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眼光及其他

发布时间:2022-04-01 10:21:08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我先生得到一部吴永平先生的书《舒芜胡风关系史证》,装帧精美,最令人喜欢的是排版疏朗,阅读起来眼睛很舒服,于是我就拿来翻看。舒芜是我家公,他和胡风派公开决裂那段时间正在南宁工作,而我父亲当年正是南宁市委宣传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几乎每隔两天就和舒芜先生交流思想和谈思想的改造。很自然,我首先看的就是那段时间的事情。书里有这样一段:

他(舒芜)在与陆地、陈闲等的交谈中,了解到周扬在延安整风时也曾有过“受批判”、“作检讨”、重新得到信任的过程,体会到“整风运动以及各种思想改造运动,的确是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是要把人救活,不是要把人整死”。于是,“去了思想障碍,决心主动公开检讨《论主观》的问题了”。于是,他在陆、陈诸人的鼓励下,找到市委宣传部长谈写检讨的问题,并在当天晚上将这个决定写信通告了绿原。

看到这里,我忽然想起父亲晚年曾说过这样的话:“胡风事件,其实我们党内也有不少人参与,尤其高层领导,现在大家都不出来说话,不说明当时的情况,整个事件和责任让一个知识分子背着,这不公平。”

对这句话,我当时没多想,现在回想起来,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含义。现在关于胡风案件的叙述,多是直接当事人的回忆,像林默涵、康濯等,那么间接参与者为什么不出来说明实情呢?他们又是怎么参与的?父亲这句话是私下和我说的,所以不存在为亲家辩护的意思。那么从父亲的角度看,到底是哪些地方不公平呢?吴先生这部书下了很大功夫,他以详实的考据,严密的逻辑,层层剥茧证实了胡风冤案并非是舒芜造成的。父亲说这话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那时关于胡风案件的舆论,几乎都是一边倒地指责舒芜的,父亲当时能有这种看法,说明他的眼光确有独到之处。

父亲还说过:“我曾多次找方管(舒芜的本名)谈话,希望他人党,如果方管是在我们党内,就能受保护多些,很可惜啊……”在《舒芜胡风关系史证》里有一处也提到:

彭柏山早在1949年就曾与胡风坦诚地谈到“解决组织与工作问题”的重要性,并主动提出要当他的入党介绍人,还曾语重心长地说到:“一切问题,只有到党内来,才有是非,才有结果”……顺便提一句,舒芜后来也有所觉悟,并向党组织表达过加入组织的愿望。

是党员就能受到什么样的保护呢?这是我感兴趣的。可惜所有的问题都无处可问了,父亲已经走了。人说最后悔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更后悔的是:子欲问而亲不言。有多少事曾经能问而没有问,真不明白当初自己忙些什么!

我这么感叹另有原因.一位北京朋友的研究课题是过去干部们写的自我检讨,托我代为收集旧文资料。我在收集过程中发现,父母一辈真是写了不少检讨啊,似乎当干部就没有不写检讨的。看着父母以及他们的同事朋友的那些检讨,我心里感慨万端,有些检讨能看出写得勉强,亦有不少写得很真诚,正是这些真诚的检讨让人感慨,当初他们就那么相信自己错了?改革开放后又是怎么想的呢?这一切都无人可问了。

无独有偶,这本《舒芜胡风关系史证》里,也大量提到检讨一事。舒芜和胡风公开决裂,即源于舒芜的检讨,以后两人冲突的升级,都和新的检讨有关,胡风的命运更是受到检讨的深重影响。

胡风一开始拒不检讨,到后来不得不写,又一再地通不过,以致一稿、二稿到第三稿才过。因为有了三个稿本,引发了后来一连串的想不到:先是《人民日报》刊登胡风的检讨时排错了稿子,《人民日报》员工的工作态度是毋庸置疑的,这篇稿子又非普通稿子,因为前面附有一则“编者按”,为毛泽东亲自所写,这么一篇重要的稿件,居然错排了胡风的稿子,历史真是令人不可思议;接下来的事多少也令人意想不到,一般人发现报社排错自己的稿件,首先一定是打电话给报社询问情况,双方商量解决的办法,但胡风却直接告状到周恩来总理办公室,而一向以处理问题圆融、面面俱到著称的周恩来,这次却下达了一个强硬的指示,以至于令宣传部和报社领导感到左右为难,如此情况下,谁敢拍板下一步行动?周扬只好惊动圣听,去请示毛泽东,其结果却让所有当事的宣传部和报社领导目瞪口呆:毛泽东置自己两天前亲写的“编者按”于不顾,突然将胡风案件升级为“反革命集团”,而两天前那则《编者按》,口气虽严厉,却似乎还给“胡风集团”留有出路。作者吴永平写到:

如果其后不出现意外的话,“批判胡风运动”本应于1955年5月间结束,并作出类似“《武训传》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文艺报》错误批判”及“胡适思想批判”类似的結论,既不会危及胡风本人的生存,更不会祸及无辜。

然而事情却在一连串看似无关的“意外”出现后,发生了巨变。要知道,“反革命集团”是当时的顶级罪名,是要抓人的,胡风冤案就此发生。

作者对这一因“错排”事件而引起的“事变”,有着详实又不枯燥的描写,皆以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史证资料为基础,这里就不过多引述了。

回到我的感慨:检讨真不是好事,现在的年轻人都体会不到不必写检讨是多么幸福。当年的很多检讨已经脱离自我改正的范围,成了自己脖子上的一个绳套,而绳头抓在别人手上。曾经的一段时间,检讨几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须,简直可以称为特色的“检讨文化”。想必我的这位北京朋友也是聚焦这一点,才起了研究的念头,希望他的研究可以早日出成果。而吴永平先生的这部书,是个不错的参考。

作者简介:袁卓娅,方朋妻子。广西某酒店经营部经理,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