程始终是为民的、务实的、清廉的,这应该成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党的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4.党的建设的结构要素

在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党的建设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五大建设。(1)党的思想建设。对其进行顶层设计的重点是:从提升思想理论武装的有效性入手,突出理想信念建设,不断完善党的思想路线,不断在实践和理论层面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党的组织建设。对其进行顶层设计的重点是:从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入手,大力发展党内民主、着力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突出抓好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的素养建设、党的中央组织的权威建设、党的地方组织的能力建设、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建设,以培育我们党强大的组织优势,形成民主和谐的党内组织关系状态。(3)党的作风建设。对其进行顶层设计的重点是: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入手,着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培育具有时代精神和特点的新型执政作风,领导全党同志从党的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不断加强作风修养和优良行为模式的锻炼,以实现用优良党风武装、引领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4)党的制度建设。对其进行顶层设计的重点是:从党内必须讲“法治”的总体原则要求入手,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政治制度、工作制度和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党规党法体系,使制度建设和制度建党始终成为引领党的建设前进之长期性、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工作。(5)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对其进行顶层设计的重点是:要从扎实推进和不断完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入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总的说来,总体布局对党的建设的顶层设计昭示着当前和今后党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明确清晰的战略部署,党的建设只要按照这一规划设计方案展开,理论上就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使得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再是一个盲目的、想当然的过程,而是真正成为一个有宏伟蓝图、有组织领导、有规划设计、有程序步骤的过程,从而大大减少了在党的建设中进行闯荡摸索可能要走的弯路、可能要交的“学费”,大大节省了党的建设成本。

(责任编辑:李 申)

The Proof of the Top Layer Design of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Zhang Shulin

Abstract:

At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CPC, the top layer design of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should take one critical time current and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major issue to mention in front of the party seriously. The elementary theory of supporting the top layer design of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is the top layer design theory which stems from the system engineering domain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party of the top layer design theory.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 of the top layer design of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is to focus and launch regarding the new great project of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The basic directive of the top layer design of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is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style thought. The essential plans of the top layer design of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e thought party-building, the system party-building, the democracy party-building, the ability party-building, the responsibility party-building, and the science party-building. At present, the basic scheme about the top layer design of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which has obtained the preliminary recognition is the plan and design of the entire distribution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in the 17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the CPC.

Keywords: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the Top Layer Design; the Essential Plan; the Basic Sc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