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2-05-27 13:00:08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字号:

(一)建立适合西部贫困地区的投资管理体制,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西部的农村地区,财政基础非常薄弱,很多县每年财政赤字比较大,在这种财政环境下,能够保证教师的基本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是不易的,靠县级财政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根本不可能。只有靠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对基础教育长期投入的专项基金,才能确保基础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刘尧教授提出对基础教育实施非均衡投资战略,他建议中央政府应该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资列入教育财政经常性投资规划和设计,其中就包括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经常性补助,并以专款的形式直接下达到县。我完全赞成这个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后尽快建立长期有效的教育财政体系,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使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逐步缩小差距,实施非均衡投资来促使均衡教育的实现。西部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小学教育,特别是村小学和村级教学点的教育。同时,在一定的时间内,还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投入专项经费。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进行结构调整

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进行学科结构调整,才能使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

1.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校本教研分为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常规教研应以县域教研和省、市级教研为动力,学校主动配合为基础,结合学校教师业务素质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教育科研应围绕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

2.积极进行职前职后培训,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让教师把课堂延伸到生活,把生活融于课堂,能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逐渐开发和运用各种课程资源,把教学、生活和学生个性特长结合起来。

3.加强布局调整,减少分散校点,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校点太多又分散,数量有限的优秀教师和有限的资金投人就比较分散,通过布局调整减少校点,优秀教师就可以集中使用,经费投入也可以集中用来创设优良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把优秀教师和优良的教育环境条件整合成优质教育资源。

4.分流部分学校的富余教师,调整部分学校教师的学科结构,缓解教师紧缺的矛盾。城区和城边的学校富余人员较多,应调整到教师缺少的学校去;学校领导和部分有能力上课的后勤人员应按规定上课;部分学校某些学科的教师较多,应调整到缺少这些学科教师的学校去任教。

5.聘用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本、专科生从事教育工作。这能缓解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解决因教师数量不足在小学进行“包班”教学,并为解决城镇学校和中心学校存在的大班额问题创造条件。

(三)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指导水平

县级教研工作在课程改革中有不可替代的推动和指导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县级教研机构的教研员都存在量少质低的问题。要提高县级教研员的业务水平和指导课程改革的能力,第一,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配齐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员;第二,国家和省级课程改革中心以及教研科研部门,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让教研员积极参加;第三,县级教研机构要经常组织教研员开展调查研究和教学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并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第四,聘请县内经验丰富的教师当兼职教研员,缓解教研员量少质弱的不能承担课程改革的指导任务的矛盾;第五,聘请师范院校的课改专家当顾问或客座教研员,并定期与学校和教师共同研究。

(四)以县域教研为动力、校本教研为主体,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由于经费紧缺和参加课程改革的教师人数较多,所以,把所有教师都派出去参加省、市、县级培训和教研活动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进和加强校本教研,逐渐把学习和研究转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县级教研机构要对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教育科研的能力,要求各校对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对围绕课程改革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规划,对立项选题进行指导,确保教育科研的有序进行。同时,通过开展全县性的说课、评课、上研究课和优质课,挑选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上示范课,组织县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成员深入学校和教师中,共同研究怎样备课和上课,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对优秀教案的征集遘选和论文评比,每期对各校的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进行考核评估,以此促进和指导校本教研的开展。学校对校本教研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促进和保障措施。

(五)充分发挥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的辐射作用,增强全县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功能

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一般规模较大,具有学校实验、信息技术教育、文娱体育等设备设施,并且优秀教师人数较多,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能力比较强,教育教学质量比较高、学生人数多。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的课程改革按高起点、高要求达到高质量、高水平,不仅使这些学校的大量学生接受了新课程的教育,还能为全县或周边学校起到示范和促进的作用。因此,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应把城镇学校和重点学校作为实验示范基地进行规划,把它们的课程改革作为重点进行指导,把它们作为全县、片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中的重点进行建设,使城区学校和重点学校在全县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使镇属学校在片区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让它们在课程改革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辐射全县和片区的各个学校,带动全县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

宋时春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4期《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对策》